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6年,淄博市博物馆征集到一件有铭铜戈,援长12.5,宽3.1,内长6,宽3,胡长10厘米。援略上扬,前锋作弧形尖削,内部平直,中有一长方形横穿,胡部阑侧有三穿,援胡均有刃。胡部铸铭文一行五字:“叔孙氏监戈”。(图一)该戈与临淄敬仲镇白兔村高墓...  相似文献   

2.
齐刀“安阳”地望考毛公强大抵在二千五百年前,东周时代的齐国故土上铸造使用了铭文为"安阳之法化""的刀形货币,考古学界已经确证。安阳刀通长18-18.6厘米,最宽2.8-2.9厘米.重45-48.5克不等。刀体古朴、铭文隽秀。幕文有:日、匕、化、工、一...  相似文献   

3.
铜簠     
张越  王滨 《管子学刊》2010,(1):F0004-F0004
铜簠,西周晚期青铜器。高16.21厘米,口长28.5厘米。口宽24.8厘米,足长17厘米,足宽14厘米。2000年6月沂源县南麻镇西鱼台遗址出土。器与盖造型基本相同,呈长方形。腹斜收,圈足。每边中部有缺口.两侧各置简化兽耳一对。其口沿饰变形凤纹,腹部饰窃曲纹,圈足饰重环纹。  相似文献   

4.
红陶鬲     
出土于临淄桐林——田旺遗址,龙山-岳石文化层的红陶鬲,高38.5、口径30.3厘米,夹砂红陶,表面隐约可见有细篦纹。直口,方唇,折沿,束颈,直腹,羊乳状袋足,腹部有两个小型拱形纽。器身最大直径位于袋足下部。该遗址位于临淄齐故城西北约12公里的桐林村西南、田旺村东北,是一处龙山-岳石文化遗址,呈高台地地形,南北长约520米,东西宽约420米。淮阳河绕过其东边和北边,西边  相似文献   

5.
最近,张店区沣水镇梁鲁村村民梁天宝在其房屋东侧的土崖上,挖出铁釜一件,并捐献给淄博市博物馆。(见封三)这件铁釜为双范合铸,呈圆形,方唇,敛口、短颈、斜肩、鼓腹、尖底,口径30厘米,腹径50厘米,高42.5厘米。器壁较厚,从口沿至腹底厚1——0.4厘米...  相似文献   

6.
青铜钺     
张越  王滨 《管子学刊》2011,(1):130-F0004
青铜钺,商晚期。钺长327厘米。刃宽34.5厘米,肩宽23.3厘米。1966年山东益都苏埠屯一号商代墓出土,现藏于山东省博物馆。该钺形体巨大,造型奇特,厚重精美。以透雕和浮雕的艺术手法表现人物张口呲牙、双目圆睁、  相似文献   

7.
桐林遗址     
张越  王滨 《管子学刊》2005,(4):F0004-F0004
桐林(田旺)遗址位于齐国故城西北方向15公里处,乌河东岸,路山以北,地处临淄区桐林村,田旺村之间,原称“桐林田旺遗址”。桐林遗址包括田旺,桐林,  相似文献   

8.
正碑刻与碑文《高良太清观碑》是存于石碑王庄西坑塘北岸碑楼中的一通元代碑刻。石碑王庄属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沙土镇,位于牡丹区的东部、定陶区的北部,距牡丹区、定陶区均30公里。《高良太清观碑》坐东朝西,通高363厘米,其中碑首高95厘米,宽95厘米,厚33厘米;碑身高195厘米,宽95厘米,厚29厘米;碑的龟趺座长230厘米,宽100厘米,高63厘米。碑  相似文献   

9.
张越  王滨 《管子学刊》2009,(4):F0004-F0004
白玉透雕玉璜,战国晚期玉佩,器物高5.6厘米,宽12.5厘米.厚0.3厘米。1992年临淄商王墓地出土。该器物为双首龙形主体造型,两端龙首透雕,尖卷唇,巨目圆珠.独角,利齿,有须。颈饰绞丝纹。龙体表面饰有凸起的勾连云纹,背饰透雕卷云纹,形如龙鬣,云纹中心部分有孔可供佩带穿系。  相似文献   

10.
宁夏海原县文物工作者日前发现二件国内外罕见的回族文物,即二枚回族社团印章,并引起众多回族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 这二枚印章均为木质,其中一枚高6厘米,印面方形,边长4.2厘米,印文为“辽阳回民联合会图章”九个字;另一枚高为6.1厘米,印面也为方形,边长为3.5厘米,印文为“辽阳回教会之印”七个字。二枚图章均为宽缘、阳刻文,瘦细线条小篆。文学结构、笔划、肥瘦均匀、圆笔圆折、转折皆方、秀丽工致、气势宏大、刀法精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98,(8)
本刊讯6月12日至23日,闽江流域连降暴雨,造成上游溪河暴涨,福建省南平市10个县区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讯息传来,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迅速组织赈灾医疗队赴闽北灾区第一线,并送去了三千件衣物、一批药品及三万元人民币。紧接着,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  相似文献   

