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光和盐     
小时候听妈妈说,做人要像盐那样,溶化自己腌咸别人,做腌人的盐。 上学后听老师讲,做人要像蜡烛那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做照人的光。 我听懂妈妈说的,不明白老师讲的,人为什么要把自己熔化、燃烧。  相似文献   

2.
早在五十年代我还是小学生时,经常听祖父给我们讲一些属灵的故事。有时他边讲边看书。我们好奇地问:“爷爷你看的什么书?”他风趣地说:“这是从天上刮下来的。”虽然当时我们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指《天风》说的,可幼小的心灵里一直认为这本书里的故事都是从神而来的……  相似文献   

3.
克制     
正吃完饭,同事跟我打闹时,无意间开了一句玩笑话:"树獭,你个胖子。"我知道她是无意的,也知道她是在跟我开玩笑,但还是有点儿受伤,为这句话难过了一下午。晚上躺在床上,我想:我白天为什么为这句话这么生气,原本只是一句没什么大碍的玩笑话,我为什么会这么在意?一方面是自尊心在作祟,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有人称呼我  相似文献   

4.
正一我有一个朋友,人际关系很好,谁都愿意跟他交朋友。我想知道这其中的原因,于是留意起他来。手机来电显示,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响铃,二是振动,三是静音。我发现,朋友常常是把手机设置在振动状态。我问为什么,朋友说,手机来电的三种显示模式,就振动最好了,既不会因响铃而吵着别人,也不会因静音而没有发觉来电而误了别人的电话。经朋友一说,我知道其中的原因了:一个时刻不忘为他人着想的人,人际关系怎么会不好呢?  相似文献   

5.
去年的情人节,我特意到一位朋友开的鲜花店里,想给妻子买一束玫瑰。朋友以为我是给另外的哪一位女子买的,就跟我开了好半天的玩笑,说没想到你这么正经一个人,也有了情人啊!我就跟他发起恼来,说我们这么多年的朋友了,你怎么能这样不信任人啊!朋友终于相信了我  相似文献   

6.
吴正银 《天风》2003,(7):34-35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少年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给别人愉快的人呢?智者说:我送你四句话吧!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少年回答:是不是说,在我感到痛苦和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就会减轻自己的痛苦;当我欣喜若狂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狂喜就会变得静如止水?智者微微含首;第二句话是,“把别人当成自己”。少年沉思片刻说:把别人当成自己,就可以真正地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并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帮助,对吗?智者以慈善的眼光应诺;继而说:第三句话是,“把别人当成别人”。少年接着说:这就是说,要充  相似文献   

7.
做你自己     
孟艳玲 《天风》1994,(12):42-42
刚进神学院学习时,常常羡慕别人的恩赐和才干,祷告时我常常问神:“既然呼召我,为什么不赐给我各方面的恩赐?”有一次与老牧师交通谈到自己的想法,然而这位老牧师对我说:“不要去羡慕别人的恩赐,也不要想方设法去做别人,神要你做自己,在神要你做的事上尽忠就是了。”这话给了我亮光,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相似文献   

8.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十六岁的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他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够给别人愉快的人呢?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在你这个年龄能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相似文献   

9.
智慧语丝     
正为什么不能爱自己呢?是因为无法爱别人。一个人需要爱某个人,并且被某个人所爱,通过这些来学习爱自己的方法。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不会爱别人的人,不可能正确地爱自己。——村上春树《1Q84》纯净而有力量,是很高的境界。复杂常常使人望而生畏,很多种因素混合在一起,叫人摸不着底细,以混浊佯作高深。——《在雪原与星空之间》  相似文献   

10.
正一位哲学家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个人一直在找寻完美的太太。别人问:"你已经70岁了,死亡已经在敲门,你什么时候才能定下来?"他说:"没有一个完美的太太,怎会快乐?"别人又问:"但你已经找寻了这么久,难道还找不到一个吗?"他说:"有一次我的确找到了一个完美女人。"别人说:"那为什么你不跟她结婚?"70岁的追寻者变得非常伤心,他说:"很困难。因为她也在找寻一个完美  相似文献   

11.
下班刚进屋,楼上王奶奶跟着我进了门,说:“柏医师,天又热了,怎么办?”“怎么办?”我一时弄不清王奶奶的意思,愣住了。“我们家老头子不是有个什么‘障碍’吗?你去年讲,等夏天再来,帮我们想想办法。还记得吧?”王奶奶见我一时不明白,连忙说。  相似文献   

