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红陶鬲     
出土于临淄桐林——田旺遗址,龙山-岳石文化层的红陶鬲,高38.5、口径30.3厘米,夹砂红陶,表面隐约可见有细篦纹。直口,方唇,折沿,束颈,直腹,羊乳状袋足,腹部有两个小型拱形纽。器身最大直径位于袋足下部。该遗址位于临淄齐故城西北约12公里的桐林村西南、田旺村东北,是一处龙山-岳石文化遗址,呈高台地地形,南北长约520米,东西宽约420米。淮阳河绕过其东边和北边,西边  相似文献   

2.
齐国的“国宾馆”——梧台王毅梧台,古称层秀台、梧宫,附近村民俗称梧台山,位于齐国故城临淄西北10公里处,即今梧台镇梧台村北。它虽经两千多年的自然侵蚀和“十年动乱”期间村民烧窑、使土等破坏,几乎消缩三分之一,但台高仍为9.3m,周长仍为220米,占地约...  相似文献   

3.
浮山驿遗址是迄今为止淄博境内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居住遗址,位于张店区傅家乡浮山驿村南约150米处,西南傍孝妇河,东约1.5公里是浮山,西北约500米处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临淄通往西边的要道驿站遗址。遗址现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所处地势较高,为河旁台地;南北长2800、宽2300米,总面积约5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4.
桓公台     
桓公台,俗称梳妆台、点将台,秦汉时称环台,魏晋时人称“营丘”。唐代长庆年间建齐桓公庙和管子庙于其上,故名桓公台,实为宫殿建筑遗址,位于临淄齐国故城官城内西北部,距宫城西墙约300米,北墙约600米,现高14米,由泥土夯筑而成,地下夯基呈长方形,南北长70米,东西宽86米。台顶有两层,东、西、北三面陡峭,南坡稍缓。东、北两面150  相似文献   

5.
临淄出土一批汉代青铜器杨英吉1995年9月2日,在临淄齐国故城大城北约一公里处,今敬仲镇泄柳村西出土了一批汉代青铜器皿。这批铜器系该村村民崔东升在修建蔬菜大棚挖土时发现的,共计八件,分别是:鼎一件;斗二件;洗一件;盆四件。经现场考察,这批铜器系出自一...  相似文献   

6.
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简介该博物馆座落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后李官庄村西北约1000米处的后李文化遗址上,馆址占地20亩,建筑面积3600米,于1994年9月建成开放。该馆建筑系采用我国传统的木结构覆斗形式,其造型别致、规模宏伟、集我国古代建筑之精华...  相似文献   

7.
1987年3月桓台县耿桥建筑公司南定施工队在建造山东铝厂基建处301号楼取土时发现一青铜鼎。其地位于张店区南定镇北约1公里的玉泉山南麓,东北距齐故都临淄约30公里,周围是山东铝厂生活区,无法在更大范围进行调查。青铜鼎出土层位上距地表约1米,其下为生土层,文化层中有板灰痕迹。  相似文献   

8.
西顾庄遗址     
西顾庄遗址位于淄博市沂源县大张乡西顾庄东南一公里处。遗址地处山区丘陵,南北约一百米、东西约六十米、面积约六千平方米。经考古调查,遗址文化层由西向东逐渐增厚,东部文化层厚约一点五米。在遗址断崖处发现有墓葬遗迹,估计可能是一处墓葬区。  相似文献   

9.
临淄殉马坑是指临淄齐故城大城里面东北部河崖头村西东周五号墓所附葬之殉马坑。该坑与墓是1964——1973年发掘的,发表于1984年第九期《文物》。墓室南北26.3、东西23.4、残深3.6米,南面有斜坡式墓道,椁室北有随葬器物坑;殉马坑在墓室西、北、东三面呈(?)尺形,西面长70米,北面  相似文献   

10.
天齐渊     
天齐渊,俗称温泉,与临淄八景之一的牛山同被誉为临淄的一处游览观光胜地。天齐渊,在临淄齐国故城南8公里,今齐陵镇刘家终村西,淄河之东山坡下。关于天齐渊与齐国名称的关系,史书多有记述,说法不尽相同。《史记·封禅书》载:天齐是东方八神之一的天主神,“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天齐渊水,居临淄南郊山下者。”  相似文献   

