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堂中声学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堂中的声学现象主要表现在弥撒礼仪中的布道与唱诗。理想的听音效果自然是语言清晰,音乐丰满。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堂的音质与其外观同等重要,因为音质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礼仪的效果。 那么,教堂的音质由那些要素制约呢? 当参礼的教友聆听神父布道时,神父(声源)发出的声波能量一部分直接到达教友的  相似文献   

2.
天主教的礼仪□勒依●天主教的礼仪以“弥撒”为中心。教会认为这是一种感恩的祭典,奉献耶稣的圣体圣血,以不流血的方式重行基督在十字架上对天主的祭献礼。弥撒都在教堂举行,教堂被视为天主的圣殿。每座教堂建成之后,都要举行隆重的祝圣礼仪,教堂从此成为举行礼仪的...  相似文献   

3.
蔡建伟 《天风》1994,(收录汇总):24-25
崇拜中的礼仪,犹如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剧本,诠释并传递着基督宗教信仰中的福音信息.这犹如柴培尔所言:"结构传递出信息."1教堂的外观可以传递出福音的信息,教堂内的空间布置也可以传递出福音的信息,甚至连讲台的设计、教牧人员的座位安排、教堂的堂徽设计等,无不传递出福音的信息.而崇拜中的礼仪结构,同样起到相同的作用,也在处处传递着福音的信息.  相似文献   

4.
在人类社会活动中,有很多的礼节和礼仪,比如婚礼、宴会以及朋友互访等,都要讲究一些礼节和礼仪。而我们基督徒走进教堂做礼拜的时候,也要讲一些礼节和礼仪的。而且要比其它任何一种礼节和礼仪都更庄重更神圣。 也许有人会说:到教堂做礼拜,就是听道唱赞美诗歌、祷告等作敬拜神的活动,还用讲什么礼节和礼  相似文献   

5.
无论我们在世界的那个角落,只要你走进教堂或在其它类似场所参与天主教的弥撒礼仪,那么你肯定会听到不同语言、旋律优美、风格各异、得体适用的礼仪歌曲即天主教圣乐。教会的礼仪音乐是伴随着基督的教会的礼仪发展的步伐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甚至,天主教的礼仪音乐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基督圣诞之前的犹太宗教的音乐。  相似文献   

6.
教堂是建立在现实世界的神圣空间,是基督宗教信徒举行宗教礼仪的场所和教徒聚众祈祷的地方。为了显示对上帝的至诚和对“天国”尽善尽美的追求,在漫长的历史上,耶稣基督的信徒们不惜在教堂上花费大量的精力与财力,欧洲中世纪不少教堂往往历时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完成。  相似文献   

7.
在今年四旬-复活期间,《America》(美洲)杂志刊登了主题为"善度礼仪"的系列文章。这一系列文章的关注点是当前的天主教礼仪,包括礼仪参与者,主持人,执事,读经员,送圣体员,唱经班指挥,教区礼仪委员会和教堂接待人员等等人员的作用和地位。尽管这些文章对我们有很大参考价值,还是令人感到,缺乏关  相似文献   

8.
以琳 《天风》2005,(1):32-33
我们要把一个非常美丽的基督教呈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就要在教堂建筑、教会音乐、崇拜礼仪等方面注入美的元素,这些都是神学的外化。  相似文献   

9.
正2月6日,福建省副省长郑建闽在省民宗厅厅长黄进发等人的陪同下,前往福州市仓山区泛船浦天主堂调研,并慰问了福建省天主教界人士。调研中,郑建闽副省长仔细参观了泛船浦教堂,听取了本堂司铎武小乐神父有关教堂历史、建筑和天主教礼仪、福传的介绍,对教堂在群众信仰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所起的积极作用给予高度评价。在教堂神父楼,郑副省长亲切看望了福建省天主教两会副主任李榕华神父、施雪琴教友和堂区神父、修女,并与大家促膝谈心。他仔细询问了福建天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20,(9)
正一、引言中国基督徒一般把到教堂参加聚会、敬拜上帝称为做礼拜。然而一些人却误认为敬拜只是在教堂里发生的,只和各样的礼仪程序有关,只是神职人员负责的工作,最后唱过《阿们颂》之后就可以立即散会、万事大吉了。敬拜和基督徒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本文拟从圣经中表达"敬拜"的两个希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现代建筑设计大师勒·柯布西耶在其建筑作品朗香教堂中的光影处理手法进行解析。柯布西耶在教堂运用坚固的混凝土构筑,使得教堂实现了一种雕塑般的效果,通过对朗香教堂的空间设计、细部装饰以及光影应用的研究与分析,发现其光影的运用在朗香教堂随处可见,建筑设计方式大胆新奇,处理光影的手法细微打动人心。朗香教堂以其细腻的空间氛围和独特质朴的设计造型为后世建筑重新定义了光与建筑的关系,对现代教堂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寒冬腊月的严冬天气,每天清晨五点,都有一位80岁的老人准时地静候在傅家天主堂大门外。大门开启,他就虔诚地依次在三圣台前跪拜祈祷、诵经。七点弥撒开始,他默默入堂参与弥撒圣祭,几十年如一日。这位老人就是专心一致敬拜天主的黄老先生。从1983年傅家圣母玫瑰堂复堂后,黄老先生一如既往每一天来教堂敬拜圣母,整整十八个春秋。黄仁元老先生出生在浦东蔡家宅一个虔诚的教友家庭。从小就受其家庭及附近教堂的熏陶,读经、读书,参与教会的各项礼仪,所以在他的心中早已埋下了一颗敬主爱人的种子。在文革时期,教堂关闭,他仍保持坚强的信德,常独自骑上自行车到佘山教堂,跪拜在教堂门外祈祷、念经。他来玫瑰堂后,进教堂他总是无杂念,双  相似文献   

