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扬州有天主教教堂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旅行家鄂多立克的《鄂多立克东游录》一书中。鄂多立克大概于1322年至1325年之间到访过扬州,他在书中记载说:"当我在这条塔刺伊河上旅行时,我经过很多城镇,并且来到一个叫做扬州(IAMZAI)的城市,吾人小级僧侣在那里有所房屋。这里也有聂斯托利的教堂。"其中"吾人小级僧侣"是指从圣方济各修会中分离出来的小兄弟会。1952年左右,文管会专家耿鉴庭先生在扬州南门水关附近发现了  相似文献   

2.
正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郑板桥在"扬州八怪"里算是名气最大的了。尽管有"扬州八怪"之首的金农,年龄大、资格老、文化厚实。但为人高傲,书画也就清高了许多。相比之下,郑板桥确有几点优势。一是他的学历高,三朝三个台阶,而且也是做过七品县令的人。二是挂印辞职没有回苏州老家,而是来到扬州鬻画为生。三是其画的兰竹石独树一帜,书法自谓"六分半书",行楷隶夹杂,犹如"乱石铺街"。四是他的诗词也是非常接地气,尤其是他的题画诗。齐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艺向来重视传统与流脉,书画艺术尤其如此。文人书画家向来深研传统,在传统的脉络中传承与创新。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更注重的是合乎"理",合于"矩"。自明中晚期至清初的徐渭、石涛、朱耷开始,中国绘画却出现了创作意识与审美风格的个性化。而在清中期以"扬州八怪"为核心的扬州画派中,更是凸显出画家强烈的个性与个体意识,在绘画思想中显现出创作的独特性导向,这使扬州画派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扬州八怪"之怪,很大程度上也是怪在个性与个体意识。文章试以金农为例,分别从金农的落款、墨梅、漆书三个角度分析个性意识在中国文人中的觉醒。  相似文献   

4.
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扬州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清代杰出的艺术家,于诗书画并称三绝.他所画的兰花,摇曳多姿.六分半书,熔真、草、隶、篆于一体,人称"板桥体".诗歌、道情的造诣也十分出色.郑板桥中过"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做过十余年县令,为民谋福.做官前后皆卖画扬州,以艺养身,诗、书、画、印熔铸成他千古的清名.  相似文献   

5.
趣味楹联     
正和尚觅对古代有一和尚,能诗善画。有一天,他画了一幅荷花,并在上面题一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欲觅一下联。此上联无论正念、倒念音都相同,但意思不同,要想对好下联,实属不易。终于有一天,有个翰林给他对出了下联:"书临汉帖翰林书"。一书一画,内容高雅,可谓珠联璧合,令人赞叹。  相似文献   

6.
设计的历史文化尺度是指设计不仅满足人类基本功能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传达设计中表达的历史文化情感。扬州个园中的四季假山、风音洞等景观特点十分具有代表性。文章根据设计心理学中历史文化尺度评价要素的地域性、传承性、创新性三个方面分析扬州个园的经典之处。社会政治、人文思想、文化渗透、审美的改变等使得明清时期的扬州个园寓画于园,因画成景,具有独特的文化情调。  相似文献   

7.
清风入室     
正作家汪曾祺在一篇文章中说他曾见过一幅古画,画中有一间茅屋,一老者手捧一个瓦罐,内插梅花一枝,正欲放到几案上。画的题款是:"山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闲暇无事,我上网搜索这张古画,居然搜到了。画不能算严格意义的古画,因为作画者高峻是清末民初人,只能算是近现代画家。画面主体是几座寒山,山脚窝着一间茅屋,茅屋里的场景  相似文献   

8.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竹石》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郑板桥描绘的竹子立于破裂的岩石之中的场景。郑板桥也像这石中之劲竹一样,刚正不阿,恪守本分,他的品行和追求更是完美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中。郑板桥在书法和绘画方面有独特见解,"诗、书、画"旷世而独立,世称"三绝",作为"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他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与他的为人是分不开的。郑板桥的诗、书、画无一不体现他的刚正品行,虽然他没有在仕途上取得辉煌的成就,在艺术上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相似文献   

9.
扬州剪纸作为传统美术领域中的独特艺术形态,用它特有的图形符号,特殊的艺术语言,展现出巧法造化、技以载道、精巧如画、典雅清丽的审美趣味,使作品具有装饰性和观赏性。扬州剪纸的线条审美、文人格调以及剪纸艺人的修养,是扬州剪纸得以继续传承和发展其独特魅力的根本保障,使这一艺术形式不仅蕴含浓郁的传统民间特色,又体现了时代精神和特色。扬州剪纸传承人的队伍在壮大,逐步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物质化的成果,进行活态传承,让这一富有"刀味"审美意味的艺术形式得以更好地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郭熙是北宋杰出的画家,其美学思想更为直接地表现在画作上,他的山水画造诣颇高,有着十分突出的成就和贡献,历代文人学士对此多有赞语.如<图画见闻志>说他:"工画山水寒林.施为巧赡"[1].<墨庄漫录>中也记郭熙"以画得名",并盛赞他的画"雄伟清润,妙绝一时"[2].  相似文献   

