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包兆会 《天风》2016,(10):47-48
正苏雪林(1897-1999),安徽省太平人(今黄山市黄山区),楚辞研究专家、文艺评论家、著名天主教作家;在文学创作、学术研究上为基督宗教贡献颇丰。她是楚辞研究专家,写有《屈赋新探》:也是文艺评论家,著有《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也是著名天主教作家,曾被阿英称为"女性作家中最优秀的散文作者",著有小说集《棘心》、《天马集》,散文集《绿天》、《屠龙集》等,各类作品  相似文献   

2.
辛琳琳 《中国宗教》2014,(11):48-49
一1922年,第一任罗马天主教宗座驻华代表刚恒毅主教(Cardinal Celso Costantini)来到中国。由于艺术造诣深厚,对中国文化兴趣浓厚,他对中国的天主教艺术极为关注。他曾与一些教长信函往来,讨论过宗教艺术的问题,讨论的主题就是天主教艺术"本土化"的问题。这些信函后来被结为《天主教的艺术兼容并包》一书刊行,并且被译成多种语言而流传于世。从这些信函中可以看到他的立场:  相似文献   

3.
王涵 《中国宗教》2022,(1):88-89
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是我国宗教健康传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再次强调宗教要坚持中国化方向。天主教如何践行中国化,或许可以在《处境中的探索与思考》一书中找到答案。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处境中的探索与思考》一书,是一部关于我国天主教中国化研究的文集汇编,汇集了作者多年来在《中国宗教》《人民政协报》《中国天主教》《神学研究》等期刊报纸上发表的论文和译文共67篇。作者周太良先生,在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从事研究和文秘工作30余年,他不仅储备了丰富的教会知识,而且还一直笔耕不辍,研究视野纵横海内外。  相似文献   

4.
陈垣与英敛之因机缘得以相识后,相知相交近十年。1917年,陈垣在英敛之的鼓励与帮助下,发表了第一篇史学学术论文《元也里可温考》,奠定了在学术界的地位。之后,他们开始收集整理并校勘出版了一批明清时期天主教著述。陈垣与英敛之不仅大力推进了中国天主教史学术研究,而且积极投身到中国天主教的本土化建设中。对于陈垣而言,英敛之已成为影响其一生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5.
李兴华,汉族,1938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专家。1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起在中国社会科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1998年退休后,继续从事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代表作有专著《中国名城名镇伊斯兰教研究》,合著《中国宗教史》《中国伊斯兰教史》等。  相似文献   

6.
正学者档案李兴华,汉族,1938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伊斯兰教研究专家。1964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同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1998年退休后,继续从事中国伊斯兰教的研究。代表作有专著《中国名城名镇伊斯兰教研究》,合著《中国宗教史》《中国伊斯兰教史》等。  相似文献   

7.
自唐、元而至近代,基督宗教曾先后四次传布中国。广东和天主教发生联系的最早记录是宋代末年,天主教传教士"尚由贾舶至广州"(艾儒略:《西学凡》),由于年代久远,这一说法无法考证。16世纪,天主教第三次传入中国,广东成为天主教向中  相似文献   

8.
近世基督教、天主教传入中国内地的时间及其社会背景、传播路线、传播方式等各不相同,别具特色。二者以不同的策略及方式在教会的本位化和本土化建设方面都各自做出了努力,取得了成效。在基督教、天主教传入中国内地的同时,也带来了近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医疗技术,兴办了一批近代化的学校和西式医院,推动了中国内地近代化进程,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9.
正一1922年,刚恒毅(Celso Costantini,1876-1958)来到中国。这位擅长雕塑、深谙艺术史、倡导天主教"本土化"的枢机主教,对于天主教绘画艺术的中国化做出了诸多贡献。在他看来,"一个本籍艺术家,应该深明宗教画像学的内容,然后用他自己的表达方式,按照他本国的形象语言,把自己的主题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0.
1922年,由教宗庇护十一任命的宗座代表刚恒毅来到中国,揭开了20世纪天主教本土化的新的一页。刚恒毅于1924年召开的天主教全国主教会议,以及于1926年亲率6名中国主教赴罗马参加由教宗亲自主持的祝圣仪式,提高了国籍神职人员在教会中的地位,并应合了当时教会内部的民族主义思潮。同时,刚恒毅提倡利玛窦的“文化适应”传教方式,促进天主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和沟通,主张用本土民族的哲学语言和艺术形式表达天主教的信仰,无疑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开辟了一种新的途径,在文化交流史上亦颇具意义。刚恒毅亦由此成为自利玛窦以来推进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1.
"夫至大"牧函是天主教历史上的一份重要的文件,曾对中国近代天主教的本地化起过相当大的作用,是教宗本笃十五在1919年11月30日颁发的。但在颁发之后,遭遇了中国不同群体或欢迎或抵拒的各种反应。本文将梳理1920-1940年代围绕夫至大的史实,并着重通过分析1944年夫至大25周年纪念活动和文章,管窥1940年代中期中国天主教会在本土化进程上的进展(如国籍神职增多、人才培养力度加大等)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如经济压力以及中外籍传教士的关系等),由此尝试比较新教与天主教在本地化路径上的相同与区别之处。  相似文献   

