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它不仅是经济活动全球化的过程,而且是文化活动全球化的过程。他们说:“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76页)经济活动的全球扩张必然带来“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2.
从美国“超越遏制战略”看全球化的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世纪末,全球化成为一个颇为时髦的术语。这其中有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即当我们一些人士极力宣扬全球化的正面效应之时,西方一些学者则在剖析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负面效应,这些负面效应的产生是资本及其属性运动的结果。因此,当我们谈论全球化这一命题时,回避对全球化进程作价值判断,就会陷入盲目推崇的误区。在探讨全球化的实质这个问题时,涉及到如何认识全球化与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战略的关系问题。经济全球化作为生产社会化的必然历史趋势,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然而,任何…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共产党宣言》问世以来,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并未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获得胜利,而在一些商品经济不发达资本主义不发展的落后国家中取得胜利,这是“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的“生产全面社会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过程中的结果。一方面,社会主义在一些落后国家中获得胜利,是资本主义临近末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热点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全球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全球化思想的最早提出者当属马克思。他在150年前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就提出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形成世界市场等思想。但真正在现代意义上提出并全面论述全球化思想,还是近几十年的事。最早提出全球化理论的是“依附理论”学派。埃及人萨米尔·阿明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他最早建构了世界资本积累和发展模式。他认为,资本积累是通过全球分工发生的;在分工中,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各个阶层的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不等价交换和剥削;但边缘国家有可能摆脱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自己的社会组织并形…  相似文献   

5.
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看 ,经济全球化实质上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的展开和集中表现 ,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科技进步 ,以国际金融资本为主导资本形态 ,以跨国公司为主要媒介 ,逐步发展和形成世界市场的过程。它包括商业资本全球化、金融资本全球化和产业资本全球化三个阶段。如今资本要素的全球流动仍然受到许多民族国家的抵制 ,世界市场仅仅处于初步形成阶段。不过 ,不论经济全球化每个阶段有什么特点 ,资本关系向全球扩张的实质并没有改变。因此 ,只有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出发 ,用生产力发展和资本关系扩张两条思维坐标来分析科…  相似文献   

6.
以伍德、哈维、福斯特、奈格里和哈特等为代表的西方左翼学者继承列宁的经典帝国主义理论,从本质、逻辑、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新帝国主义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认为当代全球化的本质是新自由主义、垄断资本的全球化,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价值观念的全球化。新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在于剥夺性的积累,这也是新帝国主义之“新”和“病”的重要体现。旧帝国主义在进行侵略战争和殖民掠夺的时候,一般采取军事、政治等强制手段。相比之下,新帝国主义则更加侧重于运用经济强制进行全球的资本扩张,其目的是实现在全球的霸权地位。西方左翼学者对新帝国主义加剧生态危机、金融危机的行径进行了批判,也对新帝国主义谋求世界霸权及其内在矛盾进行了批判性分析。以批判的视角研究新帝国主义,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两个必然论断”的认识,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论全球治理过程中的中西价值冲突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全球化而来的是全球问题的出现,全球治理已成为必然.人类进入了一个全球治理时代,也就进入了一个多价值观共存的时期,作为主流价值的我国政府价值观将与西方国家主流价值观、西方非政府组织的价值观及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市场主体的价值观长期共存.然而中西方的价值观毕竟有着很大的区别,价值冲突也就不可避免.因此,我国政府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需要采取兼收并蓄的策略,求同存异,在顾全大局中求共同发展,解决全球化过程中的全球公共问题.确立全球治理过程中的全球共同价值观、实现全球治理过程中的中西价值观互动,是消解全球治理价值冲突的两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在斯洛特戴克看来,西方人通常讲的世界历史不过是资本的世界体系建构的全球化的历史。大写的历史就是资产阶级开发地球的世界历史,这是一个由资本关系链接起来的关联性存在。不同于西方世界的第一次形而上学的全球化、第二次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大地全球化,我们这个星球现在迎来第三次资本主义电子全球化,这第三次全球化是由资产阶级发动的以电子化和信息化为核心布展的资本主义部置,它终止了单边殖民和帝国主义强盗逻辑,通过密集存在消除了空间与时间的客观真实存在,使资产阶级的权力控制和制造欲望的商业盘剥更微细地植入到存在的微分断面。  相似文献   

