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文帝(1399—1402在位)是明太祖孙,名允(火攵),生于洪武十年(1377年),洪武二十五年(1392)九月,因其父懿文太子死,立为皇太孙。洪武三十一年(1398)太祖崩,即皇帝位,时年21岁。 当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玫陷金川门时,“宫中起火,帝不知所终。”(《明史·恭闵帝纪》)有“死于大火”和“由地道出亡”之说。本文据《明史纪事本末》的  相似文献   

2.
和尚出身的朱元璋对佛教有着天然的宗教情感,他深知推崇佛教的利弊,所以他既有著名的“洪武清教”手段,又有大举法会、讲经刻经的动作。1934年在四川省崇庆县上古寺发现的《洪武南藏》,就是始刻于洪武五年(1372)至洪武三十一年(1398)完成的。朱元璋之后,除嘉靖帝信道排佛之外,其它各帝大多信佛奉法。如明成祖朱棣曾编撰了九卷《神僧传》,汇集了中国佛教史中所载记的“神僧”的资料,并下令保护游方僧人。而武宗朱厚照曾在一天之内度僧道4万。由于明代皇室对佛教的扶植与整顿,使明代佛教呈现出一时的繁盛。成化年间(1465—1488)全国僧尼有50多…  相似文献   

3.
泊镇清真寺     
河北省交河县泊镇清真寺,以建筑规模宏伟壮观,风格独特,历史悠久而驰名全国。 此寺建筑年代,至今尚未查明。据泊镇地名办公室介绍:“它始建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后在建文、永乐、万历时几经修葺,崇祯年间扩建成规模宏大的民族  相似文献   

4.
近来发现的咸丰四年修葺清真寺的功德碑中,有“龙郡(注)清真寺创自明纪”一语,知平武于明代已有回族穆斯林。又据平武回族中世代传说,他们的祖先原籍陕、甘,属军籍,是明初随军来此地而落户的。道光廿年编修的《龙安府志》载,洪武四年,明太祖遣颖川侯傅友德平蜀,由陇南入龙州;洪武十一年,又遣平羌将军丁钰定松潘。平武  相似文献   

5.
1985年7月11日,由中国科协、交通部、外交部等十个单位发起和组织的纪念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首航580周年大会,在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我国的学者、专家、港澳同胞,以及在宁的各界人士三千余名参加了大会。中国伊协副主任马贤也应邀出席。郑和,回族,本姓马,小字三宝(一作三保),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生于云南昆阳(今晋宁县)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家庭中,祖父和父亲都是曾赴麦加朝觐的“哈只”。和初事燕王藩邸,后因从  相似文献   

6.
正济宁东大寺位于山东省济宁中区古运河西岸,始建于明洪武(1368)年间,天顺三年(1459)重修,清康熙年间扩建,乾隆年间钦赐重修,始具今日规模,是一座中国宫殿式伊斯兰教建筑群。2006年5月,济宁东大寺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建筑由东西轴线排列,依次为序寺、大殿、望月楼三大部分。该寺大门为明代遗  相似文献   

7.
贵州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穆斯林自元代进入贵州,至今已有750多年。贵州穆斯林历来重视清真寺建设。贵州最早的清真寺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1398年),主要有威宁下坝清真寺、马家屯清真寺和马撒营清真寺等;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年-1619年)又建了威宁杨湾桥清真寺,盘县大坡铺清真寺。清代所建清真寺较多,著名的有:盘县大木桥清真寺、安顺清真寺、威宁岩格箐清真寺、兴仁三家寨道堂、平坝城关清真寺等。民国年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都新建或重建了一批清真寺。到2004年6月,全省穆斯林17.5万人,清真寺为151座。贵州…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黄龙风景区主要的人文景观黄龙寺,亦名雪山寺、白鹿寺,始建年代不详,传说唐代即出现该寺。民国时期编修的《松潘县志》曰,该寺为明代兵使马朝觐建(见卷5)。清代嘉庆二十一年编修的《四川通志》曰,该寺为明代洪武初年僧德恕重修(见卷42)。若依二志,黄龙寺的建成当不迟于明代。  相似文献   

9.
正乔洪武教授等著的《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三卷本)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为我国经济伦理学学科奉上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理论资源。一、该著的研究特色第一,研究体系纵横博大。该著在厘清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研究基本概念、范畴、方法、意义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从公元前1500年《圣经》的出现到2007年次贷危机整个西方经济伦理思想的完整发展史。这一系统而完整的研究体系,是目前国内最为广泛、最为全面地涵盖从古代至当  相似文献   

10.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频繁举行佛教法会,除了祈福、消灾,以及超度在战争中死亡的将、臣、民,更期望通过对宗教的限制和扶持,达到阴翊王度的目的。从洪武元年至洪武五年,朱元璋频繁在蒋山举行法会,元末明初著名的高僧几乎都应邀主持或者参与蒋山法会。作为明初佛教护法及文臣之首的宋濂,深知皇帝的扶持对于佛教发展的重大意义,除参加历次蒋山法会,还记载除洪武三年的法会之外的历次法会举行情况和参与的僧人。蒋山法会的举办客观上使佛教在明初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对于提高佛教徒融入政权的积极性、安定王朝初建时期的人心、进而维护明王朝政权的稳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明史·太祖本纪二》卷二载,洪武元年(1368年)“十二月丁卯,徐达克太原,扩廓帖木儿走甘肃,山西平”。《清史稿·世祖本纪一》卷四载,顺治元年(1644年)十一月“壬辰,石廷拄、巴哈纳、席特库等,败贼于平阳,山西悉平”。因此说,明代五台山佛教史是从公元1368年至1644年这276年间的佛教历史。其间,由于帝、后的崇佛建寺,诸王大臣的护法敬僧,高僧大德  相似文献   

