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伽达默尔认为:人文主义传统与精神科学具有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在方法上还是在真理源泉上,人文主义传统对精神科学的形成与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试图用自然科学方法论规定精神科学所遭遇到的困难,表明了精神科学及其自身研究方法的独立性,而从人文主义的四个核心概念对精神科学的特殊性质和真理源泉进行的论述,又表明了精神科学是植根于人文主义传统之中的。  相似文献   

2.
注重历史问题是德国近代哲学的一大特征。但细究起来,这种关注又可依其观察角度的不同而分为三个阶段或三种类型。其一是从赫尔德到黑格尔的运动。它试图对人类总体的历史发展做出说明,试图指出历史的本质和意义。我们可以称之为“古典历史哲学。”其二是以狄尔泰为代表的新康德主义的思想运动。它的经典命题是,“历史科学如何成为可能?”仅从这个问题的形式也可以看出,它是要比照康德,为历史科学或精神科学奠定认识论—方法论基础。其三是以海德格尔为宗师的存在主义—解释学运动。它所关心的是,人的此在和人的知识的历史性质问题,即所谓的历史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郁欣 《世界哲学》2017,(1):76-82
探究自然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构成施泰因同感现象学研究的思想背景和基本出发点。跟随狄尔泰,施泰因明确区分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并且竭力为精神科学找寻基础。而在追问精神科学的基础究竟何在这一问题上,施泰因受到现象学家胡塞尔和舍勒的决定性影响而偏离了狄尔泰。在施泰因那里,同感,不仅具有自然的面向,而且还具有精神的面向;同感现象学,在宽泛的意义上,不仅可以服务于自然科学,而且最终也为精神科学提供基础。这一点恰恰构成了施泰因同感现象学研究的基本旨趣。  相似文献   

4.
探究自然和精神的关系问题,构成施泰因同感现象学研究的思想背景和基本出发点。跟随狄尔泰,施泰因明确区分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并且竭力为精神科学找寻基础。而在追问精神科学的基础究竟何在这一问题上,施泰因受到现象学家胡塞尔和舍勒的决定性影响而偏离了狄尔泰。在施泰因那里,同感,不仅具有自然的面向,而且还具有精神的面向;同感现象学,在宽泛的意义上,不仅可以服务于自然科学,而且最终也为精神科学提供基础。这一点恰恰构成了施泰因同感现象学研究的基本旨趣。  相似文献   

5.
解释-理解争论的历史回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给历史科学的或者更一般地讲,“精神科学”的方法论的自由性主张提供一个认识论基础,J.G.德罗伊森的《历史概论》(1858)和狄尔泰的《精神科学引论》(1883)首先把“解释”和“理解”作为专门的术语进行了区分。与被认为是以因果解释和定律论解释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相反,历史学和精神科学被认为是以作为“理解的艺术学”的解释学为基础的(施赖伊马赫,A.伯克)。这个两分法尤其针对的是较老的唯科学论实证主义的方法论还原论(即  相似文献   

6.
早在海德堡学派和图根特哈特之前,传统自身意识理论的基本主题就在胡塞尔现象学中得到专门而细致的关注。胡塞尔借助于对"原意识"和"反思"的区分,在两个不同的维度上探究了传统自身意识的核心问题。通过对原意识和反思之间奠基关系的厘清,胡塞尔现象学发展了一种新型的、不同于图根特哈特语义学进路的自身意识理论的"反思模式",它既有效避免了传统理论的循环困境,同时也没有窄化传统理论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7.
陈锋 《学海》2004,(4):64-68
逻辑学思想在狄尔泰的精神科学理论整体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环。本文概括了狄尔泰逻辑学思想发展的过程 ,然后从形式逻辑与方法论的层面完整地揭示了其主要观点与贡献  相似文献   

8.
伽达默尔认为,从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到被称为精神科学或人文科学的浪漫主义和后浪漫主义时代,始终存在着一种被称为实践的经验知识,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经验,因为实践不仅仅意味着生产人们所能做的东西,还意味着可能性之间的选择和决定。实践总是与人的"存在"有关。但由17世纪的科学观念所形成的相互对立的理论和实践的现代关系,使得对自然的科学—技术掌控不仅形成规模还扩展至人的社会生活。伽达默尔认为,这是由于社会—政治意识的发展没有相应地跟上科学启蒙和技术进步的步伐,因为监督可能是由科学产生的知识应用并不是科学的任务而是政治的任务。为此,我们应该关注精神科学,它能够从实践的角度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科学的关系,并提供真正的关于人的知识。  相似文献   

9.
狄尔泰的精神科学诠释学,在很大程度上累积了西方近现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特别是依据近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以及由施莱尔马赫倡导的基督教神学诠释学的丰富成果,发扬历史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精神,使"体验"成为诠释活动的灵魂,连接诠释活动中所有受到牵连的社会文化因素,启发文化创新中的行动者的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10.
意识问题一直是个古老的哲学和心理学问题。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神经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意识研究已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现已有大量意识产生的假说提出,艾克尔斯、克里克、艾德尔曼等都提出了自己的理论。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克里克的“视觉意识”。但是除了实验科学方法之外,意识的研究还需要依赖哲学思维方法的帮助,如此的“二元论”将对于意识的研究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