9.
在恩格斯晚期作品中,关于资本主义的分析重心是资本主义经济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指出,近代以来,西方国家的发展进程存在根本性矛盾。一方面,对于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不可或缺的高效国家行政机制逐步完善,在削弱封建贵族特权的同时,促进了民主化进程;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发展的迫切需求成为欧洲殖民扩张的驱动力。恩格斯和马克思都认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态势迟早会触及自身不可逾越的边界,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恩格斯预言,西方国家在此情形下会承担起经济操控的职能,即作为“资本主义机器”施行国家职能。因此,不断升级的资本主义系统性危机终将集中爆发,恩格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25年便预言了战争的到来。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的空前灾难之后,资本主义发展有所复苏,但其发展态势却在近几十年中愈发颓败。恩格斯关于西方国家将由于系统性危机成为“资本主义机器”施行国家职能的预言,完全契合当下形势。同样,恩格斯关于脱缰的军事冲突升级的警示,也极具当下意义。北约组织(NATO)的再定义,即从原来的“北大西洋防御共同体”到当下的“全球性干预力量”,正是西方资本主义试图以军事力量维系摇摇欲坠的全球霸权的尝试。这种尝试不仅注定失败...  相似文献   

10.
无论是把握时代变化的脉络从而保持对环境性质的清醒认识 ,还是批判地推动社会向更为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在任何一个角度上 ,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当代变化都是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随着 2 0世纪 80~ 90年代新的全球化趋势的出现 ,西方左派学者认为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即全球资本主义阶段。在这一背景下 ,一种可以称之为“全球资本主义分析”的左派理论思潮逐步凸现 ,它的核心是从资本主义的内在变化来分析和批判当代全球的权力关系 ,也因此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影响实质。就我国而言 ,随着“入世”和进…  相似文献   

11.
本支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共分六节。作者在前言中谈到:人类历史的剧烈变动有了新的特点,因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随之而有所改变。在革命地改造世界的洪流中,社会主义革命的规律本身也发生了变化。作者在第一节中说什么:现代资本主义已经“以多少不同的面貌出现”。科学技术的革命以及受它制约的生产增长的速度和生产社会化的规模,必然要求经济关系体系的改变。即使是垄断资产阶级也不会对历史舞台上发生的事件袖手旁观。资本主义体系用“计划化”、“国家调节”、“整体化”、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和劳动者执行局部“让步政策”,给以前的殖民地提供经济“援助”等办法来提高资本主义生产增长的速度。采用上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形式,使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产品增长率大大提高。世界革命过程的发展以及在它影响下在资本主义体系内部发生的变化,“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中社会主义革命酝酿和展开的新形式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作者在第二节中谈到:工人阶级不用等待革命形势的尖锐的形态,就能够不断扩大进攻垄断资本家的政权的基地,“一步一步地迫使他们退出关键性的经济阵地和政治阵地”。不言而喻,在这个渐进过程中,“全部政权转移给工人阶级的质变的时刻不可避免地会到来”。第三节写道:在现代的条件下,革命和改良的关系问题具有很大的现实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民主改革的纲领包括:主导的生产部门的民主国有化、群众对这些部门的活动的监督、工人阶级参与对经济的管理、深刻的农业改造、社会生活一切方面的民主化和经济军事化的肃清。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条件下,“深刻的民主改良获得革命的性质”。“改良和革命之间的界限变得越来越相对和灵活”。第四节谈所谓社会主义革命的社会政治力量,说什么:“共产党人和社会党人采取一致行动的做法,乃是工人运动走向团结一致的现实道路”,并说共产党不是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整个过程的“唯一的领导党”。作者在第五节中说:在俄国革命中,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意味着以苏维埃来全部代替过去存在于国家机构中的制度。但是,即使在那个时候,在由一种制度过渡到另一种制度的情况下,“也有一定的继承性”。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的历史性胜利,“增大了人民民主国家的工人阶级逐渐从质上改造旧国家机器的许多环节的可能性”, 在第六节中,作者说:在许多已摆脱殖民压迫的国家里,共产党的力量还很弱,有的国家还没有共产党,民族解放革命是由急进的小资产阶级代表来领导的。这种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政权能够担负起某些无产阶级专政固有的职能。随着革命的社会经济改造的实现,民族民主能够有希望转变为广泛的社会主义民主。已解放的国家的革命民主主义政党能够进一步转变成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活动的劳动者的党,转变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党。  相似文献   

