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逼你成功     
我有个事业非常得意的朋友。40多岁,没结婚,每天跑进跑出,比谁都忙。有一天我问他,你都在忙什么啊,又是为谁忙啊?他先愣了一下,接着笑笑,说:“我也不知道为谁忙,只觉得背着一个好大好大的包袱,每天拼命往前冲。”“那包袱里装的是什么啊?”我开玩笑地问,“你有没有自己打开来看看?”“我看了,我看了,”他说,“里头全是我公司职员家里的老老少少,要吃要喝,为了他们,我想不干都不成,我是被逼得往前冲。”“你怎么不说是你自己的野心和理想,使你往前冲呢?”我不以为然地说。“没错啊,我自己的野心和理想当然逼我冲。想想,…  相似文献   

2.
自行车打气筒漏气,查出是气嘴的垫片老化了。去维修铺买了个垫片回来想自己装上,不料忙了一个多小时,不仅没装上,反将小小的垫片弄坏了。拎着气筒找到马路旁边的修车师傅,他看也没看,就从旧车胎上剪下一小块胶皮,没到3分钟问题就解决了。我把这事告诉父亲,父亲说:"一门不到一门黑。"我觉得父亲的话形象,经典,也很有哲理。如今,父亲虽然  相似文献   

3.
父亲的姿势     
正在省城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喜迁新居那天,父亲来了。他比谁都高兴,上上下下地跑着。有搬家公司呢,我叫他休息休息。他却说买房没帮上忙,做做杂活心里舒坦些。望着满脸是汗的他,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中午吃饭,订了几个包间。开席,来了许多人,坐不下了。父亲一看,说:"我也不喝酒,回家吃吧,家里还有剩饭剩  相似文献   

4.
父爱的补偿     
母亲去世后,我怕父亲太孤单,便把他接到城里住一段时间。父亲不喜多话,来城里多时,没有结识到什么朋友,只是每天在家看看书,读读报。我中午在单位吃饭,晚上才回家吃,所以父亲每天的头等大事就是为我做一顿丰盛的晚餐。每天我一下班,父亲便会为我端上热气腾鸭的饭菜,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后,我有许多属于年轻人的节目,没有时间陪父亲聊天,我便劝他多出去走走。  相似文献   

5.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女儿跟父亲都有一种隔膜,我从小就对自己的父亲敬而远之:我不喜欢他的懦弱和细致,我总在想为什么他不是那种能用胡子扎女儿脸很风趣的父亲?结婚的时候,我逃也似地离开了父母家,总算可以独立了,尽管只有一间小房,我却不愿意听从父母的劝说和他们同住。  相似文献   

6.
正父亲从故乡来我生活的城市,在亲戚家的公司上班。不久,母亲也来了。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因此,父母暂居的小小出租房,虽远离故土,也成了我最亲切温暖的娘家。在以往,他们都在故乡,那么迢迢的距离,也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回去看他们。一年一次。平常电话,母亲话多,叮嘱来叮嘱去,不放心在外的孩子。而今较过去近了,仍然也隔着几十公里。不过,每隔一段  相似文献   

7.
正有一段时间,常去一家公司办事。与我相关的业务部门,有两个人印象很深,老谢和老罗。老谢为人热情,未开言,声先笑。为了客户可以跑前跑后忙上忙下,是公司里出名的热心肠。某位客户因是否在他手上签单犹豫良久,后来,凑巧那位客户的父亲生病住院,老谢天天让老婆在家做好晚饭,自己给病人送去,坚持了半个多月,直到客户的父亲出院。后来,这位客户感动得不行,不仅将那笔生意签给他,之后一年的业务也都签给他。  相似文献   

8.
忙的困惑     
朋友打来电话,问我:"最近是不是很忙?好久没有读到你的文字了,博客也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了。"我轻轻叹一口气:"每天的确都在忙个不停,却不知道每天都在忙些什么。"当我念完大学来到这个城市,找到一份工作,每天走在上班下班的人流中,我就觉得自己已  相似文献   

9.
人言可畏     
父亲来我们家小住时,总是闲不住,想方设法要找些事做。他说不做事,对不起一日三餐。在他看来,人活着,不做事,只吃饭,那是白活了。我刚搬入小区新居时,他从乡下来,每天在楼前楼后,转来转去。院里有空地,他种五谷杂粮的那点本事,根本用不上。每天倒垃圾,楼上楼下跑几趟,就算是做事,也只有一袋烟的工夫。后来看到别人门口的垃圾袋,就顺手给捎带了。带了第一回,就有第二回,有些人发现有人收垃圾,就把垃圾一袋袋地搁在门口,专等别人来收取。时间一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二楼新来的住户,还交代我父亲:你倒垃圾,要及时些,一天要多走几趟。我父亲点…  相似文献   

