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沌现象及其在生理心理系统中的意义(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薇  徐联仓 《心理学报》1987,20(4):62-66
混沌现象的发现与研究引起生物学界和心理学界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它似乎给那些试图找寻生命科学的物理基础的人们一个新的思维线索。人的大脑是怎样进行信息加工的?思维究竟怎样产生?它有没有物理机制?具有复杂节律的脑电波(EEG)与人的大脑的高级活动功能有怎样的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是吸引人们钻研,又时常  相似文献   

2.
任何一个社会对自己的教育体制,都难免有不满之感。甚至在较为顺遂的时期,也常有关于学校危机和教育落后于生活需要,以及人们对掌握知识的兴趣日渐淡漠的议论。尤其在我国,教育危机问题更是迫在眉睫。以前那种垄断性的,在意识形态和组织上受到严格控制的教育体制,开始崩溃,今后将怎样,还完全不清楚。是否会产生某些更适合饿罗斯的新的初等和高等教育模式?可以从西方的经验中吸收哪些东西用于我们的学校改革?高等院校应当传授哪些人文科学知识?社会如何培养有知识的人才,而大学在这方面能发挥什么作用?这就是参加教育的社会哲学问题“圆桌会议”的人所集中讨论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调查目的经过十年动乱,新一代的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怎样呢?他们的意识倾向(主要是理想)、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心理需要又如何呢?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在1982年11月试图通过对广州地区部分大学生的调查,对这个问题作一客观的分析和基本  相似文献   

4.
教育先行。教育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就“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教育有如下定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我们可以进一步的问:促进人的什么样的发展,怎样促进人的发展?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在教育教学中自觉贯彻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评价标准,即什么样的教育才是能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好的教育?长期以来,在旧有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的学校教育的评价标准只有一个刻度,男Ⅱ就是学生的考试分数。  相似文献   

5.
兴趣的巨大教育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教育理论中有知识教育、品德教育、情感教育、行为教育等,为什么不能有“兴趣教育”呢?兴趣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渗透于整个教育之中,起着十分重要和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兴趣教育思想,建立起科学、完整的兴趣教育体系,无疑是我们教育和心理科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试就夸美纽斯、洛克和卢梭的兴趣教育思想作一些粗浅的评述。这对于全面地了解和研究兴趣教育思想是不无启发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1969年12月21日,我和丈夫二人被下放到苏北劳动,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12月16日我接到下乡通知,我恳切祷告,祈求主,“主啊,那地方我们从未去过,他们是怎样的人,怎样的地方,我不管,只求主带领,我担心的这次真的要把我们所爱的儿女们丢掉了,主啊,怎么办呢?”我在天父面前流泪  相似文献   

7.
天主教著名圣经神学家John Wijnga-ards M·H·M·神父在所著《体验耶稣》Experiencing Jesus)一书中说:“当我们打开若望福音寻找启示时,我们可以从一个基本的问题开始:基督如何启示天主?如果我们想了解基督,我们应该想法掌握他的神圣启示的模式。人们如何在会晤基督之中会晤天主?”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很想给一个答案,  相似文献   

8.
叶子 《天风》2004,(8):6-7
马太福音5章13-16节是主耶稣关于基督徒应对这个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的教导。我们都很清楚,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会被周围的人和环境影响,同时也会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在上面的经文中主耶稣要让我们明确地知道,作为一个基督徒,你应该对这个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与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应有怎样的关系呢?在这里主耶稣清楚地告诉我们,我们是世上的盐,我们是世上光。既然主耶稣说我们是世上的盐和光,那么我们就要对盐和光的特点和作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高校管理育人应体现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登杰 《学海》2004,(5):163-166
面对当代教育实践中科学教育主宰和人文精神流失所带来的种种教育悲剧和危机状况,"人文精神"一词在近来的素质教育研究中频繁见诸报端.有的学者在教育实践中给予了深切的关注,更多的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拯救或建构的积极倾向与行为.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阐述得十分深刻:"人文教育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告诉人们,人类的文明是怎样产生的;人类社会是怎样组成和发展的;人对自然,人对社会,人对别人,人对自己应该有什么态度;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  相似文献   

