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诵经有感     
诵经是修道的阶梯,社会上有些不懂的人说:“道士”念经嘴里糊咕噜,我刚出家时,道教内部还有人说:“念经是老君的戏子,打坐是老君的弟子”,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对。诵念经典是道教徒入道之门,是中乘修道之法,经文博大精深,是引导思想和教导修道的标准及方法,并且阐...  相似文献   

2.
天师道认为,太上老君于东汉向张道陵天师传授正一盟威之道,二者由此形成师承关系。灵宝经不仅继承了该师承关系,而且新加入了老君向张天师传授灵宝经教的说法,陆修静《灵宝经目序》中也特意提到“老君降真于天师”,这些都是为了强调灵宝经原本就是天师道经典。东晋末葛氏一族在造构灵宝经之时,在老君和葛仙公之间新建立了师承关系。向葛玄传经的神之所以是太极真人,是因为太极真人为老君别称,太极真人与葛仙公的师承关系即老君与葛仙公的师承关系。如此一来,灵宝经就被纳入了崇拜老君的天师道信仰体系之中。与之类似,北天师道基于老君在北魏时期向寇谦之降授经教。由此可见,六朝时期天师道中存在老君向张道陵之外其他人传教降经的说法,并以此方式增加新的经典和教法。因此,灵宝经应被视为东晋时期天师道降经的产物,兴起于东晋葛氏一族之手,经陆修静整理改编之后为南朝天师道“三洞弟子”的信仰对象。  相似文献   

3.
贪嗔痴乃作恶的根源、造罪的根本 ,是故能无贪嗔痴、念修行 ,必定能速成菩提。而息灭贪嗔痴的方法就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佛教经典《百喻经》中有一则有名的寓言《师患脚付二弟子喻》说的是两个年轻人 ,同拜一位老人学习技艺。老师详细地指导学生们学习 ,学生也很尊敬老师。但老师毕竟年老了 ,患上了脚病 ,需要常常有人为他按摩。于是两个弟子便各人负责一只脚 ,很小心地为老师按摩 ,日子一久 ,由于两人的手法、力道等的不同 ,效果也不同。于是成效较差的师弟便嫉妒师兄 ,而师兄也骄傲得不得了 ,而轻视师弟 ,于是两个人的心中便起了敌意。…  相似文献   

4.
善与恶     
南山和尚有两名弟子。 一天,大弟子外出化缘,得了一担鲜桃。他挑着桃儿乐滋滋地往回赶:路过李家庄时,大弟子忽然内急,只好把一担桃子放在树荫下,自己找地方方便去了。  相似文献   

5.
道教戒律是道教徒植福修因之慧炬,登真入道之慈航。是道教徒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故学道之士莫不持戒精严以积功累行。三洞诸经中说戒甚多:有《初真戒》、《三皈依戒》、《中极三百大戒》、《积功归根五戒》、《天仙大戒》……这些戒律皆为前贤祖师所授。对道教弟子的言行举止作了严格的规定和详细说明。上述戒律中《积功归根五戒》:“一、不得杀生;二、不得荤酒;三、不得妄言绮语、口是心非;四、不得偷盗;五、不得邪淫”,是每一位玄门弟子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戒律之一。《老君戒经》曰:是五戒者,持身之本,持法之根。凡能持此五戒精进无虞者…  相似文献   

6.
以退为进     
从前,有师兄弟二人欲穿越一片沙漠到另一个城镇去。当他们出发后不久,师兄发现前方的沙漠上空布满了乌云,于是就对师弟说:“看来会起风,我们还是先沿路折回,改日再择个好天气出发吧!”师弟却不以为然,说:“我们在前进的路上不能退缩,我看还是应该继续前行啊!”于是师兄弟二人便产生了分歧,师兄见天气不见好转,师弟又固执己见,就独自退了回去,而师弟则选择了继续前进。师兄回来后不久,沙漠上空果然狂风大作,沙尘被刮得铺天盖地。师弟顿时感觉到情势不妙,料想不可再向前进,于是掉头折回。可是还没走出多远,沙尘就像海浪一样一层一层地卷过来,…  相似文献   

