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郑观应(1842—1922),广东香山(今中山)人,清末维新派代表人物,近现代改良主义者。光绪二十年(1894),郑观应撰成《盛世危言》,该书以"富强救国"为主题,针对甲午战败以后的晚清社会提出了全面的改良主张,在当时及后世都产  相似文献   

2.
司徒乔(1902-1958),广东开平县赤坎塘边村人,是前期岭南画家的优秀代表,被人们称作"有血性的画家"、"人民画家"等.他的艺术生涯分为三大阶段:艺术的探索期、艺术的高潮期、艺术的成熟期.司徒乔以毕生精力,关注着现实社会:对旧时代的控诉和对新社会欢乐的歌颂.他虽从未受到过正规的艺术训练,但他靠着他的坚强意志,更靠着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民深深的爱,走出了独具特色的绘画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3.
修心如何     
人生在世,重在修为。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愿尔顾修名,慎勿污青史"。无论是"修名",还是"修身",凡此种种修为,无不皆是修心。修心如何,修心是"戒",是"养"。因此有戒贪杯、戒好色、戒贪财、戒使气等种种说法。而"酒、色、财、气"中,最重要的却是"气",一气之下,理智丧失了,失足了,便成千古恨。故而,凡修为归根到底就是"养气"。历史上,孟子、苏辙称得上是善于修为的人,  相似文献   

4.
幸福(happiness)是一个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词,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所有人都在不断地追求幸福.幸福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权利.社会精英需要幸福,普通大众需要幸福;劳动者需要幸福,孤寡老人与留守儿童同样需要幸福;正常人需要幸福,残疾人同样需要幸福.多少时候我们拥有幸福,又有多少时候,我们迷失在寻找幸福的路上.2011年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广东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社会发展目标,并指出"幸福广东是共建共享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佛教典籍的总称被称为"三藏",是梵文Tri-pitaka的意译。"藏"(Pitaka)的原意是盛放东西的筐箧。佛教用以概括全部佛教典籍,义近"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素怛缆藏(Sutrapitaka),旧译"修多罗藏",意为"经藏"(说教);二、毗奈耶藏(Vinayapitaka),旧译"毗尼藏",意为"律藏"(戒律);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默顿的三篇文章(《雨和犀牛》、《寂寞的学府》、沙漠教父箴言集《沙漠的智慧》的引言)为切入点,尝试厘清默顿思想中的一条重要的线索:世俗与隐修之间的张力。默顿认为,现代社会的问题症结在于"世俗社会"这一集体存在形式。隐修则使人通过祈祷和默观,在与天主的神秘合一的体验中,回归人的本质,铸就完满的人格,获得灵魂的自由。因此,沙漠教父的思想和言行成为默顿的榜样,隐修也是默顿秉持一生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包兆会 《天风》2015,(4):48-49
许地山(1894-1941),笔名落华生,祖籍广东揭阳。他大力提倡白话文,推动中国新文化运动,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他是知名的宗教史研究专家,著有《道教史》等。他是基督徒,也是著名的基督徒作家。许地山(1894-1941),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佛教家庭。1906年至1910年,进入广东随宦学堂读书。在课余时间,跟随一位英国牧师学习英文。1913年,前往位于缅甸仰光的中华学校与共和学校当教师。1915年12月,从仰光回福建。1916年在福建漳  相似文献   

8.
佛教,尤其是密教有独特的颜色表现手法,其色彩观念极为抽象,近乎直觉一般的朴素,但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有人说,只有佛教密教才有所谓"虹化身"的说法。所谓"虹化",是指修瑜伽的人在禅定状态下将物质之色身转化成了光。虹化身的出现,据说是修瑜伽行者在企及涅槃清净  相似文献   

9.
章沛同志著《陈白沙哲学思想研究》一书,已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陈白沙(1428—1500),广东新会人,明朝著名哲学家,他在宋代理学和明代心学两者之间,起了承先启后的作吊。  相似文献   

10.
肖伊绯 《法音》2019,(3):75-77
正据考,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令天下州郡各建一大寺,即以年号为名。南北各地纷纷奉诏建寺,苏州、泉州、扬州等地创建的开元寺,香火尤盛,有些至今犹存。原本归辖于益州(今四川成都)的"汉州"(今四川广汉),亦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创建开元寺。不过,此寺于元代毁于兵变。据清代嘉庆年间(1760-1820)撰修《汉州志》记,有州人周文彬提及此寺重建境况,文曰:"广汉城内有开元寺者古道场地。国朝定鼎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