10.
体育教育对大学生智力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高校教育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中学生的智力水平怎样?与其他专业大学生智力水平有无显著差异?体育教育对大学生智力发展有何作用?怎样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些是本研究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宝贵的。人的生命究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如何认识人生的真相?在现代文明社会中,怎样看待人生的苦乐?怎样让人生过得有意义?怎样充分发挥生命的价值?这些既是世间法的问题,同样也是佛法的内容。它关系到一生的大事因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报刊上关于“代沟”的议论多次出现。什么是“代沟”?它是怎样产生的?对“代沟”应当如何对待?一系列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何谓“代沟”?“代沟”并不是我国大陆上产生的词汇。我最初见到这个词汇是在七十年代的港澳报纸上.从港淡报纸来看,这个词汇似乎又是六、七十年代由西方国家传入的.至于它的来源究竟如何?尚待查考.  相似文献   

13.
面对着朝夕相对的十架,它给我们带来的是怎样的影响?对于我们这些立志跟随主的人来说,十字架究竟意味着什么?主要分四个方面来看。  相似文献   

14.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人,是蚂蚁眼中的上帝,上帝眼中的蚂蚁。 记得看时我还会心地笑了,觉得写出这句话的人,不是个天才也是个非常聪明的人。把蚂蚁·人·上帝之间的关系给写绝了。不是吗?上帝主宰着我们人的命运,我们人不是同样可以主宰蚂蚁的命运吗?  相似文献   

15.
涂智进 《天风》2001,(8):33
人一生中要尽量多栽花,少栽刺。这一句朴实的话语却透露出许许多多哲理的光辉。是的,人一生要比日月星辰短暂得多,但比起花草来又漫长得多,不是一天两天能变老的。那么,在这既短暂又漫长的岁月中,我们怎样去与周围的人相处呢?怎样去对待人世间形形色色的人呢?怎样去营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生存空间呢?这确实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要做到此,我认为对自己应该有一些原则要遵守。就是要  相似文献   

16.
笑对误解     
张远来 《天风》2016,(11):15-16
正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基督信仰难免受到各种误解和质疑,有些是出于兴趣的求知,有些是由于成见的排斥,有些纯属以讹传讹的误解。面对这些误解和质疑,我们当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让我们看看使徒彼得的教诲:"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3:15)彼  相似文献   

17.
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宗教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宗教界对这些机遇与挑战又是如何思考与应对的?一句话,就是中国宗教的未来走向如何?这是令每一位关心中国宗教未来的人士深感兴趣的话题。本期,我们约请了五大宗教的代表性人士,就这一问题发表他们的思考和见解。相信这些见解会带给读者有益的信息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一、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兴趣是每一个人自身的倾向,教学家曾说过“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对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的产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学生一旦对本学科的知识产生兴趣,他就会愿意而且更深入的去学习、去探究、去创新。遇到困难时他会去钻研,或者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了解,  相似文献   

19.
浅谈意识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这两者是有密切关系的。心理活动不能直接观察到,主要是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人的个性特征,离开行为就无法了解。因此,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不能无视行为,心理活动和个性特征在行为上的表现,都要受意识的调节和控制,心理学不能忽视意识的研究,是不言而喻的。怎样完整地理解人的意识?人的意识有什么作用?怎样正确认识无意识过程,前意识过程和下意识过程?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探讨,本文谈谈我对意识问题的粗浅认识,舛误之处,请同志们不吝指正。  相似文献   

20.
冯寿松 《天风》2006,(7):27
我们作基督徒的,在生活上,在行事为人的准则上,要具有怎样的特质,才是耶稣眼中的信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