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审美文化研究的动因、症结与走向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审美文化研究是90年代以来文化与美学领域的重要现象,有关的文章、综述、书籍近期也出了不少。概念逐步得到厘定、范围逐步得到大致确定,主要特征一再被从各个层面加以描述。但审美文化是个日久弥新的话题,回过头来剖析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又会发现新的问题又呈现出...  相似文献   

2.
浅析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席勒的审美教育理论作了一次新的解读,对审美教育作了辨正,并发掘席勒审美教育理论中所蕴含的审美教育的途径和方式.审美教育是"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是"培养我们(作为具体个体)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的教育.审美教育通过文化教养,充分而又全面地发展人的感性和理性,使人的理性与感性.思想与情感、理智与身体得到有效协调,使社会文明、文化的符号概念(语言文学、雕塑、绘画、音乐、舞蹈等等)与"这一个"人的现实生存状况建立具体切实的联系,并将这一文明、文化有机地内化到具体"这一个"人的精神意识里.  相似文献   

3.
现代壁饰作为现代艺术的一个分支,它是艺术发展与人们生活需求的一种新的文化现象.它突破传统的审美标准和评判准则,它用形态、材料、色彩把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4.
大运河除具有历史、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意义之外,还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突出的审美属性。从审美形态上看,它囊括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科学美、技术美等审美形态。从审美范畴看,它既崇高,又优美。研究大运河的审美价值,对于丰富运河文化研究内容、深化其内涵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编辑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介于读者和作者之间,以文化选择、文化传播和文化引导为基本功能的一种独特的创造性的精神生产活动。[1]研究编辑工作的思维特征,对编辑的工作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一般说来,编辑思维是由审美思维、逻辑思维、信息思维、创新思维等构成,它体现了编辑工作的思维特征。运用审美思维,可以使文字润色,使文章的内容美与形式美达到高度的统一;运用逻辑思维,可使文章条理分明、结构严谨;运用信息思维,可以辨别文章是否有新意以及时效性;运用创新思维,可发现力作,编出精品。编辑在编稿过程…  相似文献   

6.
黎族文身是海南黎族特有的民族文化形态,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记录着黎族文化生活的演变,对研究黎族以及当地地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文章论述黎族文身的起源、历史变迁、文身类型、审美价值意义,并结合油画艺术探讨创作构思,找寻黎族文身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李西建(陕西师大中文系)当代审美文化研究,是90年代以来中国美学深入发展的一种体现。这一问题的出现向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及美学、文艺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分析90年代以来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整体状态,其基本内容大致有如下方面...  相似文献   

8.
胡蓉 《美与时代》2006,(11):74-76
在当代生活世界与文化语境中,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消费时代的来临和技术的发展等原因,促使当代室内设计审美文化发生了较大转变。对室内设计中的审美文化转变原因的分析,有助于设计师把握时代的发展规律,创造出为大众所喜欢的生活环境,同时也给当代室内设计发展以及审美文化研究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手卷由卷轴画发展而来,除了其具有审美的功能外,它的实用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文章根据手卷的构造、尺寸总结出了手卷的一些实用功能,主要是保护绘画作品、适宜收藏、适合于案头赏玩、携带方便等四大功能。这些实用功能充分展示了我国古代艺术家高超的智慧,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审美文化与审美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今天,人类文化已进入审美文化的时代,在此大背景下,审美设计已提上日程。它不同于一般的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而是以改善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生存质是为目标的关于人类生存的设计。审美设计必须以人为本,以人为出发点,应当特别关注审美文化的边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扩张,美学研究在纯美学之外开辟了一个关于大众审美的新领域,即狭义的现代语境中的"审美文化".审美文化往往没有传统美学中严格的哲学思考和神性追求,它满足于人们日常的审美需求.这也就决定了"审美文化"成为一个动态的概念,对其理解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而当代大学生的审美文化则是在当代语境下的大学生群体所呈现的独特的审美文化.  相似文献   

12.
以文道统一,情理统一,人艺统一为基本内容的美善统一,是中国古代审美文化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在秦汉审美文化中得到了极为充分的富于时代特征的表现。在秦代,它是以极端功利主义的尚用形式表现出来的。在汉代,几乎所有的思想流派都主张审美、文艺服从、服务于政治教化、伦理重塑、人格再造、稳定大一统的主旨,这种强调美善结合、刻意弘道济世,注重政治教化的审美功能观,在汉代审美文化的理论形态、感性形态和生活形态都有显著的表现,成为秦汉审美文化显而易见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当今社会里,服装已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着装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一样,受到了新思潮、新观念的影响和洗礼。与此同时,作为人们进行修饰和美化自身手段的着装文化在原有的社会意义上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着装文化不仅体现着某一历史时期的特定的文化氛围,而且也显示了着装者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及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人的审美想象力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它深深植根于中国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之中。中国独特的地理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在本源上影响了中国人审美想象力的发展,同时中国古代儒、道、禅的哲学观又为中国人的审美想象力特征提供了哲学基础和理论前提,这一切又最终形成了中国人审美想象力的独特心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美与时代》下半月刊发行一年多来,在学术界和艺术教育界已经产生了广泛影响,得到了各界朋友的认同和支持。为此,我们特向关注她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新的一年里,我们的目标是要把刊物提高到一个新的档次,使她无愧于中国当前唯一的综合性审美文化期刊的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杂志社和各位作者朋友共同努力:提高论文的学术品位。选题要新颖,内容要有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新角度、新材料。对于着重研究美学、美育理论性的论文将优先发表;提倡从审美角度探讨美术、音乐和艺术设计领域的理论问题;创作体会、素质教育和审美教育方面的文章,…  相似文献   

16.
本刊寄语     
春天是开花的季节。《美与时代》这块审美文化的园地,经过各界人士的热心浇水施肥,经过杂志社新老同仁16年的辛勤耕耘,它在21世纪的第二个春天,绽放出了新的花朵——从2002年4月起,将改为半月刊。由此,它不仅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大众  相似文献   

17.
民俗文化在我国民族文化里占据核心地位,是展示民族文化魅力的重要桥梁,它表达了我国人民真善美的优良品质与审美乐趣,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国现代的油画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财富。文章重点探究油画创作借鉴民俗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性与亲和性的重要意义。借助油画艺术传承民俗文化,挖掘我国油画创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微审美”是依托当代高新技术传播平台所形成的全新的审美形式.作为一种文化审美和后现代审美形式,“微审美”具有即时性、杂合性、碎片性等基本特征.“微审美”之审美活动的迅速发展,在审美时空、审美体验、审美类型等多个层面向传统美学理论提出了挑战,诱发了美学理论的新变.进而,微审美及相关美学理论建构,为当下美育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吴笑韬 《美与时代》2007,(12):32-34
柏林特在哲学基础、审美模式、审美感官三个层面上对审美无功利命题进行了批判,主张建立一种新的美学理论,即他所说的"介入美学".不过,这种新的美学理论与审美无功利命题在根本上是兼容的.审美无功利命题在"结合美学"中得以保留的价值在于它能为"介入美学"提供一条限制"介入"深度的底线.  相似文献   

20.
在多元化文化交融的今天,中国当代建筑呈现复杂的、多样性面貌。复杂的、多样性的建筑面貌是人类审美差异的体现。文章以中国当代建筑为研究对象,以桂林酒店建筑发展为切入点,试图从美学的角度,通过对其不同时期突出的形式特征及审美追求的研究,提炼出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和美学品格,并对中国当代建筑的未来审美追求发展做出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