11.
管仲墓     
管仲墓位于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北山庄西,南依牛山,北临淄水。现墓封土高十米,墓基东西长三十四米,南北宽十四米。明《青州府志》载:“管仲墓:牛山北麓。旧碑题:‘管子之墓’嘉靖乙巳按察使鲍象贤立石冢上。”今碑已失,仅存石碑座。民国九年临淄县志载:“管  相似文献   

12.
齐国故城陶窑遗址张龙海临淄是周代齐国的都城。从公元前11世纪姜太公封齐建国,都治营丘,公元前859年齐献公从薄姑复都营丘更名临淄,经春秋时期桓公称霸,战国威王称雄,至西汉时期,近千年的时间里,临淄一直是东方名都,战国时期,临淄之中七万户,约三四十万人...  相似文献   

13.
齐都的再建     
姜太公就封于齐,以营丘为都,后又在营丘与淄水之间建立新都城。胡公时被迫迁都薄姑,献公时将都城重迁回营丘,并易名临淄。临淄自此作为齐国的都城再也没有被迁移。临淄的再建,既是齐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极大地带动和推动着齐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姜太公墓之谜张龙海姜太公墓在何处,是个难解之谜。史书记载主要有三处:一、山东临淄。魏人王象、缪袭所撰《皇览》日:"吕尚家在临淄县城南十里。"《齐记补遗》云:"太公葬于周,齐人思其德,葬衣冠于此。"《临淄县志》(民国九年)载的更为具体:"太公衣冠家,在...  相似文献   

15.
齐都临淄户口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都临淄户口考辨韩光辉临淄作为齐国都城历时近640年,作为西汉齐王城又历时80余年,前后共计约720年。这段辉煌的历史使临淄成为春秋战国以至秦汉时期关东地区乃至全国少数几个最著名的城市之一。伴随城市兴起和发展,城市人口规模亦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系统...  相似文献   

16.
昌国故城     
位于淄博市张店区沣水镇刘家村以南,城东村以西,东北距齐故都临淄约28公里,今昌城村就座落于遗址的中部。在其东部和西部各约2公里处,分别有涝淄河与沣水(猪龙河)自东南向西北流过。遗址东南2.5公里有一片低矮的丘陵,西北是一片广阔的平原。现在遗址地表平整,地上遗迹已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九年秋,在齐国都城临淄今齐都镇大夫贯村西约300米处,从一座战国基葬中发掘出土了一套直甬编钟,共八件,形制相同,大小依次排列。同时出土的还有伴随的两套青石编磬,每套八件,共十六件。此墓规模宏大,墓口达30米见方,有南北墓道和槨室墓室组成,在墓室四角有四个陪葬坑,西北和西南两坑为铜陶器陪葬坑,东北和东南两坑分别为殉狗坑和乐  相似文献   

18.
磁村春秋墓地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磁村西南一公里处,东北距齐故都临淄约五十公里。地处鲁中低山丘陵的北部边缘。因整修农田时墓地遭破坏,范围不清。一九七七年春,淄博市文物普查队清理发掘了四座墓葬。其中三座墓葬遭破坏,编号为 M01、M02、M03,还有一座墓葬保存比较完整,编号为 M1。四座墓葬形制均为竖穴土坑墓,东西向。M01位于墓区最南部,M02位于 M01东北三点三  相似文献   

19.
前安德遗址位于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城西南约7公里处,北距花园乡3公里,西距博兴县刘耿村1.5公里。遗址地势较高,呈台状。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500米,总面积约300000平方米。1981年前安德村民吴革昌盖房用土时,在村南门外发现了三件陶器,经专家鉴定,是龙山文化时期的素面磨光黑陶壶、黑陶  相似文献   

20.
谈谈临淄齐国古都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谈临淄齐国古都的保护与开发杨英吉,郑德新临淄乃齐国的古都所在地,亦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之悠久,文物古迹浩繁,享有宏大的"地下博物馆"之美誉。1961年国务院将"临淄齐国故城"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国务院将临淄批准并公布为第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