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现状及其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江怡 《哲学动态》2004,(1):27-31
实用主义是美国重要的哲学传统.按照美国哲学家的看法,20世纪的美国哲学大体上是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此消彼长的历史:分析哲学在20世纪40年代之后的兴盛是与实用主义互动的结果;而90年代后出现的实用主义的复兴,又体现了实用主义的强大生命力.这里我将主要围绕当代美国哲学家的论述,考察实用主义在当今美国哲学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分析当今美国实用主义的一些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20世纪初期,当现象学在德国诞生时,美国哲学界盛行的是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20世纪30年代前后,现象学在德国达到了繁荣时期,并逐渐传播到了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在,现象学(以及在现象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存在主义、诠释学)已经逐步被美国哲学界接受,并成为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之外的另一门显学.  相似文献   

3.
逻辑实证主义在二战后才被引入日本哲学学术界。在此过程中,赴日参加“美国研究研讨会”的美国哲学家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第一代分析哲学家出生于20世纪20和30年代,20世纪60年代开始产生一定影响,其中一些人在20世纪70年代出版了高质量的原创著作。第二代分析哲学家出生于20世纪40和50年代,他们在20世纪70和80年代开始教学,并继续发表分析哲学方面的论文和著作。多年来,分析哲学一直被称为“科学哲学”,大意是指科学的哲学。它经常被批评为“非哲学”。然而,分析哲学改变了哲学讨论的风格,并使形成一种足以以可理解的方式表达哲学思想和论点的语言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彭芬 《世界哲学》2008,(2):109-112
莱茵霍尔德·尼布尔是美国20世纪的神学政治哲学家.他的大量著述在当今的神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等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于这个人,国内学界关注较少,本文旨在对尼布尔的思想历程进行概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李红 《哲学动态》2004,(2):21-25
问:在<维特根斯坦在20世纪分析哲学中的地位>[2]这本书中,您认为,维特根斯坦对20世纪分析哲学的发展影响巨大,这既包括其前期哲学对维也纳学派的影响,也包括其后期哲学对牛津"日常语言学派"的影响.您认为维特根斯坦在20世纪分析哲学的发展中究竟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6.
试论戴震的语言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考察戴震的语言哲学思想,认定他的语言哲学开创了中国哲学的新转向,形成了不同于宋明理学,甚至也不同于清初哲学形态的人文实证主义哲学思考方式.其语言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区分了"指其实体实事之名"与"称夫纯美精好之名"的两类之名.第二,在讨论何者为"道"的哲学形上学问题时,首次引入语言学的句法分析,对古代汉语中谓语动词"之谓"与"谓之"在句子中的不同作用给出了明确的区分.第三,在批评宋明儒的思想同时,还引进了语词分析、句子意涵分析和文本中的言语脉络分析等具体的语言学技术性方法.第四,直接从文字训诂与语言分析入手来重新解释儒家经典的哲学意义,以语言学的实证方式追求哲学的形上之道.使其哲学既与宋明理学者从哲学思考路径出发来重新诠释儒家经典的致思方式不同,也与20世纪西方语言哲学拒斥形而上学的目标不同,从而形成了18世纪中国哲学的语言学转向的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前,哲学受到冷淡.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哲学沉寂的根本原因在于20世纪的哲学没有形成与自己的新时代相匹配的理论高峰.19世纪有自己的哲学高峰,那就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一个时代的哲学高峰,需具备三个条件:(1)整合那个时代的科技精华;(2)映现那个时代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3)满足人们对宇宙人生的理论渴望,因而能在塑造世界观、人生观方面发挥价值导向作用.19世纪中叶诞生的唯物史观具备了这三个条件,它把蒸汽时代的哲学理论发挥到了最高水平.但20世纪以来的东西方哲学,都未能形成整合当代科技成就、映现当代文明的新的哲学高峰.由于哲学落后于时代,因而遭人冷淡.  相似文献   

8.
回到马克思哲学本性的基地上探寻哲学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者按]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无疑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大致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对苏联模式的解构、20世纪90年代的形态多样化建构和21世纪初新范式的深层重构的演进历程.因此,对这一历史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加以回顾和反思,审视其在哲学观建设、基本原理拓展、辩证法再解读、唯物史观的深化以及现实问题的哲学探索等研究中的得失,对今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关于女性主义科学哲学的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简 《世界哲学》2004,(5):94-100
美国《科学哲学》2003年第一期上刊载了女性主义思想家J.A.考兰妮(Janet A.Kourany)的文章《21世纪的科学哲学》,该文从女性主义立场对以往科学哲学的一些观点进行了批评.  相似文献   

10.
李普涛 《美与时代》2004,10(11):9-10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美学界曾有有"南宗北邓"之称."南宗"是指宗白华,"北邓"就是指邓以蛰.邓以蛰(1892-1973年)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本世纪初曾赴日本和美国学习哲学,重点进行艺术哲学和美学的学习与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