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选取36名被试完成乘法算式答案正误判断的实验任务,结果发现:其中有31名被试在无意识情况下使用了"奇偶检查策略",在对奇偶非匹配错误答案算式和奇偶匹配错误答案算式进行判断时,在反应时和错误率两个变量上均存在显著的奇偶效应;其中在双偶数乘数算式上判断上"奇偶效应"作用显著,说明"内隐奇偶检查策略"具有明显的使用偏好和固着使用特点。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采用"乘法算式答案正误判断的实验室任务",以"奇偶检查策略"为具体策略研究对象,探查内隐奇偶检查策略的存在及其自动性特征。实验结果表明:(1)奇偶检查策略可以以内隐方式存在,但经过不断练习可最终上升到意识层面;(2)奇偶检查策略的外显和内隐使用表现出各自独立的优势效应。外显学习策略的优势效应主要表现在正确算式判断任务中,而内隐学习策略则在错误算式判断任务中表现出"内隐优势效应"的趋势;(3)内隐奇偶检查策略的人为外显化并不能促使个体增加使用该策略的频率,也不能有效提高策略的执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于学习策略,一直将其看作是外显的元认知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但是也有研究发现了策略能在无意识的条件下使用。在国内,有学者以"奇偶检查策略"为研究对象证明了内隐学习策略的存在及其的自动性特征。国内外对学习策略是否具有的研究都较少。本文先介绍学习策略的定义、策略无意识性研究与内隐性质的判定,再对国内外学者关于"奇偶检查策略"的研究和其内隐性质的判定做讨论,并在文末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展望。文章可为国内学习策略的内隐性质研究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4.
心算活动中混合策略选择的ERP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问题大小、距离、奇偶及答案正误对心算策略选择的影响。采用先答案后算式的呈现方式, 记录了15名被试的64导ERP。研究发现, 在小问题中, 错误答案与正确答案相比, 诱发了算术不一致N400, 距离和奇偶因素影响其波峰及潜伏期。在大问题中, 距离和奇偶因素影响晚期正波, 近距离奇偶一致情境诱发了波幅较小的晚期正慢波。表明在混合情境, 距离比奇偶信息优先得到加工; 在小问题心算中距离和奇偶信息影响答案提取, 而在大问题心算中, 对于依靠距离信息较难直接判断的小距离问题, 在进一步的加工中会借助奇偶信息判断是否采用精确计算策略。  相似文献   

5.
疏德明  刘电芝 《心理科学》2014,37(5):1190-1196
本研究通过设置隐含算术策略的问题情境,比较不同顺序和设置条件的进程段行为反应和ERP数据差异,考察被试在不断练习条件下对隐含策略的习得过程及迁移应用特点。结果:被试在对隐含策略无意识的情况下,第1-4练习进程段的反应时、错误率显著低于第5进程段(探测段)。同时,不同进程段诱发的部分ERPs特征也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结论:在存在隐含策略的算术策略任务情境中,通过练习人们可以在无意识情况下逐渐生成内隐策略,诱发的ERP成分P200、N400s可以部分地反映其生成过程。已生成的内隐策略,能部分地应用到相应的新情境中。  相似文献   

6.
刘海燕  邓淑红 《心理科学》2007,30(2):454-457
以217名高中生为被试,采用计算机监控的活动操作法,探讨课堂成就目标定向、任务难度对不同学业水平学生元认知监控策略运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课堂掌握目标定向下均比在课堂成绩目标定向下更多地运用元认知监控策略;(2)高学业学生在较难任务上比较易任务上更多地运用元认知监控策略;低学业学生,在课堂掌握目标定向下.在较难任务上比较易任务上更多地使用元认知监控策略;在课堂成绩目标定向下,与课堂掌握目标定向情形相反;(3)临场动机中的自我效能感、目标方向、努力程度在课堂成就目标定向、任务难度对元认知监控策略的影响中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的核心成分,而且是内隐程度较高的心理活动。研究采用认知操作法,对经典的Mastermind游戏任务加以改编,结合访谈分析,探讨了适合考察元认知监控的任务难度和有效的元认知监控指标。研究结果发现:(1)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游戏4(要求从六种颜色中选出四种正确的颜色,且排列位置也要正确)中当知觉难度最大且又可以经过努力选择策略、根据反馈进行有效选择时,才会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元认知监控,使得游戏成绩提高;(2)“监测时间”是元认知监测的有效测量指标,而“违背反馈次数”是元认知控制的有效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8.
向玲  赵玉芳 《心理科学》2013,36(3):702-705
使用加工分离程序(PDP),以50名农村籍大学生为被试, 采用2(群体:外群体、内群体)×2(特质词效价:积极、消极)×2(加工:意识加工、无意识加工)混合设计,研究了低地位群体对内群体以及高地位外群体偏爱的内隐特征。在本研究情境中发现:农村大学生在提取城市群体积极特质词比消极特质词时的无意识加工更显著;而提取农村群体的积极和消极特质词时,无意识加工的贡献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低地位群体成员对外群体有内隐偏爱,对内群体却不存在内隐偏爱。  相似文献   

