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里盛不下心灵的东西。”朋友赵金禾在来信中说。他是劝我有些事在妻子不能理解的情况下,不要跟她发脾气。他说自己心灵的东西才是自己的真正支撑,而支撑自己的东西往往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的。特别是,不能强求每一个人理解。他比我长17岁,是过来人了,又是颇有名气的作家,他的这个说法想来是有道理的。我承认我对妻子要求的太多,我总想人有了家总不应该再有孤独吧。现在看来,人有了家还有孤独是很正常的事。我有时想我找个什么样的女人成家,家里才能让我想说就说想笑就笑想哭就哭呢?而且说什么都有人听,笑什么都有人懂,哭什么都有人一起流泪。我把跟我接触过的所有女人都想遭了,可我一点也拿不准会有哪一个女人  相似文献   

2.
智圆而神行方而通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有不少趣闻,他的怪僻行为之一就是爱穿旧衣服。成名前,有人劝他买新衣服,以便进入上流社会。爱因斯坦答说:“我籍籍无名,即便穿得容好,也没有人认识我”。成名后,有人又劝他穿新衣服。打扮一下模样。爱因斯坦仍回道:“现在,即使人穿得再破,也有人认识我了”。科学家生性固执。其实他的思维极其灵变。这叫做“以不变应万变,我行我素”。古人告诫说:“智欲圆而行欲方”。以淮南子·主术训》)智圆而神,行方而通,爱因斯坦的成功正在此,这也是一切科学家所共同具备的优秀品质。思维的灵变,可以…  相似文献   

3.
如果你正在等待幸福,那么你已经错过它了。 在我作了关于幸福的讲座后,听众中的一位妇女站起来说,“我真希望我丈夫也来听你的讲座。”尽管她非常爱她的丈夫,她解释说,但和一个不快乐的人相处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位女人促使我把我一直探索的东西──认真对待幸福的理由──用笔写出来。我告诉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尽可能地在我们的配偶、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朋友面前表现得快乐。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那么问问孩子,有一位忧郁的父亲或母亲是什么滋味。或者问问父母,如果他们有一个不快乐的孩子,他们会遭受怎样的痛苦。我不是一…  相似文献   

4.
王梅 《佛教文化》1996,(3):43-43
我有个朋友,最近被别人劝诫接受佛教密宗信仰,这位朋友觉得有信仰固然是件好事,总比浑浑噩噩要好。但是我的朋友也有很多关于宗教的疑问,而这些问题别人无法回答她。她追问得紧了,人家就说:咳,反正你信就好,总之对你人生有好处。我的朋友生活比较苦闷,内心常有凄苦之感,所以更有很多的迷惑,但不理解透彻了,是让她难信的。更何况她不是目不识丁的村民野妇,从小受的是无神论的教育,唱的是“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个知识分子是很难让她盲从的。她必须从理念上去接受佛法,才有可能笃信佛教,无论做什么选择都是她的自觉使然…  相似文献   

5.
大和小     
一位朋友谈到他亲戚的姑婆,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儿子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每次我转述这个故事,总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气。  相似文献   

6.
简单的爱     
那年,奶奶因病住院。在医院时,奶奶对我们说,她常常梦到爷爷找了个新奶奶,不要她了。我们听后大笑不已。当时爷爷也在场,但他只是淡淡地对奶奶说了一句:“在我眼中,谁也没你好!”  相似文献   

7.
反穿袜子     
唐朝有个诗人叫王梵志。他写过一首诗,意思是说我反穿着袜子,人们都说我穿错了。其实袜子的里面做得粗糙不平整,贴在脚上很不舒服;而外面却做得光滑平整,不过它是给人看的。我宁可让别人的眼睛看了不舒服,也不可让自己的脚穿着不舒服,所以尽管“人皆道是错”,我依然如故。  相似文献   

8.
不做无用的事情前苏联物理学家朗道(1908-1968)从小学起,就养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性格,绝不愿花时间去做他以为无用的事情。有一次,有人问他:“莱蒙托夫在《当代英雄》的长诗里,要表达什么意思?”朗道回答说:“请你去问莱蒙托夫。”在读中学时,老师要学生们写一篇作文,评论普希金《叶甫根尼·奥涅金》一书中的主人公吉亚娜。朗道只写了一句话:“总的来说,她是一个讨厌的女人。”都有道理爱因斯坦没有成名时,生活很艰苦,在衣着上十分随便。有人提醒他,应该有一件像样的大衣,才能进入社交界。他说:“默默无闻,即使穿得再漂亮…  相似文献   

9.
爱即快乐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老婆婆,她长年坐在院子里用蒲草编织各种东西,她的草编栩栩如生.一直供不应求。面对太多的需要,老婆婆只是开出了很低的一个价钱,而且一直不变。许多人劝她涨价,说每天做这样枯燥的事挣那点钱不值得。老婆婆总是笑笑说:“我不为挣很多的钱,我只喜欢编草编,有人喜欢我的草编,我就更乐意去编了。”  相似文献   

10.
我在家乡纽约州卡南代瓜的街上买东西时,听到一旁传来小孩子的说话声,“妈妈,你看,这位太太还没有我高呢!”那位看来表情有点窘迫的妈妈忙叫了一声“米基”。那个叫米基的男孩看来最多有7岁。孩子的妈妈对我说:“啊,真对不起。”我笑了,对她说:“没关系。”然后转过身,看了看她的儿子,说:“哈,米基。我叫达丽尔·克雷默,你好吗?”他从头到脚地打量着我,而后问我:“你也是妈妈吗?”“是的,我也有个儿子。”我说。“你怎么这样矮小?”他问。“这是上帝的安排。”我说。“有人矮小,有人高大,我属于前者,而且是矮中之矮。”我和他大约说了5分钟,…  相似文献   

