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岁那年到邻居家,没注意他家有条狗,走时叫那家伙悄悄咬了一口,从此,我既恨狗又怕狗,就是在街上碰见狗,我也是老远躲着它,生怕与它相遇。 可是10年之后,一次傍晚在回家的路上的转弯处,突然窜出一条大狗,样子很凶恶,眼看狗就要扑过来了,我完全是出于本能的恐惧,也是下意识地给自己壮胆,大声地吼叫着“啊!……”我的吼叫声远远盖过了狗的叫声,估计我瞪的眼睛比狗还要凶,张开的嘴也比狗呲开的嘴还要大,没想到我这一吼,那条狗突然停了下来,目光有些惊奇地  相似文献   

2.
呼唤     
巴克是一条狗,是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笔下的一条狗。它原本生活在阳光和煦的圣克拉拉山谷法官华贵的府邸里,养尊处优,过着豪门贵族般的生活。若不是后来发生的变故,它几乎要堕落成一条饱食终日的狗了。 正如人的一生一样,狗的一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巴克的生活遭遇了重大灾难,彻底改变了它的生活轨迹。从此,巴克走上了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  相似文献   

3.
一次,英国物理学家牛顿请朋友到家里来做客,饭菜做好后,他就进实验室专心致志地做实验去了。朋友来后找不着牛顿,他等了好一阵子,因急于赶去上班,就独自把饭菜吃了,并把吃剩下的鸡骨放在盒子里,然后走了。傍晚,牛顿做完实验返家准备吃饭,当他看见盒子里的鸡骨头时显出突然醒悟的样子,哈哈大笑说:“我以为自己还没吃饭哩,原来早已吃过了。”  相似文献   

4.
起身躬行     
耶稣因知道父把一切已交在他手中,也知道自己是从天主来的,又要往天主那里去,就从席间起来,脱下外衣,拿起一条手巾束在腰间,然后把水倒在盆里,开始洗门徒的脚,用束着的毛巾擦干。……及至耶稣洗完了他们的脚,穿上外衣,又去坐下,对他们说:"你们明白我给你们所做的吗?你们称我"师傅"、"主子",说得正对:我原来是。若我为主子,为师傅的,给你们洗脚,你们也该彼此洗脚;我给你们立了榜样,叫你们也照我给你们所  相似文献   

5.
鱼和猫     
正一条小鱼想到岸上去生活,它游到渔网里,希望被打捞上岸,但网眼太大,它被漏了下去。后来,它找到一个钓鱼的钩子,一口咬住,它被钓上岸来。钓鱼人把它送给了小猫。小猫得到鱼后,决定把它种在地里,让它发芽长大,然后吃大鱼。于是小猫小心翼翼地叼着这条小鱼,把它埋进河边的一个土坑里。小鱼在土坑里即将窒息,突然一场暴雨  相似文献   

6.
正狐狸特别喜欢吃甘蔗,它企图独占甘蔗田,自己吃独食,不让别的动物吃。为此,每当别的动物询问甘蔗的滋味的时候,狐狸总是说,苦啊!苦啊!甘蔗很苦,苦得很,比黄连都苦!一天,动物们在甘蔗田头聚会,老山羊不解地问狐狸:"你总说甘蔗苦,为什么还要吃它呢?""良药苦口利于病!甘蔗虽然苦,但它可以清热解毒利尿。"狐狸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随口就来,面不改色心不跳。  相似文献   

7.
恶犬     
正小时候,小区里有一条恶犬。每次放学时,它就静静地蹲坐在我家前面的道路中央,像一个嘴脸狰狞的守夜人,把深邃的寂静踩在脚下,似有若无的呜呜声在耳畔幽灵般萦绕。那时候我是十分怕狗的。记得是在一个夜晚,曾听到它张扬地吠叫着,追赶着一只流浪猫,从小区东边跑到西边。一声声尖锐而又拉长的猫的嘶叫冲破了狗  相似文献   

8.
正假设,你现在掏出手机,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一条信息:"实话实说,你觉得自己过得怎么样?"会收到什么样的回复?这是我一位朋友曾经做过的一次真实的测试。原本他发起这次测试只是因为无聊,可谁知道,不到一个小时,就收到了上百条  相似文献   

9.
平凡的小花     
有这样的一株小花,它平凡得几乎无人认识,就象原野里的青草,无需别人的照料和看顾。它的学名“明开夜合”,俗名又叫“护盆草”。在我的阳台下就有这么一盆。它不娇不艳、但却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朴素美。它那柔弱纤细的茎条,大约锥条粗细,顶端只有一片叶,又分为六小片,活象人们撑起的一把绿色的小伞。最可称赞的是它冬夏长青、永不褪色,总给人一种朝气蓬勃、向上进取的活力。尤其是在雪压冬云、百花凋零的严冬,它却一枝独放,以其倔强,显示不向强暴屈服的品格。真可谓报春的使者,更显出生意盎然、雄姿英  相似文献   

