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化信仰的基本认知范式,也是理解儒家思想的关键所在。本文试从孔子“三畏”入手,通过梳理先秦语境——“巫的传统”、阐释“天人之合”的内在脉络、揭示“圣人形象”的伦理处境,指出孔子以“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三个范畴转换了西周“德性—礼乐”文明传统的基本范式,开创了“圣人—仁学”的天人模式,但同时也给后人的信仰实践留下了许多模糊的空间。  相似文献   

2.
敬畏作为宗教知识系统的核心问题之一,可由敬畏关系而衍生出特定宗教的道德心态。儒教是一种人本敬畏,基督教则基于神本敬畏。比较而言,儒教的人本敬畏以天命、大人和圣人之言三大敬畏为主要框架,构成性善论的信念预设、成圣希贤的价值目标、修身涵养之道德行动而形成强调“诚”的道德心态;而基督教的神本敬畏则以上帝或唯一至上神的敬畏为法则,并以性恶论的信念预设、因信称义之价值目标、遵守律法之行动形成强调“信”的道德心态。通过儒教与基督教两种敬畏框架及其道德心态比较,可以更深入而具体地理解儒家道德心态的主要特征,为其现代转型和创造性发展提供文明互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对天的崇拜源远流长,自夏、商、周以来已形成完整体系,并深入社会各阶层。作为封建正统的儒家思想也非常重视对天的崇拜,《礼论篇》曰:“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在儒家经典中有把“天”解释成天命、天理的倾向,如“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天生德于予”、“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天命之谓性”、“尽心知性,尽性知天”等。这种天的含义中带有重视天,但更强调人的意味,为饱读儒家经典的士大夫们广泛接受。中国历代统治者也把自己的政权与…  相似文献   

4.
正孔子说:"勇者不惧。"不惧的,是跌跌撞撞后的遍体鳞伤。孔子说:"君子有畏。"畏惧的,是发人深省的圣人之言。由此观之,真正的勇士,并不是只知横冲直撞的莽夫,而是怀有一颗敬畏之心却不畏惧披荆折棘的拓荒者。勇者有所不畏,不畏迷蒙未来的不可预见性。第一只下树的猿猴是勇敢的,因为它克服了对地面未知的恐惧;第一只飞翔的始祖鸟是勇敢的,因为它消除了对蓝天遥远的恐惧。生物学意义上的进化,实则是一部书写勇敢  相似文献   

5.
在孔子思想中,"知天命"之"知"是一种内在感悟,具有自反自觉的特点。因此说,天命不但不外在于生命,而且恰恰因为生命而被呈现。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个体生命,其生命内容由内在德性和社会文化共同组成,所以,所呈现的天命中就含有使命感和使命要完成的目标两项内容。相应地,要"知天命",不仅需要提升生命境界以增强道德感悟的能力,还需要投入社会伦理的具体实践来扩充生命的广度和厚度。通过这两个方向的努力,所"知"得的天命就承载了生命的核心意义和价值追求,从而使天命成为生命的写照。从这个意义上说,孔子的"知天命"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审视。  相似文献   

6.
根据郭象《庄子注》的内在脉络,"寄言"既非郭象的诠释方法,也非庄子表述"己意"的写作手法,而是庄子借以"出圣人之意"的传述方式。庄子通过"寄言"的方式"出圣人之意",既是"至理无言"的必然要求,也是圣人"因彼以立言"之教化方式的隐微呈现。《庄子》中的"寄言"主要有"齐谐志怪之言"及"非毁圣贤之言"两种典型形态,前者是庄子利用夸张或象征的方式申明"至理"的手段,后者是圣人"因彼以教彼"之"无为治道"的题中之义。只有以"忘言"的方式去阅读《庄子》,才能展开对"庄子之言"的追本式体贴以及对"圣人之意"的还原式理解。  相似文献   