7.
<正>郁罗萧台浮黎座,太上昔日化弥罗。世上学仙访道者,几人曾亲得衣钵。自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函谷传道,西渡流沙。太上登浮黎之座,普化无方;老君留千二百经戒,无量度人。太上之道,乃分三乘,皆以经戒,升仙得道。故非经无以传道,非戒无以扬德。法有三乘,戒分三品,乃修道之梯蹬,升仙之宝筏。吾等出家修道,第一要务,乃是究竟生死;道经有曰:"仙道贵生,  相似文献   

8.
泉州清源山,山不高而时见云雾缭绕,横柯上蔽,疏条交映。虽不窥谷忘返,但也望峰息心,俗世皆在天外,万虑不上胸襟。但当我下山站在老君岩前,心灵的迷雾却缥缈起来。老君岩位于清源山南麓,是现存最大的老子造像,被称为"老子天下第一"。像高5.63米,宽8.01米,厚6.85米,席地面积55平方米。本是一块天然岩石,据说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后不知所踪,闽南人说他就在这里羽化登  相似文献   

9.
道教辞典     
神(1)指鬼神或天神。有神论者认为,鬼神或天神是流行于天地之间具有人格的精气和元气,或人死后而独立存在的精神意识。《管子·内业》:“凡物之精,此(比)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行天地之间,谓之鬼神;……是故民(名)气。”意谓鬼神也是一种精气。《周氏冥通记》:“夫生为人,实依依世上;死为神,则恋恋于幽冥。”《混元皇帝圣纪》:“老君者,乃元气。”老君,是道教所信奉的最高天神。作为天神之“神”,如老君等,为道教气功的意想对象,名之曰“存思”或“存神”。(2)指“道”或“一”。邵雍《观  相似文献   

10.
宁夏中卫老君台道观张凯宁夏自古就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美誉。黄河滋润着两岸人民,宁夏中卫县就是黄河最偏爱的地方──“黄河首富中卫”,素有“塞上江南”之美称。宁夏道教名观老君台就坐落在中卫县城南约15公里处的常乐乡。老君台气势很大,分山下山上两部分,山...  相似文献   

11.
《老君说一百八十戒》① 是现存最早的道教戒律著作 ,其出世最晚当在三国时期。虽然目前尚不能知道 ,在《老君说一百八十戒》之前 ,是否还有像《老君说一百八十戒》这样完整的律学著作 ,但因为有了它的存在 ,我们才有可能得以窥东汉至三国时期道教之一斑。《老君说一百八十戒》由叙与戒两部分组成 ,在叙中记载了本经问世的缘起 ,文中称“昔周之末 ,赧王之时 ,始出太平之道太清之教。老君至琊 ,授道与干君”。干君当即于吉 ,并说先授干君《百八十戒》 ,干君因以成道 ,后又授《太平经》一百七十卷助人救命。但因当时“诸男女祭酒 ,托老君尊…  相似文献   

12.
蛇出没注意     
《佛教文化》2011,(5):127-127
在佛经里,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某日,佛陀率弟子阿难外出乞食,看见路边有一坛黄金,佛陀立刻对阿难说:“看,毒蛇。”阿难亦应声答道:“果然是毒蛇。”师徒俩的对话恰巧被附近一对农民父子听到,便怀着好奇心前来观看。  相似文献   

13.
老君赐煤     
中岳嵩山之阳的逍遥谷里,有一座老君庙。据史记载,庙为唐代调露元年(679年)高宗为道士潘师正所建的道院,名为隆唐观。观内雕有一尊2.8米高的白玉石坐像,称老君像。这里广泛地流传着老君赐煤的传说故事。老君,就是道教尊奉的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亦称老聃,春秋战国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曾著《道德经》(即《老子五千文》),为道家经典,因此,老子被称为道家始祖。嵩山最高峰东南的金壶峰,按《拾遗记》记载,就是老子写《道德经》之处。相传他不仅在此写经,还赐给当地群众以煤为燃料,使炉火更  相似文献   

14.
各位领导同志和各位道长: 此次承蒙广州市道教协会和三元宫、纯阳观的邀请,前来参加纯阳观“三清、五皇”宝殿重建落成并举行圣像开光大典。我仅代表中国道教协会和各地名山宫观全体道友表示热烈的祝贺!并感谢广东省、广州市的党政领导同志对纯阳观的重建落成和开光大典给予大力支持!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一项长期政策不会改变。中国道教已为世界有识之士所重视,不少名流学者,正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探索和研究中国道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我们道教徒都是老君门下的弟子,应当为人类多做行善积德之事,保持数千年来的“道气常存”的优良传  相似文献   

