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已故的著名天文学家戴文赛在一九六二年的《哲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宇观的物质过程》的文章,总结了当时天文学发展的最新成果,首次提出并论证了“宇观”这个具有哲学意义的概念。二十年来随着现代天文观测的巨大进展,宇观概念的内容更加丰富。宇观概念同微观、宏观概念经过进一步概括,有可能上升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新范畴。因此,近年来关于宇观概念的讨论,引起了我国哲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物质概念是各派哲学长期争论的一个基本问题。二十世纪初,列宁曾给物质概念下过一个著名的定义,对以前的哲学和自然科学关于世界物质统一性的证明,作了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飞速发展和重大突破,人们从宏观和微观,对物质的认识不断深化,反映在哲学研究中,很多争论问题都牵涉到对物质概念的理解。下面就近年来国内对物质概念所讨论的主要问题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3.
《当代教育哲学探索》探讨了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发展中提出的一些哲学问题,考察了当代世界各派教育哲学的源流,并力图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哲学的高度分析如何通过宏观和微观的改革振兴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下面,先发表该书的引言和结束语,以期引  相似文献   

4.
协同学最先由西德斯图加特大学理论物理教授、马克思·玻恩奖金获得者赫尔曼·哈肯于1973年提出,1977年正式出版《协同学导论》而宣告创立,1983年发表《高等协同学》,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协同学建立在热力学和统计物理学的基础之上,它的基本概念和方法适用于无机界和有机界的宏观、微观和宇观系统,基本原理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国内哲学动态》1981年第9期发表的《物质概念探讨概述》对初期的讨论作了介绍。现就一年来的进展情况,作进一步的报道。关于物质概念及其定义的争论对物质概念的研讨,分歧仍然表现在两个问题上:一是可不可以把物质概念分为本体论  相似文献   

6.
书介     
《宏观世界、宇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空间与时间》在本书中,列宁格勒科学哲学博士 A.M.莫斯杰巴宁柯所探讨的宏观世界、宇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空间和时间的性质中产生的许多最迫切的问题,涉及空间的三维、多维问题、时间的方向,以及空间和时间在巨大领域的多种性等问题。它们是哲学、物理学和数学多学科研究的焦点。这不仅对  相似文献   

7.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是一种"关于生命的哲学",但并非一种"基于生命的哲学"。柏格森区分了生命概念的两种含义,而他在《创造的进化》一书中所讨论的生命主要是生理生命。这样理解的生命,实际上是宇宙的两种运动,物质和意识的互相作用的结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意识概念在一种宇宙论的意义上来加以理解,因为柏格森哲学有一种宇宙论的转向。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问题是哲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提出了新的解释,其中有这样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本体论方面根本不同于一般唯物主义或旧唯物主义的哲学,一般唯物主义是抽象的物质本体论哲学,而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物质本体论或者实践本体论哲学。(参看《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6期,俞吾金《马克思物质现新探》一文和《新视野》1995年第4期杨耕《论实践的世界观意义》一文)对于这种观点,笔者在此陈述一点不同见解,仅供参考。自古以来,哲学上似乎有一个不变的规则,即哲学体系都要…  相似文献   

9.
张奎良同志在“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原理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存在概念与物质概念的区别》中认为:存在与物质这两个概念的“外延广泛程度不同”;“物质不过是存在整体的一部分”;精神“与物质一起构成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见《哲学研究》1982年第  相似文献   

10.
正郭齐勇著《中国哲学史十讲》一书于2020年6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集中了作者有关中国哲学史宏观、中观、微观研究的代表性论文:《中国哲学史上的非实体思想》《传统形上学的基本特征》《古代哲人的生存智慧》《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方法论》《儒家的政治哲学及其正义论》《〈礼记〉哲学诠释的四个向度——以〈礼运〉〈王制〉为中心的讨论》《出土简帛与经学诠释的范式问题》《老、庄之道论及其异同》《马祖禅的哲学意蕴》《朱  相似文献   

11.
哲学基本问题座谈会在哈尔滨召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研究》编辑部、黑龙江省哲学学会和《学习与探索》编辑部联合召开的哲学基本问题座谈会,于9月14日至15日在哈尔滨市举行。应邀参加座谈会的有该市的大学和社会科学研究部门的哲学工作者二十余人。会上围绕有关哲学基本问题的几个理论问题——存在概念与物质概念、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哲学基本问题与波普的“世界3”,进行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中提出的一些主要论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1年6月24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中国 文化与经济发展研究所 围绕张立文教授主编的《东亚哲学与21世纪》系列丛书在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了“东亚哲 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党校、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 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的学者共40余人出席了会议。现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一、对东亚哲学及理论研究成果的肯定《东亚哲学与21世纪》系列丛书从传统文化与现实需要两个层面,对东亚各国文化哲学作了 宏观和微观的探讨,并提出和合理念作为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对价值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除了发表大量文章之外,又有李连科的《世界的意义——价值论》,李德顺的《价值论》和王玉樑的《价值哲学》等专著相继问世,使人们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在探讨过程中当然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现将几个重要问题的不同意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易传》与道家哲学有共同的文化母体,其易本体曾经也是混沌,也可以从象与精两方面去认识,但二者旨趣迥异,道家讲复返,《易传》讲解析。《易传》在建构其哲学的过程中,确曾运用了道家的一些概念,如大恒、得一,但最终这些概念都被放弃,原因在于这些概念不能满足易哲学重解析的内在需求,容易与道家哲学混淆。《易传》的学派属性仍当以传统儒家说为优,只是其成立有一个过程。  相似文献   