7.
潘虹 《孔子研究》2020,(3):93-100
先秦儒家天命思想上承殷周,并经过孔孟荀等儒家先哲进一步阐释与说明后不断向前推进,最终构成了以天命思想为统领、以天德合一为宗旨的宏大思想体系。在对待天命的问题上,先秦儒家一方面承认天命力量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又主张人在将"命"交由"天"控制的同时,通过积极主动尽自己的本分去回应天命,呈现出畏天命、顺天命和制天命的三重境界,灌注了先秦儒家对人与天、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对于今人正确看待生命和命运、理性追求生命价值、积极成就自我具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象类”一词,首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载郑国大夫子产之言:“雷震电曜,天之威也,圣人作刑戮以象类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雷震电闪能给人一种天发威怒的感觉,使人产生畏惧心理,于是“圣人”经过类比推理,作出了用刑罚诛戮罪人以畏慑犯罪、治理社会的规定。雷...  相似文献   

9.
冯晨 《孔子研究》2012,(1):34-41
孔子天命思想与仁的思想有内在的联系。天命具有崇高性和权威性,仁具有德性的生发力。天命是仁的超越的、外在的表现方式;仁是人之为人的内在的生命之源。因此,在形式上,孔子畏天命是因为天命具有道德的至上性,而在本质上,天命对人之成德所具有的促动作用是因为仁的内在动力。因此,孔子敬畏天命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实现内在仁德要求时所产生的紧迫感。  相似文献   

10.
《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章本是孔子自述的"学而知之"之序。然而,随着孔子"圣人"形象的逐步确立,魏晋之后的诸多学者认为"生而知之"的孔子之所以降格陈述这一"学以成圣"过程,意在通过"隐圣同凡"的方式"为学者立法"。问题在于,虽然"隐圣同凡"的"退讬"策略消解了"学知"与"生知"之间的张力,却有割裂圣人之言与行、为人与为己的危险。因此,"圣道无隐"的"亲证"原则在其他一些学者那里又被重新确立起来。但"圣道无隐"也蕴涵着一个内在难题,即"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是否"恰好"意味着孔子生命境界的"至极"?对此,张载的解读指示出孔子生命境界的"未尽"之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周易》经文"乐其辞"的解读方式,马王堆帛书《易传》就言语问题阐明了如下观点:其一,君子的言与行是招致吉凶的关键,亦是君子与其臣属、民众乃至天地相沟通的重要途径,作为君子,必须谨言慎行;其二,从性质上来看,言有小人之言、君子之言与圣人之言的区别,圣人之言即为《周易》卦爻辞所承载的"古之遗言",亦即古代先王、尤其是周文王的仁德之教;其三,君子出言的原则和方法有多种,如"言当其时"、"易其心而后呼(语)"、使用"同心之言"等,但最终的落脚点是君子的德行。借助于对言语问题的阐发,帛书《易传》向我们展示了孔子言语思想背后广阔的道德境域,此正与六篇文本"观其德义"的思想主旨相契合,也是先秦儒家言语问题的根本归结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周易》经文"乐其辞"的解读方式,马王堆帛书《易传》就言语问题阐明了如下观点:其一,君子的言与行是招致吉凶的关键,亦是君子与其臣属、民众乃至天地相沟通的重要途径,作为君子,必须谨言慎行;其二,从性质上来看,言有小人之言、君子之言与圣人之言的区别,圣人之言即为《周易》卦爻辞所承载的"古之遗言",亦即古代先王、尤其是周文王的仁德之教;其三,君子出言的原则和方法有多种,如"言当其时"、"易其心而后呼(语)"、使用"同心之言"等,但最终的落脚点是君子的德行。借助于对言语问题的阐发,帛书《易传》向我们展示了孔子言语思想背后广阔的道德境域,此正与六篇文本"观其德义"的思想主旨相契合,也是先秦儒家言语问题的根本归结点。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天命"内涵有两个维度:一是以"德性"的形式落实在个体生命中;二是作为"使命"为个体所感悟而成为其人生动力。这两层含义都与"仁"密不可分。"仁"作为人之为人的本性,其道德力量和自我创造能力成就了"天命"的权威性和原发性。作为外在的力量,"天命"的意义是以一种难以抗拒的道德命令促使个体去实现"仁"的内在要求。于是,"天命"和"仁"在这个意义上实现了贯通。当然,完成这些需要"仁"能够自由地呈现自己,也即个体的性情能够自由发挥。自由的性情不仅能够展现"仁",从而实现个体与天地的和谐共在,同时也能让个体真切地体会到"天命"的存在并主动承担之。  相似文献   