12.
潘海洁 《天风》2003,(4):24-24
“所谓朋友,是在全世界上的人都离你而去的时候,唯一走来看你的那个人”。如果我们按照这个定义来衡量谁是耶稣的朋友,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离开耶稣的时候,就是他最孤独的时候,就是他在十字架上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的时候,就是他为全人类舍身流血的时候,唯一走来看他的人。 圣经中清楚地记载,有几种曾与耶稣有关的人,在他上十字架之后的表现。从他们的态度,我们便可断定谁是耶稣的朋友。  相似文献   

13.
小时候听爸爸说,做人要像盐那样,溶化自己,腌咸别人,做腌人的盐。 上学后听老师讲,做人要像蜡烛那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做照人的光。 我听不懂爸爸说的,不明白老师讲的,人为什么要把自己溶化、燃烧。 记得我开始信主的那天,爸爸带着我去礼  相似文献   

14.
不敢不自重     
接到一个叫人心里颇不是滋味的电话。"先生,你投到我刊的故事我们准备刊用,但依照工作惯例,我们想问一下,你这篇故事的'故事核',是否参考过别人的?"编辑女士在电话里问。我当然明白她的这个"参考"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告诉她:"我不仅从来就不'参考'别人的,而且也非常害怕'参考'别人的,要知道,我是完全以写作为生的人啊!而不是以赚稿费为生!至少,我不是那种把写作当作沽名钓誉投机捞钱的人!"我的声音都微微颤抖了。或许是编辑女士听出了我的"激动",她便解释说:"我们制定这个工作惯例,也是事出无奈,因为现在不自重的人太多了,每…  相似文献   

15.
少说废话     
正常有客过访,我打开门,他第一句话便是:"您没有出门?"我当然没有出门,如果出门,现在如何能为你启门?那岂非是活见鬼?他说这句话也不是表讶异。人在家中乃寻常事,何惊诧之有?如果他预料我不在家才来造访,则事必有因,发现我竟在家,更应该不露声色,我想他说这句话,只是脱口而出,没有经过大脑,犹如两人见面不免  相似文献   

16.
朋友:你说我这是怎么了,每天心里都不痛快。照理说几十年的奋斗,如今已功成名就,别人都羡慕得眼红,以为我过的挺好,可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烦恼。我:这是怎么说的?朋友:我自己也说不出是为什么。如今不缺钱不缺名儿,儿女大了,吃不缺穿不愁,按理说应该很幸福了,可不知为什么,心里总是疙疙瘩瘩的。我:是不是有什么秘密藏在心里,就是那种挺时髦的难言之隐?朋友:开什么玩笑,咱们都是多年的老同学了,有什么话不能告诉你。我:你还是有心事,一个人好好的怎么会每天都不愉快。朋友:也说不上是心事,就是有些事我看不惯,可又撇不…  相似文献   

17.
经常有这样的事儿,说话者所说的意思到了听话者那里的理解完全不是一回事儿。这类事情常常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记得有一年复天,我领小外甥(当时还不到五岁)出去玩,路上给他买了一支雪糕,他紧着半边吃,另外半边眼看快要掉下来,我急忙说:“你吃雪糕要一边转一边吃”,他一听,也不含糊,一边身于转着囵,一边继续吃那摇摇欲坠的雪糕,看得我忍俊不禁,说,“你要转雪糕,不是转你的身子”,这下他才明白过来。当时想想有点恼他,怎么一点听不值我的意思,事后想来这不失为一种幽默,回来讲给别人听,让大家也乐不可支。这就是一种“…  相似文献   

18.
关爱老人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话,听起来很动听,但是看看现今的时代,对于老人又关心多少呢?今年我22岁,虽然我这个年龄是人生中最美丽的阶段。但是有一天,我也会走向老年人行列,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你会有这种怪异的想法、因为人生为你还很长呀?  相似文献   

19.
有一些问题,在我们心里被重复了不知多少遍——为什么我不能胜任工作?为什么我的人际关系总是一团糟?为什么他背着我去爱别人?甚至,为什么我这么容易变老?你的身边似乎“天灾人祸”不断。恶性循环要使你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是先往极端糟糕的方面联想,你总是不快乐。 其实,很多时候,换一个角度看同样的问题完全不同。知道吗,即使上帝关上所有的门,也必定  相似文献   

20.
《河北日报》的记者同志,要我谈谈有关民主作风和听取别人意见的体会。我这个人,好信不过自己,是个缺点。不过,我的确感觉到,民主好讲,意见难听。谁也知道办事情实行民主、走群众路线好,谁也知道一个人的意见通常是不如大家的意见对。知道是知道,就是碰上问题,常是对别人的意见听不进去,结果,民主、群众路线都实行得不好。为什么常常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呢?细琢磨琢磨,都有一些“理由”跟着。有主观主义的人,不轻易承认自己不虚心,都是说这理由、那理由,“不是我不听取别人意见,是因为他……。”这些“理由”,实际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