12.
正博兴县位于山东省北部,近几十年来,该地区出土了大批的佛教造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博兴博物馆馆藏400余件佛教造像,其中有一批关于弥勒的造像,近期,笔者对这批资料进行了整理。一、造像介绍1、北魏孝昌二年(526)王和之造像座(中插三图1)1990年4月博兴城关镇河西村出土。青石质,上为圆形双瓣覆莲,下为方形座。高20厘米、长70厘米、宽64.5厘米。覆莲座正中为正方形卯  相似文献   

13.
张越  王滨 《管子学刊》2011,(2):130-F0004
白玉双龙双螭纹玉环,战国时期玉器。器物外径11厘米,内径6.1厘米,厚0.4厘米。1992年临淄商王基地出土。这件精美绝伦的玉佩饰品,其玉料选择考究,品质优良,为新疆和田玉。玉环内外缘雕饰陶文。雕琢柔美规整,陶纹之间透雕双龙、双螭,左右对称。双龙造型曲颈回首,张口露齿。  相似文献   

14.
包兆会 《天风》2018,(7):52-53
1988年11月16日,敦煌莫高窟北区B105窟发现了一件铜十字架,该十字架出自瘗窟(即B105窟)的随葬品:横竖交叉的十字,高、宽各6.6厘米,十字四臂与一圆环交叉,十字的各端均伸出圆环之外1.3厘米至1.5厘米,十字四臂的交接点即十字中心处有一小圆形(见图1)。该十字架是用青铜铸造而成,背面中部有两个铸造时留下的乳状突。该十字架可用作徽章,可称之为景教十字纹牌饰。  相似文献   

15.
张越 《管子学刊》2009,(3):F0004-F0004
白玉透雕双龙玉环,战国晚期玉环,器物高10.5厘米,宽11厘米,内径6.4厘米,厚0.3厘米。1992年临淄商王墓地出土。该玉环主体造型为双龙形,龙首向背,曲颈向上,伸出环外,云纹长冠向内上卷,穿出外缘形成佩戴穿孔;龙体弯曲成“S”形,背饰云纹长鬣,时隐时现,婉转自如;四足二趾,矫健有力;龙尾细长,由环内伸出环外,然后又弯曲上卷收于环外。  相似文献   

16.
南阳发现明代伊斯兰文物吴东阁南阳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号称“汉画像石故乡”,也是全国汉代画像石发掘、珍藏、陈展最多的地区。最近又在南阳府衙旧址附近,发现明代回族珍贵文物两件:一是鎏金铜炉,高10.5厘米,口直径15.3厘米,重2.3公斤,周围铸有伊...  相似文献   

17.
一、孔子见老子画像石该画像石为东汉时期所造。石质,高96厘米,宽74厘米,厚29厘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于山东省嘉祥县洪家庙出土,现藏山东省博物馆。这块画像石  相似文献   

18.
玻璃随想录     
我的案头有一块玻璃砖,因为每天可以看见它,久而久之竟然引发了许多感想。那是一块普通的玻璃砖,长20厘米、宽7厘米、厚度1厘米,是一块没有经过任何工艺手段打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5,(9)
<正>约在1952年,扬州拆城墙建路时,发现了两块元代拉丁文墓碑。第一块墓碑(图一)高59.7厘米,宽37.5厘米,四周刻花边,上部刻"末世审判图",下部刻拉丁文六行;第二块墓碑(图二)残高58厘米,宽48.8厘米,四周刻花边,上部刻"圣卡特琳殉道图",下部刻拉丁文五行。  相似文献   

20.
王秀亮 《管子学刊》2010,(1):117-120
桐林(田旺)遗址的本源是什么,至今在学术界莫衷一是。根据先秦古籍中的资料互证、地下发掘、地名遗存、地理形势等多种依据综合考察分析证明,该遗址就是先秦齐国的国之仓廪"雍廪"的遗址。"雍廪"《史记》又记做"雍林"。遗址东侧的"桐林",也就是现在的遗址冠名村村名,实际就是该地命名的古音遗留。可以基本廓清,在历史流转过程中,该地名称先后经过了"雍"、"雍廪"、"雍林"、"渠丘"、"西安"、"桐林"的转折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