12.
晚明,天主教带给中国一种排他性的宗教观。天主教攻击佛教、道教,挑战了传统的"教"观念。1623年,寓居杭州的士人许大受在《佐辟》里试图反驳天主教的攻击,重构一个封闭性的"三教合一",并发动一个反基督宗教运动来禁止天主教。1625年,许大受很突然地停止了这种反基督宗教运动,而且决定销毁他的书。虽然《佐辟》试图建立一种排他性的三教合一,但是许大受也意识到这种排他性的宗教观违背佛教及新儒家的基本思想,这使他最终放弃。通过这种历史案件,我们可以重新反省西学东渐所带来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13.
包兆会 《天风》2015,(4):48-49
许地山(1894-1941),笔名落华生,祖籍广东揭阳。他大力提倡白话文,推动中国新文化运动,是"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他是知名的宗教史研究专家,著有《道教史》等。他是基督徒,也是著名的基督徒作家。许地山(1894-1941),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华生。祖籍广东揭阳,生于台湾一个佛教家庭。1906年至1910年,进入广东随宦学堂读书。在课余时间,跟随一位英国牧师学习英文。1913年,前往位于缅甸仰光的中华学校与共和学校当教师。1915年12月,从仰光回福建。1916年在福建漳  相似文献   

14.
正1922年,刚恒毅(Celso Costantini)来到中国,这位对艺术有着极大热情的枢机主教极力倡导天主教艺术的"本土化"。在他的影响下,当时出现了天主教艺术中国化的广泛尝试。其中就包括天主教绘画艺术。今年5月,故宫博物院与梵蒂冈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传心之美——梵蒂冈博物馆藏中国文物展",充满中国审美情趣的天主教艺术品是一大亮  相似文献   

15.
由法国当代著名学者若望·迪罗塞和若望·玛耶合著的《天主教简史》(原名《公教史》),已由天主教上海教区梅乘骐老神父从法文译成中文(沈保义校),最近已由上海教区光启社(上海蒲西路120号)出版发行。〔沪出内准(89)119号〕,每册1.50元。《天主教简史》是法国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我知道?》大型知识小百科丛书的一种,已被译成38种文字,在42个国家出版发行。该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天主教二千年来的历史,是教会史的一本简易读本。为了帮  相似文献   

16.
严锡禹 《天风》2018,(9):29-30
1844年,广东顺德人梁廷枏写作了《耶稣教难入中国说》一文。两年后,作者将此文与其他三篇研究欧美国家的文章合编成册,刊行于世,取名《海国四说》。梁廷枏何许人也?他生于1796年,卒于1861年,工诗文、善书画。因身处岭南,较早开始从事西洋研究,且因阅读了大量基督教的宣传材料,写成此文。他可被视为中国近代早期研究基督教的代表人物。梁廷枏涉猎之材料多取自天主教,因此其所言之耶稣教,指天主教的情况居多。"故凡尊耶稣者,至称之曰天主,其教亦称天主教。"  相似文献   

17.
罗明坚所著的《圣教天主实录》是中国天主教历史上第一份中文文献,这份文献在中国天主教史和中国文化西传研究上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收藏在意大利国家图书馆的罗明坚用拉丁文写的《仁义礼知信》,不仅包括了《圣教天主实录》的部分内容,还包括对中国的简单介绍。通过对这份拉丁文文献的作者、文献的基本内容以及这份文献首次向西方介绍的中国内容的研究,进一步说明罗明坚在中国天主教史上的奠基地位和他在中学西传上的开拓性贡献,同时,揭示出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和"中学西传"的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徐伟 《中国宗教》2017,(7):54-55
一1922年,刚恒毅(Celso Costantini,1876-1958)来到中国。这位擅长雕塑、深谙艺术史、倡导天主教"本土化"的枢机主教,对于天主教绘画艺术的中国化做出了诸多贡献。在他看来,"一个本籍艺术家,应该深明宗教画像学的内容,然后用他自己的表达方式,按照他本国的形象语言,把自己的主题表达出来"。  相似文献   

19.
我和《中国天主教》连着心, —同呼吸,心相映。十年前的相识, 十年来的深情, 人生道上正柏翠松青。是你, 唤醒沉睡的往昔, 展开一卷卷《古约))((新经》。是你, 翻动百年来的往事, 惦念着一部《中国天主教史》的酸辛。而今你, 欢语叙不尽当代中国教会的中兴, 弘扬圣教, 宣主救恩  相似文献   

20.
冯契同志的新著《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和他主编的《中国近代哲学史》,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以下简称《进程》),是他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的姐妹篇;《中国近代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