14.
梁涛 《孔子研究》2021,(4):72-83
郭店简《成之闻之》"圣人之性"章长期没有得到正确释读,影响到竹简的编连和文意的理解.本文在对竹简重新释读和编连的基础上,指出《成之闻之》一是提出"天降大常",从天命的角度对孔子的仁尤其是忠恕做了形而上的论证;二是探讨了"圣人之性与常人之性",认为圣人与常人之性本来没有差别,其差别在于不同的选择,是在后天形成的,但差别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殷周之际宗教观和政治理论的分析,认为孔子对鬼神天命的模棱两可的态度肇源于周公的"以德配天"思想。以德配天思想的实质乃是将过去人们对天命的重视转移到人为的修德,是理性对感性的替代。孔子对周初"以德配天"思想的继承旨在强调德或仁的重要性,而认为只要一个人尽心于仁德和职分,不祈求天命而天命自至。这样,天命成为人为修德的一种自然结果。故孔子强调"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强调"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孔子的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之后,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特色,即虽敬奉鬼神,但从不因迷信鬼神而置人为努力于不顾。  相似文献   

16.
天命、鬼神及生死观构成了孔子超验世界的基本内容。其中,"天"是孔子超验世界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在孔子看来,上天不言,以自然征象表达天命意志,为人者应仿效上天,则天而行。天命是孔子的精神信仰,是他生命的源头活水,坚信"天生德于予"的孔子,始终保持一种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意识,并为之奉献一生;鬼神世界是孔子超验世界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他"心期"与盼望的对象,但其鬼神体验却难以名状。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主张"敬而远之",从而避免了人对鬼神在情感上的执着和实践中的迷恋;孔子坦言生死,却悬置彼岸,他不谈死后世界,由此决定了其思想的非宗教性;"亲而尊"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与超验世界的和解。  相似文献   

17.
敬畏意识是医学发展的内在属性,在现代生命科学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化的背景下具有更加强烈的现实诉求.医学教育中敬畏意识的培养需要关注三个维度:生命意识、死亡意识和生态意识.现代医学因其负载的人文价值的凸显而需要重新思考征服疾病与敬畏生命之间的关系,从而在生命质量与生命意义的追求中更加自觉地树立一种理性的谦卑.  相似文献   

18.
论道德敬畏及其在个体道德生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敬畏是指人们对道德法则,对善的事物及其社会价值与根源的强烈的崇敬和畏惧的道德情感体验.在人类道德发展史上,人类的道德敬畏大致经历了无知型的道德敬畏、形而上的道德敬畏和理性自觉的道德敬畏三种形态.道德敬畏的指向主要有四种,即敬畏自然、敬畏上帝、敬畏生命和敬畏规则.道德敬畏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它是个体道德意识产生的重要的情感因素,是道德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激励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9.
“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在临床教学中的渗透和强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学习、了解生命伦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生命伦理的基本问题,树立生命重于一切的意识,对于医学院校的大学生今后从事医学事业尤为重要。因此,对学生进行阿尔贝托.史韦兹“敬畏生命”伦理学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1“敬畏生命”伦理学的主要观点“敬畏生命”伦理学由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法国医学家、哲学家阿尔贝托.史韦兹(Albert Schweitzer)提出的,是一种与传统伦理学不同的伦理学。其主要观点是:善是保存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人类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一样敬畏所有…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孟子·尽心下》云:"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孟子讲人的问题,将之分为善人、信人、美人、大人、圣人、神人六等阶。今天,审视儒教的发展历程,移置孟子别类的做法,恰浑成而无龃龉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