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清代有一位名士游览四川成都望江楼时,写了一则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他苦思冥想,绞尽脑汁,始终写不出下联,只好作罢。后来竟也无人能对。1964年,在望江楼举办的一次"工农兵赛诗会"上,一位青年工人却对出了下联:赛诗台,赛诗才,赛诗台上赛诗才,诗台绝世,诗才绝世。  相似文献   

2.
读到梁康的随笔《孔子论"仁"及其"相对主义"》,唤起了回忆,又被激发出新的讨论兴致,所以想来凑趣写随感.所谓"回忆",是指我十年前写的一篇文章《仁与艺》①,关注的也是这个问题,也曾引用过不少梁康此文中的《论语》引文,来显示那些被汉学家所慨叹的孔子仁说的"矛盾与神秘",实源自它的"非观念化维度".那里讲的"观念化",与梁康这里讲的"普遍性诉求"很相近.  相似文献   

3.
正古人云:"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采,生动优美。同样,一个好的结尾,既可以保证文章结构的完美,又能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这里所说的"豹尾",也就是指结尾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记叙文如何才能达到"豹尾"的标准呢?一含蓄想象,回味无穷。有时可以想象或联想作结,设想描绘一幅自己憧憬向往的美好前景,或设置一个"梦境",给人以联想的余地。如《我的未来不是梦》(山西晋城中考作文)  相似文献   

4.
去若朝露     
正梦里……我经常回到哥哥安息的地方!午夜惊醒,才发现泪水早已侵蚀了心中的伤痕。要怎么做,才能忘却对你的思念呢?有时候,害怕回想哥哥的离世,因为无休止的痛总会折腾我脆弱的心扉。沮丧时,我会问天主:"哥哥为何那么小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回忆读高中,背诵三国魏杰出诗人曹植的《赠白马王彪》一诗,对诗中第五章写的:"太息将何为?天命与我违。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存者忽复过,亡没身自衰。人生处  相似文献   

5.
正在海边度假的时候,不少游客喜欢把贝壳、树枝、珊瑚石、鹅卵石等带回家作为"纪念品"。但他们也许并不知道:在许多地方,游客把并不名贵,甚至并不起眼的沙子、石头带走是违法的,严重的还可能招来牢狱之灾。英国作家麦克尤恩曾写过一本闻名遐迩的游记类小说《海滩》,背景是他曾光临过多次的南英格兰一处著名海滩。让他意  相似文献   

6.
《天风》2020,(3)
正千万别把"许愿"当儿戏,因为你的誓言是在上帝面前立的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奇怪的题目呢?这还要从我上次出国旅行的经历说起:那是一次跟团游,团友大多是基督徒。那天游览到一座著名的教堂,大家四散开来自由活动,三三两两或参观、或合影、或祈祷……这时,教堂圣台旁一位姊妹的行动引起了我的注意:只见她点燃一支蜡烛祷告一下,然后再点一支再祷告一下……就这样一口气点了好几支蜡烛。我上前善意地提醒她:"点这些蜡烛是需要付钱的!"  相似文献   

7.
王松涛 《美与时代》2007,(4):99-101
康、乾二帝在位期间,几乎每年都来避暑山庄,在处理政务或游览之余赋诗填词,还书写了很多匾额和楹联.这些匾额和楹联有的描画景物,有的抒发情怀,有的寄托康、乾二帝的政治抱负.  相似文献   

8.
"化景物为情思"以虚写虚,则为超脱虚无之虚;以实写实,人之僵,而物必死;故唯有以实写虚,化实为虚,方能达无穷之境,意味深远悠长。其对生活的审美追求呼唤着当代人潜在的"人文情怀",让美学这一理论不再高高地凌驾于形而上的体系中,而是让其回归到生活中来,体验生活的真谛与鲜活,关注审美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再回忆"是胡塞尔意识现象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对其的哲学追问构成了胡塞尔对直观行为领域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胡塞尔明确给自己提出了这个任务:"对回忆意识的奇迹我们得做一些洞见。"(Husserl,1996a,S.310.下引胡塞尔外文文献仅注年份和页码)然而,胡塞尔并没有写专著研究"再回忆",这方面的探究主要集中于  相似文献   

10.
我在青年时代喜欢读徐霞客游记,因此性喜游览各地风景名胜。1976年秋,我和友人到温州江北岸罗淳山白水漈观瀑布,与雪生法师遇见,他说:“我有一次在李佛德居士家和你碰见,你还记得否?”我说还记得。他又说:虚云禅师写的《学佛的先决条件》这篇文章值得一读,此文曾在上海《弘化月刊》上发表过,虚云禅师是我国近代禅宗泰斗,他纯粹是大乘佛教思想,在著作中,经常引用《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指导僧人学习佛法,主张禅净双修,参禅以参话头为主,或教人严持戒律,老实念佛,是  相似文献   

