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面对20世纪以来空前的社会动荡与精神危机,别尔嘉耶夫一方面力图通过对"客体化"思想的深入研究来阐明这场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另一方面则试图通过对"创造伦理学"的建构来消解这场危机,并重构社会的精神根基.别尔嘉耶夫所建构的"创造伦理学"并不是游离于时代之外的,它是对时代危机认知的理论自觉,是在对以法律伦理学和救赎伦理学为代表的传统伦理学批判基础之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伦理学,又称环境伦理学,或环境哲学.它的科学思想是由法国学者施韦兹的《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1923年)和美国学者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1933年)提出的.但是,当时他们提出的新的伦理学思想没有被社会接受,他们的著作只为少数人知道,只是到60年代末,在轰轰烈烈的世界环境保护运动中,才被重新发现,并兴起关于生态伦理学的热烈讨论,现在这种讨论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  相似文献   

3.
伦理学中有价值论、规范论或义务论,但没有专门研究德性问题的德性论.德性问题是一个重要的人生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尤其是当代社会的严重问题,而且只有伦理学才能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给予系统的回答.因此,应该建立德性论专门研究德性问题.德性论研究什么是德性以及如何形成德性的问题,其主要任务是确立伦理学的德性原则.德性论与价值论、规范论一起分别从人的品质、目的、行为方面解释和回答人生问题,它们是相对独立、相互补充的,共同给人生提供伦理学原则并研究回答人生的伦理学问题.德性伦理学属于德性论的研究,但德性伦理学是西方伦理学的一个流派,而不是伦理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分支.  相似文献   

4.
最早产生的伦理学理论主要是目的论的.超验目的论、幸福论、快乐主义是它的重要形式.效用主义是快乐主义的一种较晚近的形式.德性伦理学也是最早产生的一种目的论伦理学.中国儒家学说在其核心处是一种德性的伦理学.在斯多亚学派的学说中,德性与至善概念疏离后成为目的本身.在西方,德性伦理学又由于它具有的不同特点被称为完善论或自我实现论.从德性伦理学中逐步分离出独立的正当概念.康德在许多方面来说是从德性伦理学到义务论伦理学的联系环节.在义务论伦理学中正当(应当)成为核心的概念.在义务论伦理学中,基于对正当的不同解说,形成责任论与权利论两脉.康德学说是责任论的杰出典范.在权利论中,首先形成作为其古代先声的回应的近现代契约论伦理学.从这种传统中新近发展出程序论的伦理学.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我国MBA企业伦理学教学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总体而言,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MBA教育的要求以及与国外商学院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从社会环境、商学院、教师、学生、教学体系、教材等六个方面分析,在我国开展企业伦理学教学既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也有很多有利条件,而且有利条件在不断增加.为促进MBA企业伦理学教学的健康发展,着重需要加大商学院开展企业伦理学教学的动力与压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了解学生需要、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完善企业伦理学教学目标、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或现代性的“反动”.后现代主义伦理学蕴含了浓厚的相对主义色彩.理清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及其与现代主义(或现代性)的复杂关系,以及后现代的道德与后现代伦理学的关系,将有助于我们对当代社会伦理学的研究和现实道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三、生命伦理学的范式 1、美德伦理学 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的主要伦理学是规范伦理学,根据设定的伦理学理论和原则来论证和制定应该做、允许做和禁止做的规则,准则。但是伦理学家发现,这种规范伦理学虽属必要,但是不够的。所以有些著名学者倡导美德伦理学。例如乔治城大学高级伦理学研究所所长彼莱格里诺教授指出,今日的自由职业(专业),患有致命的道德病。这种病的出现并不是由于商业化、竞争、政府管制、广告、公众和新闻媒介的敌视或其他社会经济力量把专业变成手艺、商业或技术而引起的。他认为问题出在专业伦理学一开始赖以建立的哲学基础。他论证说,专业道德的缺陷在于品格和美德方面的缺陷,而专业伦理学中的利他主义和忠于信任存在着牢固的哲学基础,专业(如医学、法律等)是拥有巨大道德力量的道德共同  相似文献   

8.
摩尔所谓"自然主义谬误"批判的是将"善"这种非自然的属性直接等同于快乐、进化以及实存等这些非价值属性的自然物,但他并不否认可以从这些具体的善事物或手段善中推导出善本身;斯蒂文森的温和情感主义虽然强调态度分歧对于信念分析的根本性和相对独立性,但并不否认部分态度分歧对于信念分歧的依赖性和共存性;黑尔作为元伦理学向规范伦理学复归的一个重要代表,更是有意弥合事实与价值的裂痕,强调道德语言的普遍规定性,强调作为社会事实的社会制度对价值评价的决定性和基础性作用。因此,通常所认为的元伦理学关于不能从"是"推出"应该"的结论,实际上是对元伦理学观点的误读,而这种误读也同样发生在休谟身上。  相似文献   

9.
评价善恶的客观标准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国伦理学界的传统看法是:在历史上,人们的行为凡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就是善的,凡是阻碍社会发展的就是恶的(参见六十年代出版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八十年代出版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原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等书)。在国外,也有的学者持这种看法。例如,德国学者弗朗兹·路埃赛尔在《伦理学中的客观标准》一文中明确写道:“我认为伦理学中的最基本的客观标准是:一切符合社会和人类发展规律的事物是善的。一切违反这些规律的事物是恶的。符合或违反这些规律的程度高低,则又决定事物的较好或较坏。”(参见《学习译丛》1958年第8期)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国伦理学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 ,伦理学史是伦理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 ,它与伦理学原理密不可分。如果说伦理学原理只是伦理学发展的理论展示和逻辑结论 ,那么也可以说伦理学史正是伦理学原理的实践过程和历史展示。伦理学就是从这种历史的和逻辑的两个方面展开 ,并在这两个方面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中向前发展的 :伦理学原理给予伦理学史的研究以理论性的指导 ,而伦理学史则给伦理学原理的研究以事实的支撑。从特殊的意义上说 ,中国伦理学史更是伦理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分支学科 ,因为伦理道德在中国的社会里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特别为中…  相似文献   