15.
地处黄海之滨的崂山太清宫 ,因为得天独厚得地独灵的神秘原因 ,被文人墨客称为“神窟仙宅 ,灵异之府”。它北倚海拔 5 0 0米以上并排的七座陡峭山峰 (蟠桃峰、老君峰、桃园峰、望海峰、东华峰等 ) ,西、南两面濒临碧波荡漾的黄海 ,东邻青翠如屏的翠屏山 ,特殊的地理环境 ,形成了冬隔朔风夏纳凉风的独特气候。这里 ,松竹蓊郁 ,风光迤逦 ,俗有“北国小江南”之称。尤其是日落西山 ,晚霞散尽 ,人去山静 ,月出东海的晴朗之夜 ,这里真的如同神仙的世界。其山势高耸 ,风光独具 ,是方士、隐士隐居修炼传经布道的理想之地。最盛时 ,有九宫八观七十二…  相似文献   

16.
重庆老君洞     
老君洞道观,系重庆市及川东地区唯一的现存道观,占园林山地320亩,纵横两华里。坐落在重庆市南岸区龙门浩和黄桷垭之间的老君山上,距市中区约五华里,朝山旅游,交通方便。该观始建于唐代,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重修扩建为“太极宫”,后又名“老君洞”。经过历代维修扩建,至清末建成殿宇九重,并按“玄”字形分级依山势建于海拔五百多米的老君山顶。右边从大山门经三清殿、三峰殿、古涂洞、七真殿青云直上南天门至山顶峰。左边从大山门经三峰洞、纯阳洞、吕祖殿、慈航殿到古老的石猴洞登上顶峰。山势雄伟,殿堂亭廊依山而建,独具特色,飞  相似文献   

17.
药山寺纪胜     
共由 《佛教文化》1994,(3):31-31
三十年前早知道,韩愈大弟子李翱,贬任朗州刺史时,曾访津市与常德交界的药山寺,问道惟俨掸师,并作偈云:“炼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事,云在青天水在瓶”。十五年后又读《澧州志》,知山上多芍药,故名药山,“北接白云,群峰峭立晴岚摩天,南连红岩,金刚伏其下”,传说惟俨大师“尝夜行,云开见月,长啸一声应澧阳九十里”,所以“中峰曰长啸峰,出云当日即雨。”放下如今叫特异功能的灵迹不说。  相似文献   

18.
明灯 《中国道教》2002,(5):48-48
言者不如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道老君是知者缘何自著五千文这里先不说白居易在这首绝句里是从什么角度理解和思考的。《道德经》讲 ,有智慧的人 ,必是沉默寡言的人。还有“行不言之教”、“希言自然”等等都谈到“不言”的道教理论。有些好道者 ,习惯以“道不可言”来回答信仰群众 ,而多半这样的回答都带几分傲气。细纠其因是对道或一知半解 ,或知之甚少 ,以借“不言”而解脱。其实老君的“不言”、“希言”、“不可道”都是教化众人既不施政令于民 ,又要养自身真气 ,存阴柔之德 ,万事不可妄言 ,并非不言。就像白居易所说“缘何自著五千文…  相似文献   

19.
“柱下遗经,三清道妙;渝滨胜迹,万古江流”。 这是重庆南岸的著名道教道场——老君洞山门两边的一副对联。区区16个字,不仅点明了老君洞所处的地理位置,也说出了它所经历的沧桑历史。 老君洞,古称涂洞,又称太极宫。位于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镇老君山上,山势雄伟,海拔600多米。道观建筑群掩映在林荫古树之中,环境清幽,居高临下,可俯瞰两江环抱山城,既是重庆道教第一道场,也是避暑游览之胜地。  相似文献   

20.
“种”佛法     
老和尚要“圆寂”了,弟子们围拢在师父周围,为他“助念”诵经。 一位年长的弟子,想请师父做最后的“开示”,他俯下身,在师父耳边轻声地说:“师父,您功德圆满,将往生极乐,弟子请您开示,如何觅得佛法真谛。” 老和尚平静地看着眼前的弟子,眉宇之间一派慈祥。他略一沉吟,便缓缓说道:“庙的后面有一片空地,你们开上一片,播些种子,看看能不能把佛法种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