11.
衡量一幅作品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作品的取材立意、空间布局、笔墨功力等,色调控制的能力也能够反映出作者的艺术品格,从而评价其作品的优劣。设色是中国古代绘画的技法,所以谢赫把"随类赋彩"列为"六法"之一,意为随着自然景物的色彩而设色,从而达到重现自然景物的真实性。在当代中国画创作过程中,所有的作品都会被覆盖上一层或浓或淡的底色作为基础的色调,从而达到画面色彩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收藏回忆     
正"回忆是盏灯,拨亮了,它能让你看清昨天的道路;回忆是扇门,推开了,它能让你望见明天的阳光;回忆是本书,翻开了,它能让你找到今天的幸福。"整理堆在阁楼上的旧物,看着初中毕业纪念册扉页上的题词,我的心怦然一动。我小心地打开泛黄的它。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一句句临别郑重的寄语,让我又回到了那激情澎湃的岁月:汪群的仗义,胡忠信的沉稳,  相似文献   

13.
正徐霞客(1587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代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徐霞客以其三十年来踽踽独行、驰骋万里,足迹踏遍当今中国19个省市区,著就六十余万字《徐霞客游记》(以下简称《游记》)一书,被当时学者称为"千古奇人",被今人尊为地理学家、游记文学家。不朽的高士形象在明末清初,人们用"高士"来形容徐霞客。徐氏家族为"南州高士"后裔,曾显赫于江南,但到他父亲这辈,已沉寂数代,父亲为他取"弘祖"之名,便是  相似文献   

14.
人民艺术家老舍的时间观念很强,准时、守时,几十年如一日。然而,他的写作模式却是“慢慢写”。舒立撰文回忆,这个“慢慢写”包含两个步骤:一是落笔前  相似文献   

15.
马彪 《道德与文明》2019,(1):121-127
关于道德如何教育的问题,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一书中探讨了三种解决方式,即对话的、独断的以及问答的教学方式,其代表分别为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和康德自身。苏格拉底从德性即知识出发,强调知识即回忆,道德的受教过程就是天赋理念的回忆过程。亚里士多德倾向于从习俗的立场来理解德性,主张德性的习得最终要落实于习惯的养成之中,道德不是先天据而有之的,它是后天训化的结果,人们只有运用它才能真正拥有它。与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不同,康德尤为重视从德性的"新生论"与"道德自律"的角度来阐释道德的授受问题,以此摆脱传统思想中的"预成论"与"道德他律"的缺陷。不过,他的道德哲学与其道德教育之间的悖论问题也由此引发了后世学者持续不断的争论。  相似文献   

16.
研究采用"对回忆的再认"范式,从输出监测的角度考察了操作效应的提取机制。实验1结果显示,被试操作任务条件下的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成绩缺乏首因效应,却拥有扩展的近因效应;被试操作任务条件下的"对回忆的再认"成绩显著差于语词任务下的成绩,差异具体表现在组块2~9、10、11和12上,表明在上述组块,被试操作任务条件下的提取存在自动突显,即操作效应得益于这些组块在提取时的自动突显。实验2结果显示,在类别测验下,被试操作任务和语词任务的自由回忆成绩拥有相似的系列位置曲线,而"对回忆的再认"结果同实验1。研究认为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效应与自动突显机制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而"对回忆的再认"范式则能敏感地测量出操作效应的提取机制。  相似文献   

17.
写游记之类的散文,常用“移步换形”的笔法。所谓“移步换形”,就是作者以自己的游踪为线索,随着脚步的移动,观察点的变换,描绘出在不同地点所看到的不同的风光景色。从而把一路的所见,画面似地展示在读者的眼前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写游记最难叫读者弄清楚位置和方向,前啊,后啊,左啊,右啊,说上一大堆,读者还是捉摸不定。”(《小记十篇》)“移步换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若干年来,我实在忙得厉害,像50年代那样在教书和搞行政工作之余还能有余裕的时间读点当时的文学作品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不过,幸而我还不能算是一个懒汉,在"内忧""外患"的罅隙里,我总要挤出点时间来,读一点北大青年学生的作品。《校刊》上发表的文学作品,我几乎都看。前不久我读到《北大往事》,这是北大70、80、90三个年代的青年回忆和写北大的文章。其中有些篇章思想新鲜活泼,文笔清新隽逸,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协作促进是指先前协作提取的经验对后续的个人提取具有积极影响。为了探讨协作促进产生的基本条件及其原因,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分别考察了小组的人数和回忆方式对协作促进的影响以及他人再现和交叉线索对协作促进的贡献。结果表明:无论小组的大小为2人组、3人组还是4人组,回忆方式为轮流回忆还是自由回忆均能产生协作促进,且轮流回忆的协作促进量要高于自由回忆的协作促进量;他人再现对协作促进的贡献大于交叉线索。这说明协作促进是一个稳定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他人再现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阳明虽然没有专门的易学著作,却有丰富的易学思想。他精通易道,不仅知易乐易,而且玩易占易,对《易》有着特殊的敏感、彻悟和信仰。王阳明写于不同时期的诗文、游记、奏疏、书信,处处蕴含并洋溢出易道哲理和人文精神。心即易,易即心,阳明心易贯通的"道"在其亦儒亦宦、亦文亦武、亦顺亦困、亦真亦幻、知行合一的生命实践中得以亲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