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风》2015,(8)
<正>专职侍奉的人都喜欢说的一句话可能就是"我是为主做工",不过,在为主做工的背后,却常常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目的。有的人是为着追求权力,认为有了权力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或者说得冠冕堂皇点——可以更好地侍奉。但在为了得到权力的过程中却不择手段。有的人是想得到利益,因为利益对人总是有吸引力的。然而,使徒保罗劝勉罗马教会的信徒:"所以弟  相似文献   

2.
雪花的启示     
赵明冬 《天风》2006,(5):43
“人的脚步为耶和华所定;人岂能明白自己的路呢?”(箴20:24) 人生活在世上,谁也不知道自己会遇上什么样的事情,是苦?还是乐?更不知道自己的寿命能有多长。但是,人们却可以有自己与别人不同的生活态度:有的人喜欢看重一切,有的人常常看淡一切。有的人喜欢开开心心,有的人不免悲悲凄凄。有的人想做自己的事,有的人想为别人做事。有的人忙碌一生,结果都不知道为何而忙碌。有的人具备着良好的思考能力,他的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  相似文献   

3.
《法音》1989,(7)
业力是形成人之气质及品格的一种培养力量这大概就是佛家所谓的等流果,冈波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说: “如果一个人前生喜欢杀生,今生也大都喜欢杀生;前生喜欢偷盗,今生也大都喜欢偷盗。因此我们看到,有的人从小到大以杀生为乐,有的人连昆虫蝼蚁亦不忍伤害。”如果我们必须用一句话,来表达业力论之精义,我们可以这样说: “人如果常常做某一类的事,他就会变成某一类的人。”一个人  相似文献   

4.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害怕老鼠、蜘蛛,有的人害怕与他人交往,有的人害怕雷电、登高,所有这些都是恐怖的表现。一般来说,恐怖是一种正常的情绪成分。恐怖反应是一种自我防卫、回避危险、保证安全的心理防卫功能。但如果恐怖反应异  相似文献   

5.
灵魂转世这一说法由来已久,在神话传说、宗教故事中可以见到这样的例子,如投胎转世、生死轮回.在现代一些伪科学、伪气功、邪教的理论中,也有灵魂转世这一说法,如"转世、前世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一个意识体附于一个新的生命,对于前者是转世,对于后者是前世."又如"人通过修炼以后,体内存在着一种灵性,这种灵性又是以一种无形的集成电路方式存在的,所以,当人死了以后,这种灵性物质便离开了人体,有的在宇宙中游荡,成为一种信息,有的又附着在一个载体上,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投胎转世."有的邪教宣扬"得了病是前世欠的债,今生要还债,吃了药就还不了."  相似文献   

6.
宗教的本质在于人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宗教的"神圣形象"是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本体",对宗教的"虔诚的信仰"是通过确立、信仰和内化"神圣形象"而实现的。人创造宗教,是为了从宗教的"神圣形象"中获得存在的"神圣"的意义;然而,只有从"神圣形象"中才能获得存在的意义,又只能是人在宗教中的"自我异化"。在揭露人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的基础上,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以新的哲学理念引领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这是哲学作为"文明的活的灵魂"的生命力之所在。  相似文献   

7.
终极之问     
《天风》2011,(8):65-65
<正>·很多人不喜欢"灵魂"这个词。这也不奇怪,从我们的文化奠基人孔老夫子那儿,"灵魂"这个词就被"敬鬼神而远之"地一笔画出去了。后来的两千多年,大家一直在为抢"馒头"而忙活,"灵魂"自然就算不存在了!其实两千年前还有人也谈到过这事儿,耶稣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当然,你可以否认耶稣,也可以回避"灵  相似文献   

8.
正"如果可以,你愿意拿你的人生和别人的做交换吗?"我不止一次遇到有人问我这个问题。每一次,我的回答都是否定的。这种假设不可能成立,我也不愿同谁交换人生,就算我的人生在人们普遍的眼光里不那么幸运。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份无法推卸的责任,就像学生在开学之初领到的崭新课本,在生活这所学校里,每个人都会面对一些对自己来说极为困难的课程,有的人学有所成,有的人却一无所得。我喜欢并愿意全然接受自己  相似文献   

9.
情绪是古代西方伦理思想的重要主题,但并未得到充分讨论。沙漠教父本都的伊瓦格里乌斯有关情绪的讨论既继承了斯多亚学派"关注自我"的哲学实践,另一方面他又从基督教沙漠修士的独特角度做了重要的改变。伊氏从恶念出发处理灵魂的情绪,着重于审查恶念以从根源上处理思想中的罪。恶念已非斯多亚学派意义上的最初波动,它包含认知与情感双重维度,被赋予一定能动性,因而与情绪的界限变得模糊;不过出于某些其他原因,伊氏坚持认为恶念是否引起灵魂的波动完全不由人,但在赞同恶念之前人尚有能力做出选择。伊瓦格里乌斯有关情绪的伦理讨论反映了古代西方理性主义伦理的式微。  相似文献   