11.
活在简单     
乡下的一位教友,总让他的18岁的儿子每天在菜地里辛勤工作,城里的朋友对他说:“你没必要让孩子如此辛苦为你料理菜地,菜这么便宜,让他去做点小本生意,就能轻松地买到这些菜了。并且,菜种下去施些肥就会长得很好的。”这位教友回答说:“我不是为让菜长得多好,吃得如何舒心,我是在培养孩子呢。”  相似文献   

12.
偷杏     
小时候,我渴望做一个勇敢的人。有一天,小伙伴们打赌:看谁敢偷唐奶奶家的杏子。那棵杏树靠着院墙,用竹竿就能打到果实。但按“规定”,是不准用工具的,得亲自上树。有两个小伙伴率先爬墙上树,当时,唐奶奶也许正午休,没发现情况。直到树枝打上玻璃窗,她才走出屋子,喝道:“谁家娃儿?大白天敢偷别人东西!”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碰到一个人,开始还说得我抑制不住地想笑——他说“你还真有才华呀,到处都能看到你的文章啊”,但是接下来就说得我的那些还没来得及钻出脸皮的笑,立刻僵死在脸皮里面了。他说什么呢?他说他真正希望看到的还是我能写出砖头厚的长篇小说来,说那才是真正有份量的东西,是一个作家真正应该拿出来给人看的东西。  相似文献   

14.
体验     
朋友的妻子怀孕了,反应很厉害,不能做饭,也不能吃一些油腻的东西。朋友就出去给她买些清爽的东西吃,可是她不喜欢吃外面的饭菜,朋友就硬着头皮下厨房做。开始的时候,还耐心,时间长了,未免有些烦,言谈举止中抱怨女人真麻烦。他的妻子很不满。  相似文献   

15.
按时分粮     
刘凌维 《天风》2018,(9):55-55
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家小的便利超市,老板娘是一个精明能干的中年女子,我常常看到她精神饱满地忙碌,用很好听的声音和顾客打着招呼。前两天,她热情地向我推荐店里的无公害农产品,说这些都是从朋友的农场直接进货的,建议我可以先在她这里定一个月的蔬菜,每周具体菜品可以在微信群里看到。当我正诧异她超市经营方式的变化,老板娘笑着解释说:"不做些调整不行啊,就说店里的方便面.  相似文献   

16.
体验     
朋友的妻子怀孕了,反应很厉害,不能做饭,也不能吃一些油腻的东西。朋友就出去给她买些清爽的东西吃,可是她不喜欢吃外面的饭菜,朋友就硬着头皮下厨房做。开始的时候,还耐心,时间长了,未免有些烦,言谈举止中抱怨女人真麻烦。他的妻子很不满。  相似文献   

17.
那天下午,天下着雨,我怀抱着大包小包的东西兴冲冲地打开家门,被映入眼帘的情景惊呆,那是许多影视镜头里上演的女人最不愿见到的一幕:在客厅的沙发上,我的丈夫竟然与他昔日的女友拥抱在一起。我顿时觉得天旋地转,羞怒交加,手中的东西哗啦一下掉落在地上,那是我刚在街上给夫君买的新衣和皮鞋。我闭上眼,掉转身子,疯了般地冲出房门,奔跑在雨幕里。丈夫和他的女友追了出来,急切地喊道:“阿雪,阿雪!你听我说,你听我解释!”回到家,丈夫的话满含愧疚和伤感:“她是我以前交往的很谈得来的朋友,我们的友情一直都很纯洁。最近,她离婚了,她的丈夫虐待她。她今天来只是跟我谈一些被虐待的事,她身上还有伤痕……她的痛苦无处诉说,她把我当成兄长向我倾诉。我安慰了她,她就拥住我,就像找到了一种保护和力量。仅仅是这些。请原谅我,也原谅她。”  相似文献   

18.
曾想在刊物上开个专栏:我的101个穷朋友。最终未能如愿, 有人批评说,这个年代,标榜贫穷,没出息。实际上,我已有一批很好的穷朋友,其中一个是忘年交,50多岁了。他曾阔过,也做过大老板, 后来在生意场上跌了一大跤,至今已穷了近6年,就在这期间,我认识了他。  相似文献   

19.
藏身主怀     
《天风》2020,(7)
正前段时间,我在作家闫红的一篇文章中读到一件有趣的事,给我很大触动。多年前的一天,闫红的一位朋友因失恋带着伤痛的表情和破碎的心找她哭诉。朋友那曾经口口声声说爱她的男友,突然间不再联系她,等女孩找上门想要个解释时,男友说对她已经没有感觉了。感觉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让人完全无法对质。女孩只好黯然退出,她痛苦不堪,便来找闫红哭诉,寻求安慰。夜深时,当时做社会新闻记者工作的闫红一边心里暗自担心自己第二天的采访任务,一边搜肠刮  相似文献   

20.
忆外婆     
正记不清楚是哪一年了,总之我才几岁大。在一条老巷连溪坑的过道上,流转着绵长的老生腔。奶奶牵着我踌躇:"见了外婆,你一定要喊她,记着啊!"我有个坏毛病,爷爷奶奶之外的人,任是谁也不会喊,也许是我在襁褓时就由他俩抚养的缘故。黄漆木门敞开,沙发上坐了个老太,瞪大眼睛听唱片。我不禁傻眼,我从未见过那么大块头的人,那肚子快能给奶奶做一张肉床了。奶奶说她就是外婆,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