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道教》2001,(1):8-8
《中华道藏》虽然没有预期在 2 0 0 0年度正式出版 ,但在各位大德、编委、作者和道教同仁的共同努力下 ,《中华道藏》整理、点校上还是在稳步推进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从《中华道藏》整理的进度看 ,《中华道藏》所有稿件在本年度大部分在进行二校 ,交由点校作者进行三校的有十八册 ,具体为 :第一、二、三、七、八、九、十一、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三十七册。三校稿返回的有第一、二、七、八、九、十九等册。《中华道藏》编委会在本年度也做了很多的工作 :年初 ,由于《中华道藏》的审稿、定…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道教协会、华夏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共同发起的《中华道藏》的整理、点校工程 ,在海内外诸多高道、大德的热心支持和关怀下 ,经过全国百余名研究道教的专家、学者以及众多编校工作人员五年多的艰辛工作 ,绝大部分的工作已经接近完成 ,可望于今年年内和广大读者见面。编委会正在对已完成三校的书稿 ,请华夏出版社、中国社科出版社和《光明日报》等报社、出版社的一些资深专家进行两遍逐字逐句的精校 ,并已完成部分。考虑到《中华道藏》作为道教经典的神圣性 ,考虑到广大读者的切身利益 ,编委会做出决定 :采取一切必要…  相似文献   

3.
《中国道教》2000,(1):7-7
《中华道藏》原计划于1999年年底前后完成编校工作并争取出版(或出版前十册)。但是,由于工程巨大,质量要求高,难以预料的工作甚多,虽然我们作出了很大努力,但已难以按原计划的时间出版。为此,组织单位和编委会主要人员在白云观召开座谈会,就前一阶段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总的来看,整体情况还是好的,整个工程也是在有序推进的。这是多数专家、学者积极努力和道教界大德及订户们热心支持的结果。在新的一年里,所有参加点校的学者要共同努力,按质、按时完成三校工作,为2000年完成出版《中华道藏》清除障碍。从去年…  相似文献   

4.
在道教界和学术界的通力合作下,《中华道藏》的整理点校工作已基本完成。现在,组织单位和中华道藏编委会正组织一批专家对点校稿进行认真的审核,在质量上严格把好第一关。同时,针对明《道藏》编排体例复杂的情况,《中华道藏》编委会经过认真的研究,决定本着清楚、明...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道教协会于12月11日召开《中华续道藏》编纂工程专家论证会。国家宗教局副局长蒋坚永,一司司长王健、副司长唐爱华;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中华道藏》。这是当代道教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中华道藏》主要是对明《道藏》进行整理,大量明代以后的道教典籍未予收录,大量流传于民间的道教经书和科仪文献亟待抢救、整理,而明《道藏》失收的明代以前的道教典籍也陆续在国内外的图书馆中被发现。因此,道  相似文献   

6.
各位领导、道长、学者: 大家好! 首先,我祝贺《中华道藏》的编纂出版!《中华道藏》在明《道藏》的基础上,对道教经书进行标点、校注,重新排版、录入,并补入了一些原藏未收和最新考古发现的重要道书,在原藏的基础上有一个新的发展,是一套全新的道教经书总集。 《中华道藏》的编纂出版,是道教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
2003年10月28日,中国道教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道家与道教研究中心、华夏出版社共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华道藏》编纂出版座谈会,庆祝《中华道藏》编纂出版工作的完成。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的著名专家、学者、道教界人士、党政部门的领导共150余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傅铁山,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等领导出席了座谈会,并同与会者一起合影留念。《道藏》是道教经典总集,汇集了历代道教的重要经籍和文献,也有关于中国古代医药、养生、天文、史地和诸…  相似文献   

8.
《中华道藏》整理点校工作,在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和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及组织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于5月上旬在京顺利召开了第一次编委会,从而,将《中华道藏》整理点校工作全面推进到实际工作阶段。为此,国务院宗教局正式批复同意了中国道教协会关于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和华夏出版社共同整理校点《中华道藏》的请示,要求中国道协认真做好组织、协调等工作,确保《中华道藏》编纂质量。使《中华道藏》整理校点工作得到最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在编委会议结束后,编委会根据编委们对《体例》的意见和对样章的要求,及时将修定后的《…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道教协会的领导下,经过五年多的努力,《中华道藏》的整理、点校、出版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截止到2001年10月份为止,《中华道藏》完成整理、点校,送交出版社等待出版的稿子有23册,其中包括“三洞真经”、“四辅真经”、“道德经”、“四子真经”、“道教易学”、“外丹”、“内丹”、“道教医学与养生”、“诸子文集”和“仙传”等部分的稿子;出版社完成一、二校,正由作者进行三校的稿子有8册;尚由出版社组织进行二校的还有17册,其中,完成二校的有14册,进行二校的还有3册。大量的校对工作已完成或接近完成。…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28日,中国道教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华夏出版社共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华道藏》编纂出版座谈会,庆祝《中华道藏》编纂出版工作的顺利完成。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主席傅铁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  相似文献   

