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产前诊断中的伦理学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药价虚高已成为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的社会问题。国家有关部门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进行了多次药品降价行动,但效果并不明显,"药价虚高"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扭转。影响药价虚高的因素归纳起来,就是医疗卫生体制因素和市场流通机制因素,从药品市场角度探讨药价虚高现象的成因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药品价格虚高的市场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价虚高已成为影响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的社会问题.国家有关部门通过政府行政手段进行了多次药品降价行动,但效果并不明显,"药价虚高"的现状并未得到根本扭转.影响药价虚高的因素归纳起来,就是医疗卫生体制因素和市场流通机制因素,从药品市场角度探讨药价虚高现象的成因和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药品价格"虚高"已成为近年来药品市场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通过考量药价"虚高"的成因,并从实证的角度分析药价"虚高"的结果--"有效需求人数"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探讨医药代表所引出的药品价格政策等问题,通过分析医药代表发生阶段性错位的原因,引出对药品价格改革的思考。我国的药品价格虚高是导致医疗市场失控的根本原因,医药代表的错位只是一种表现。根除这种错位必须首先解决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探讨医药代表所引出的药品价格政策等问题,通过分析医药代表发生阶段性错位的原因,引出对药品价格改革的思考.我国的药品价格虚高是导致医疗市场失控的根本原因,医药代表的错位只是一种表现.根除这种错位必须首先解决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一个与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药品价格虚高问题同样重要的问题——许多安全有效的传统药物正在退出“历史舞台”的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传统药物不应被抛弃。因为人们对于传统药物的了解,无论是在药理作用上,还是在不良反应方面,都大大优于新药。  相似文献   

7.
医管、医患双重博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饱受各方诟病多时,政府不断出台的政策却收效甚微。通过分析医疗机构、管制者和患者所面临的风险与收益、行为与选择、医疗机构与管制者之间的重复博弈,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一次性博弈,提出医疗机构与管制者、医疗机构与患者的双重博弈假说。指出了"药价虚高"的根源以及解决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饱受各方诟病多时,政府不断出台的政策却收效甚微.通过分析医疗机构、管制者和患者所面临的风险与收益、行为与选择、医疗机构与管制者之间的重复博弈,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的一次性博弈,提出医疗机构与管制者、医疗机构与患者的双重博弈假说.指出了"药价虚高"的根源以及解决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9.
降低药费支出如何可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人为压低医疗服务价格导致的"以药补医"机制赋予了医疗机构抬高药价、谋取售药利润的合法权力,而公立医疗机构在药品零售环节上的双向行政垄断地位使其具有足够的能力高价卖药以获得高额卖药收益,进销差价率管制则进一步诱导医院进销高价药,而单独定价政策加之宽松的新药审批制度为药厂提高药品批发价、医院购销高价药提供了便利.所有这些问题源于政府管制的失当."收支两条线"改革根本无助于实现控制药品费用并促进医院合理用药的目标.降低药费支出的根本措施是消除价格管制,实现医疗服务市场定价、消除"以药补医"体制,消除公立医疗机构对药品零售的垄断,最终实现医药分开.  相似文献   

10.
“治病与致病”、“道德与利益”、“发展与风险”是药品安全的三大关系.这三大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治病与致病”是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道德与利益”主要是对经营药物相关者的道德伦理要求,放眼整个经济发展,药品安全保障需得益于国家药业的发展.“发展与风险”的关系是药品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李琳  郭力平  杜玉虎 《心理科学》2007,30(1):185-188
选取2~5岁汉语儿童,考察其在不同情境和不同转换程度下,对形容词“大”和“小”的理解。结果显示:(1)情境类型、转换程度和年龄分别对儿童理解“大”与“小”有显著影响,但三者交互作用不明显。(2)就情境类型而言,儿童在感知情境中理解“大”与“小”较为容易;就转换程度而言,儿童在不同情境的转换条件下理解“大”与“小”最为困难;儿童对“大”和“小”理解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总体来说,情境特点对2~5岁儿童理解“大”与“小”有重要影响,对早期教育有启示。  相似文献   

12.
系统医学与中医学的未来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医学是一种以现代系统论的原则和方法为指导,以系统生物学和现代医学的合理成分为基础的辩证医学。中医的未来形态是一种类似系统医学的"新中医学"。"新中医学"是在辩证唯物主义以及系统论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并借鉴系统医学的理论,对传统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3.
王阳明思想中的“身体”隐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揭示了王阳明对身体的两种基本样式的区分 ,然后从身体的七个具体的存在面向考察阳明身体隐喻的使用 ,以期通过此“第二序”的论说方式之反思 ,而阐发阳明乃至宋明儒家运思的能近取譬特征  相似文献   

14.
当代医学道德发展的走向理应是健康道德,后医学伦理学时代理应是健康伦理学。建设健康伦理学需要搭成一个基本理论架构。其组成至少应该有“九大理论”,即生命神圣论、生命质量论、生命价值论,医学人本论、医学功利论、医学公正论,医者美德论、医者义务(患者权利)论、医患和谐论。其间,按顺序由每三论构成一个“统一论”,将第一个“统一论”作为立论前提,将第二个“统一论”作为直接依据,将第三个“统一论”作为应用指南,如此,才能由三个“统一论”共同地更好地阐释全部健康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史少博 《管子学刊》2006,(1):112-115
朱熹强调后天的努力对个体人道德修养提高的重要性,故而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但是不可否认朱熹在探讨个体人的道德水平高低时,认为“其气质有清浊偏正之殊,物欲有浅深厚薄之异”,认为人的道德和出生时的“禀气”有关,具有先在性,具有先天的因素。他从“禀五行之气”与“五常”、“禀气与人的善恶的先在性、用“禀气”论证人道德根性上的差异的先在性三个方面,用“禀气”说明了人的道德先在性。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的新大众保健观,应及时反映科学发展的新成就,以更好地服务于大众不断提高健康需求.为此,高度重视重构和宣传"以人为本"的新大众保健观,理应成为全面小康社会公共卫生建设的一个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7.
“生”是儒家学说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儒家的许多范畴和命题基本上都能从“生”中得到说明。只有正确理解“生”的内涵和意义上 ,才能准确理解“中庸”、“仁”、“忠恕之道”和“天人合一”的含义 ,也才能把握儒家重精神情操的思想特征和推己及人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8.
Abner Shimony 《Zygon》1988,23(3):333-340
Abstract. Criticisms are presented against Eger's challenge to the demarcation between the natural sciences and ethics. Arguments are given both against his endorsement of the "new" philosophy of science and against his rejection of the fact-value dichotomy. However, his educational recommendations are reinforced rather than weakened by these criticisms  相似文献   

19.
西医院校中医学教学远期效果的强化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教学认知结构理论,突出"学科结构"教学,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按照知识结构的形式构建个人的认知结构,有助于今后信息的检索和提取从而获得长期记一忆.突出"医疗特色"教学,使学生明晰中医理论发生发展的脉络本质,并与其它医学相比较凸显中医特色.使学生不仅对中医产生正确的认知和情感,而且记忆长久,从而使教学远期效果的实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中医学是以“概念为单元”的功能医学,经络是功能网络。中医的“证”是外在的、变化着的、阶段性的。随着病的变化,证也在变化,质在变,量也在变。它有整体可控性,用模糊数学给中医的证候标量化,以便临床选方用药,“以数据治”。概念语言符号化,使中医古老的语形结构换上新衣,方便与当代科技沟通,进入网络传播,这或许是中医逐步走向现代化的一个切入点,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