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燃烧自己     
有一个这样的寓言故事颇富启迪: 两支火把,奉火神之命到世界各地去考察。两支火把中有一支没有点燃,另一支是点燃的,发出很亮的光芒。 过了不久,两支火把都回来了,而且都向火神提交了它们的考察报告。  相似文献   

2.
家支作为彝族特有的内群体,使得彝族具有中华民族、彝族和家支三层群体结构。关于彝族家支的研究先前主要通过访谈法、田野考察法、文献法等进行,缺乏对家支的量化研究。本研究基于心理学的社会认同理论,将家支作为一个独特的内群体结构进行量化研究,考察彝族家支认同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一修订了彝族家支认同问卷,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研究二发现,彝族的民族认同,家支认同和幸福感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彝族的民族认同在彝族家支认同和幸福感之间存在调节作用,民族认同水平越高,家支认同对幸福感有着更强的预测,影响也更大。彝族家支认同对于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  相似文献   

3.
家支作为彝族特有的内群体,使得彝族具有中华民族、彝族和家支三层群体结构。关于彝族家支的研究先前主要通过访谈法、田野考察法、文献法等进行,缺乏对家支的量化研究。本研究基于心理学的社会认同理论,将家支作为一个独特的内群体结构进行量化研究,考察彝族家支认同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一修订了彝族家支认同问卷,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研究二发现,彝族的民族认同,家支认同和幸福感三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彝族的民族认同在彝族家支认同和幸福感之间存在调节作用,民族认同水平越高,家支认同对幸福感有着更强的预测,影响也更大。彝族家支认同对于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  相似文献   

4.
认识某一事物,实际上是指认识一个人所认识的事物。任何一种认识,除了认识客体之外,还有关于这一认识的认识。这种元认识意味着其中有一种对该认识的真实性的认识。这样,任何一种认识,不仅有认识性的要求,而且还有真实性的要求。比如说,“这是一支笔”,必然涉及(a)对一支笔现前存在的认识,而且还涉及(b)对该认识的认识,以及(c)对该认识的真实性认识。换句话说,我的认识(a)“这是一支笔,”必然暗示(b)“我知道我认识‘这是一支笔’”以及(c)“我知道我对‘这是一支笔’的认识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5.
南京有一种碧凤蝶,喜欢把卵产在竹枝上,因为当卵成长为蛹时,蛹爱吃竹叶。这时,竹枝上的蛹分为两支,一支贪图竹叶的美味和竹枝的安逸,仍生活在竹枝间;而另一支却不甘安逸,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食物充足的栖息地,一路跋涉,迁徙到刺槐树上,这里"缺衣少食",生存环境恶劣,刺槐树上那锋利的尖刺随时都有可能伤及蛹的身体。  相似文献   

6.
南京有一种碧风蝶,喜欢把卵产在竹枝上,因为当卵成长为蛹时,蛹爱吃竹叶。这时,竹枝上的蛹分为两支,一支贪图竹叶的美味和竹枝的安逸,仍生活在竹枝间;而另一支却不甘安逸,毅然决然地离开了食物充足的栖息地,一路跋涉,迁徙到刺槐树上,这里“缺衣少食”,生存环境恶劣,刺槐树上郡锋利的尖刺随时都有可能伤及蛹的身体。  相似文献   

7.
两支火把     
暗夜中,有两支火把。一支火把想,我要燃烧自己, 用热情的追求去迎接黎明。在燃烧中,火把不仅照亮了自己,而且还照亮了周围的一片世界。燃烧让它拥有了无限的光明。  相似文献   

8.
由于史料阙失,金朝I临济宗的传承在元明之时已经不很清楚,故诸家灯录、近现代禅宗诸书仅提及海云印简一系,对其宗派的传承往往语焉不详.本文主要利用石刻资料,对临济宗在金朝的传承发展进行疏理与考证.金朝临济宗承北宋,其法脉主要有三支,一支是琅琊慧觉的法脉,另两支分别是杨岐方会再传弟子五祖法演的法脉及黄龙慧南的法脉.其中以五祖法演这一支脉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9.
《国图》所见另一种《金刚经》"三十二分本"实为失传已久的十二分本。菩提留支依据《金刚仙论》将《金刚经》科判为十二分,形成留支译十二分本,如北敦920号、北敦2465号。流通过程中,罗什译本受留支译本影响,套用留支译十二分本的科分标题与科分起止,又形成罗什译十二分本,如北敦1225号。罗什译和留支译《金刚经》十二分本的重新发现,对我们了解罗什译本与留支译本的相互关系以及《金刚经》不同分本的文本结构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所谓复合命题是指本身包含了其它命题的一种命题,并且其真假决定于它所包含的命题的真假。这就是说,第一,复合命题的支命题不必有两个,可以只有一个,如负命题;第二、支命题不一定是简单命题。更不一定是直言命题;第三,所谓复合命题的真假决定于支命题的真假,更确切地说是:复合命题的真假由支命题的真假,通过命题联接词决定。因之,复合命题就是由支命题经命题联接词组合而成的命题。一、复合命题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培养一支精通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熟悉宗教工作、善于做信教群众工作的党政干部队伍,让他们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党的宗教工作理论和方针政策、宗教知识,不断提升导的能力。要培养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宗教界代表人士队伍。要培养一支思想政治坚定、  相似文献   

