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世界哲学》2007,(6):F0004-F0004
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ISCWP)将于2008年6月6日至9日期间于北京大学举办"比较哲学方法论——建设性交锋-交融"(Methodology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Constructive Engagement)的国际会议。继2004年及2005年成功举办"戴维森哲学与中国哲学——建设性交锋-交融"和"塞尔哲学与中国哲学——建设性交锋-交融"之后,此次会议是此学会第三次举办这个系列的国际会议。协办方与会议东道主为北京大学哲  相似文献   

2.
《世界哲学》2003,(3):111-111
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Internationnal So-ciety for Comparative Stui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Philosophy(ISCWP)]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会议东道主)和美国哲学学会国际合作委员会[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APA)]合作,将于2003年7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大学举办主题为“哲学交锋-交融:戴维森哲学与中国哲学(Philosophical Engagement:Davidson’s Philosophy andChinese Philosophy)”国际专题学术研讨会。本届  相似文献   

3.
主持人的话 :由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发起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美国哲学学会国际合作委员会赞助主办的国际研讨会“哲学交锋 -交融 :戴维森哲学与中国哲学” (PhilosophicalEngagement:Davidson’sPhilosophyandChinesePhilosophy)于 2 0 0 4年 6月 8日— 6月 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召开。这次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国际著名学者克劳兹 (MichaelKrausz)教授表示 ,在他所参加过的众多国际学术研讨会当中 ,这次会议的质量属一流水准。这是所有会议发言人和讨论主持人、会议东道主、学术组织方和共同赞助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20世纪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美国哲学家唐纳德·戴维森(1917-2003)的最近去世对于国际哲学界是一个重大损失,对于已经作好较充分准备、预定在明年夏季举行、主题为“哲学交锋-交融:戴维森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国际研讨会计划也是一个损失。虽然不能再与戴维森本人直接就一系列哲学问题面对面地开展交锋-交融式建设性对话,但是,经过目前组织这次研讨  相似文献   

5.
2016年11月5—6日在北京召开,由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主办,《哲学研究》《世界哲学》和《中国哲学史》编辑部协办,主题为“哲学地图:哲学研究的核心与前沿”。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河北大学等机构的近百名学者与会。“哲学地图(Map ping the Philosophy)”亦即勾勒哲学问题的分布、进展与前沿,勘探哲学研究的广阔程度、深入程度与趋势、热点。  相似文献   

6.
华来士 《哲学动态》2006,(12):66-67
2006年6月22~24日,牛津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举办了“希腊与中国古代哲学比较”(Comparative Ancient Philosophy:Greek and Chinese)研讨会,来自英国、中国(包括港台地区)、美国、瑞典、丹麦、意大利、法国、比利时等大学与研究单位的20余位学者会聚一堂,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讨论的形式以对话为主,因此这次研讨会堪称一次跨越时空的哲学对话。该会涉及10大论题,包括语言、悖论、变化、评注、美学、行动、自我、政治哲学、理性与感受以及仪礼。每论题设定两位发言人,按顺序先“希”后“中”各表。牛津大学勃宁(NicholasBunnin)与台湾…  相似文献   

7.
张卫 《哲学动态》2012,(10):110-112
2012年6月12-15日,由国际环境伦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nvironmental Ethics,ISEE)、国际环境哲学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IAEP)、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环境哲学研究中心(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at UNT,CEP)联合举办的第9届国际环境哲学年会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国家公园内的艾伦斯帕克(Allenspark)举行。与会学者40余名,分别来  相似文献   

8.
牟博 《世界哲学》2004,(5):40-40
通过对戴维森关于真理概念中心性论题的说法与道家哲学的求道传统的一个交锋-交融型的比较分析,我旨在讨论关于真理概念中心性的一个全面性论题之有效性,该全面性论题包括下述两个子论题:1.真理概念作为关于哲学探索目的之解释性规范而在哲学探索中发挥中心作用;2.真理概念作为哲学所探索的其它重要事物(例如意义和命题性思想)的解释性基础而在哲学探索中发挥中心作用.  相似文献   

9.
由国际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学会发起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美国哲学学会国际合作委员会赞助主办的国际研讨会“哲学交锋一交融:戴维森哲学与中国哲学”(Philosophical Engagement:Davidson’s Philosophv and Chinese Philosophv)于2004年6月8日—6月9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召开。这次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国际著名学者克劳兹(Michael Krausz)教授表示,在他所参加过的众多国际学术研讨会当中,这次会议的质量属一流水准。这是所有会议发言人和讨论主持人、会议东道主、学术组织方和共同赞助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当代比较哲学研究已超越了平行式的传统对比方法,开始自觉走向一种所谓建设性交锋与交融策略。(Mou,pp.337-364)这种比较哲学方法的目标在于,使来自不同哲学传统的思维方式,能通过反思性批判或自我批判而相互学习,从而在所共同关切的重要哲学问题上做出贡献。本文首先  相似文献   

