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纳忠教授是我国著名穆斯林学者和东方学专家,北京外国语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1910年出生于云南通海县纳家营。1931年,作为中国首批留埃学生,远赴开罗爱资哈尔大学留学。1936年,取得了该校的最高文凭“学者证书”。1940年学成归国后,历任原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外交学院(后并入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系主任。有专著和译著二十多部,发表论文200余篇。1982年当选为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1991年被国务院评为“对高教事业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001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首届“沙迦阿拉伯文化奖”。纳忠先生对伊斯兰教工作十分关心,曾担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常委、顾问。  相似文献   

2.
纳润章(1900—1971)原名荣瑸,经名努尔·穆罕默德,祖籍云南河西(今通海纳家营)。其曾祖纳高才,是著名经师马联元之业师,其先君纳世英又为马联元之高足;  相似文献   

3.
我国回族著名阿拉伯学家、北京外国语大学终身教授纳忠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三年了,但许多往事仍常在我脑海中一幕一幕地呈现。我们非常怀念这位平易近人、生活朴素、知识渊博和为我国阿拉伯学做出了突出贡献的纳忠教授!老人家在世时,我们都称呼他“纳老”,所以在本文中我仍沿用过去习惯的称呼。  相似文献   

4.
纳家户大寨,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城西1.5公里处,早在明清时代,这里就是闻名遐迩的回庄。《陕西通志》载:元初,贵族“瞻思丁子纳速拉丁,子孙甚多,分为纳、速、拉、丁四姓,居留各省。故宁夏有纳家户,长安有拉家村。今宁夏纳氏最盛。”纳家户清真寺也是宁夏历史较久,规模较大的清真寺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传教士克劳德·毕敬士(Claude Pickens)先生捐赠给哈佛大学燕京书社图书馆的影集中有这么两幅照片:它们是云南巍山县(民国期间被称为“蒙化县”)永建乡兴建中学的穆斯林师生集体照和兴建中学教宣一队和二队到大理喜洲村宣教后接受大理穆斯林赠授的锦旗后与喜洲穆斯林的合影。其中第一张照片有云南著名大阿訇、学者和教育家纳润章先生,照片拍摄的地点是晏旗厂。这两幅照片应该是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的有价值的资料。纳润章(1900-1971),名荣滨(滨也有写成“王”字偏旁的),以字行。经名努尔·穆罕默德,云南通海(原名河西)纳家营人。出身…  相似文献   

6.
纳训先生(祈求安拉慈悯他)长眠北京芦沟桥畔回族墓园已经一易寒暑。可是,他的名字却和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联系在一起长留人间。纳训先生的故里是云南通海县纳家营——著名的回族聚居区,全乡回族居民达千户以上。先民善工艺煅造兵器。青少年时代的纳训就生长在这“回回军匠”的工艺之乡,亲属中也有不少怀有绝技的师傅。凭他的聪明  相似文献   

7.
2006年5月27日上午,在“211”工程重点大学——兰州大学的学术报告厅内,贵客嘉宾汇聚一堂,气氛热烈隆重,这里正在举行的是我省东乡族阿拉伯文书法家穆罕默德·尤素夫·陈坤新出版的《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一书的首发式。作为陈坤先生的同乡同族文人,我也有幸被邀请参加了《阿拉伯文书法艺术》一书首发的盛会,更为令人欣喜的是这是迄今为止国内首部关于阿拉伯文书法艺术理论和实践的专著,填补了我国阿文书法艺术教材方面的“空白”。中央民族大学著名学者林松教授称:“《阿拉伯文书法艺术》反映了陈坤先生多年来从事书法与教学实践的结晶。从实…  相似文献   

8.
通过书法艺术这条纽带,有幸结识了德惠县政协常委,德惠县清真寺阿訇,“经字画” (阿拉伯文)书法家唐树林。初识颇为他的胸怀儒雅所倾倒;及后,又深感他淡于名利,虚怀若谷,对阿拉伯文书法艺术有精湛的见解和杰出成就。唐树林阿訇,民国十年(1921)出生于吉林省九台市蜂蜜营的一个回族贫民家庭,自幼聪颖好学,酷爱写、画。八岁时入寺念  相似文献   

9.
“鲁侯莫”阿拉伯语“来哈莫”的复数名词,“肉类”的意思,指各种动物身上的肌肉。进言之,肉类一词包括陆生动物、水生动物和飞禽身上的肌肉。水生动物,普遍用不着屠宰就可以食用。《古兰经》里有“海里的动物和食物,都可以食用,以利于你们和旅客”(5:96)的明文。这里“旅  相似文献   

