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纳训先生(祈求安拉慈悯他)长眠北京芦沟桥畔回族墓园已经一易寒暑。可是,他的名字却和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联系在一起长留人间。纳训先生的故里是云南通海县纳家营——著名的回族聚居区,全乡回族居民达千户以上。先民善工艺煅造兵器。青少年时代的纳训就生长在这“回回军匠”的工艺之乡,亲属中也有不少怀有绝技的师傅。凭他的聪明  相似文献   

2.
胡治洪 《学海》2007,(6):38-44
邓晓芒先生《就"亲亲互隐"问题答四儒生》一文之"答胡治洪教授"部分,非但没有澄清笔者在《指"误"者之误》中对他的《再议"亲亲相隐"的腐败倾向》一文中存在的理论矛盾、概念滥用、文本误读、常识缺失诸问题的质疑,反而进一步暴露了其逻辑悖谬和理性迷失,由此反映了邓先生缺乏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代转化问题的资质.与他所谓"由于我而把这一场半生不熟的讨论引向深入"的"宏愿"相反,当前这场关于"亲亲互隐"的讨论已经无可救药地被他导向了"浅出".  相似文献   

3.
评冯福宽《陕西回族史》贾羽胡玉冰冯福宽先生是当代陕西回族作家和学者,“作为记者,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反映祖国各项伟大成就的报道;作为诗人和文学家,他写出了充满爱国主义和民族感情的文学作品,读后令人奋进,催人泪下”(《陕西回族史·王怀德序》),他又是一...  相似文献   

4.
正有一阵子我有个理想,想把儿子的言行集结出版,如同孔子的门徒记下来的《论语》,书名就叫做《子曰》,差不多也可以给大人做教材。这个想法萌发是因为一件小事。一个朋友问我儿子今年几岁,他答五岁。朋友逗他,那你爸爸今年几岁?他答也是五岁。朋友问这是为什么?他说:"他是我爸爸啊。"当时我就愣在那里。那时他的表达能力还欠缺,其实他想表达的是我当爸爸五年,自然和他同岁。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个早产的胎儿。我决计把这篇并不成熟的文字抛到学术界,是因着两个不无衷曲的考虑:(一) 牟钟鉴①在他的《中国传统哲学的评价及其历史命运》(载《哲学研究》1986年第9期,以下简称《命运》)一文中,对我的《传统文化的封闭性及其时代特质》(载《光明日报》1986年5月26日,以下简称《特质》)一文提出诘难后,经由我的答难(见《哲学研究》1987年第9期文章《答牟钟鉴》),再次向我提出了诘难(见《哲学研究》1988年第9期文章《澄清与探讨》,以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的穆斯林学者、杰出的阿拉伯文专家张秉铎先生于2004年7月1日归真的消息传来,不胜悲伤。早在在我孩提时,已经听到过有关张秉铎先生的传闻。只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到《人民画报》工作后,才与他有了接触。当时我国的外事、外宣部门(如外交部、外文局、新华社和广播电台等)的阿拉伯文专业人员,业务上尚处于起步阶段。我所在的《人民画报》阿文版的同仁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张秉铎先生便成了支持我们工作的社会力量之一。先生学识渊博,阿拉伯文造诣精深,他的译文因具有典雅、流畅、表达力强等特点而受到同行的赞誉。通过学习张先生…  相似文献   

7.
张勤 《天风》1994,(5):44-45
每当我听到风琴演奏《赞美诗(新编)》374首《与主接近歌》时,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陶辉映先生。因他生前礼拜时最爱抚琴演奏这首歌。 陶辉映先生是云南省彝良县人,1905年出生于基督教家庭,从幼年就受洗归主。因父母对他教育严肃,所以,陶辉映先生自幼到蒙召归天,信仰诚笃。热心事主。在我的记忆里,他留给我们的是爱国爱教的好榜样。  相似文献   

8.
潘先生离开我们而去了!他的一生,是不尚虚华勤于治学的一生,是严于律己,宽厚待人的一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悬念着他的《易》学手稿及召开一次《易》学盛会的事。我与潘先生相识于1984年,当时我们二人参加了在武汉召开的首届周易学术讨论会,那时先生身体尚壮健,每天早上我们绕东湖作长途散步,边走边谈。先生有关《易》学方面的渊博知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有关虞翻《易》的研究,真可称得上发古人之所未发。1986年,我在北京香山讲《易》,先生去香山看我,承蒙王庭钧同志给我们拍了很多照片,谁料,这些照片已成为今日回忆先生的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9.
期待已久的陈康先生论文集终于收集译编齐全,以《陈康:论希腊哲学》为书名出版问世了。对于陈康先生我仰慕甚深,他所译注的《柏拉图巴曼尼得斯篇》是我在当一名哲学学  相似文献   