11.
中国思想的现代叙述方式正在经历着一场严肃的拷问和危机中的变革. 从19世纪末"哲学"一语传人我国,严复、梁启超、蔡元培、王国维等人尝试将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哲学相联通;到五四时代(1915-1928),经西学全盘输人之暴风骤雨般的洗礼,胡适写出<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完成<中国哲学史>之后,"中国哲学"就渐成为中国思想之现代叙述的通行表达方式,"中国哲学史"也在现代中国制度化的学术体系和学科建构当中确立了不摇之地位.这一切的发生都显得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含具了相当充分的历史合理性.但是,就在我们早已经习以为常、鯈然其间而浑不自知之时,被公认是当代最大"哲学家"之一的德里达(Jacques Derrida)发话了:"说中国的思想、中国的历史、中国的科学等等没有问题,但显然去谈这些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穿越欧洲模式之前的中国‘哲学',对我来说则是一个问题."他解释说:"哲学本质上不是一般的思想,哲学与一种有限的历史相联,与一种语言、一种古希腊的发明相联:它首先是一种古希腊的发明,其次经历了拉丁语与德语‘翻译'的转化等等,它是一种欧洲形态的东西,在西欧文化之外存在着同样具有尊严的各种思想与知识,但将它们叫做哲学是不合理的."因此,中国仅可以说有思想,而绝无严格意义上的"哲学".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0月16日至19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 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共同主办,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科学发展观与环境哲学"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09年中国环境哲学年会在南京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会议论文七十多篇,先后有三十余人作了大会发言.大会围绕着"科学发展观与环境哲学"这一主题,在思想的交锋、观点的碰撞、理论的融合中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3.
当代哲学神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神学(Philosophical Theology),顾名思义,是哲学与神学之间的科际学科,大致上说,与宗教哲学(Philosophy of Religion)同义。在西方,哲学与神学的互相渗透已有悠久的历史,而近年哲学神学亦有很蓬勃的发展。然而在华人学术界,专注研究宗教  相似文献   

14.
<正>正如人们所熟知的,把Philosophy译成"哲学"的人是日本明治初期启蒙思想家西周(1819—1897)。他最初把Philosophy译成"希哲学",后来为了解释这个新概念,又以"希贤学"加以说明,而最终作为学术用语在日本固定下来的是"哲学"。在采用"希哲学"或"希贤学"翻译期间,西周曾多次把这门学问与"理学"或"性理学"相提并论。也就是说,西周最初接触Philosophy时,  相似文献   

15.
2007年2月3日下午,由北京技术哲学论坛和中央党校哲学部科技哲学教研室主办,大唐集团公司协办的第5期“北京技术哲学论坛”在北京举行。会议主题是“技术作为存在论差异———一个存在论的技术哲学提纲”,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吴国盛教授主讲,40余位科技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和部分媒体记者出席了这次论坛。吴教授的报告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中外技术哲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二是存在论技术哲学的研究主张。在第一部分,吴教授阐述了这样几个观点:(1)建立中国技术哲学研究传统:技术哲学研究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国外并不比中国领先多少,甚至在研究人员、…  相似文献   

16.
<正>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和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2015年年会将于2015年10月30日—11月1日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年会主题为"德国古典哲学与当代哲学"。此次会议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承办。在此,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前来江城武汉参加会议。现将会议情况通知如下:一、会议时间:2015年10月30日(周五)-11月1日(周日)二、报到地点:华中科技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八号楼)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哲学论纲方松华一般说来,20世纪的中国哲学大致经历了五个时期:(一)准备期,即“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这一时期,各种思想还处于介绍阶段,而固有的文化传统又处于一种激烈的批判之中,真正的哲学交锋尚未展开,因此真正开启和创立20世纪中国哲学的...  相似文献   

18.
J·T.Fraser:《作为冲突的时间:科学与人道主义研究》(Time as Confliet:a Seientifie and Humanistie 5 tudy),1978W·Murray:《海德格尔和现代哲学:批判论文集》(Heidegger and Modern philosophy:Critical Essays), 1978J.W.Dauben:《G.康托尔:他的数学和无穷哲学》(G.Cantor:His Mathematies and philo、ophy of the Infinite),1979E.D.Klemke:张科学哲学入门读物》(Introduetory 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Seienee),1979Charles Hinnant:太Th.霍布斯:参考指导》(Thomas Hobbes:A Referenee Guide.)1980.R.F·Hol…  相似文献   

19.
20 0 1年 5月 2 6 - 30日 ,由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等联合发起、主办的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召开。会议讨论气氛热烈 ,思想精彩纷呈 ,有多方面的直接对话与交锋。可以说内容既丰富又精彩 ,现就主要内容从四方面予以综述 :一、研究范式与方法南京大学张一兵 ,提出方法论自觉的问题 ,指出为了防止自以为是 ,研究者需要对自己的立场和方法有充分的自觉。他强调 ,( 1 )马克思哲学并不是一个现成的存在 ,必须首先通过文本解读搞清“马克思哲学”是什么 ,并批判性地充分…  相似文献   

20.
龚艳 《哲学动态》2013,(1):111-112
2012年7月16-19日,第11届国际哲学实践(ICPP)大会暨第4届国际人文治疗(HT)大会在韩国江原大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哲学与人文治疗实践的多维性"(The Multiplicity of Therapeutic Practice in Philosophy and the Humanities)。本次会议由韩国江原大学及台湾辅仁大学共同主办。有百余学者参会。在开幕致辞中,江原大学人文研究所主任李大范教授以及辅仁大学前校长黎建球教授结合韩国与台湾地区的人文状况指出,当今哲学实践的发展对提升社会人文素养、增强民众幸福感、防治个体及社会问题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