10.
语言从本质上说是文化的一部分,具体到阿拉伯语来说,它是阿拉伯民族的文化所规定的,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阿拉伯-伊斯兰民族文化的价值、观点、准则、习俗等都对阿拉伯语中产生了深重的影响。而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维度去探讨阿拉伯语教学,并从语言中去寻找文化的印迹,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黄永锋 《福建宗教》2001,(3):24-25,21
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初,由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它的基本教义被概括为“六大信仰”,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使者、信前定、信后世。伊斯兰教规定教徒的基本义务有:念诵清真言表白信仰、礼拜、斋戒、纳天课和朝觐,这五项中国的穆斯林通称为“五功”。伊斯兰教在唐代传入中国,旧称“回教”、“回回教”、“回回教门”、“天方教”、“清真教”等。本文拟对建国以前伊斯兰教在东南地区的传播情况作个概述。  相似文献   

12.
波光粼粼的濠河被誉为南通“明珠项链”,在它的两岸,耸峙着鳞次栉比的楼厦、房舍。最近又有一座具有阿拉伯风格的古典建筑在濠河北岸兀立。这就是南通市习家井的南通市清  相似文献   

13.
穆斯林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传统——《清真指南·约束教条》剖析纳国昌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01年),“流毒天下,乱我清真”的“革兰袋”自印度传入云南武定地区,导致伊斯兰教的一场轩然大波,疑云愁雾,人心惶惶不知何所适从。“革兰袋”今译“阿萨辛”,阿拉伯语意...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什么?一种认为语言就是一个规则性很强的形式符号系统,这个系统是任意的、自在的、自足的;一种认为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言的使用不能脱离社会文化环境。作为一种语言的阿拉伯语,同样有其文化背景。学习阿拉伯语及阿拉伯语教学中,应该注重三个方面:阿拉伯语本身、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文化、阿拉伯语和比较文化。一、阿拉伯语教学中要注重文化内涵一直以来,在阿拉伯语教学中,对阿拉伯语言本身的研究比较多,并且每一位阿拉伯语教师都会在教学中摸索出一套比较实际的教学方法。但是,不可忽视的是,阿拉伯语教学是一个众多因素互相…  相似文献   

15.
阿拉伯语言学家认为,“都阿”(祈求词)之后的“阿悯”,就其读法而言,可读长音,亦可读作短音;就其词义而言,“阿悯”是的缩写,意即:我真诚地求真主允准此祈求。诸教法学家对“阿悯”一词的主张众说纷云。仅语音读法,一般有四种意见:①读长音;②读短音;③长音轻读;④长音重读。据伊本·安巴里记述,“阿悯”应该短音重读,其中只有第四种读法为主动词形式,意  相似文献   

16.
当代“禅学热”形成原因相当复杂,既有学术、思想的原因,也有现实需要的原因;既有个人兴趣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的原因;既有国内的原因,也有海外的原因;既有禅学本身发展的原因,也有不同文化形式之间的关联互动等。既然我们考察的主要是“禅学热”中的思想文化内容,因此这里也相应地以探讨此类内容的成因为主。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只要稍有点文化常识的人都知道“茶禅一味”。 三毛有这样一段话:“阿拉伯人饮茶必饮三道。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  相似文献   

18.
历史演进的轨迹:伊斯兰史学概观杨克礼伊斯兰史学亦称阿拉伯-伊斯兰史学,是中世纪伊斯兰文化的组成学科之一。阿拉伯语称史学为“伊勒姆·塔里赫”()。它是阿拉伯帝国各族穆斯林及学者为适应帝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发展的需要,在吸收、借鉴古代东西方历史学遗产...  相似文献   

19.
纳孔布依寨     
在省级风景名胜区贞丰县三岔湖东北岸上,有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布依族村寨,名曰“纳孔寨”。因其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及悠久的历史文化,被列为省级民族古老村寨文化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化“和”的内涵与民族复兴的“文明依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构建和谐社会,要有“和”的内涵。实现民族复兴,要有“文明依托”。一、关于“文明依托”纵览世界发展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旺和强盛,不仅是经济繁荣,必有一定的文化、文明为其依托。而宗教文化在构成这种文化、文明依托上,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中国的盛唐以儒释道文化、文明为依托。中世纪阿拉伯帝国以伊斯兰文化、文明为依托。近代西方之所以强大,除了经济、政治的原因,还有文化的原因。文化的原因很多,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在西方的大众文化中往往有一个全民的宗教(基督教)作为其联络民众情感精神的核心。因此,康有为曾主张,中国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