12.
选言推理有肯定否定式和否定肯定式两种。运用否定肯定式时必须穷尽一切选言支,如果不穷尽,就算否定一部份选言支,那也不能肯定剩下的选言支,否则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下面仅就一凶杀案的破案过程看是否穷尽一切选言支在刑事侦查中的不同作用。一九八三年八月九日,某地金龙水库浮起一具尸体。一个人的死亡,原因不外乎是:病亡、自杀、他杀或其他不幸事故。  相似文献   

13.
卷首语     
<正>如果说学术期刊的根就是学术,那么《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根,就是广义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它包含了两支重要的队伍。一支是国际、国内众多的美学研究者,他们以马克思主义美学为中心,兼及东西美学和美学史的研究;另一支是一个由高级别的国际、国内专家组成的编委会,他们随时向编辑部提出各种方向性的指导性意见,以及美学学科的前沿信息。所以要办好《马克思主义美  相似文献   

14.
正在挑战极限的同时,世界其实也是在提醒人们,人的能力总有极限。最近常看一档电视节目《挑战不可能》。参与节目的人,都是平时与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凡人。但他们走上节目演播厅,都带上了常人认为不可能的"高招",挑战人们认知的极限。比方说,主持人从200支点燃的蜡烛中,拿出一支,让蒙上双眼的美术家打开眼罩,观察一会儿,然后把这支燃烧的蜡烛放回那两百支中。美术家转身走近观察200支烛火,在30秒中的时间内,居然准确无误地挑出了这支烛火。这里没有特异功能,就是  相似文献   

15.
16.摩利支天。梵文Marici,音译为“摩利支”,意译为光;梵文deva音译为“提婆”,意义为“天”。摩利支天,是梵文Marici-deva的音加意译。佛教依据“光”的意义,引申附会出它会隐身法,并能以此救苦救难。《摩利支天经》说:“有天名摩利支,有大神通自在法。常行日前,日不见彼,彼能见日。无人能见,无人能知,无人能害,无人能欺诳,无人能缚,无人能债其财物,无人能罚。不畏怨家,能得其便。”其形象一般有两种。一为天女形,左手曲臂向上,手腕当左乳前作拳,拳中握一把天扇,  相似文献   

16.
拖延行为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譬如:一个因写不出报告,心焦急虑的秘书,会一支接一支地抽烟,不停地吃东西,阅读与报告毫不相干的文件甚或无聊地翻阅画报——总之除了写报告之外的一切事情都可使他  相似文献   

17.
徐慧茗 《法音》2021,(3):50-56
中国汉地佛教经北周灭佛和隋唐之际的战乱,以长安、洛阳、邺都为中心的中原地带,发生过一南一北两次大规模的僧众流动。其中向南一支广布于淮南江表诸郡和荆襄地区,日益发达,最终成为禅宗的发详地。其标志是初唐道信和法融两支禅系的崛起。  相似文献   

18.
(一) 三支论式和三段论关系方面的“相同说”和“部分说”三支论式和三段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学术界有两种看法: 第一种看法认为,陈那三支论式和三段论实质相同。如有的著作中写道:“陈那的因明三支和逻辑三段主要在前提和结论的次序  相似文献   

19.
在特殊的日子里,犹太人总要点燃蜡烛(最早是点灯).如在安息日、在重要的节假日、在婚庆日等.大约每周五日落前20分钟,家庭主妇便点起两支蜡烛,一支的含义是记住安息日,另一支是当守安息日,在蜡烛燃起时,她要感谢上帝把神圣与欢乐的气氛带给她全家.伟大的希伯来诗人C·N·贝利克(Bialik),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多以社会底层的苦难人生为主题进行创作传达,呈现出她作为一位妻子、一位母亲对生活苦难的思考,反映了德国劳动阶级的生活苦难以及在资本主义压迫下的反抗。文章通过对珂勒惠支的创作背景、作品主题变化的研究,来了解其艺术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