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作安 《法音》2009,(11):3-5
尊敬的一诚长老:各位法师、各位嘉宾:在美丽的西湖之畔,与各位高僧大德和年轻法师相聚,感到格外高兴。今后会有更多机会与大家见面,向各位讨教。 举办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是加强汉传佛教信仰建设、文化建设和人才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各位弟兄姐妹,我们信仰的是谁?是天主。天主是什么?“天主是爱。”(若一4:8)不论我们信仰时间的长与短、信仰程度的深与浅、信仰地位的高与低,如果我们没有把握住信仰的精华之所在,那么,我们的信仰可以说是一种形式或不负责任的“偷生”。我们信仰天主,而天主...  相似文献   

3.
信仰的完整表达需要两种角色的投入——被信仰者与信仰者。前者是不同宗教派别的种种“设准”,幻化千差万别,却始终指向“呈现”;后者是同一信仰的个体分载,因生存与文化认同的差异而产生不同。“圣徒”就是基督教会为广大信徒树立的信仰范式。 基督教称“圣徒”,是对已去世教士和信徒所加的尊号,包括历史人物和传说人物,他们都具有高尚的品德及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圣徒”具体可以划分三种:以品行高尚著称的,如方济各。他放弃优裕的生活,视清贫、贞洁、谦卑为获得属灵智慧的前提;以先知式的改革著称的,如使徒保罗。他为民族性…  相似文献   

4.
泰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神山、圣山,是古代中国文明和信仰的象征.其原生的信仰和文化,几千年来渗透、辐射到中国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对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然而,当代对泰山原生信仰和文化的内涵之研究,以及对这种信仰和文化的时代定位问题的研究,尚属薄弱.泰山文化博大精深,异彩纷呈,可它的核心是什么?特色是什么?当代泰山宗教信仰、文化以及旅游经济,如何来传承这种传统,需要一种信仰的定位,一种在新时代背景下赋予新意的定位.基于此,本文试图梳理泰山原生信仰和文化的脉络,进而探讨当代泰山信仰应如何定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民间信仰是一种在特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以鬼神信仰和崇拜为核心的民间文化现象。它是一种根植于普通民众生活的信仰及文化表现,在整个文化系统中有着鲜明的特色,这种特色从其独特的传播方式中可以略窥一斑。  相似文献   

6.
在消费文化主导的社会里,人们将支与收、得与失看得极其重要,任何一次消费、任何一次投资,最先考虑的是:是否可以达到高效益?是否得大于失?在消费文化的影响之下,基督徒信仰的追求和属灵的生活也时常用消费的心态来面对。  相似文献   

7.
论信仰价值的发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或说精神机制。它虽然属于一种精神性现象,但它的指归却是具有社会文化性的终极关怀。它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氛围中发生发展、转化运作,所以,它无疑更属于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信仰只是属于人之所特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天然性地就蕴含着价值,或说就是一种价值。作为价值,它的特质在于给人们提供知识以外的关于未来的信念,以此构成人类向历史纵深处延伸和向未来极限处挺进的精神支柱。然而甚为遗憾的是,信仰作为一种价值形态还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我们更多见到的是关于宗教信仰价值的论述(关于…  相似文献   

8.
在座的各位修女,你们来自全国各地、各教区、各修会的修女代表,来京参加集训,对你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好好珍惜,好好把握。因为全国修女集训,其实质非常明确:一方面提高我们修女队伍在文化、神学以及礼仪上的修养,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加强修女在服务上的品质;另一方面,积极发挥修女在教会中的作用。可以说,机会和挑战并存。二十一世纪的教会,对我们修女的要求更高。因为二十一世纪的教会,更需要有高素质、高文化、高科学、深层次、深觉悟、深信仰的神职人员去引导,帮助人们去认识真理,认识基督,去实践真理、实践基督,去…  相似文献   

9.
一、导言 寺院是佛教活动的中心,是信仰理念展现和发挥的枢纽,是修行实践和社会教化的基地;是反映佛教面貌的一面镜子,是了解佛教精神的一个窗口,是佛教荣辱兴衰的一种象征。因此,寺院的社会价值不应仅仅在于其艺术形式的壮美,而主要在于其精神内涵的崇高,在于其价值取向的积极意义。所以,寺院不但是佛教活动的物质载体,而且更是佛教信仰的精神实体,其信仰建设才是根本。 寺院主要由出家僧众住持,因此,信仰建设首先应从出家僧众开始。更重要的,他们(她们)是在家信众的领路人,是他们的精神导师和人格楷模。对一般信仰者来说…  相似文献   