12.
资产阶级历来利用人权问题攻击无产阶级专政和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渗透,在最近几年的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中,它们更把资产阶级人权观当作和平演变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工具。在这里,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也发挥着一种特殊的重要作用:一方面,它积极参与了资产阶级发动的这场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权攻势;另方面,它又以走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外的“第三条道路”自我标榜,既批评资产阶级人权观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权状况,又给它自己  相似文献   

13.
对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考察需要一种世界历史的眼光,而一定时代的世界格局是世界历史的横断面。当今世界的总格局,是由三种基本的政治—经济力量形成的“两个并存”的局面。这就是由当代资本主义、当代社会主义和第三世界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相并存,发达和不发达两种社会状态相并存。这两个并存是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矛盾运动及其终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4.
资产阶级社会学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输入到中国来的。中国的所谓社会学家无非是抄袭和复述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家的议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严复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导言”一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在“国闻报”上发表。以后他译完了这本书,在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出版。当时他把社会学译做“群学”,书名称为“群学肄言”。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就在这时开始传入中国。斯宾塞(1820—1903)和比他略早的孔德(1798—1857)被认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创始人。他们之所以取得这种地位,不仅是因为他们开始使用社会学这个名称,而且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生活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结束的时期,他们所提出的社会学学说  相似文献   

15.
一 个人主义与个体意识不是一回事 前几年在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的喧嚣声中,“个人主义”曾堂而皇之地被一些人抬出来加以粉饰。西方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也被介绍来让国人效仿。一时间是非颠倒,自私自利的丑恶行径变得名正言顺,助人为乐的行为遭到嘲笑。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基础、社会制度毕竟与我们不同,况且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也不同,因此个人主义观念及其价值判断的不同是必然的。但是,西方国家的一些文人学士面对严重的社  相似文献   

16.
“西方马克思主义”发端于本世纪20年代初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年代中期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和传播。目前,它不仅流行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它之所以有如此广泛的影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紧紧抓住了科学技术日益成为首要生产力这一时代特征,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和批判。表现出了一种积极的批判精神。现将其批判性理论概述如下: 一、对“技术理性”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必须作具体分析,它不仅是人类控制自  相似文献   

17.
无产阶级要求什么样的国家,这是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的重要议题。资本主义国家以资产阶级社会为根基,它同无产阶级要求的国家存在着本质区别。从现代国家到国家完全消亡的历史演进过程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非政治国家”或“(半资产阶级)国家”、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自由人联合体”四个阶段。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以彻底打碎传统国家机器为首要条件,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是推动实现人的解放的政治形式。“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在狭义上是指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非政治国家”的制度形式,在广义上还包括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自由人联合体”的制度形式。《哥达纲领批判》中的现代国家观,对于我们准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继承性和超越性、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历史方位和制度特征,以及充分发挥现代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在所有制上的优势特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的今天,在世界人类行将跨人21世纪的时刻,我们来纪念孔子诞辰2550周年,是有重大意义的。首先,当今世界正在进入全球化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化运动的世界性推展与知识经济的初现端倪,全球化作为我们所处时代的最重要特征呈现在各国人民面前。它不仅是一种经济过程,也是一种社会政治和文化过程。单就文化过程而言,以“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为突出标志的西方价值观,把文化的全球化经常理解为超级大国为控制全球而推行的单极化过程,竭力凭借其经济、军…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传入中国,与传统的佛教、伊斯兰教等东方宗教相较而言,时间上要晚一千多年,但它的来华可算得上是比较顺利,而且发展的速度也最快。当然,这是有特殊背景的。19世纪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向上升时期,经济的发达和科学的进步,为西方列强掠夺东方殖民地提供了物质基础,东方国家的资源和众多人口,以及由此而出现的市场与可能带来的可观利润,为西方各国政府唾涎三尺,世界掀起了掠夺殖民地的狂潮,中国则是这场运动中的一块摆在案板上的肥肉,正忍受着被一刀刀宰割的剧痛。经济的掠夺,必然会伴有宗教和文化的行为,这是毫无疑问的!中国人对基…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引发了人类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巨大变迁,其带来的国家问题,诸如“国家终结”、“国家销蚀”、“国家强化”、“世界主义”、“全球治理”等等,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如何积极参与上述问题的争论,对全球资本主义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