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他侧耳而听     
《天风》2020,(8)
正读神学前,我在学校里做了几年语文老师和班主任,那时每到课间我就坐在教室里,常常有孩子围着我讲述他们的故事,尤其是七八岁的孩子,诉说的愿望特别强烈。"老师,我掉了一颗牙!"同时可爱地露出小豁牙给我看。"老师,我今天穿了新裙子!"然后转个圈儿展示她的新裙子给我看。"老师,周末我爸爸要带我去科技馆!"……有时候我会回应几句,有时候我只需要停下改作业  相似文献   

2.
正结婚后,总有些促狭的朋友,拿他俩的身高打趣。他1.69米,她1.70米,仅仅相差一厘米。可视觉是个坏东西,它将这一厘米的差距在世人眼里夸大到无限。玩笑听得多了,他仍然笑嘻嘻的,可她的心里就长出了草。这一厘米忽然变成了天堑。也想为了这一厘米分手,可总有点什么东西,柔软地、固执地牵系着,叫她没有勇气扯断。终于,她不肯与他一同出现。一个人逛商场,咬紧牙,提大包  相似文献   

3.
合欢树     
正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地白花的裙子。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  相似文献   

4.
<正>这是一个长相秀气的高一女生,身高约160厘米,不过她拱着背,像是被什么东西压迫着,直不起腰来。我迎上去,朝她笑笑,她对我礼节性地微微一笑。我问:"阳台上太阳很好,我们搬椅子到阳光下聊,好吗?"她说:"好的。"我开门见山,说:"孙老师(班主任)把你介绍给我,她告诉了我  相似文献   

5.
我给大家讲一个女孩儿真实的故事:她出生在偏远的林区,从小就被父母认定是克星,6岁和11岁两次被送人,在饱受磨难后想方设法逃回了家。家里不可能供她上中学,她自学了初中的全部课程,在林区高中借考中却是第一名。林区高中破格录取了她,可她由于两次送人两次逃回,已经没有产口了,她顶替堂姐的身份读的高中,当然,她现在的名字也是堂姐的。3年高中她是边打工边上学的,没有人给她拿那费用。1995年,她考上了大学,她是那个林区有史以来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可仅在大学校园里生活一周就退学了,因为父亲病重等着钱治病。1996年,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吉林工业大学。当然,她的全部费用都得靠自己解决,每个月还得给多病的父亲寄回150元。她同  相似文献   

6.
正年轻的母亲为了验证她教子有方的成果,把两个苹果喜盈盈地给了年幼的儿子,接下来,她等待儿子把苹果送一个给妈妈,可是儿子接住苹果后,看都没看她一眼,就一个苹果咬了一口,年轻的母亲当然非常伤心,正要发火训斥儿子的自私贪婪。谁知道就在这时,童稚的儿子奶声奶气地说:妈妈,你吃这个苹果,我尝过了,不酸!妈妈的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愤怒是  相似文献   

7.
爱又如何     
纯子和我是一个村的。上小学时,我俩一个班。那时她文静、秀丽,学习成绩又好,我们这群男孩子都喜欢她。她爹是村里的干部,高个黑脸,说话瓮声瓮气,我们一见他就躲得远远的。我家很穷,所以我即使喜欢纯子,也只能在梦里与她相近。她就像一个一尘不染的仙子,让我们不能亵渎。小学毕业后,全村就我和纯子上了乡中,这就为我接近纯子创造了绝好的条件。每天早晨我早早地出来,一边看书一边慢慢地走,等着纯子出来,然后她在前面我跟在后面一起向学校走。那时我总在想,如果半路上出现几  相似文献   

8.
正我一直在学习"接纳"与"放下",虽然愈学愈好,但有时候还是觉得不到位。因为,我还是会问:为什么?为什么这种事要发生?为什么事情会这样?为什么事情不能如我所愿?我发现,当我在问"为什么"的时候,其实是怀着一种受害者心态,想要讨回公道的。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先生不到四十岁。有一天,先生和孩子在地毯上玩时,倒在地上再没有起来,就这么走了,连一句"再见"都没来得及说。在谈话中,她隐约地问到"为什么"。我看着她充满泪  相似文献   

9.
1993年,一个22岁的打工妹在广东中山市一家乡镇企业打工。一天,她从报上得知《中山广播电视报》正在招聘广告业务员。尽管她身高只有1.55米,初中文化,而且还不会说粤语,但她想这份工作肯定比在乡镇企业里打工更  相似文献   

10.
正她喜欢跑步,每次站在田径比赛的起跑线上,只要听到发令枪响,她就会像一只奔跑的小鹿,快乐地向终点冲刺。2018年,摩洛哥举行的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上,她以完美的起跑,绝对优势的冲线,斩获了100米短跑冠军,实现了中国代表团女子百米"零的突破"。之后,她又一"跑"摘下了200米短跑桂冠。她叫李贺。李贺,出生在广东佛山的一  相似文献   

