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如何持不偷盗戒  偷盗不仅有伤良民,而且国家也不会太平,正如韩非子所说:"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1]管子亦云:"奸民伤俗教,贼盗伤国众……众伤,则百姓不安其居。"[2]如何才能制止盗贼的横行呢?自古以来,方法很多。据说春秋战国时,晋国的国君专门培养"特殊人才"来发现盗贼,结果盗贼并未因此而绝迹,这些"特殊人才"反而有了生命之忧。"晋国苦盗,有郤雍者,能视盗之貌,察其眉睫之间而得其情。晋侯使视盗,千百无遗一焉。晋侯大喜,告赵文子曰:'吾得一人,而一国盗为尽矣,奚用多为?'文子曰:'吾君…  相似文献   

2.
有很多人可能都听过“刻舟求剑”的故事。故事是这样讲的: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入水中,于是他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是从这掉入水中的。”船航行到终点停下之后,他从所作记号的地方到水中找自己的剑,但船已行驶,而剑没有行驶,象他这样寻找掉入水中的剑不是糊涂吗?听过这故事的人都会认为这个楚国人是个可笑和愚蠢之人:他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呢?“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如此怎么会找到剑呢?他之所以有这样的行为和犯这样的错误是因为他以静态和一成不变的观点看问题。实际上这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容易犯的…  相似文献   

3.
净因 《法音》2000,(11)
前言 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时,我们只有遵守一定的交通规则,才不会发生交通事故,警察也不会找我们的麻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也必须遵守一定的生活规则,才能平安、健康、幸福地度过一生。这个生活规则是什么呢?早在二千五百年前,佛陀便为我们提供了这种规则。最基本的有五条,一般称为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与不饮酒。 有人认为受戒难免会犯戒,不受戒就不会有犯戒的担忧。其实这种观点表现了不少人对佛教五戒缺少了解。在佛教中,戒分为性戒和遮戒两种。五戒中的前四戒(又称四根本戒)称为“性戒”,所遮止的行为本…  相似文献   

4.
学会宽容     
一个人要有肚量和涵量,即宽容别人。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人缺乏宽容之心呢?个性小器者。古人云:“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意志拘守一隅。”试想一个人目光短浅、思想狭隘,这也看不惯,那也容不得,到处与人结怨,哪能有“坦荡荡”的胸怀?私欲太高者。古人云:“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多欲是万恶之源。如果一个人时时刻刻都想着自己的利益,不知道去满足和肯定别人,甚至还把别人当作自己发展途中的“假想敌”,那么他只配做一个“长戚戚”的小人。志短狂傲者。古人云:“人无弘量,但有小谨,不…  相似文献   

5.
王阳明将“心”界定为人的灵明,其自然而然的展现就是“良知”。那么,人的灵明同其所自来的天地万物是什么关系呢?他从心的角度看天地万物时,就有了另一番结论。当其说“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时,还把天地万物看作人心之原,而当他及他的弟子都承认“灵明”是人心根本特征时,他就进行发挥了,从心为起点来展开其哲学体系。一、主动与被动:心之发动与随感而应下面这段话基本上反映了王阳明的心物展开模式:“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  相似文献   

6.
答问的艺术     
说话,包括问话和答话。而答话往往比问话更为重要。是直答其问,还是迂 作答?是褒语相告,还是反唇相讥?是直露心迹,还是答非所问?往往因场合和问话者的不同而作出不同的回答。 一、设喻明理。有时候打个比喻比从正面讲道理更明白简洁。有一次,一个学生问刘吉(科技大学副书记):“现代化大生产运用的是高等知识,为什么要我们补习初中知识呢?”他回答说:“有个笑话说:一个人在吃第五个烧饼时饱了,他说,早知如此,何必吃前四个呢?”通俗而明白。 二、同理相讥。用对方问话中所显示的道理来回答对方,这样可达到“以其人之道还…  相似文献   

7.
《法音》2001,(3):16-24
偷盗不仅有伤良民,而且国家也不会太平,正如韩非子所说:“夫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管子亦云:“奸民伤俗教,贼盗伤国众……众伤,则百姓不安其居。”如何才能制止盗贼的横行呢?自古以来,方法很多。据说春秋战国时,晋国的国君专门培养“特殊人才”来发现盗贼,结果盗贼并未因此而绝迹,这些“特殊人才”反而有了生命之忧。  相似文献   

8.
佛言祖语     
《法音》1994,(6)
凡初发心人,既受三皈依,应续受五戒。倘自审一时不能全受者,即先受四戒三航,乃至仅受一、二戒都可。在家居士既闻法有素,知自行检点,严自约束,不蹈非礼,不敢轻率妄行,则杀生、邪淫、大妄语、饮酒之四戒,或可不犯。惟有在社会上办事之人,欲不破盗戒,为最不容易事。例如男人合买地皮房屋,与人合做生意,报税纳捐时,未免有以多数报少数之事;因数人合伙,欲实报,则人以为愚,或为股东反对者有之;又不知而犯写明知违法法律而故犯之事,如信中夹寄钞票,与手写函件取巧掩藏,当印刷物寄,均犯盗税之罪。凡非与而取,及法律所不许…  相似文献   

9.
当今,道德失衡或道德滑坡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成为社会刻不容缓的一个问题。那么,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何处?即道德失衡或道德滑坡的实质、成因是什么呢?如果我们将道德失衡或道德滑坡视为“精神现象”,那么,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决定意识”这一最基本的命题,笔者认为,当今社会的利益失衡是道德失衡或道德滑坡的主要成因。为什么?因为“义”和“利”是始终捆绑在一起的。谁都不会否定,作为道德范畴的“义”是一种“精神现象”;而“利”,则是一种“物质现象”,一种经济现象。所以我国社会自古以来就有“义利之辨”。“辨”之实…  相似文献   