10.
大海里生活着一种墨鱼,肚子里有一个墨囊,它在水里游动时一旦碰到可疑现象,就放出墨汁来掩藏自己的身体,它想不到的是,这种防身的办法正好给捕捉它的渔民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1.
闭关的故事     
在五浊海中有一个小岛,叫无明岛,无明岛上生长着一种树,叫功利树,这树的叶子十分鲜美。功利树上有一种蚕,这种蚕特别贪馋,它们拼命地吃着树叶,吃得很饱很饱也不肯罢休,因此这种蚕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等不到做茧,就胀死了。它们并不觉得奇怪,因为大家都这样。 这其中有一只叫大觉的蚕,它一边吃着树叶一边观察,见这些同类生来就这样吃呀吃呀,直吃得绿身子变成黄身子,还吃,最后都挣扎着死了。它感到很悲哀,觉得蚕生一世,生不知何来,死不知何去,实在可怜。说话间大觉的身子也渐渐地变黄了,它觉得肚子里无端地生起八万四千烦恼…  相似文献   

12.
耻感     
正邻居有一条泰迪狗叫球球,主人不很待见它,所以它总是一副脏脏的样子,就像一把黄不拉几的布拖把。它的毛发旺盛,披拂全身,难以看到眼鼻口耳,我总是很替它着急。因为不受待见,它的脾气很坏,在与群狗争食时,它撕咬狂吠,十分凶狠,因此小区里的人都不大喜欢它。球球的坏脾气让大伙退避三舍,但它的凶狠并不能让它免遭伤害。喝过酒的人会戏谑地朝它  相似文献   

13.
严育英 《天风》2005,(5):F004-F004
老姊妹家养了一只小猫,这只小猫可腼腆了,老躲在洞里不肯吃饭,为了让它吃饭想尽办法,小猫最近有所改观,肯从洞里出来了。老姊妹给它亲自买了一条鱼,烧好放在碗里给它吃,它一见人又跑了。后来它偷偷地躲着看。等到没人了就跑出来东张西望,看到老姊妹这么的用心良苦,可这小猫能懂吗?我不禁想到我们的神,他在我们身上也是用尽了一切。他愿意把独生子赐下拯救我们这些罪人,可我们人就是不懂神的  相似文献   

14.
丹麦著名漫画家皮特斯脱鲁普曾创作过一组题为“一物降一物”的漫画。第一幅是一个总经理模样的人正在训斥一高级职员;后者回家把气出在妻子身上;妻子把受到的委屈一古脑地发泄给她的女儿;女儿因心境恶劣为小事打了她男友一记耳光,男友无端挨打就怒踢一条狗;这条狗反过来把那位总经理给咬了。漫画中的发泄形式虽然显得简单粗暴,缺乏修养,但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这都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发泄的表现。由于这种发泄将自己的烦恼转嫁给他人,当然也是不足取的。  相似文献   

15.
一有一个段子,我每见了新朋友都要给他们讲一遍。还别说,总是能收到不错的效果。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人,家里很穷,自己却又不肯面对现实,出去以后总爱充富。一天跟朋友在街上见面,朋友问,你今天吃的什么饭?其实他早晨吃的是糠菜团子,但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噢,我吃的是狗肉。中午和朋友一起会馆子,这位喝多了,吐了一地。别人问,你不是吃的狗肉吗?怎么吐出来的都是糠啊?他倒也机智,回答道,可能那狗吃得是慷吧!虚荣心让他遭遇了一个小小的尴尬,不过这倒也没什么,充其量给别人带来一个笑料。我始终不觉得这是什么大不了…  相似文献   

16.
解心     
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家里曾经养过一只狗,是一只很大的黄狗。它很吓人,叫声也很大。但是,因为它很小就来到我家,我和它朝夕相处,所以,无论它多么庞大的体态,多么凶狠的样子,我都不会害怕它,或者说感受不到害怕,我只感到它很亲切。  相似文献   

17.
意雯 《天风》2018,(1):55-55
[中国经济网]最近,一条微博让许多网友看了都感动得想哭:一位网友点外卖后接到几个没有声音的来电,以为是恶作剧,忍不住发了脾气。后来才发现外卖员的短信,原来外卖员是聋哑人,在短信里解释了沟通不便的苦衷,需要通过打电话来提醒顾客外卖已送到。网友在网上分享了此事,自责自己没有耐心,还呼吁大家若遇到这种情况,先检查一下有没有被忽视的短信,不要急着发脾气给差评。  相似文献   

18.
蚕是被自己的丝裹住的,这是一个真理。每一个养过蚕的人和没有养过蚕的人,都知道这件事。蚕丝是一寸一寸吐出来的,在吐的时候,蚕昂着头,很快乐很专注的样子。蚕并没有意识到,正是自己的努力劳动,才将自己的身体束缚得紧紧的。直到被人一股脑丢进开水锅里煮死,然后那些美丽的丝,成了没有生命的嫁衣。这是蚕的悲剧。  相似文献   

19.
你曾經想过世界上如果沒有煤炭,那該会出現甚么样的景象嗎?沒有煤炭,鋼鉄元帅就无法升帳,火車就要象一条死蛇躺在轨道上,发电机再也发不出强大的电力,工厂里的机器也只好停在一旁。列宁說得好:“煤炭是工业的粮食”。也是人們生活中不能缺少的东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煤炭的功用也在不断扩大。它不仅用做燃料,发电炼鋼,它还是人造石油,塑料纤維、人造橡胶、医药、顏料和化肥等工业的主要原料。所以有人提出:“我們不仅向煤炭要热要火,还要向煤炭要吃要用又要穿!”看來这个要求一点也不过分。  相似文献   

20.
狗道     
家里到底养过多少狗,已经记不起来了。回忆的巷道里,那些曾经的狗,就像大地上的庄稼,一茬茬长出来,又一茬茬倒下去;又像一群群的过客,从虚空中来,向虚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