10.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大凡一个人无不活在梦想之中。不过,人生有差异,秉性各不同,有的人,偏重于梦想,有的人更看重的,却是现实。梦想犹如艺术作品,它可以照见一个人的灵魂;现实却是一面写实的镜子,它让人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一张多变或木讷的脸。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生活的语境当中,道德行为不仅是一种规范意义的自我规约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交往意义上的自我呈现过程,这使道德行为具有一种表演的属性。对人而言,道德行为不仅是一个"做得对"的正当性问题,也是一个"做得好"的合宜性问题,而道德行为的合宜性则通过表演的形式来加以呈现。进而,表演性不仅普遍存在于人的道德行为当中,而且还导致一种特殊意义上的道德行为方式,即道德表演。  相似文献   

12.
我们常听人说:“有理走遍天下。”其实,“有理”与“无理”仅是一步之遥。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常常喜欢“得理不让人”,批评人穷追不舍,总是气势汹汹地予以指责,这样做不仅于事无补,而且也让有理变成无理。成功的人生,也应讲究批评的艺术。  相似文献   

13.
小芳 《天风》2005,(5):28-29
示每是扫罗族基拉的儿子,扫罗作以色列王的时候,他属王族血统的人,地位何等尊贵。扫罗死后,大卫取而代之,示每随之也失去了曾经拥有的特权和尊荣,他自然有理由不喜欢大卫。一个人有权利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但绝对没有权利按个人喜好来设立是非标准,也不可以把自己的"不喜欢"变成可怕的仇恨,因为仇恨本身蕴含着极大的自我毁灭性。  相似文献   

14.
葛蕤 《天风》2007,(18):6-8
我作孩子的时候,话语像孩子,心思像孩子,意念像孩子;既成了人,就把孩子的事丢弃了。现在,有的地方出现了一种叫"彼得·潘"的现象。这种现象讲的是有的人不愿意长大、拒绝长大。这个名叫彼得·潘的孩子,是苏格兰作家,在1904年所创作的一部小说的主人翁,他是个健健康康的人,他在成长的过程中觉得做小孩子真好,于是  相似文献   

15.
中国学生颜色爱好特点及其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有的人喜欢某种颜色,有的人又偏爱另一些颜色,而这种爱好又会因所针对物品的不同而有变化。那么,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作为一个民族存不存在一般的和绝对的颜色爱好呢?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葛斯(Garth)研究发现,白种人、黑种人、日本人、印地安人最不喜欢白色和黄色,墨西哥人和菲律宾人也都不喜欢白色。因此,他曾提出白色不为人类喜爱的观点。然而,一九三五年周先庚先生首次对中国的大、中学生做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他发现中国学生大多数都喜欢白、蓝,而不喜欢紫、灰,从而否定了葛斯的观点。他认为这种爱好正是中国人当时的一般颜色爱好特点。后来,沈迺璋等人也作了有关的研究,得  相似文献   

16.
毛丽茹 《天风》2015,(4):20
在倡导全民阅读的今天,阅读不仅是兴趣爱好,而更应该是信徒的一份义务,一种权利。当今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很难静下心来读书。在教会里,有的牧者因为事工繁忙没空读书;有的信徒因为谬解"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参传1∶18)、"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参林前8∶1)等经文,认为学习阅读不属灵、读书对灵魂无益。由此造成读书学习的氛围并不十分浓厚。  相似文献   

17.
以唯物史观全面理解"以人为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问题是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来之后,如何理解"以人为本"成为哲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也出现了不少分歧和争论.有的学者与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做比较,有的学者同中国古代的民本观做对照,有的学者结合现代管理学中的以人为本观念进行阐释,更多的人认为中国共产党人在当今条件下提出以人为本,尽管也是吸取以往的思想资源和合理因素的结果,但从根本上说,它是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和崭新表述,所以只能是以人民为本而不是以作为个体的人为本.也有学者提出,应该把作为"政治理论"的以人为本与作为"学术"的以人为本进行区分,前者就是以人民为本,后者则有着更丰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介绍了悲剧的六个组成部分,其中他最为看重情节,并提出"情节是悲剧的灵魂",他的"情节中心论"影响深远。结合其《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等著作,可以知道他看重情节,强调行动,是因为他将人的行动与德性相联系,让观众通过观看悲剧,知道什么样的行为能获得幸福,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残酷的后果,人如何行动决定人有什么样的德性。而人的行动开始于对行动的选择,选择是实践理性的审思活动。由于实践理性的参与,行动是自愿和自我负责的,从而证明,人最终是自我成就的,成为什么样的人由人自己决定,又通过悲剧主人公的行为让观众产生怜悯与恐惧,从而进行情感的调节,让它达到适度,最后让观众反思、认知自我,培养其理智和道德德性。  相似文献   

19.
造教堂、建立教会的目的是为了传福音,传福音的目的是为了救人得人。从教会两千多年的历史来看,福音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的传播中,都面临与当地文化相融合的光景,为了追求得更多的人、救更多的灵魂这个目标,保罗说:"向什么样的人,我就做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20.
喜欢是人们对外界所产生的一种乐意于亲近和迷恋的感觉,能够有喜欢的事情和喜欢的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喜欢是一种情绪,对于自己喜欢的课程,我们会有使不会的劲儿,而对于不喜欢而又需要去做的事情,我们会变得颓废无聊。对于我们喜欢的人,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