12.
临夏白云观坐落在甘肃省临夏城内凤林路,是临夏地区道教全真派重点宫观之一。该观历史悠久,初为文昌观,继为文庙,再建文昌宫,后又增建白云观。白云观的前身文昌观,始建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行宣政院经历善麻建。明洪武初,又有河州西南玉伦沟(今榆林沟)三清观并入。三清观,元成宗大德四年(1300年)道人何廷秀建。洪武七年(1374年),指挥徐景主持重修文昌观。二十六年(1393年)作道纪司。成化四年(1468年)增修三清殿。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编修《河州志》时,已改为道正司①。明末道正司废。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文昌观年久失修,殿堂…  相似文献   

13.
正(九)天津劝业场建成时间:1928年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设计人:穆勒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滨江道交口的商业中心区天津劝业场建于1928年,创办人是德资井陉煤矿和德华银行的大买办、号称当时中国三位地产大王之一的高星桥。他选中了法租界21号路(今滨江道)的一片空地,于是决定斥资十万四千两白银,从英国先农公司手中购得了这块面积为五  相似文献   

14.
骆振芳 《天风》1994,(12):34-35
4月21日晚六时半我所乘的中国民航飞机抵达伦敦希思罗机场,这是我第一次踏上英国的土地。阔别43年曾教过我新约的英国老师李霖朴牧师(Rev.Philip Lee—Woolf)特来飞机场接我。他恐怕离别多年认不出我来,手中举着一个大纸牌,上面用英文写着“欢迎骆振芳教授”几个大字。他已经是78岁高龄。  相似文献   

15.
法国哲学家利科尔(Paul Ricoeur)生于1913年。在雷恩学习哲学结业以后,接替J. 依波利特,在斯特拉斯堡大学(1950—1955年)教授哲学。他先后在巴黎索邦大学(从1956年起)、南特大学(1966—1978年,1969年3月至1970年3月任南特大学哲学系主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哲学。现在他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现象学和解释学研究所的主任。  相似文献   

16.
<正> 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丛林之一的塔尔寺(藏语名为"贡本噶丹贤巴林"),坐落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二年(1379年)。这里是被藏传佛教界誉为"第二佛陀、雪域高原智者庄严顶饰"的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这里有神秘而庄严的"四大法会",这里有蜚声海内外的"艺术三绝"——酥油花、壁画和堆绣,其中被誉为  相似文献   

17.
<正>对肃王系道号的整理考辨,让我们看到了肃王系与其他宗藩在拥有道号方面的一致性,简单了解了肃王系崇道的特点和原因,这不仅为我们认知以明朝宗藩为代表的上层社会的道教信仰世界提供了良好视角,也为研究兰州乃至西北道教提供了基础史料,有助于道教的研究和发展。明肃王系,即肃庄王朱楧一脉。朱楧,明太祖朱元璋庶十四子,洪武十一年(1378)封汉王,二十五年(1392)改封肃王,次  相似文献   

18.
明代佛教是从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至毅宗崇祯十七年(1644)前后二百七十六年间朱明一代的佛教。自两汉之际佛教初传中土,经过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融会、激荡,隋、唐时代的繁荣与辉煌,宋代以后,佛教各宗趋于融合,佛教与传统儒道的融合日益加深,形成了以儒家学说为基础的“三教合一”,到明代时,佛教的发展陷入停滞,缺乏理论创新,佛教各宗派除禅宗和净土宗外基本上已徒有其名,鲜有教理显发和振兴的  相似文献   

19.
萧成 《福建宗教》2000,(5):37-38
澳门,这座在20世纪落日的余辉中从葡萄牙人手中回归祖国怀抱的城市,从其开埠至今400年来,笼罩在它上面的始终是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梵蒂冈”或“东方蒙地卡罗”的面纱。人们对澳门的印象只有一个字:谜。今天,徐晓望、陈衍德两位先生著述的(澳门妈祖文化研究)一书的问世,终于为我们掀开了这个“谜。的一角。  相似文献   

20.
一、澄观的简历和著作 澄观(738—839),唐代高僧,被尊为华严宗四祖。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11岁从本州宝林寺需禅师出家。至德二年(757)从妙善寺常照受具足戒。乾元年间(758—759)依润州(今江苏镇江)栖霞寺醴律师学相部律,后回本州依开元寺昙一律师受南山律学并往金陵依玄壁长老习关河“三论”。代宗大历年中在瓦官寺听受《大乘起信论》及《涅槃经》。又从淮南法藏学新罗元晓的《大乘起信论疏》。后到钱塘(今杭州)天竺寺听华严宗法铣讲《华严经》。大历七年(772)又往剡溪,从成都慧量重新研习“三论”。大历十年(775)到苏州从天台宗学者荆溪湛然学天台止观及《法华》、《维摩》等经疏。复走谒牛头慧忠、径山道钦及荷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