11.
正她,一个80后女孩,既没有"官二代"的家庭背景,又没有"富二代"的资金帮衬,却同时经营着7家公司,身家高达3.7亿。是什么,让她创造出如此傲人的奇迹呢?1987年,她出生在一个警察家庭,可从小就体弱多病。为了强身健体,6岁她开始练习武术。让父母没有想到的是,她竟然狂热地喜欢上了这个运动项目。9岁那年,不顾父母的反对,她毅然赴少林寺学艺。  相似文献   

12.
陈影,是一位28岁的青年,文静的脸上挂着一副近视镜显得更加文静。她曾就读于县师范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城关小学教语文。她是全校师生喜爱的优秀教师,她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播洒着基督那无私的爱。 但是,这么好的一个人,在几年前却是一个异常忧郁的人。那时,她常常夜里失眠,通宵达旦大脑得不到休息,自然白天就没有足够的精力教学,久而久之,她对教  相似文献   

13.
灰色姻缘路     
万菊来 《天风》2007,(14):40-41
曹敏姊妹美丽、善良,是某教会诗班成员。27岁那年,她嫁给了一个比她小一岁的丈夫。那时,曹敏还没有信主,她像花一样含苞待放,天真烂漫。她体态丰腴,面容姣好,温柔多情,善解人意,总是憧憬着婚姻能够带给她无比的幸福和温馨。  相似文献   

14.
妈妈的厨艺     
正我妈说话爱用比喻,那些比喻很俗气但又像菜市场上浓妆艳抹的女人,让人印象深刻。她在外婆膝下做女儿时,不会煮饭,她这样形容自己:"我做小姑娘时,连水和米是怎么成亲的都不知道!"都说环境造就人,我妈为人妻、为人母后才有了相当了得的厨艺,烹炸煎煮全部得心应手,无师自通地成为了一名乡村厨子。每一个身处童年时期的小孩子,都像原野上的草般疯长。而"长"常常伴随着一个字"吃"。幼时的我们问得最多的话就是:  相似文献   

15.
信义的价值     
小女孩久美子,是日本人,今年19岁。16年前,她只有3岁,随奶奶到东京迪斯尼游玩,买了通票进去后,因为年纪、身高而不能乘坐“大雷山过山车”。于是,迪斯尼给了她一张“未来通行证”,并许诺待她身高达标便可不用排队直接进入。  相似文献   

16.
奶奶三事     
“念天佛” 在我记忆中,奶奶瘦高个,慈眉善眼,缠着一双小脚,走起路来一颠一颠的,虽说目不识丁,也没有名字,只知她姓戴。我18岁当兵离家,后来退伍分配在外地,就很少回家了。有一年,我带了妻子(当时是刚认识不久的女朋友),回家去看奶奶与父母亲。那时,我们家住的是茅蓬,奶奶正坐在自己房间的小椅子上,手里拿着一串念珠,嘴里不停地念着我从小到大听见的那四个字“阿弥陀佛”。妈走过去,把妻介绍给奶奶:“这是你孙子的朋友”。她八十多岁的人,竟反应很快,马上就明白了妈的意思,即时放下念珠,拉着妻的手说:“这么远的…  相似文献   

17.
初心     
多少年后,她靠在自家客厅的木椅上,有影子从心底掠过,仿佛燕尾惹着了湖面,眼底一层层渗出潮湿的东西,往事就那样给带了出来……那时,17岁,穿塑料的白凉鞋和带蓬蓬袖的连衣裙。胆小,腼腆,从不敢正眼看男同学,至多偷瞟一眼,然后慌忙逃开。  相似文献   

18.
滕静老师如今已是个年逾七旬的老人。岁月已将她那饱经风霜的面庞刻上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在微风中轻拂的银发似在无声地述说着她那艰苦追求而又热心奉献的一生。 我与滕静老师相识是在1987年,那时她大约64岁。一  相似文献   

19.
18岁那年,英格丽·褒曼的梦想是在戏剧界成名。但是,她的监护人奥图叔叔却要让她当一名售货员或者什么人的秘书。为此两人争执不下,奥图叔叔就答应给她一次参加皇家戏剧学校考试的机会。如果考不上的话就必须服从他的安排。为了能考上皇家戏剧学校,英格丽·褒曼还颇费了一番心思。一方面,她为自己精心准备了一个小品,表演一个快乐的农家少女,逗弄一个农村小伙子。她比他还胆大,她跳过小溪向他走去,手叉着腰,朝着他哈哈大笑。她反复认真地排练这个小品。另一方面,在考试的前几天,她给皇家剧院寄去一个棕色的信封,如果失败了,棕色的信封就退回…  相似文献   

20.
正她是我的好友。某天微信告诉我,生了二胎后又胖了,这就是婚姻让人腻味的地方,隔着语音,我听到婴儿的啼哭声,她匆忙地说:"亲爱的,改天聊哦。"我点点头,在她手忙脚乱的生活中深切地感受着她的幸福。29岁那年,她才把自已嫁掉,嫁给了老陈。那时,和她同龄的我们早已做了母亲。结婚前,她告诉我,并不爱老陈。我点点头,知道她最爱的是乔,乔是她的初恋,毕业后他们一起去了海南,在清幽湛蓝的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