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位女孩有一副美丽动听的歌喉,但她却长着一口龅牙,十分难看。可是她十分喜欢唱歌,而且天赋不错,进步很快。有一次,她去参加比赛,在舞台上表演时,她总是有意识地去掩饰自己难看的牙齿,她的表演让观众和评委感到好笑,她失败了。但是有位评委却发现她的音乐内质极佳,在后台找到她,很认真地告诉她:“你肯定会成功,但是你必须忘记你的牙齿。”在这位评委的帮助下,女孩慢慢走出了自己长着龅牙的生理缺陷。在一次全国大赛中,她的极富个性化的表演和歌唱令所有观众和评委为之倾倒,她终于脱颖而出。她就是卡丝·黛莉,美国一位著名的歌唱家,她的龅牙…  相似文献   

2.
陈萍 《美与时代》2005,(4):94-95
教师的仪表和姿态,体现着教师的风度,美好的风度总是受欢迎的。教师有意识地把握好自己的仪表和姿态,将这些无声语言融入有声语言,必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关于“人的问题”的哲学探讨,广泛地引起了哲学界和社会上的关注和兴趣。全国的大多数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和许多报纸,都曾刊登了有关的文章,并在报刊上和学术会议上开展了讨论。从发表的论文之多、问题涉及面之广、分歧之深刻等方面来看,在哲学领域近期的学术讨论中是少见的。应该说,这种情况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它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如何从马克思主义观点去研究这个问题,是摆在哲学研究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严肃任务。 社会上出现一种广泛的理论兴趣,一般说来,总是反映着认识现实的某种较深刻的需要,因而也就值得重视,值得花费力气去进行探讨。目前,理论界的意见是:关于“人的问题”是哲学上带根本性的重大理论问题之一,不论从理论的还是实践的角度去看,也不论是从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去看,都应当持续地和更加深入地探讨下去,并且期望能够取得较大的积极成果。 我们认为,这种期望本身就是积极的。所谓成果,不能单看论文的数量,主要是看在探讨真理、掌握真理上所达到的高度,要看人们在认识真理的基础上能达到什么程度的统一。当然,对于学术问题不应当勉强地人为地去统一意见,那样做并不利于学术发展;但是,通过研究、讨论,逐步地在一些方面取得一致的看法,并且最终在根本点上也达  相似文献   

4.
董存义 《天风》1994,(1):20-21
王士英老弟兄,在他们家是第三代信徒。他上小学时在功课上是班里的拔尖学生,又是班长。当老师知道他是信耶稣的,有意识地让他去参加一个祭偶像活动。他知道这种活动是神所憎恶的,坚决不去。老师恼火了,打了他手板,并威胁说:如果坚持不去,那就每天打一通手板。年幼的王士英,宁可每天挨手板,也不愿污染他那颗纯洁爱主的心。真的,老师每天打他几个手板,打到第六天,他的手已肿得老厚老厚的了。  相似文献   

5.
论马克思的“偶然的个人”概念及其扬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偶然的个人”这一提法最早见于《德意志意识形态》, 马克思以此来表示“个人”发展的第二阶段。在马克思看来, 作为人类社会具体成员的个人总是处于一定的历史进程中, 每一社会阶段上的个人都以其独特的方式生存着, 并且这些生存方式之间有着类似“承上启下”的关系。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个人同样如此, 他们既不是自然意义上的个人, 也不是真正的有个性的个人, 而是介乎二者之间的“偶然的”个人。本文拟沿着马克思自身的思想历程, 对“偶然的个人”这一概念作一历史的和逻辑的梳理, 以期发现个人概念在马克思早期及中期思想中所占据的独特地…  相似文献   

6.
老人的心愿     
春去冬来,花开花落,老人常年奔波在一条住家与教堂的路上,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老人总是乐此不疲地行走在通往教堂的路上。作为教友,她觉得每天进堂是天经地义的事,没有理由不去进堂。但她的孩子们并不这样想,他们总是以各种理由为名在一步步地疏远着教堂。看着深陷在世俗事务中执迷不悟的孩子们,老人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她也曾劝过他们去进堂,哪怕就在主日天或大瞻礼去进堂,  相似文献   

7.
很少和父母谈及自己每日都在敲打的文字。偶尔回家小住,也是在电脑前熬夜忙碌不休。母亲总是坚持陪我到凌晨才肯去睡,我听着客厅里电视的声音,几乎小到没有,去洗手间的时候瞥一眼母亲,已经迷迷糊糊地在打着瞌睡,我轻声唤她,她会吓上一跳,而后又揉揉眼睛,看一眼电视屏幕,说:这两个人怎么还没吵完架呢。  相似文献   

8.
三勺凉水     
我单身时,最喜欢的晚餐方式是买一袋速冻水饺煮着吃。我从小到大没有煮过水饺,只知道等水沸腾之后把水饺噼噼啪啪地倒进锅里去。这些冷冻的水饺被我搅动一阵之后,总是可怜地烂在了锅里。有一次一位朋友来访,正赶  相似文献   

9.
双关图形给我们一种妙趣横生的感觉和奇特的审美享受.作者构思巧妙,在点线面的设计以及彩色画面的用色上煞费苦心.要把创造的视线放到人和物的广阔天地中去,可能偶然得之,偶然识之,偶然悟到某个画面与某人或某物相似,同时必须精心设计,灵活变化.  相似文献   