11.
走出不完美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位青年画家想画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为了使这幅画能尽善尽美,画完后他把这幅作品拿到市场上展出,旁边放了支笔,附上说明,要求观众指出画的毛病。晚上画家发现画面涂满了批评意见,让他很失望。然而,细细琢磨,他又悟出了某种东西。他决定换一种方法试试。他将那幅画重新临摹了一幅,又拿到市场展出,这次,他要求观众在画的妙笔生花处作上记号。当他再次取画时,发现画上充满了赞美的言词。一幅画无论你画的多么好,也不可能完美。太阳很美,但它暗藏“黑子”;大海很美,但它暗藏“礁石和鲨鱼”。同样,人生也…  相似文献   

12.
我的一位同学,擅长画漫画。一日,他把一张画好的漫画拿给我看,问:"这漫画上的人是笑还是哭?"我拿过来一看,见画的是一个人的头像,一副泪流满面的样子。"当然是哭口罗。"我说。"你把画倒过来看,会怎么样呢?"朋友说。我试着把漫画倒了过来,一看,简直不可思议,刚才还是泪流满面的脸,一下变得笑容可掬了。"怎么会这样?"我不解地问。  相似文献   

13.
正官场上的"两面人"像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艺术上的"两面人"却像川剧变脸反倒显出几分有趣,韩羽先生就属于后者。他的画轻易不肯出手,即使废画也不送人。这样看似吝啬,实则是对艺术的苛求。他说:"画得稍如人意的,舍不得送人;画得不如意的,不好意思送人。画画儿不如意者十之八九,  相似文献   

14.
以少为美     
正春天,在扬州个园游览,园中曲径通幽,翠竹摇曳,清幽宜人。原来主人喜爱竹,取名个园,"个"乃半个竹字,诗意幽幽,爱竹成痴的主人,懂得以少为佳。个园,也深谙东方文化的审美和意趣。秋天的午后,看画家冯杰画作。单独一枝结子的莲蓬,墨色的,莲蓬结子后宛如一只蜂巢。莲蓬上画一只红色的小瓢虫,仿佛在静静听着风声、雨声、蝉鸣、落花声。画上大面积留白,笔墨极少,有着静谧优雅之美。唯一的那枝莲蓬立在夕阳下,此画取名《聆听巢之音》。  相似文献   

15.
扬州漆艺家具在扬州漆器艺术中是一种典型的传统形式,通常用中国传统美术纹样作装饰,这些纹样有"装饰性、审美性、象征性、交流性"的特点,赋予了扬州漆艺家具民族文化的内涵,成为扬州漆艺家具创新研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完后,他拿到市场上去展示,并在画旁放了一支笔,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这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上作记号。晚上,画家取回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  相似文献   

17.
巴山,中国新闻摄影界的一支老枪。枪,是他的笔,是他的镜头。他获得了第八届广东新闻"金枪奖",用"一支老枪"来形容他倒也刚刚好。你看他那怀抱老枪的样子,犹如好钢在手,揽得了一肚子瓷器活!他是摄人的,我是画人的,这其中便有着一种相通与默契,于是乎,见他第一眼,便有了想画他的愿望。那是一次惠州画院组织的采风活动。我和巴山都在"猎取"。看到他随意靠在栏杆上小憩的当儿,我只是对他吱了一声"行,就那样儿!"他一听当然就明白了,被长海"对焦"了。这老哥还算配合,眯缝着眼就"瓷"在那儿了,一袋烟的工夫,我这边厢就框架就妥了。  相似文献   

18.
正著名画家黄永玉曾说:"艺术离不开真善美的法则,交友也离不开真善美。"他的"真善美"体现在:对人一贯真心实意,丁卯分明,从不耍滑,也不卖乖,既不虚情,更无假意。正因为如此,黄永玉广受爱戴,朋友满天下。师恩与良心"丁卯分明"在黄永玉的老师中,有一位叫黄羲,待黄永玉很好。黄羲先生经常给黄永玉开"小灶"。在一次校展上,黄永玉画了一张《屈原行吟图》,黄羲在图上添画了芦苇和江波,并题上鲁迅的两句诗:"泽畔有人吟不得,秋波渺  相似文献   

19.
正苏绣为中国四大刺绣之一,而扬州刺绣作为苏绣的代表刺绣,从古至今都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与苏州以假乱真的"乱针绣"相比,它们的技法本属同一门类,但由于扬州历史文化的影响和扬州八怪的熏陶使得刺绣大师和扬州民众都对中国画的文化内涵和笔墨情趣甚为喜欢,进而导致了扬州刺绣与苏州刺绣的差异。苏绣的题材常为金鱼、小猫等色彩鲜艳、外形可爱、群众喜闻乐见的事物入绣,装饰性极强,这与苏州经济发达、人民追求一种富  相似文献   

20.
正吴作人是继徐悲鸿之后中国美术界的又一位领军人物,他在素描、油画、艺术教育等方面都造诣甚深,在中国画创作方面更是别创一格,自成一家。世人评说吴作人的画"落笔惊风雨,画成泣鬼神",其笔墨传情,已经到了出神入化之境。吴作人的人品与他的画作一样备受推崇,他为人一向平和,有朋友向他索画,他总是尽量满足,慷慨相赠,有些陌生人了解到他的脾气,就想通过朋友做跳板来求画,因为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