11.
正道教的经典总集名为《道藏》。现存《道藏》是明代纂修的。中国道教协会从1997年开始,组织专家学者,历时8年,对明《道藏》进行整理、点校和少量的增补,于2004年出版了《中华道藏》。这是当代道教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由于《中华道藏》主要是对明代《道藏》进行整理,大量明代以后的道教典籍未予收录,大量流传于民间的道教经书和科仪文献亟待抢救、整理,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华夏出版社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中华道藏》整理点校工程 ,自发起之日始一直就得到国家宗教局和从事道教研究的学者和道教界的关心、支持。许多学者不仅对此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而且积极为整理点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献计献策。参加点校的学者认真进行点校 ,有了问题则及时提出商议。中国道教协会和海内外道教界人士更是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 ,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会认真审议通过《中华道藏》编纂体例和分类。特别是一些道教团体和道教界人士在经费上的慷慨资助 ,使整理编纂工作得以…  相似文献   

13.
正陈国符教授是中国道教学研究领域的拓荒者,他的《道藏源流考》,是学术界第一部研究《道藏》的名著。他被日本学者称为全世界研究《道藏》的"第一人者",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先师陈国符教授和先师王明研究员都是中国道教学研究领域的拓荒者,特别是陈国符教授的《道藏源流考》,是学术界第一部研究《道藏》的名著。他被日本学者称为全世界研究《道藏》的"第一人者",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学术声誉。1979年9月3日至9日,第三次国际道教学研究会议在瑞士苏黎世举行,首次邀请中国大陆学者参加会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王明研究员和天津大学的陈国符教授代表中国大陆出席了会议。自20世纪40  相似文献   

14.
在京召开的中国道教协会五届八次常务理事会扩大会于11月7日下午,在听取张继禹副秘书长关于《中华道藏》编纂规划和分类及工作情况的汇报后,讨论通过了《中华道藏编纂规划》和《分类总目》。张继禹在汇报中说:“《中华道藏》的分类,是在《规划》明确的“尊重道教固有的经教体系。信仰体系”的原则及“充分采取当代道教研究的学术成果,推动道教文化适应现代文明规范”的宗旨下提出的,现在的分类,即保持了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对三洞四辅以外的经书又根据内容不同相对进行了归类,以有利于道教文化的研究和弘传。对《编纂规划》所确定…  相似文献   

15.
##正##经过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及道教界人士数年辛勤编纂,《中华道藏》(线装书)已正式出版发行。8月8日,《中华道藏》线装书出版座谈会暨颁赠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6.
继明代《正统道藏》之后,《道藏辑要》是最重要的道教丛书。《道藏辑要》一书的形成至今仍是个谜,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它有三个主要版本:一为彭定求(1645-1719)编原本,二为蒋元庭(1755-1819)增补本,三为贺龙骧、彭瀚然最终修订本。与学者们普遍认可的观点不同,本文力图证明《道藏辑要》实际上只有两个版本(版本二和版本三),而所谓的彭定求本纯属虚构。在对蒋元庭之同代人闵一得(1748/58-1836)的作品进行研究后,我们证实蒋元庭确是《道藏辑要》的编者。在闵一得的作品中,我们还可以发现《道藏辑要》在江南地区与"吕洞宾崇拜"有关之道教社团中的影响;在巴黎藏本《道藏辑要》(这一版本与藏书家丁福保编制目录之版本十分近似)中,这种影响的痕迹更是十分明显。在此发现的基础上,本文力图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使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道藏辑要》的复杂文本历史,以及它在推动清代道教纯粹远景及扶鸾崇拜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月19日,《中华道藏》线装版工作座谈会在北京白云观召开。国家宗教局齐晓飞副局长、王哲一副司长、赵燕华处长,中国道教协会任法融会长、袁炳栋秘书长,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夏出版社的专家学者刘仲宇、卢国龙、王卡、王智钧、王炳、高文柱等出席座谈会。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华道藏》主编张继禹道长主持座谈会。  相似文献   

18.
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1950—199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道教研究编年史(1950—1990)[选译二]〔法〕安娜·赛德尔著吕鹏志陈平译陈霞校二、《道藏》中的老庄精神中日两国学者及西方汉学家通常都相当严格地区分道家(一般称“哲学的道教”)类著作和道教经典(即《道藏》中的道经)。今天我们认为,这种区分与历...  相似文献   

19.
欣逢盛世 ,中国道教协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华夏出版社于 1996年组织发起对道藏经典进行整理编校 ,编修成一部新的传统而实用的道藏 ,定名为《中华道藏》 ,这是继明正续道藏经编纂以来新的一次大规模整理 ,是盛世修典传统的继续 ,得到了教内外的大力支持。本人有幸参与并受命组织这件为道教界和社科文化界关注的大事 ,这对我来说不仅是荣幸和责任 ,更重要的是使我对道藏和道教经书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进一步的认识 ,在这五年多的时间里 ,《中华道藏》整理编校工作已近完成。所见所闻 ,不仅使自己从中增长了见识 ,也使我感到自…  相似文献   

20.
在宗教界、学术界和出版界的通力合作下,在国务院宗教事务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华道藏邮整理点校工作在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商榷和讨论之后,终于在1997年5月正式开始进行。《道藏》一词始见于文献记载,是在唐初的高宗、武后时期。唐玄宗时,首次由官方组织编修《道藏》;宋代于真宗时又大举增修;流传至今的《正统道藏测编纂于明朝初年。从《道藏》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编修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其间,世界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也经历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在经历了痛苦的精神失落之后,华夏民族的子孙终于认识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