10.
正每次去幼儿园接闺女,她总是恋恋不舍,非要玩到广播里老师亲切地"请"小朋友们离开。"幼儿园里有我的好朋友,我们在一起很开心。"看我有些不悦,她给我一合理的解释。"家里没有朋友吗?"我充满希冀地提示她。"没有。"简短的回答,让我这个做母亲的玻璃心碎了一地。记得她刚上幼儿园时,天天闹情绪不想去。每次上学,她都  相似文献   

11.
因为年轻,我们曾经的梦想里有鲜花和美酒;也是因为年轻,梦破后我们总是不知所措无法接受—— 我曾经为一个梦想整整奋斗了6年。 读中师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一位记者。他的谈吐,他文弱而睿智的眼睛给了我极深的印象。他那富有磁性的男中音一直到现在我都记得。就从那时起,我决定要当一名记者。 这梦想最初只是让我发了疯似地读书,把语文数学外语地理历史一股脑儿全塞进脑子  相似文献   

12.
正小时候我时常寄住在外祖母家,有许多表兄弟姐妹,每次相约饭后要一起去玩,吃饭时就不能安心,总是胡乱地扒到嘴里咽下,心里尽想着玩乐。这时,外祖母就会用她的拐杖敲我们的头说:"你们吃那么快,要去赴死吗?"这句话令我一时呆住了,然后她就会慢条斯理地说:"吃那么急,怎么会知道一碗饭的滋味呀!"当时深记着外祖母的话,从此,吃饭便十分专心,总是好好吃了饭再出去玩。从前不觉得这两句话有什么  相似文献   

13.
俗文学、纯文学之间总是一种交叉互动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俗文学热并非偶然。作为文人珍视的纯文学,也需重检自身,重视纯文学自身的价值状态,才能将所谓的纯文学引向一个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飞鸿约会     
很长时间以来,我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似乎总是在寻觅什么。失落了什么?又在寻觅什么?问自己,我只能茫茫然地摇摇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无意中随手翻起一本杂志。忽然,一句极短的话吸住了我的视线:“愿这晶莹世界的天使让你品尝到永久的温馨雪梅”。这时我才明白,我那心绪长久扩散的光圈原来聚焦在这只言片语中。一时间,我惊喜,甚至无法抑制那份因惊喜而狂乱的心绪。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个实验,科研人员把一个电极安装在小老鼠的大脑中,电极的连接点可刺激鼠脑产生“愉快”的情绪。电极由一个小老鼠够得着的踏板所启动。偶然之中,小老鼠踩到了踏板,体会到了一次“愉快”情绪。只一次,小老鼠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小老鼠不停地去踩踏板,一天要踩上几千次。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我喜欢和爸爸去钓鱼。那时我们总是玩得很开心。惟一让我不那么尽兴的是父亲一天中总能不断钓到鱼,而我却总是一无所获。对于一个9岁的孩子,这着实让人沮丧。于是我不停地问:“我哪里做错了?我哪里做错了?”父亲的建议始终不变:“儿子,如果你想钓到鱼,就得像鱼那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造是社会实践的一种形式,因此科技创造受社会制约。科技工作者从事科技创造活动总是与社会相联系。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创造间接或直接地反映社会的要求与需要。社会舆论与社会风尚,人际关系,学术心理因素,爱情与婚姻心理等社会心理现象,对科技创造都产生一定的影响。科技工作者如能了解社会心理现象对科技创造的作用,能够有意识地接受某些社会心理现象对科技创造的积极作用,防止与克服某些社会心理现象对科技创造的消极影响,这将会提高科技创造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记者采访一位赛车冠军,问:"您取得今天这样瞩目的成绩,有什么特别的制胜决窍吗?"赛车冠军说:"每一个车手在输掉比赛的时候,第一句话总是抱怨自己的赛车不够好,天气不行,发挥不怎么正常,对手太强……总之,一大堆理由,但却从来没想过应该检讨的人,其实是他自己。如果一个车手坚持不断地去打扫赛道的胎痕,他就会明白高手过弯的技术和路线,更会明白自己输在哪里!"的确,只有不绞尽脑汁为失败寻  相似文献   

19.
正那一年高考,我因为离最低录取分数线差了两分,名落孙山。我从学校回到家里,整整一个暑假,我看不到任何出路,整日闭门不出,唉声叹气。眼看新的学期就要开学了,很多高考失利的同学都纷纷选择了去复读,而我还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自伤自艾。见我如此沉沦,一蹶不振,那一段日子,奶奶总是隔三差五来敲我的门,我心烦意乱,每一次她来敲我的门,我总是无端地对她发火。  相似文献   

20.
成功的大敌     
失败的原因可以归纳出很多很多,比如机遇不好,比如外部条件不成熟,比如自身缺乏实力等等。这些原因,人们很容易看到,自然也能引起重视,然后对症下药去加以克服。然而,导致失败还有一些机遇和实力之外的很重要的原因,比如对人们内心困难的畏惧,却很容易被人忽视,更谈不上有意识地去克服,从而给成功带来最致命的阻碍。一位心理学家想知道人的心态对人的行为到底有多大的影响。他做了一个实验:首先,他让10个人穿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