10.
民间信仰是一种原生态的乡土文化.它不具有制度化宗教的坚硬外壳,但具有泛宗教形态的内涵因素.当代福建地区民间信仰神灵繁杂,多达千余种,根基深厚,其规模和影响远远超过制度化传统宗教.民间信仰的地域性鲜明,宗族性浓重,以祖先崇拜和圣贤崇拜为核心, 延续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世俗性取向.民众实用功利性的信仰心态根深蒂固,至今仍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民间信仰中"以神压人"等复杂因素,与当代社会主流文化之间,潜在着某种紧张关系.  相似文献   

11.
张悦  韩宏彬 《法音》2023,(6):26-37
<正>药师佛信仰在东晋时传入中土,是以《药师经》为主要理论基础,以治病疗疾、消灾延寿为主要内容的信仰观念和修行活动。药师佛凭借其消灾延寿的信仰导向在中国社会各个阶层得到了广泛崇奉,这是药师佛信仰与中国文化双向互动的结果。前辈学者发表了大量关于药师佛的研究成果,其中主要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药师经典的研究。药师经的文献学辨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点论述了道安与慧远在净土信仰上的不同。通过分析道安和慧远两人的僧侣实践,作者认为道安是一个具有积极入世精神的佛教领袖,弥勒信仰是一种具有入世倾向的佛教信仰形式,所以道安在信仰上选择的是弥勒兜率净土;慧远则是一个具有典型的出世精神的佛教领袖,弥陀信仰是一种具有明显出世特点的佛教信仰形式,因而慧远在信仰上选择的是弥陀极乐净土。  相似文献   

13.
傣族社会中的"寨心"信仰就是众多民间信仰中比较特殊的一种。内容丰富的民间信仰与南传上座部佛宗教信仰教构成了傣族的信仰体系,这种"混生"文化在融合后更具有生命力,能够完整的展现傣族的信仰、观念、历史、服饰、饮食等多方面丰富的内容,成为延续傣族文化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5,(4):20-21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可12:30;另参太22:37—40;路10:27),这是耶稣所说基督徒最大的两条诫命之一(“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一),意即是要我们以全部的意志、情感、理智、力量,毫无保留地爱我们所信仰、所崇拜的上帝。有些人认为,基督教信仰最重要的是对上帝的感受和经历,也有人说最重要的是以道德生活实践上帝的旨意。这些都没错。然而,理智、理解对信仰也同样重要。事实上,  相似文献   

15.
《天风》2017,(6)
正一方面,基督教是一种信仰,是关于上帝和耶稣基督的信仰,也是人的"终极关怀"(田力克语);另一方面,基督教是一种文化,是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神圣性和超越性的文化。也就是说,基督教的核心是信仰,用赵紫宸的话来说,"基督教是基督"。但基督教信仰,一直以来都是借着文化加以表达、加以传播的,离开文化,也就没有真正的基督教信仰。  相似文献   

16.
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是西方近代文化开端时期的两场意义重大的社会运动。这两场运动的目的迥然相异:一个要申张人的感性权利;另是一个则是要重建人的神性(信仰)权威。然而尽管二者的动机不同,但其矛头却都指向同一个对象,即腐败虚伪的罗马教会...  相似文献   

17.
一、性质和宗旨:   本院是由浙江省普陀山佛教协会主办,经浙江省教育委员会批准,在舟山市宗教、教育主管部门共同管理下的一所成人中、高等专业教育性质的佛学院。旨在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佛教事业,遵纪守法,具有中、高级佛学知识和文化水平的青年僧伽。   二、招收名额:   1.男众部①本科班:四十名;②预科班:四十名。 2.女众部①本科班:四十名;②预科班:四十名。   三、学制年限:   本科四年、预科二年。   四、报考资格:   1.历史清白,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者; 2.信仰佛教…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省政协李主席、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法师、各位来宾:今天,首届五台山论坛在这里隆重开幕了。举办五台山论坛是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文化强省”战略的具体体现,是展示和弘扬源远流长、独树一帜的五台山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平台。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山西省宗教事务局向莅临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高僧大德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9.
“文化”(CULTURE)这个词源于“耕作”(CULTIVATE),含有变化发展之意,因而文化就被认为是一种反映一个社会的知识、思想方式、价值、法律、信仰及日常仪式等社会系统的形成、发展及被改造的模式。不同的社会,其文化发展的模式和水平都是不同的.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一个组织化的社会,组织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思想方式、价值观等方面.纵观社会的发展,在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的传统社会里,人们的态度和信仰系统表  相似文献   

20.
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复杂的历史文化现象,它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的社会基础。我省民间信仰历史悠久。仅民间信仰活动场所总数当数以十万计,在群众中的影响也超过现有的五大宗教。其宫庙及信众之多,覆盖面之广,为各省所仅见。我省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主要分布在闽南的农村、集镇和沿海的山区。民间信仰作为一种土生土长的社会现象,它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