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充满希望的21世纪已经到来了。在新世纪开始之际,有着近二千年历史的中国道教的发展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问题在于道教怎样去面对机遇与挑战?如何在新世纪对人类的文明与和平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不仅是每一个教内人士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道教研究者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 从根本上看,宗教起源于人对自己生存状态的认识,并企望通过这种认识而建构一条解脱现实苦难,确立终极意义世界的通途。道教从创立之初,就以老子《道德经》为理论基点,围绕着人应当如何修身养性才能达到升玄之境而建立了以“…  相似文献   

2.
正"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人类应该通晓和秉持古始以来就存在的道,并使之不断运用于人类社会的现实活动之中。道教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关于和谐思想的资源,我们应该充分发掘,并为寻找解决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各种问题的方法提供智慧借鉴。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人类既面临着空前的机遇,也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一些西方思想家把当今人类的问题概括为孤立和疏离的过程,即人与自然的  相似文献   

3.
身处城镇化进程中的苏州道教,面临着神灵信仰体系、斋醮科仪等信仰结构发生变化;道教教职人员在量和质上都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宫观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宫观的宗教氛围遭到破坏等一系列的挑战。同时,面对城镇化进程,道教在发挥宗教固有的功能之外,还能在整合民间信仰,安置农村拆迁小庙;帮助拆迁民众获得归属感和丰富民众精神生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面对城镇化带来的挑战,道教只有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与时迁移,应物变化,做好宫观布局和人才培养,才能适应挑战,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4.
1999年 ,举国上下一片欢腾 ,用各种方式喜迎新千年 ,每个人都为自己能跨入二十一世纪而感到无比荣幸。但与此同时 ,人们不能不严肃认真地面对一个问题 :在新世纪如何应对新的机遇与挑战 ?我们每个人在新世纪肩负的责任又是什么 ?具体到对道教文化的发展也是如此。这次会议的主题是“道教文化与当代社会生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题目。在世纪之交 ,大家能会聚一堂 ,研讨这样一个问题 ,对于道教文化在新世纪的走向意义深刻。下面就一些不成熟的思考 ,谈几点看法 ,供在座的道教界朋友和专家学者参考。道教文化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在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5.
试论道教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国内和国际情况的分析,认为在21世纪里,道教文化正面临着一个弘扬和发展的大好机遇。要把握住这个机遇,使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至少须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在1912年至1949年民国政府统治的这段时间里,社会动荡、战火连绵、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国际社会文化思潮的冲击等都给道教带来了巨大的打击.这一时期的道教,如卿希泰先生在<中国道教>中所描述的"是在苦难中支撑的道教".这一时期,在资本主义经济较发达的苏州,道教也面临着同样的苦难,道教事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本文意在梳理新加坡泉州籍火居道教与新加坡道教总会及下属泉籍宫庙成员的关系,揭示泉籍火居道士面临的发展困境。首先,火居道教联合组织的主导地位被传统民间宫庙取代。其次,泉籍火居道教又生存在全真道教和原乡火居道教的夹缝之间。从泉籍火居道教面临的问题,可以看出新加坡道教的特殊结构及正统化转型选择路径,有助于审视新加坡道教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8.
道教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已经、正在和必将彰显其蕴藏着的中国文化精神.为了进一步提升道教的现代性,增强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能力,彰显道教在建设先进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当且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文化道教"的理念在当代社会应当得到高扬.  相似文献   

9.
论道教音乐种类及其层次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毫无疑问,道教作为我们本民族的宗教,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本民族文化的自身特点,当丝毫不难理解。那么,道教音乐与民族民间音乐不可割断的密切联系,以至道教音乐由此而反映出的民族民间音乐特征,也当是顺理成章,不言而喻的。然而,道教音乐在哪些层面吸收或受到了民间音乐的影响?其吸收方式和吸收动机如何?民间俗乐与宫观仙乐的矛盾是如何以宗教形式统一起来的?在迷惑中,笔者试探着从道教科仪与道乐的关系入手,在理清道乐种类的基础上,分层次对道教音乐的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一、道教音乐的种类按照传统的习惯,道教音乐分为由用人  相似文献   

10.
由太上道祖《道德经》成书作为一个开端,道教已然发展了超过二千五百多年.道教的种种信仰精神、教义与实践,亦在中华民族的发展之中传承至今,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令道教本身累积的丰富文化内涵渗透于中国社会各个文化领域之中.道教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遇到种种不同的挑战,并作出不同的响应,这正是研究道教的学者所描述的道教历史中一种“变革与传承、容纳与自净”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Law  Andrew 《Philosophical Studies》2021,178(4):1301-1314

There is an old but powerful argument for the claim that exhaustive divine foreknowledge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 freedom to do otherwise. A crucial ingredient in this argument is the principle of the “Fixity of the Past” (FP). A seemingly new response to this argument has emerged, the so-called “dependence response,” which involves, among other things, abandoning FP for an alternative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of the “Fixity of the Independent” (FI). This paper presents three arguments for the claim that FI ought to be preferred to FP.

  相似文献   

12.
13.
Two types of matching designs, static and dynamic, are differentiated. While all matching designs are logically the same in terms of the probability model which determines chance level of performance, an attempt is made to demonstrate that there i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actics, strategies, and actual knowledge ofS and the type of design used which will, in turn, lead to different results even whenS's knowledge is held constant. It is suggested that analogous situations may exist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traditional psychometric model.The work reported in this paper was supported by a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 Participation Grant (NSF-G15797) to the senior author. The authors are indebted to Joel E. Greene for his advice and criticism.  相似文献   

14.
If practical reasoning deserves its name, its form must b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rdinary (theoretical) reasoning. A few have thought that the conclusion of practical reasoning is an action, rather than a mental state. I argue here that if the conclusion is an action, then so too is one of the premises. You might reason your way from doing one thing to doing another: from browsing journal abstracts to reading a particular journal article. I motivate this by sympathetically re-examining Hume's claim that a conclusion about what ought to be done follows only from an argument one of whose premises is likewise about what ought to be done.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城市化与道德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 9世纪开始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是和工业化、商品化、市场化密不可分的。它带来了社会人际关系的变化和道德嬗变。它使业缘道德取代血缘道德成为社会道德的中心 ,并通过交换行为和交换价值促进道德发展和更新 ,还进一步确立了竭诚服务的社会理念。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是现代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