15.
伦理学的现代新形态──读《社会主义经济道德概论》虚言由臧乐源、张平、姜克俭、刘桂香主编的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重点研究项目《社会主义经济道德概论》一书,从市场经济中的各种道德现象出发,在微观探讨的基础上力图把握宏观的市场经济道德脉络,对市场经...  相似文献   

16.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英国著名数学家、逻辑学家、哲学家。1925年自英国伦敦大学退休后来到美国哈佛大学任哲学教授,开始了其学术生涯中又一个辉煌的时期。他的主要哲学著作《科学与现代世界》(1926年)、《形成中的宗教》(1926年)、《过程与实在》(1929年)、《理性的功能》(1929年)、《观念的历险》(1933年)、《思想方式》(1938年)等,都是在美国完成的。怀特海哲学又称机体哲学、过程哲学,它以其原创性、深邃性、兼容性、超越性堪称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一块瑰宝,对当代西方哲学发展的后现代走向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怀特海哲学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成果也寥寥无几。近年来,随着后现代哲学特别是建设性后现代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作为建设性后现代哲学重要源头之一的怀特海哲学也日益为我国学者所关注。为了进一步推进国内的怀特海哲学研究,我们选译了他的部分重要论述,并且介绍了怀特海哲学的一些主要概念,目的在于引起学者更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另外,我们认为,当代著名后现代思想家、美国克莱尔蒙特大学过程研究中心主任J.B.科布(John B.Cobb,Jr.1925-)教授的两篇论文对我们了解怀特海哲学的当代意义,特别是它和当代中国的相关性,也是颇  相似文献   

17.
层次,形式与实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的科学对哲学所产生的最重要的成就是提供了一种层次的世界观,即世界的结构是多层次的。物理科学在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的探索和目前已经取得的成就使我们确信,我们的世界是多层次的,世界具有层次的结构。对世界层次结构的分析对形而上学和整体的哲学具有明显的意义。如果说中国哲学界过去曾经讨论过世界层次结构和物质是否无限可分的辩证法含义,那么本文将从分析哲学的角度来探讨世界层次结构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非还原论意义。本文提出形式实在论,这可以看作是中国科学哲学界1995年前后对关系实在论讨论的继续。一、夏法尔论基础主…  相似文献   

18.
论《管子》“精”、“虚”概念的科学与哲学意义——兼探讨是否存在《管子》的“精气论”及其他刘青泉常言道:有比较才有鉴别。为了评价《管子》的“精”、“虚”概念,我们有必要先说说近几年来有些文章作者所称呼的《管子》“精气论”、“精气说”和“精气思想”。这些...  相似文献   

19.
中医证实质研究释疑与解惑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1 引言生命物质运动稳定平衡态是作者在《阴阳平衡与生命物质的运动》(已公开发表)等文中提出的新概念。生命物质运动稳定平衡态理论认为,人的健康个体,其生命物质运动处在一种稳定平衡状态,并存在一定的阈值振荡,超过了阈值范围人就要生病。所谓阴、阳就是对平衡态的偏离。中医的阴证,是超阈值偏离生命物质运动稳定平衡态的慢节奏或某种成分的减少;中医的阳证,是超阈值偏离生命物质运动稳定平衡态的快节奏或某种物质成分的增加[1,2]。阴阳平衡物质论的宏观整体性论证容易做到,但微观论证却不容易,这要对证的微观病理指标…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这个信息(包括科学信息)爆炸已成为规律的时代,作为哲学知识观念组成部分的各个概念的命运,是千差万别的。在这些概念中,有一些有充分根据列为哲学的范畴手段,另一些则由于不能经受时间、哲学实践和方法论实践的考验,会丧失哲学意义,并会像它们引进来的时候那样轻而易举地从哲学概念体系中消失。在今天哲学的各种新概念中,“元哲学”这个概念占有特殊的地位。这种特殊性,是由某些哲学家赋予“元哲学”对于未来哲学知识所起的作用决定的。不错,那些强烈要求引进元哲学概念的作者们思想上还没有统一,虽然美国出版以《元哲学》命名的专门杂志已经十五年了。还不止是杂志,可以举出许多书,它们的书名中就有《元哲学》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