10.
周永健 《天风》2008,(22):37-37
问:上帝起初创造亚当和夏娃,他们二人生儿育女,从而繁衍人类的后代。这是否表示之后他们的儿女结合,犯了“乱伦”之罪?上帝容许早期的人“乱伦”吗?  相似文献   

11.
在其1943年一篇题为“尼采的话‘上帝死了”’的文章结尾处,海德格尔说道:宣称上帝之死的“疯子正是大声叫喊着‘上帝’而寻找上帝的人。在这里,可能真的是一位思想者发自心底的叫喊?而我们思想的耳朵呢?……除非我们开始思想,否则就听不到这种叫喊。只有当我们已经体会到,干百年来被人们颂扬不绝的理性乃是思想最顽固的敌人,思想才能启程”(海德格尔,1975-,v:267)。  相似文献   

12.
吴志福 《天风》2017,(7):34-35
前段时间,有位姊妹跟我说:“我们教会有位女同工最近情绪很低落。原因是她与一位非信徒结婚后,发现教会里的弟兄姊妹对她不再像以前那么热情了。这位姊妹感到难以接受,因为她的丈夫虽然不信主,但很支持她在教会的服侍,而她公公也开始了解基督信仰,有信主的想法。为何教会里的人如此轻看不同信仰的夫妻?”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天主教》2002,(2):42-43
在七件圣事中,最令人奇异的是告解圣事。我们抗拒天主,得罪的是天主,为什么要在神父面前告明自己的罪过呢?他不是和我们一样,也是罪人吗?对这件圣事,连教友们的看法也不一致。热心的教友,认为这件圣事对于人的灵魂很有助益,他们都很愿意多办。不热心的教友,认为那只是例行公事,因而敷衍了事;谁若如此,既非出自真心,怎么可能获得益处呢?办告解究竟有何用处呢?现在让我们来讨论一下。我们或因做错事而得罪了人,或因言重而伤害了人,都应该要勇于认错,与人重修和好,千万不要彼此永远仇视;我们这样做,大家都认为是对的。但…  相似文献   

14.
张效法 《天风》2008,(14):35-35
问:神在伊甸园里设立一棵分别善恶的树,人因吃了禁果而堕落。然后再差遣基督道成肉身来拯救,这不是多此一举吗?神为什么要这样做?神既是全知,应该知道人会因摘吃那“果子”而犯罪,为何还要放那棵树使人陷在罪中呢?甚至有人说:“这样,人类犯罪,神也要负一部分责任!”这样的理解对吗?  相似文献   

15.
李纪 《中国道教》2002,(6):44-45
道门中人经常说要“持经佩戒”。那么,经戒到底有什么作用呢?《要修科仪戒律钞》中说的很清楚,“经以检恶,戒以防非”。遵经修道,依戒行事,对于修道者修道能否成功往往有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易经》的视角作为五经之首的《易经》在中国哲学史乃至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均有重大影响。《四库提要·易类小序》言:"《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异者又援以人《易》,故《易》说愈繁"。值得沉思的是:一部《易经》为何具有如此广阔的影响呢?即它为什么能兼及如此众多的领域呢?相比之下,与《易》同为儒门经典的《诗》、《书》等等为何就不能旁及如此多的东西呢?我以为,《易经》如此巨大、独特的影响在于它的卦图与卦爻辞的结合形式。且看…  相似文献   

17.
生命之源     
人离不开水,据说人身上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东西是水,世界上所有的活物都离不开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可见,水确实是生命之源。为什么所有的生物都离不开水呢?是否水自身安排了它这样的作用呢?水绝对不能,我们相信水对生物的重要连它自己恐怕都不知道。是否生物选择了一定要以水为自己的生命之源呢?也不大可能,因为如果是那样,那么,它们在遇到水荒时自己就可以自我调节另寻它路了,世界上也就不会有同水有关的那么多的问题了,可是,事实却不是那样,古代不说,就是现代,因为水的问题引发了不少问题。非洲有许多国家的人民都因缺水…  相似文献   

18.
“从此,悲哀之幕,那全部人生的深沉而不可平息的忧郁,笼罩了整个自然”。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的这段论述,其难以捉摸,恰似任何涉及上帝、“黑暗的根源”及恶之存在的讨论一般。有些人发幽古之深情并且对这样的哲学家颇感兴趣,他们乐于思考神和人的生活之“奥秘”,乐于思考与爱和创造性须臾不离的恶和浑沌之力量,上述问题是否专属这些人呢?如果情况是这样,那么谢林就成了那些喜好在爱之辩证法的“深层”、在神秘反思中默想恶之积极性质的人们所偶然涉猎的话题。然而,  相似文献   

19.
《法音》1989,(6)
菩萨戒的持犯与得失既然受了菩萨戒,就该明白持犯与得失的问题了。菩萨戒与声闻(小乘)戒的最大不同处,有两点:一是持戒的对象,二是受持的时间。前面已经约略说过,菩萨虽持一戒,要比小乘持具足戒的功德更大,因为菩萨戒的每一戒都是“无尽戒”。持一戒,即在一切  相似文献   

20.
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已经过去二十年了,这场讨论从表面上看是一场哲学争论,但是,一个认识论问题的争论何以能够产生如此重大的社会影响呢?进一步说,哲学认识论的问题和社会问题之间有何关联,这种关联是否具有普遍性,如果确有普遍性,那么它又是怎样的呢?在哲学史上,认识论的学说和历史的联系不但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而且其联系还非常之紧密。从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关注人的社会的、历史的和道德的学说转向时开始,认识论的思想就包含着社会学的含义。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的著名命题把认识认与伦理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