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怡 《美与时代》2014,(4):33-33
扬州地理位置属于江南,地理、气候都具江南特点,在中国古典园林的划分中,扬州园林归属江南私家园林,由于扬州的地域情况、文化特色、园林主人的身份、园林发展变迁中的一些政治因素等,扬州园林总体承袭了江南园林的秀雅之风,在此基础上融合了北方园林的元素,别具特色,有着“南秀北雄”的美誉。  相似文献   

2.
周杰  胡雅岚 《美与时代》2014,(10):17-17
扬州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类别之一,素有“扬州圆亭甲天下之称”。兴盛于清朝,最初为皇帝下江南所建,后为淮扬两地盐商攀富而造。经过百余年得国难动荡,现存的扬州园林仅存30余处。秀丽多姿,集南北园林艺术精华的扬州名园需要人们的关注,更需要对其艺术风格和人文精神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相地合宜,构园得体”“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地形作为园林的骨架,对传统园林自然之趣的营造有着重要作用。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巧妙运用地形营造手法,可以取得别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设计的历史文化尺度是指设计不仅满足人类基本功能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传达设计中表达的历史文化情感。扬州个园中的四季假山、风音洞等景观特点十分具有代表性。文章根据设计心理学中历史文化尺度评价要素的地域性、传承性、创新性三个方面分析扬州个园的经典之处。社会政治、人文思想、文化渗透、审美的改变等使得明清时期的扬州个园寓画于园,因画成景,具有独特的文化情调。  相似文献   

5.
<正>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道教认为,“道”是万物生成的本源和变化的根本,倡导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天人合一,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讨论道教思想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响。中国传统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园林”在古代文献典籍中往往根据不同性质,被称为“囿”“园囿”“苑囿”等,而“园林”一词是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园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6.
张涛 《中国宗教》2022,(4):54-55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包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佛教园林是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佛教寺院除了殿堂建筑(宗教空间)之外,通常都有园林部分,包括寺院的庭院绿化、独立的园林以及寺院周围的园林环境。佛教园林既保留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特色,又彰显佛教文化的内涵,形成独特的园林景观文化。中国佛教园林受禅宗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园艺文化的精髓,是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独特的构造形式和深刻的文化意义,在世界园林中有着深远的影响。面对世界园林文化的冲击,当代园林建设如何继承并发展古典园林文化,创造具有中国特色民族风情并符合人们日益提高的鉴赏需求的园林,值得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8.
围以高墙的园林,早已不是只属于文人的林泉,园林脱离了以往的人类生活情境而成为特殊的文化载体。如今,几乎每一个走进园林的人都会怀想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也都在尽可能地感知那些别具匠心的设计和发自内心的表达。园林,是中国人心中的"桃花源"。"桃花源"是造园者给予园林的情感表达,是一种意境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中国园林艺术源远流长,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其一大特点便是无园不山、无山不水,造园活动中的叠山理水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为范本,园林需理水成景,与山石景观互相借姿,方得天然之趣。当代园林家陈从周曾指出:“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贯通,全园生动。”水为活物,无论是在自然景观中,还是在人造园林中,水都不可或缺,少之,则少自然生机。理水在园林中的作用除了与山互成之外,其在中国人的审美意趣中亦不可或缺。自古以来,水在中国人的观念中,不单单指视觉上的客观景物,还包含了中国人对文化、美学和精神上的诉求。其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想象,成为叠山造园中不可或缺的生机,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牛森  吴丹 《美与时代》2021,(3):70-71
由于中西方园林存在着不同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所以中西方园林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它们又同属世界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璀璨的瑰宝。文章通过分析中西方园林的历史演变、文化差异以及二者的共性,探究中西方园林交融的过程来展望未来世界园林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园林家族中,文人园林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文人园林,可以分为文人为自己建造和为他人出谋划策修建两种情况.但是,富有文人情趣是文人园林共同的审美取向.与其他园林比较,充满诗意是文人园林的主要特点.文人园林的诗意之美主要体现在很多园林景点命名来源于诗,增加了景点的文化内涵.还表现在讲究情景交融,追求虚实相生,构成园林的意境之美.文人园林,是人们休息的场所,更是人们寻求精神寄托的地方,对现代建筑活动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学和艺术的极盛时期,不仅在诗词歌赋方面成就辉煌,而且出现了大量举世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的种类包括绘画、建筑、陶瓷、染织和园林。宋代是中国传统园林的转折期,因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文人园林风格。  相似文献   

13.
借助中西方造园方法、造园理论的对比,文章对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视觉元素进行分析,结合图片形式,探究现代西方艺术设计理论中的视觉元素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典籍中的诠释。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园林设计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形成独特的个性,中国古典园林与法国式园林和阿拉伯园林一道,并称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中国园林设计以其曲折多变的造型和自然野逸的意趣在世界园林设计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早在七八世纪已传到日本,18世纪又远传欧洲,引起英、荷、德、法等园林设计者的纷纷效仿。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是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15.
水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它在中国古典园林中不仅起到组景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园林意境的生发,寄托着我们民族的基本哲学思想,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郑航 《美与时代》2014,(11):24-24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的物质载体,它拥有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艺术底蕴非常之深厚,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在满足功能性以及实用性的同时也不应该忽视对古典园林中设计精髓的挖掘与探索,它对于现代景观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明清园林是我国古代园林的代表,明清园林代表着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组成部分。《归田园居记》《山园记》两篇文章从选址相地、叠山理水、风格面貌、植物配置、作者地位及文人本身的差别等方面显示园主人造园的诸多不同,对进一步理解明代园林有很大裨益。  相似文献   

18.
意境是中国美学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艺术理论概念。这一美学概念贯穿了唐以后的中国传统艺术发展的整个历史,渗透到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园林也不例外。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概念解释及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渊源了解,进而对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内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刘文静 《美与时代》2014,(12):26-26
唐代时期政统与道统的矛盾斗争促进隐逸思想的改变,并融入了园林中,促使了园林中郊野别业发展。隐逸思想丰富了唐代园林文化的内容,使郊野别业“隐逸”构建空间开始定型,并对后世园林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谷康 《学海》2022,(5):210-216
民众生活方式成为近年来各领域的讨论热点。民众生活方式的变迁为园林价值属性的丰富完善提供了客观条件,并回应了现实要求。本文从民众日常生活出发,将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现代园林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厘清民众生活需求和园林建设的相互促进关系,总结园林在民众不同生活领域中的角色定位与功能特征,分析园林功能拓展与价值生成的规律特征,并对园林的未来发展模式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