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女孩的哭     
分手后,我在她的QQ签名上看到一句流行的话:世界上没有人值得你流泪,真正值得你流泪的人是不希望看到你哭的。心里有些惶恐,因为曾经经常让她哭。  相似文献   

2.
彭丽 《天风》2011,(6):62-62
听到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位好友去见上帝,请求上帝给他们每人一份同等的幸福,以便他们能有福同享,上帝答应了。然而,得了同等幸福的两个人,一个活得快乐无比,另一个却愁眉苦脸。过了不久后,那位活得愁眉苦脸的朋友去找上帝,责问他为什么给自己的是痛苦,给他朋友的却是快乐。上帝回答他说:"其实,我给你们的,每人都是一份同等的幸福。""只是你盛装幸福的瓶子大,不容易装满,而你朋友盛装幸福的瓶子小,当我把同等的幸福给你们时,你朋友的瓶子很快就装满了,  相似文献   

3.
正朋友在一家事业单位任职,工作顺风顺水,家庭和睦美满,孩子聪明可爱,和公婆也相处融洽,但她依然感觉不幸福。一阵子羡慕别人家拥有大奔,一阵子又羡慕别人家拥有豪宅,隔一阵子又羡慕起自由职业者的无拘无束,总之,她没有一天觉得自己是上帝的宠儿,是一个极其幸福与幸运的人。用时下流行的话说,她就是一个"幸福盲"。  相似文献   

4.
智慧语丝     
正没有受过伤的人,才会讥笑别人身上的创痕。——莎士比亚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无人帮你,是公正的命运。没有人该为你做什么,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丰子恺  相似文献   

5.
你在我心里     
严青 《天风》2006,(18)
鱼对水说:“你看不见我流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知道你在流泪,因为你在我心里。”有一弟兄因为下岗,呆在家里发愁。一位牧师到他家探访,见弟兄正怀抱孩子,一点笑容也没有。牧师就问他:“弟兄啊,你会不会让你的  相似文献   

6.
吴宝沛  张雷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9):1467-1478
妒忌是个体因为意识到别人拥有自己所缺乏的优势时体验到的一种消极感受,表现为自卑、敌意和怨恨的一种混合情绪,包括特质和状态两种界定角度.相似性、自我相关是妒忌的近因,资源竞争则是妒忌的远因,前扣带皮层、腹侧纹状体和腹中侧前额叶是妒忌加工和识别的相关脑区.妒忌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攻击行为、道德行为、幸灾乐祸、亲社会性以及业绩表现.未来研究可以在善意妒忌、内在机制、进化视角、文化差异等方面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7.
智慧语丝     
幸福就像掉到沙发下面的一粒纽扣——你专心去找,怎么也找不到;等你淡忘了,它自己就出来了。——凡人对幸福的感悟上帝不能亲自到每一家去,于是他创造了母亲。——西方谚语我们的人生不是问答题,有时问不在答里,有时答不在问里,有的问题没有答案,有的答案远在问题之外。——林清玄  相似文献   

8.
《天风》2020,(4)
正第一个态度,不定罪苦难。苦难是个很大的奥秘,虽然罪会带来苦难,但不代表每一次的苦难都来自罪。比如耶稣说那个生来瞎眼的人,不是他自己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为了彰显上帝的作为。旧约里约伯受的苦难,也不是因为他犯了罪。使徒为福音的传扬,也受了很多苦。保罗身上有根刺,也不是因为他犯了罪,是主的恩典与能力要显在他身上,免得他自高。苦难的成因有很多,比如彰显上帝的作为、人为的因素、自己的犯罪、自然的报复、魔鬼的攻击,等等。因此从神学上讲,不要一发生苦难就定罪。从爱心上讲,也不要如此。要有怜恤的心,怜恤人的必蒙怜恤。怜恤人的人才有上帝的爱在他里面,这  相似文献   

9.
张姚 《天风》2016,(7):33-34
正巴特曾感叹传道人关于上帝知识的两难,他的意思大概是说,全能至大的上帝怎么可能被人研究,那是对上帝的不敬,而作为传道人,我们不研究上帝,怎么能传讲这位上帝?对此,约伯的朋友琐法则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你考察,就能测透神吗?你岂能尽情测透全能者?琐法的观点是典型的不可知论。他认为你研究上帝也没有用,受造的人不可能认识造物的主,上帝的认知只能来自上帝的启示。更直白地说,既然启示来  相似文献   

10.
生活的浪花     
(一)幸运有次去拜访好友,意外地看到她满脸的愁容。她哥哥因为失恋而自杀,幸亏发现得早……一段时间后,我又碰到她,看到的是一张明朗的笑脸:“我哥哥自从那次死里逃生后,忽然开朗了很多。他说自己真傻,其实活着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一位在战争中负过重伤的士兵这样描述他负伤后的心情:“那时,天非常黑,一颗手榴弹在我的脚边爆炸了,把我炸出了足有20英尺远,我的脚几乎完全被炸烂了。还好,手榴弹没有落在我头顶上———我感到一生都没有这样幸运过。”什么是幸运?忘掉你所失去的珍惜你所拥有的;除去不幸,剩下的都是幸运…  相似文献   

