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年前,大学毕业后我应聘到一家供销系统的贸易公司任总经理办公室主任。上任不久,我总以大学生的身份自居,一段时间后,不是看不惯周围人那种勾心斗角的行为举止,就是对公司领导的工作作风心存怨气,加之薪酬待遇不是理想中的档次,常常难以静下心来工作。两年后,为了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
木杉 《佛教文化》2016,(4):92-97
“修行修的是自己,生活中无时无刻不是在修行,我希望自己可以以身作则,从眼前做起,从当下做起,传递正能量,让每个人都心存善念。”  相似文献   

3.
那是我第一次单独出行的经历。当我一个人踏上飞速前行的火车时,内心因胆怯而生出种种复杂的感情。不过,作为一个有着坚定信仰的人,找到座位后,我便默默地坐下,开始在心底秘密地与主交流起来,因为此时此刻,面对众多陌生的面孔,心存顾虑又稍有不安的我,只有上主是我唯一的信赖和依靠。就这样,不知  相似文献   

4.
一、圣经集句仁道不朽,爱德永存。(格前·十三)彼此作仆人。(《迎拉达书》五章)心存圣神,才有爱人德;僧恶弟兄,定无孝主情。(若一三·四)欲人施诸己;如己待于人。(玛·七·十二)二、灵修你我发神爱;贞心事主为动机;舍己救人作式模。事主必益人,福音有训;奉教当爱国,圣经明言。恶语伤人心。办事经商为基督作证;仗义济穷依福音精神.利己眼界窄;无私天地宽。热爱生活,信德表现生活里;忠诚人群,服务融贯人群中。 四、《献心颂》骨肉相连结深爱;肺肝出示契真情。三、警策谎言害己体;以爱还爱我爱之爱;以心体心我心之心。圣教对联集粹@陈大明 …  相似文献   

5.
意义疗法是一种很有特色的存在主义取向的疗法。我们先讲两个人的故事,这两个人的故事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一疗法的要义。意义疗法的创始人是维克多·弗兰克,他原藉德国,是犹太人。二次大战时他被纳粹关进了威斯康卒集中营,亲眼目睹了人间最大的惨剧。他看到有的人经不住这种挫折和打击,还没等到纳粹执行死刑,就很快死去;然而也有些人却能坚强地活了下来。他发现两种难友之间有一种重要差别,这就是后一种难友心存希望,相信总有很多事没做,还有很多事  相似文献   

6.
为幸福感恩     
王利平 《天风》2011,(9):61-61
清晨,领着孩子去上学,目送他蹦蹦跳跳的背影进入学校,为儿女的健康聪明而心存感恩。 中午,备一顿家常饭菜,全家人无争无吵,欢然进食,为家人的和睦友爱而心存感恩。 晚上。铺好被褥,一家人共同赞美,齐声祷告,为家庭筑起拜神的祭坛而心存感恩。  相似文献   

7.
傅益瑶 《法音》2010,(7):47-49
<正>我常常想,"爱屋及乌"这句成语里的小鸟真是个幸运儿,而我,就是这样的幸运儿。因为,父亲与赵朴初的深情厚谊为我日后获得良师埋下了伏笔。父亲傅抱石是个惜时如金的人,我从来没有见过  相似文献   

8.
主同在     
郑璇 《天风》2001,(6):44
主啊,你是软弱人的力量,罪人的朋友,愁人的安慰;恳求使遭试探的人,得到你的保护;向迷途失足的人,显露你的恩典;使为义受逼迫的人,得着信心的坚固。主,当我在一切患难、疾病、灰心、失望中,求你与我同在;因为,有你的同在,就是天堂!  相似文献   

9.
《庄子》以躬、身、形、体指涉身体之不同领域。它拒斥《论语》里著名的礼仪化的躬身,蔑视矫揉造作的身体的修行,欣赏最初作为活身、生身的身体,而对其社会关系与义务则心存戒备。庄子尤爱玩弄形身,将其肢解、使其变形,以便让人穿透形之间的界限,与物同体,享受无限的自由。  相似文献   

10.
“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信从我的,即便死了,仍要活着;凡活着而信从我的人,必永远不死。”(若:十一,25-26) “我是元始,我是终末,我是生活的;我曾死过。可是我却活着,直到万世万代;我掌管着死亡和阴府的钥匙。”(默:一,17-19)  相似文献   

11.
长假到了,我没有出去旅行或者走亲访友,而是到孤儿院领了一个孩子回家。给一个孤苦无依的孩子以母性的关爱和家庭的温暖,这是我一直心存的想法。  相似文献   

12.
做人一不必花哨,二不可侥幸。别倚仗智力和蹊跷周旋,别倚仗体力和烟酒周旋,别倚仗心存良知和乌七八糟的事周旋,人没那么大的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3.
田素良 《天风》2009,(1):44-45
"主爱深广,无量无边,在主爱中,生活美满,我今觐主,心存感谢,猛省主爱,永铭心意.灵光如火,洁净我心,导我进行,前途光明,我灵喜乐,我心坚定,终身事主,时刻自新."  相似文献   

14.
问题何在     
马克思认为,人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主要不是表现在思想中,而是表现在实践中。正是由于实践,才使人与世界之间建立了为我关系。所谓主体性问题,要研究的正是这种为我关系的内容,主要不是指主观方面的这种或那种特性。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为我关系:一是主客体的相互分化和生成;二是主客体的双向两重化。  相似文献   

15.
嫉妒     
嫉妒产生的法则是以你为圆点,朋友为半径的群体。你不可能去嫉妒古人,也不会去嫉妒离你很远的陌生人,因为了解,你才会嫉妒,你只能为你周圉的人获取某种荣誉而心存妒忌。  相似文献   

16.
范恒山 《天风》2001,(2):32-33
基督给予每一个跟从他的人最大的本分或恩赐,就是服侍的工作(服侍神、服侍人).圣经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若有人服侍我,就当跟从我;我在哪里,服侍我的人也要在那里."  相似文献   

17.
当你接受自己的不幸,并从中学会微笑,你就是坚强的。当你克服了自己的恐惧,又去帮助他人克服恐惧,你就是勇敢的。当你看到花朵,能从中感受祝福而心存感激,你就是快乐的。当你身陷痛苦,却并不因此无视他人的痛苦,你就是仁爱的。当你明白自己智慧的有限,你就是睿智的。当你承认自  相似文献   

18.
化妆     
我认识一位化妆师,她是真正懂得化妆并以化妆闻名的。她说: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让人看起来好像没化过妆一样,妆与主人的身份匹配,能自然表现其个性与气质。拙劣化妆是, 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浓妆,  相似文献   

19.
智慧语丝     
知道事物应该是什么样,说明你是聪明的人;知道事物实际上是什么样,说明你是有经验的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说明你是有才能的人。——狄德罗我没有别的方法,我就有爱;没有别的天才,就有爱;没有别的能力,只是爱;没有别的动力,就是爱。我是极空洞的一个穷人,我也是极充实的一个富人,我有的全是爱。——徐志摩  相似文献   

20.
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已成了人们衡量人之美的标准。然而众所周知,在现实社会中,往往找不到十全十美的人,因而这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理想。同时,它又将身残志坚、残废军人和道德情操高尚,为祖国贡献过智慧才能而生理衰退的老年人排斥在美的人之外;也造成了一些健全人因长相不美,而埋怨爹妈生下我来就是丑陋的外表,我成不了美的人的想法;而另一些人又为没有钱来装饰自己的仪容,成不了美的人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