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杭州有个小区,一到晚上,蛙声一片。业主投诉这些青蛙扰人清梦,要求保安履行职责进行驱赶。这可苦了保安,青蛙在暗处,保安在明处,这黑灯瞎火的要把青蛙赶跑,哪有那么容易。"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曾是古诗里一种令人怡然自得的意境,但现在却成了被人投诉的噪声。不是现在的青蛙发音量大了,而是我们的心态发生问题了。中国道家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其中一层意思是  相似文献   

2.
她出生在美国,7岁时回到家乡台湾。18岁时,她又到美国一流的学府沃顿商学院攻读经济管理。2003年,还在读书的她到秘鲁实习,那里的贫困状况让她深有感触。  相似文献   

3.
一、拔除"烦恼之矢"《经集》(Suttanipāta)中的"执杖经"一章,有以下的诗句,作为释尊的言教流传下来。请看人们互相争斗,从执杖中产生恐怖,我将按照我的感受来说明这种苦恼(935)。①看到人们像浅水池塘里的鱼一样乱蹦乱跳,看到他们互相倾扎,恐怖涌上我的心头(936)。②释尊在世的印度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很多小国被大国吞并,战乱不断。社会历史呈现出论争不休、纷争不止的情势。事实上,在释尊的晩年,释迦族就被大国憍萨罗(Kosala)所征服。  相似文献   

4.
金鱼的悲剧     
这是一个混浊的池塘,池塘里生活着许多泥鳅、青蛙,还有一条美丽的金鱼。每天,泥鳅、青蛙在池塘里欢快地游戏,它们把这里当作天堂。而金鱼却整天无精打采的,她认为这个池塘的水又浑又脏,玷污了自己美丽的外衣,她也从来不屑与泥鳅、青蛙为伴,她总觉得它们的身体太脏,不配和自己在一起。金鱼最大的梦想就是有朝一日能够离开这个池塘,游到一条清澈的小河里,因为只有在那里,她的美丽才会得到展示。  相似文献   

5.
正朋友圈有人发来一条微信,点开看是四幅图,第一幅是只青蛙,第二幅是个花瓶,第三幅是"天使与魔鬼",第四幅是"老妇和少女"。图片间有文字:你看到了什么?青蛙?花瓶?天使?老妇?那么请你换个角度看一下,你又看到了什么?按照提示,我换个角度来欣赏图片。第一幅图横过来看,青蛙变成了一匹马;第二幅图看白色的部分是个花瓶,但看旁边黑色的部分则是两个女孩的头像;第三幅图看白色的部分是很多身穿裙子的小女孩组  相似文献   

6.
<正>他们年老的时候仍要结果子,要满了汁浆而常发青在山西省临汾市曲沃县的众多信耶稣的老信徒中,只要提起刘嫦娥老姊妹,大多数人都认识她,亲切地称她"刘姨、刘奶奶"。她经历独特,见证丰富,虽已94岁,但她专心爱主、热心侍奉的属灵追求令人称道,她生活简朴却舍己奉献的善行令人敬仰。她用圣经的智慧话语,劝勉鼓励灰心失望的人,又用恳切的祷告为许多人排忧解难,特别是她常年收养一位被父母遗弃的  相似文献   

7.
正有这样一位漫画"大师",5亿人看过她的作品,比利时副首相专程找她签绘合影,姚晨、陈粒更是她的"迷妹"粉丝。她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画作却惊艳法国、比利时。她的画风野蛮又狂野,她经常用一个不修边幅、胡子拉碴的小人儿代表自己,被很多人误以为她是位古怪的长满胡子的大叔。其实她是一位长相甜美的90后,她是漫画家早稻,像她的名字一样,她不喜欢顺应季节,她喜欢规避一切世俗,只在生命里放肆野蛮地生长。  相似文献   

8.
<正>【说不出来的痛苦】在接下来两次咨询里,我和小丽的咨询重点自然转移到小丽和她妈妈的关系上。小丽是家里的大女儿,妈妈把很多心思放在照顾她和妹妹身上,小丽心里知道,妈妈是努力表现得很坚强,实际上非常脆弱。"我也不知道,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妈妈和我说过很多次,如果不是因为我和妹妹,她早就不会再活下去了。我知道我妈妈很控制我们,但她是希望我们好,我也不知道。"说到这里,小丽的眼圈又红了。有趣的是,小丽越能在咨询室里说出自己对妈妈这种复杂的感觉,她的"卡住的喉咙"感觉逐渐好起来。"好像有什么堵在这里的东西  相似文献   

9.
正王佩瑜是上海京剧院著名京剧余派女演员。因为扮相俊秀,演唱古朴隽永,王佩瑜受到很多京剧戏迷的喜爱,被人们尊称为"瑜老板"。在唱戏之余,王佩瑜还致力于京剧的发扬事业,她到很多地方宣传演讲,希望听众能喜爱京剧,并且将这份文化传承下去。有一次,王佩瑜到一所  相似文献   