9.
连淑芳 《心理科学》2006,29(3):710-712
通过对大学生在三种想象条件下性别-职业刻板印象的IAT的结果的对比进行实验。研究表明:反刻板印象想象策略的干预效果明显,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在明显地减弱;即使是大学生,在性别-职业刻板印象上也存在内隐效应,而且没有性别差异;内隐刻板印象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在内隐的和无意识的水平上反刻板印象想象无法完全消除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对大学生在观点采择和控制两种条件下,性别-职业刻板印象的内隐联想测验结果的对比进行实验。研究表明:观点采择策略的干预效果明显,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在明显地减弱;在性别-职业刻板印象上存在内隐效应,而且没有性别差异,无论在正常情况下还是受到观点采择策略的干预,男女被试均表现出同等的情形,说明内隐刻板印象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在内隐的和无意识的水平上观点采择无法完全消除刻板印象;实验证明研究设计的性别-职业刻板印象的IAT纸笔测验版本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对于元认知能力的评价和测试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难点,特别是就数学学科而言,已有研究多围绕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元认知监控水平的评价以及能力的培养展开,鲜有全面评价学生数学学习元认知水平的问卷。同时,没有针对高中生编制的元认知水平调查问卷。故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已有的问卷进行修正和完善,通过征求专家意见与样本测试和数据分析,形成《高中生数学元认知水平调查问卷》。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信度方面,问卷整体的内部信度为0.952,分半信度为0.931,重测信度为0.946,说明问卷具有很好的内部一致性和测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司法论证型式是面向司法领域系统研究演绎推论和归纳推论在该领域的作用机理,以及逻辑因素与非逻辑因素的相互作用机理。司法论证型式的修辞研究体现在语用有效性、批判性与策略问题之三大相互联系的层面。司法论证型式的"语用有效性"更多地通过"批判性问题"得以"展示"。在司法环境的具体应用领域,司法论证型式的"批判性问题"被转化为各当事人如何运用"策略"的问题,是面向司法领域系统研究语言策略(适切的修辞方法)和可接受的司法论证型式群的相互作用机理。如此系统性研究才能刻画论证者与听众的非特设性常识关系,彰显"语境迟钝"到"语境敏感"法律方法论互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网络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水平,应用技能及自控能力会影响其上网行为,进而影响其学习和生活。本研究自编大学生网络元认知量表、网络学习行为调查问卷并应用网络成瘾诊断量表调查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偏好、网络元认知和网络成瘾的现状,并进一步分析网络元认知与网络成瘾等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网络行为总体健康良好;大学生网络花费时间存在性别差异和时间段差异;大学生网络元认知水平分布呈正偏态,大学生网络元认知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及专业差异;大学生网络成瘾比例较低,大学生网络成瘾性别差异显著;网络成瘾与网络元认知得分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初中生元认知阅读策略训练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向阳  戴吉 《心理科学》2007,30(5):1099-1103
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运用自编的元认知阅读策略训练教程对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初二学生进行了训练。结果表明:(1)对初中生进行元认知阅读策略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其阅读理解成绩;(2)对普通中学初中生进行元认知阅读策略训练的效果优于对重点中学初中生进行训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心理理论和元认知的发展问题已成为发展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关于心理理论和元认知的发展关系问题,研究者存在争议。本文从心理理论和元认知的综合研究视角出发,对二者的含义、主要研究方法和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一种角度。  相似文献   

16.
We examined participants’ strategy choices and metacognitive judgments during arithmetic problem-solving. Metacognitive judgments were collected either prospectively or retrospectively. We tested whether metacognitive judgments are related to strategy choices on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on the immediately following problems, and age-related differences in relations between metacognition and strategy choices. Data showed that both young and older adults were able to make accurate retrospective, but not prospective, judgments. Moreover, the accuracy of retrospective judgments was comparable in young and older adults when participants had to select and execute the better strategy. Metacognitive accuracy was even higher in older adults when participants had to only select the better strategy. Finally, low-confidence judgments on current items were more frequently followed by better strategy selection on immediately succeeding items than high-confidence judgments in both young and older adults.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to further our understanding of age-related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adults’ metacognitive monitoring and metacognitive regulation for strategy selection in the context of arithmetic problem solvi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教学活动条件下大学生英语写作元认知的特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Flavell的元认知理论框架,拟订了写作元认知教学的原则,并以此对两个班62名一年级大学生进行了一系列针对大学生英语写作元认知的教学活动。通过采用开放式问卷和周记调查,探究了在教学活动条件下大学生写作元认知的特点。周记调查表明:教学活动条件下,大学生的英语写作元认知特点反映出教学原则的构想,即英语写作元认知体现为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两大要素。元认知知识由任务知识、主体知识和策略知识构成,元认知体验分为积极与消极体验。开放式问卷结果表明:英语写作元认知有一定的发展性。这些结果验证并丰富了Flavell的元认知理论,对我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Although the current literature supports the effectiveness of metacognition as a learning strateg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ffects of metacognition on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happiness.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ining metacognition o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happiness of Esfahan University conditional students. Conditional students are the students whose averages are lower than 12 (12 out of 20). After three times of becoming conditional they are expelled from university. The sample consisted of 60 once-conditional female students. They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allocated to a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 was the metacognitive training sessions perform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Oxford Happiness Questionnaire scores and the students’ second semester average scores in 2003–2004 were dependent variables. The study predicted that training in metacognition should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that it would increase students’ happines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metacognitive training had increased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averag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imilarly, metacognitive training had increased the happiness scores averag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相似文献   

19.
静息态脑活动的研究关注个体在清醒、静卧、闭眼时脑的活动情况,大量实验证明静息状态下大脑仍进行着持续不断的信息加工活动,并且消耗大量能量。本文在阐述无意识活动特性以及总结静息态脑能量消耗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用无意识活动解释静息态脑能量消耗的观点,强调在研究无意识活动的心理意义的同时,还要研究无意识活动的神经机制及其生理表现。  相似文献   

20.
聂晶  郭秀艳 《心理科学》2004,27(1):130-133
在无意识研究的热潮中,无觉察知觉、内隐学习相继得到很大发展。这两种认知过程都涉及到无意识加工,相互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本文介绍了这两种无意识加工过程,并对其联系、区别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