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场舞是社区艺术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区艺术文化建设具有促进作用.但在对北部湾某城市社区的调查中发现,社区广场舞活动普遍存在着扰民、内容形式单一、参与人员性别单一、社区居民归属意识弱、社区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要解决上述问题,社区首先应当起到宏观管理的作用,妥善处理扰民问题,积极发挥导向作用,加强对广场舞的普及教育,有针对性地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意识,社区管理者应提高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2.
李朝辉 《美与时代》2013,(12):10-10
新农村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对推进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促进国民经济的平稳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农村社区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创新化管理模式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刘金广 《美与时代》2014,(4):101-101
一、发挥村委班子的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发展农村经济,需要在现有资源条件和生产力基础上,积极创新农村生产方式,以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效率的逐步提高来促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显现独特历史、文化的城市建设作为一个完整的议题就自然地被赋予新的含义。公众对城市公共艺术的渴求无论从内容、形式追求上,或材料属性上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承载着悠久历史的陶艺在现代文明背景下日益凸显其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公共文化空间是农村文化的重要载体,而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环节。打破原有庸俗文化桎梏,重构基层公共文化空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它不仅影响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也起着重要作用,是深化农村基层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重塑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文化,提升农村文化内涵,建立农村社会新秩序。将传统农村文化的传承和现代文化的发展相融合,在创新特色、保留记忆的视角下为提升农村精神文化环境,传承人文精神,推动文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对农村各项建设事业提供了契机,提出了要求,也对农村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契机,提出了要求。那么作为小学作文教学,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让学生体会到新农村建设中的各种变化,讴歌新农村建设的成就,抒发自己的情感,则是作为一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公共艺术在社会文化建设中的不断实践,其对社区品质的改造能力逐渐被大众所认知。以建设美好的生活环境为目标的社区公共艺术发展是社会进步及时代的需求。文章通过思考社区公共艺术实践中出现的公共关系问题,对提升社区品质的实践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梳理,从而为社区公共艺术组织策划提供了参考和启示,以期为公众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良好的公共关系和优质的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8.
公共艺术教育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创新性的军事复合型人才有着重要意义。但目前军事理工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主管部门与学员们对课程的态度、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和评价方式上。军事理工院校应当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革和创新,对公共艺术教育重视起来,加强教员队伍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建立和完善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的现代化任重而道远,费孝通先生在这个历史问题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是他的小城镇建设思想,对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历史作用。费孝通先生对于小城镇的研究丰富了中国社会学研究的研究内容与方法,重温他的小城镇建设思想对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指导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城市化之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叶华 《美与时代》2014,(9):38-39
当对室内外环境进行规划和设计的环境艺术被融入社会责任后,环境艺术在两岸乡村,不论是政府主导的送文化下乡活动,还是艺术家自觉的文化帮扶活动,对帮助村民提高文化素养,生态保护,行为规范,以及灾后重建中的精神陪伴起着积极的作用。艺术进农村社区并不是针对乡村进行硬件的改造,而是通过环境的美化和艺术素养的提高,把美的种子播入农村,使乡村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11.
艺考热是近些年高校扩招的一个方面,大规模培养艺术人才是加强文化软实力的需要。可以通过艺术类学生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改变艺术扩招带来的片面追求技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政治、经济及文化繁荣发展,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也越来越关注城市交通质量。交通枢纽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城市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功能和效用,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生活。而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基于公共需求的艺术创作,将其应用在交通枢纽之中,不仅能改善交通的环境质量,还能提高交通的人文品质。基于此,对交通枢纽中公共艺术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探讨,以促进城市交通文化建设和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安静 《美与时代》2015,(3):12-14
"民族性"是北京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首要定位,地铁公共艺术当然也不例外。民族性最终体现为民族文化符号。公共艺术恰当地运用民族文化符号,对城市建设意义深远,可以有效避免千城一面的建设困局。未来北京市地铁公共艺术在发掘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优势方面一定会呈现出更多的精彩!  相似文献   

14.
人们对于"公共艺术"一词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论,直到今天,其艺术观念和设计表达仍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定论。公共艺术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很长的一段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来的。文章对公共艺术的城市文化特征和传承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我国国情,将公共艺术的设计文化语境取向作为都市文化精神传达的系统符号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从公共艺术在当今全球的发展中我们不难看出,作为一种城市形态的艺术化表现手段,它对凸显城市的特色、增强城市的标识、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塑造城市形象、凝聚城市居民的荣誉感和归属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代的城市建设中,公共艺术同其他城市建设一起承担着塑造城市形象、体现城市文化精神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公共艺术作为政府、民众与艺术创作群体之间对话、交流与合作的开放性领域,是空间与场所的公共共享,更是社会和政治学意义上的"共同享有"、"共同协作"和民主参与,是公共文化精神的凝聚与显现.而作为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数码艺术的特点与发展,尤其是其本身科技性和普及性,使得它与公共艺术在公共性上演绎着精彩的协奏曲.  相似文献   

17.
孙运宏  鲍磊 《学海》2023,(2):12-20
本文以1949年以来各历史时期的重要政策文本为依据,梳理出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五个历史时期的核心特征:新中国成立后初步建设时期的引导模式、人民公社时期的主导模式、改革开放后探索发展时期的粗放模式、税费改革后新农村建设时期的服务模式以及新时代乡村振兴时期的共治模式。通过考察不同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经验,发现其内在逻辑理路主要体现在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现代化、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化解公共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政策引领改革创新等方面。因此,推进新时代农村公共文化建设,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拓展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治理功能;坚持以农民为主体,增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内生性动力;坚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智慧化手段;坚持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协同共治,整合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资源性力量。  相似文献   

18.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敏 《学海》2006,(4):5-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事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性的战略决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发展,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城市公共空间变得日益复杂与重要,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变得多样化和艺术化。公共艺术作为面向公众的艺术,不同于传统的城市环境设计,具备开放、共享、公共的特征。艺术家用艺术语言激发人们的审美需求和更多思考,引导大众积极参与创作,让大众将自身的审美需求表达出来,达到自我价值的体现和认同。这对于塑造城市文化精神、提升大众情感体验及增强其归属感、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公共艺术如何更好地与城市公共空间相融合并发挥价值这一问题,通过对国内外建筑、景观设计案例等的研究分析,探讨公共艺术的叙事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引领农村社会思潮,凝聚共识,为我市“十二五规划”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实现有重要作用。本文作者通过分析当前新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状,就建设内容和主要措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