10.
正朋友梅子老公被公司安排到德国工作,她和9岁的儿子泽宇作为家属也跟着来到了德国。他们把儿子送到当地一所小学读书。一个星期之后,梅子接到儿子老师打来的电话,叫她去学校一趟,说是想了解一下泽宇在家的学习情况。梅子来到学校,一个中年女老师热情地接待她,请她到办公室坐,然后微笑着问:"您好!请问您是不是每天陪着您的孩子做作业?"梅子回答:"是的。"老师又问:"请问您给孩子检查作业吗?"梅子回答"是"  相似文献   

11.
当代行为艺术不可避免地有着血腥恐怖、裸风盛行、荒谬怪异、挑战人性等"伤害""自虐"的极端化行为。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具有尖锐的指向性,它利用这种极端化的行为,以艺术家个体的行为极限与对自己直接经验的反思,使观者沉浸在一种恐怖紧张的情绪状态里。与此同时,作为行为艺术的"旁观者"也因为这种极端而得到一种探究感和复仇式的快感,无形之中将自己带入其中,将社会现实的不公与对现实的不解转化为另类的宣泄,在观看中压抑着的情绪得到一种复仇式的快感和爆发。  相似文献   

12.
"律分五部"是南朝初期出现的一种观点,反映了当时的僧人对早期戒律传承史的一种知识史建构。这种观点的出现受到西域佛教的影响,其目的是为了将当时传译的几种律藏纳入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框架中。到隋唐之际,随着十八部论的兴起,义净"四种尼迦耶"的影响,五部说又被不断的重新建构,形成新的五部说。  相似文献   

13.
花园里,一株漂亮的红玫瑰为自己的美丽骄傲不已,但让它郁闷的是,人们只是站在远处欣赏它却从不靠近它。原来,在它旁边蹲着一只又大又难看的青蛙。红玫瑰非常生气,命令青蛙立即从它身边消失。青蛙顺从地离开了。没过多久,青蛙经过红玫瑰身旁,惊讶地发现它已经凋谢,叶子和花瓣都掉光了。青蛙问:“你出了什么事?”红玫瑰答道:“自从你走了之后,虫子每天都在啃食我,我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的美丽了。”青蛙说:“当然了,我在这里时帮你把虫子都吃掉,你才成为花园里最漂亮的花。”在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我们都像那株红玫瑰一样自命不凡,以为自己无所不能…  相似文献   

14.
正一只蚂蚱生活在山脚下的草丛里,饿了吃青草,渴了喝露珠,过得很快活。可是最近,蚂蚱快活不起来了,因为很久没下雨,青草都枯萎了,露珠也没了。一天,一只青蛙路过。蚂蚱朝青蛙喊:"伙计,天这么热,你去哪儿呀?""天太热,很多泥塘都干了,我打算回家乡的大湖里去。"青蛙答道。接着,它  相似文献   

15.
社交恐怖大多始于青春期,他们迫切需要与别人尤其是同龄异性进行自然交往。但有些人一到具体交际时就出现恐怖反应,表现为不敢见人,遇到老同学也会面红耳赤,处于紧张状态。这种社交恐怖会泛化,发展到拒绝与任何人发生社交联系,失掉了朋友,把自己孤立起来,给生活和工作设置很大障  相似文献   

16.
营销博弈     
乌拉圭的首都蒙得维的亚是一座拥有14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这里的居民过着安逸富足的生活,每天闲暇之余都要喝上几杯咖啡和马黛茶。咖啡豆是从哥伦比亚和秘鲁进口的,而马黛茶则是用巴拉圭的一种树叶干燥磨粉而成。  相似文献   

17.
娘的疼痛     
有一种疼痛超越了肉体,直抵心灵,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是无法体味到那种疼痛的。我娘的疼痛不仅来自病痛的折磨,更来自我对她的不理解和偏见,在历经岁月的沉淀之后,她的这种疼痛让我感到内疚不已。很多年以前,那时的我还很小,不懂什么叫艰难困苦,不懂什  相似文献   

18.
谭恩美(Amy Tan 1952—)是美国华裔新生代作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她的作品被认为是探索中美文化关系的一个范本。谭恩美小说中的各种女性形象表达了她对移民后代生存状态的思考,并且她又将这种形象的塑造作为反观自身的参照。这些人物融合了作家对形象交叉、多重身份和差异性差距的重新理解。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想象物,不论怎样,她们传达的是现实生活状态下的一种自身体验。  相似文献   

19.
正她,是一个普通而又特殊的跑者。说她普通,是她和众多的跑者一样,将跑步视为生命的一部分,而说她特殊,是因为她非"常"人,而是一个戴着义肢跑步的跑者。然而,就是这样的她,却向有着"地狱马拉松"之称的撒哈拉沙漠马拉松赛发起了挑战,并成功到达了终点。她就是被《纽约时报》赞为"刀锋女战士"的艾米·帕米里奥·温特斯。一开始,艾米跑步纯粹是为  相似文献   

20.
刘凌维 《天风》2018,(5):54-54
寒假里,我和儿子聊天聊到当时刷爆朋友圈甚至一度登上游戏榜第一名的《旅行青蛙》。这是个很简单的游戏,领养一只小青蛙,这只小青蛙被不少玩家戏称为"蛙儿子",游戏任务是定期收割院子里的三叶草、买食物等,随时等着小青蛙回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