10.
正大二寒假在家时,有一次父亲在刮胡子时看着镜中白发的自己感慨万千:"我的头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白呀?"母亲回答:"你都快七十的人了,哪能不白头发?"父亲感叹:"是呀!我都快七十的人了,现在是家族中年纪最大的了,哪能不白头发呢?"其实,早在几年前父母的头发就开始白了,只是现在比以前自得更多了,已经很难再找到几缕青丝,额头上的皱纹也更多了。我家家境贫寒,从我记事起,就知道父母终日忙碌着,父亲大部分时  相似文献   

11.
时光的印记     
高中那段时光,我住校读书。高一刚开学不久,父亲和别人合伙做山货生意被骗,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负债累累。住校意味着食宿将成为一笔不小的开销,自从家里生意被骗后,好多时候我都为这笔开销发愁。还好,学校允许农村来的孩子带米上学,早中晚烧开水的时候帮着蒸一盒饭。每天早中晚我把米洗好,送到锅炉房,等到开饭的时候再花5毛钱打一份素菜,一顿饭也就这样过了。有些时候为了省钱,干脆从家里拿些咸菜……  相似文献   

12.
“炒”掉黑心老板从建筑学院毕业那年,因为找不到工作,我把自己关在一间小屋里苦思冥想了一个多月,最后觉得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自己得先生存下来。我的家乡是在全国出了名的贫困地区甘肃定西县,我决定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脱贫致富。那时候科技信息满天飞,我审时度势,决定从种植业下手。自己从河南引进了一种高产玉米良种,并从浙江引进了一种“特大”南瓜种籽。双管齐下,全面启开了我人生创业的新篇章。没有种植经验,我便叫父亲协助我,同时也买了大量的种植类书籍。从育苗开始,我每天泡在地里关注每一株幼苗的长势。每天定时测量棚里面的温度;定时浇水、施  相似文献   

13.
正我写过几回母亲,却总觉得不曾尽意。岁月安放在我心头的母子情,在父亲离开我们的那一刻,突然让我感觉到了重量。我想,一个人的一生,可以没有生活,可以没有事业,但不能没有亲情。当我们拥有时,我们往往忽略,失去了,才追悔莫及。生活就是这样,我们渐渐长大,父母渐渐苍老。人一旦进入老境,不光是身体有病痛,心理上也很脆弱。有时候因为忙,会忘了给母亲打电话,等记起来打过去,母  相似文献   

14.
好多年前,美国有一个黑人小男孩,在他10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他离开了母亲温暖的怀抱,和身为赛车手的父亲生活在一起,从此,生活里没有了温存和慈爱,有的是难吃的早点和父亲的严厉。小男孩读初中时,学校离家很远,每天父亲开车送他到学校。一天,父亲开车送他去上学,走到  相似文献   

15.
字纸和白纸     
正书橱里,放着一摞书报杂志和一叠白纸。每天都有人来翻弄书报杂志,而没有人去理会白纸。于是,一天它们都闲着的时候,在它们之间进行了一些有趣的对话。"我多么招人喜爱!每天都有人来抚摸我几遍。"一本书骄傲地说,并翘了翘它的扉页,指着白纸,"谁也不去理它!""是呀,你们看我的封面都起了好多褶纹,边也被摸黑了,可我非常高兴,因为这证明我更  相似文献   

16.
现代人忙,忙工作,忙学习,忙晋升,忙赚钱,那么多的东西诱惑着人们通过忙碌的劳动去拥有。如果你去路上随便找个人问问,回答你的就是一个字:忙!就像我这个自由写作者,本来有大把的时间自己支配,可也忙得不亦乐乎!忙写作,忙读书,忙出版,忙签合同,  相似文献   

17.
公司的发展遭遇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开了很多次会议,智囊团也没能拿出一个明确的好办法来。看到我每天忧心忡忡的样子,家人很是着急。一日,晚饭后,父亲过来和我闲聊,问明了我郁闷的缘由。父亲并没有直接给我出点子,而是给我讲了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事。以前我有个钥匙链,就是一头可以挂到腰带上那种,这种钥匙链看起来让人很放心,因为拴  相似文献   

18.
陪伴     
正再次坐在父母身旁,与他们一起包饺子,已相隔两个月。母亲擀皮,不时捋一下已白到彻底的头发,自顾自地讲述村里那点事儿,我搭什么话,她都不大能听见了,只能点头示意我在听;父亲和我共包一盆馅儿,私下小声谈着我俩的话题。一个一个饺子,摆满盖帘,再一盖帘。这场景,许多年前不是这样,也不知哪年哪月成了这样,想来甚是温馨,却也只剩辛酸。包完,母亲抱柴烧水,忙  相似文献   

19.
生农村、长在农村的我,到初二了,对自己的身体变化尚一无所知。父母都是农民,靠向土里刨食来养活一个8口之家,每天早出晚归,其艰辛可想而知,他们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来关心我身上的小秘密呢?而我自己,除了读要考试的课本,寻思着如何  相似文献   

20.
忙的困惑     
朋友打来电话,问我:“最近是不是很忙?好久没有读到你的文字了,博客也很长时间没有更新了。”我轻轻叹一口气:“每天的确都在忙个不停,却不知道每天都在忙些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