11.
李汶道 《天风》2004,(11):32-33
基督徒对财富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要认为:一切赚钱的行为都是邪恶的。在实际的生活中,没有人不希望自己拥有较多的钱,基督徒也不例外,因为你可以拿去解决人的需要和自己生活的需要。 基督徒不是越穷越好、越穷越属灵,圣经里没有这样的道理,基督徒应该各样都是富有的人,这才是圣经的真理,因为上帝是让无变为有的上帝,是叫贫穷走向丰富的上帝!  相似文献   

12.
陈贤君 《天风》2001,(8):37
曾经读过一则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一个笃信上帝的人,他的家乡发洪水,乡亲们让他逃走,他说不要慌,上帝会保佑他的。水越涨越高,这时一只船来了,他不肯上船,认为上帝会保佑他。当水即将淹没他时,一块木板从他身边漂过,他没有去抓,仍然认为上帝会来救他。结果他见到了上帝,当然是在被淹死之后,他责问上帝:“我对你那么虔诚,我有危难时,你为什么不来救我?”上帝  相似文献   

13.
严青 《天风》2005,(11):F0004-F0004
“你在患难之日若胆怯,你的力量就微小”(箴24:10)。当人认定自己是失败者之后,即使成功就在离他不远处,成功还是与他交臂失之,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胆怯。胆怯的人,在世上不可能成就什么大事业;一个怕失败的人,永远无法获得成功。成功的人,没有不经历失败的。因为我们  相似文献   

14.
正有个人一生碌碌无为,穷困潦倒。一天,他实在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就来到一处悬崖边,准备跳崖自尽。跳崖前,他号啕大哭,细数自己遭遇的种种失败挫折。崖边岩石上生有一株低矮的树,听到这个人的种种经历,也不觉流下眼泪。人见树流泪,就问道:"看你流泪,难道也同我有相似的不幸吗?"树说:"我怕是这世界上最苦命的树了。你看我,生在这岩石的缝隙之间,食  相似文献   

15.
“你在患难之日若胆怯,你的力量就微小”(箴24:10)。当人认定自己是失败者之后,即使成功就在离他不远处,成功还是与他失之交臂,成功最大的障碍就是胆怯。胆怯的人,在世上不可能成就什么大事业;一个怕失败的人,永远无法获得成功。成功的人,没有不经历失败的。因为我们不是全能的人,我们都可能犯错。但是如果因为害怕犯错,害怕做错决定,而不敢  相似文献   

16.
对于幸福的理解,我们总是喜欢站在强势一方,那些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人,总是把自己归为事业成功者。其实不然,幸福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感受和判断。你不能说,那些人生坎坷、地位低下的人就没有幸福。  相似文献   

17.
郭为 《天风》2016,(12)
正懒惰是最容易被低估的罪行。它使人麻醉,生命逐渐失去动力,终归要挨受饥饿、捆绑和死亡。你的日子再差,也绝不会差到神的恩典触摸不到的地步。而你的日子再好,也绝不会好到不需要神恩典的地步。什么时候我们开始为自己的名誉地位烦恼,什么时候我们就已经离基督徒的身份越来越远了。当你了解到你生命的每一刻都活在一位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造物者的视野之内时,生活就会成为一个值得敬畏的任务。有些人以为的自由,其实是牢笼,他们所寻得的快乐,最终会成为对忧伤的拥抱。一个不喜爱敬拜上帝的人,说明他爱的还不是上帝。  相似文献   

18.
智慧语丝     
只管走过去,不必逗留着去采了花朵来保存,因为一路上,花朵自会继续开放的。——泰戈尔世界上1%的人是吃小亏而占大便宜,而99%的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源于那1%。有一种人只做两件事:你成功了,他妒嫉你;你失败了,他笑话你。人生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坏牌。——于丹战争是流血的政治,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列宁上帝给了你一双脚,就是要让你自己去走路的。——约翰·洛克菲勒世界如同一枝玫瑰花,悲观的人只想它的刺可怕,乐观的人只想它的香可爱。人一生的大毛病,多是对别人的事看得明明白  相似文献   

19.
对于幸福的理解,我们总是喜欢站在强势一方,那些认为自己是幸福的人,总是把自己归为事业成功者。其实不然,幸福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感受和判断。你不能说,那些人生坎坷、地位低下的人就没有幸福。  相似文献   

20.
刘晓霜 《天风》2005,(11):47-47
在一个城市中,有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了。一天清早,他来到教堂中,跪在那里向上帝祈祷:“亲爱的上帝,求你怜悯,也求你施恩于我,赐给我一份工作,因为我现在失业了。”然后欢欢喜喜地回家了。显然,上帝似乎在忙于其它的事物,好像没有应许他。几天过后,这个虔诚的基督徒又来到这所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