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手”是反映脑功能优势化体制的一个重要外部标志,利手研究也是探索精神病患者大脑两半球运动优势变异的重要手段。迄今,利手研究资料提示分裂症与优势半球机能障碍,情感性精神病与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手动作流畅性和情感材料呈现空间在不同利手者左右空间情感偏好中的关系,本研究将情绪Stroop范式和眼动测量相结合,通过反应速度和眼动数据将动作流畅性和空间情感注意偏向相分离,并考察其交互作用。结果发现右利手个体的反应速度存在优势手效应,不同利手者在使用左手时表现出对优势手同侧空间的内隐情感偏好,表明右利手个体的反应速度存在优势手流畅性的主导作用,手动作流畅性和内隐空间情感偏好的作用可以分离。  相似文献   

3.
王鹏飞  蔡厚德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12):1759-1768
利手与语言功能偏侧化现象不仅具有跨文化一致性和发生、发展上的关联性, 还具有明显的生态学优势, 从遗传角度探讨它们的成因是必要的。早期遗传模型认为, 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分别决定左、右利手。当代单基因模型则将语言功能偏侧化也纳入进来, 认为等位基因不仅可以决定具有方向性的偏侧化, 而且可以使偏侧化有一定几率向左或向右。在这个框架下形成了方向-随机等位基因模型、X-连锁隐性基因模型和右侧位移理论, 它们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和功能有不同表述, 对利手的划分标准、性别差异以及遗传和环境的关系也有不同阐释。今后需加强对语言偏侧化的数据验证, 进一步阐明语言感知、理解与利手的关系, 并注重基因怎样决定表型、基因多效性和多基因合作等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的左右利手分布   总被引:76,自引:2,他引:74  
李心天 《心理学报》1983,16(3):27-35
在利手与大脑语言优势半球的研究中,尚缺乏中国人左右利手的基本数据。本研究从全国各地调查了18,593名男女正常人和1,748名神经精神病患者的利手分布。正常人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学生,同卵和异卵双生子,以及各种职业的成人。同时还调查了七个少数民族的利手分布。调查结果表明,中国人的左利率仅为0.23%,远远低于西方国家的左利手数值。  相似文献   

5.
1981年,全国利手研究协作组对基诺族的左右利手分布作了首次调查。这次调查的结果是,基诺族全部是强右利手。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结论。为此,一九八九年我们对基诺族的左右利手分布又作了一次调查。调查发现,基诺族并不都是强右利手,他们当中既有一般的右利手,也有混合利手,还有左利手,甚至有1.79%的强左利手。基诺族的左利率高于汉族,但与其他少数民族接近。基诺族的左利率偏高占其传统文化有关。全国利手研究协作组的调查结果应该修正。  相似文献   

6.
儿童利手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手的研究是神经心理学的一项重要课题,是探索大脑奥秘,揭示某些神经、精神疾病病因,研究大脑两半球机能不对称性的一条途径。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国外对这个问题做了大量研究,不少国家已经掌握了国人的利手分布数据。我国从1980年起,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组织全国十几个单位搞协作,开始对我国正常人的利手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现已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然而,中国人的利手是怎样形成的?它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是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在我国尚未见到有人报道。因此,我们认为通过1~7岁儿童进行抓物实验,对探索国人利手形成规律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聋人手势语用手的非对称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聋人利手的分布也像具有听力的人那样明显,先天的和后天的聋人利手的分布几乎是同样的,表明早期的听觉经验对利手的分布没有多大影响。我们的结果也表明,利手和手势语用手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右利者对单手手势语和双手手势语的主要动作都使用右手,而左利者则相反。  相似文献   

8.
殷融  曲方炳  叶浩生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2):1971-1979
人们会将“右”和“左”与积极或消极的事物相关联,这称为左右空间的情感效价.以具身认知理论和躯体特异性假设为基础的研究发现,右利手会将右侧空间与积极事物相关联,而左利手则会将左侧空间与积极事物相关连;左右空间情感效价是由利手与非利手的运动经验塑造的;利手与非利手运动经验的改变则会反转左右空间情感效价;趋近动机脑功能偏侧化与利手是一致的.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澄清利手运动与趋近动机在神经机制上的关联性,并探索文化因素与身体经验如何共同塑造左右空间情感效价.  相似文献   

9.
半视野速示技术的若干方法学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蔡厚德 《心理科学》1999,22(3):265-266,272
1前言半视野速月F技术(ttchistoscopicvisualhalf-fieldtechnique)是检查人脑两半球视知觉加工机能一侧化现象的重要方法。本世纪50年代初,Mishkin等采用这一技术首次发现语词辨认的视野一侧化效应。60年代初,S...  相似文献   

10.
镜像书写是指对单个字母、整个词或者字母串进行反方向书写,当将这些字母或者字投射到镜子上时,这些字母或者字可以被正常阅读。镜像书写现象有时伴随镜像阅读,二者在研究中统称“镜像错误”。非随意的镜像错误已经在儿童以及脑损伤病人身上被发现,并且与利手、基因、智商及书写系统等因素有联系,但对该现象的发生发展及脑机制的解释目前尚不确定。对该现象的研究和解释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文字的加工机制、文字书写的习得以及物体识别系统的加工与组织原则。 本文系统评述了对镜像书写的理论解释,综合各方面研究阐述了镜像书写现象与利手、基因、智商等因素的关系,并探讨了该现象产生的潜在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