13.
2003年12月18日,北京教区宣武门教堂为东正教杜立福神父举行追思礼,杜立福神父是中国大陆上最后一位中国东正教神父。他的追思礼是由一位俄罗斯籍东正教神父迪奥尼斯基举行的,追思礼仪历时两个半小  相似文献   

14.
《天风》2018,(2):18-18
<正>4月谈基督教圣乐的中国化5月谈教堂建筑的中国化6月谈基督教文艺的中国化7月谈教会礼仪的中国化8月谈教会管理的中国化9月谈教会牧养模式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部关于基督教及其经典《圣经》的著作。内容包括古代基督教、中世纪基督教和近现代基督教。书中介绍了基督教的教义、神学、哲学、礼仪、节日、教堂和修道院;介绍了世界性基督教组织、基督教在世  相似文献   

16.
世界宗教文化形态在建筑造型艺术、宗教礼仪等各方面都各有特点,而基督教因以“颂赞"为祭,以歌唱来抒发宗教感情,表达宗教信念,从而使它的文化形态独具一种审美的魅力。  每当教堂的礼拜开始,钢琴、管风琴奏起,唱诗班唱起了赞美神的诗歌,众信徒也同声歌唱,那虔诚、庄严、优美的歌声响彻教堂的拱宇,回响萦绕在人们的耳际,飘向茫茫云天。人们走过教堂,往往被这歌声吸引,每每驻足侧耳倾听这不同凡响、仿佛来自天上的“福音”;或引颈翘首眺望,试图透过教堂那显得有些神秘的高墙尖顶和色彩斑斓的玻璃窗,穿过一重重拱型的门廊去…  相似文献   

17.
<正>无论形式繁杂或简化,都要回归圣经真理,而不是盲目模仿或所谓创新基督教圣礼既是恩典的媒介,又是真教会的标记。由基督教全国两会制定的《推进我国基督教中国化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8-2022)》中强调,坚持中国化方向要保持基本信仰、核心教义和礼仪制度。其主要任务之一是倡导教会崇拜礼仪、圣乐诗歌、教牧服饰、教堂建筑等融入中国元素,使之蕴含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体现中国特色。当前,中国教会的崇拜礼仪建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正在我国天主教坚持中国化方向的今天,不仅在神学理论上要中国化,也要在教会礼仪生活、圣乐艺术、教堂建设等方面深入探索、大胆尝试。而四川近代"中西合璧"的天主教堂,可以在天主教建筑中国化方面,为今人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吴孟庆 《天风》2005,(1):56-57
基督教音乐在教内称圣歌、圣乐,演唱的乐队叫唱诗班(天主教称唱经班)。我对圣歌音乐不在行,只因多次观摩聆听,便有了进一步了解的兴趣。 基督教圣歌是随着基督教的礼仪而产生的。公元六世纪末,面对各地教堂和修道院杂乱无章的圣歌,教皇格列高利一世发布统一瞻礼颂歌的诏告,之后,继位  相似文献   

20.
大三巴牌坊     
《天风》2015,(12)
<正>大三巴牌坊原是澳门圣保罗教堂的前壁。1562年,葡萄牙人在澳门建起了这座当地最大的教堂。葡语"圣保罗"发音接近当地方言中的"三巴",所以也称"大三巴教堂"。此后教堂两次毁于火灾。1602年,圣保罗教堂再次重建,历经35年于1637年完工。不料1835年的一场大火又把教堂烧毁,只剩下前壁,因剩下的前壁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