10.
《哲学研究》1988年第5、6期上发表了拙文《科学中问题的结构与问题逻辑》,前不久又发表魏发辰先生专题论文《关于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探讨——兼与林定夷先生商榷》(载《哲学研究》1989年第12期)。魏发辰先生在文章中不但对我关于“问题”的定义提出了讨论,而且也提出了建立“问题哲学”或“问题论”的任务。就他对我的文章的质疑,本文作些澄清和说明。就他提出应当建立问题学或“问题论”这一任务来说,这是与笔者近十年来的努力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生物全息律殊难回天──答叶永在先生山东肥城矿务局中心医院(271608)针对拙作《全息生物学的质疑》(《医学与哲学》1993年第3期,以下简称《质疑》),叶永在先生写了《生物全息律是客观规律》(《医学与哲学》1994年第6期,以下简称《规律》)与笔者...  相似文献   

12.
任继愈先生是我的老师,我曾在他的指导下进修中国哲学。1979年,我作为武汉大学哲学系的青年,被安排到刚刚恢复的中国哲学史教研室,为了培养青年能尽快从事中国哲学史教学,萧蓬父先生与任继愈先生联系,让我到世界宗教研究所进修。从1979年初,到1980年底,我在世界宗教研究所进修近两年。那时,任先生正在主持编撰多卷本《中国哲学史》和《中国佛教史》。  相似文献   

13.
据《宁夏日报》1983年8月4日报道 吴忠县政府举行茶话会,热烈欢迎黑书良先生到吴忠定居。 黑老先生是回族,解放前夕随外甥王增善由新疆去巴基斯坦,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市经营一家中国餐馆。后在台湾定居五年。他目睹了台湾社会风气日益颓败,便于1982年以观光名义毅然从台湾出走,辗转南洋各国寻找归国途径。后在我国驻土耳其  相似文献   

14.
方广錩 《法音》2007,(5):44-46
六卷本的《方立天文集》最近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我与方立天先生相识二十余年,他的新著我往往先睹为快。有所收获、有所感触便写下感想。故读了他的《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书评一篇;读了《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后,在《人民日报》发表书评一篇;读了《中国佛教哲学要义》后,也写了一篇书评,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82年,笔者就认识了中国杂技团一级演员、魔术师金业勤先生。那是在一次反对“特异功能”的会议上,金先生还特意单独为我表演了“透视”的魔术。这段难以忘怀的情景在我的《亲历特异功能》一文中有记述(见《科学与无神论》2001年第6期)。 金先生说过,他打年轻时就了解这类骗术。他怎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藤野先生》,初稿的题目曾为“我的藤野先生”六个字;后来划去“我的藤野”四个字;最后重又补上藤“野”二字。一篇文章,三易其题,可见鲁迅为文严谨之一班。他在《答北斗杂志社问》中曾经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无可惜”。起初将“我的藤野”四字删去,显然是为了使题目更简洁一些。但最后为什么重又补上“藤野”二字呢? 这同概念的限制这种逻辑方法有关。所谓概念的限制,是指增加概念的内涵,使外延较  相似文献   

17.
金岳霖先生是中国近代自海禁开后屈指可数的有成就、有影响的哲学家。对我来说,他是我的启蒙老师。我一到清华大学哲学系作学生,就听他的课。如果我的记忆没有错,大概听了他开的《知识论》、《休谟哲学》、《知识论问题》三门课。记得清楚的,是我们在  相似文献   

18.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业难──本刊顾问赵守正先生印象记陈书仪我是1986年10月认识赵守正先生的,交往虽不足10年,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长我10岁多,我自认是他的私淑弟子。在相识之前,久闻先生的大名,那是因为他当时已经是全国知名的《管子》研究专家。在198...  相似文献   

19.
广西回族穆斯林的几块石碑翁乾麟回族碑记是反映各地回族穆斯林历史的重要资料,因此受到许多史学家的重视。白寿彝先生在《泉州伊斯兰教在南朝鲜石刻》序言中说:"我希望以本书为开端,各地的伊斯兰教在南朝鲜石刻都能陆续收集起来,编印、出版。这对伊斯兰教史的研究将...  相似文献   

20.
正我并非叶秀山先生的入室弟子,但是我一向将叶先生视作我的老师。第一次见到叶秀山先生是1983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的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年会上。那时我在读硕士研究生,跟随苗力田先生、钟宇人先生和李毓章先生参加了这次学术盛会。与会代表三百多位,盛况空前。刚从美国访学回国的叶秀山先生在大会上作了主题发言,题目是"试论从《逻辑哲学论》到《哲学的研究》的转变"。在发言中,他将维特根斯坦这一转变比作康德从《纯粹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