11.
国内经济伦理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经济伦理的研究已成为社会的热点 ,并向体系化、学科化方向发展。本文将就我国经济伦理学的研究近况做简要综述。一、学科界定在我国 ,尽管哲学和伦理学工作者对经济伦理的研究倾心而论 ,一些经济学家也鼎力而出 ,但从总体来看 ,经济伦理的研究在我国仍处在初始发展时期 ,以至于关于经济伦理及经济伦理学至今尚无统一公认的定义 ,众说纷纭。主要观点有 :1 经济伦理是指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伦理精神或伦理气质 ,是人们从道德角度对经济活动的根本看法 ;而经济伦理学则是这种精神、气质和看法的理论化形态 …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构并批判以"模仿论"为模版解决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善的统一性问题的尝试。本文分三个部分。首先,笔者勾勒亚里士多德的善的统一性问题及其传统的两种解决方案。其次,笔者重构从形而上学的角度出发解答这一问题的第三种尝试——模仿论,分析其文本基础及理论预设。最后,笔者从文本和理路两方面出发批判这种尝试。  相似文献   

13.
康德在许多方面来说是从德性伦理学到义务论伦理学的联系环节.在义务论伦理学中正当(应当)成为核心的概念,基于对正当的不同解说,形成责任论与权利论两脉.康德学说是责任论的杰出典范;在权利论中,首先形成作为其古代先声的回应的近现代契约论伦理学,从这种传统中新近发展出程序论的伦理学.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最先是对西方的论著进行评介,随后展开独立的理论建构.因为"环境伦理学"/"生态伦理学"是一个全新的伦理学概念和理论体系,学界对这个概念的及其理论内容的认识还存在分歧,这种分歧导致了对环境伦理学学科地位、学科性质的争论.这种争论促进了环境伦理学研究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应用伦理学经常被认为是与理论伦理学相对的"应用的"或"实践的"伦理学,是伦理学的新范式或者是超出伦理学范围的交叉学科。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基于对伦理学及其应用概念的错误理解,应用伦理学确切地说是对专门领域的伦理问题的思考,作为一门学科,它是与一般伦理学相对的专门(领域)的伦理学,没有亦不会超出伦理学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陈泽环 《学海》2008,(1):179-184
"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尽管具有全球性的一般涵义,但它在不同国家的经济伦理学之中,仍然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美国的经济伦理学之中,"企业社会责任"处于中心地位,而德国经济伦理学则在制度伦理的框架内讨论"企业社会责任"问题.这种不同地位的形成,固然与不同的学术传统相关,但更重要的是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制度差别在学科上的反映.因此,中国经济伦理学对待"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更应该在实践上和理论上形成自己的重点和特点:鉴于当代中国经济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企业社会责任"缺失问题的出现,固然与企业制度不完善、企业家个人素质低下有关,但更与整个经济生活的不完善和不成熟的体制背景相关.因此,为合理地理解和处理当今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学术界应该采取制度伦理学为主、企业伦理学为辅的战略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近30年来,"伦理学基本问题"之所以在理论界不断激起波澜,是因为它负载着特殊的历史使命,那就是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下重构实践理性.实践理性关怀经验世界,为日常生活提供道德法则;另一方面,实践理性超越经验世界,寻求可普遍化的绝对命令,建构道德形而上学.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伦理学基本问题完成了它的使命了吗?在探讨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过程中,理论界解决了哪些问题?遗留或拓展了什么样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18.
关于美德伦理学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近些年有关美德伦理学的研究已经逐渐为国内伦理学界所关注,但从总体来看,国内美德伦理学的当代研究仍处在复苏初期。考虑到美德伦理学曾经长期是以儒家伦理学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形态和学理进路,在现、当代中国伦理学语境中重释、乃至重构中国文化特色的美德伦理学理论,似乎更有理由要求更多更高的理论关注和学术探究。因此,本文主要对美德伦理学研究所面临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探究,主要涉及关于美德伦理学的身份再确认;关于美德伦理学的基本方法论问题;关于美德伦理学与"现代性"问题;关于美德伦理学所面临的几种指控。  相似文献   

19.
问:何谓中国现代伦理学? 答:所谓中国现代伦理学,首先是基于对"工业-市场-信息"的现代社会生活的反映,是对在这种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现代人特别是现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的一种伦理反思.它是对现代社会的现实本质和发展规律的逻辑表达,也必然包含着作为主体的现代人特别是现代中国人的情感、意志和对价值与善的追求. 问:发展中国现代伦理学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要批判地继承人类的伦理道德文化遗产.怎么理解"批判地继承"的含义?  相似文献   

20.
论西方正义思想的内在张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义问题的讨论在西方伦理学中呈现出一种紧张、对抗、冲突的景象,充满了内在的思辨张力.这种内在的思辨张力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正义究竟是立足于社会的维面还是个人的维面?正义究竟是落实于乌托邦还是现实界?正义究竟是诉之于德性的完美还是制度的完善?正是这种内在的张力推动着西方伦理学不断深化对正义问题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