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尚俭,贯穿于晏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和个人生活。因此,后人论晏子,都标出一个俭字。但如何看待晏子的尚俭,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成为晏子学派归属争议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拟把晏子的尚俭和诸家的有关思想作一横向的比较,以便探其异同,明其归属。  相似文献   

2.
谏君是晏子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本文以《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谏下为解读文本,从爱民恤民、任贤远谗、赏善罚恶、重人远神、守礼中节、社稷无常奉等方面,对晏子的谏君思想进行了深入系统地考辨。  相似文献   

3.
晏子的人格     
人格,是个体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表现为一个人有异于他人的行为风格。中国春秋时期的齐国名相晏子,是一位以崇高人格魅力而名垂青史、百世流芳的哲人。与其同时,不轻易许人的孔子多次褒扬他,称赞他“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史学家司马迁由衷地钦佩晏子,宣称“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唐代的杨夔赞晏子“独立  相似文献   

4.
论晏子在齐文化中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文化, 周初确定了基调, 春秋前期发扬光大, 春秋后期整合发展, 至战国则大放异彩, 通过百家争鸣, 汇集各家精华, 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齐学体系, 成为中华文明正宗。在这个浩瀚澎湃的发展过程中, 晏子是由比较鲜明的齐法家向综合性、多元性文化过渡的过渡期人物, 是齐国复礼运动的倡导人物, 是齐鲁文化合流的先驱人物。  相似文献   

5.
晏子与廉政     
晏婴(约公元前580年——前500年),字平仲,莱之夷维(今山东高密)人,灵公二年(前556年)登上齐国政坛,官至齐相。其人敏锐善辩,刚直不阿,鞠躬尽瘁,尤以节俭廉政闻名于世,世有“管侈晏俭”之说。笔者就其思想的闪光点——清正廉俭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晏子是非辨     
我们认为,晏子被后世法家和儒者攻击最甚的地方,正体现着晏子最值得称颂的思想,而那个广为传布的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却给晏子脸上抹了黑。是非颠倒,应予驳正。一、晏子盛赞陈氏,慧眼高绝当世后世法家和儒者对晏子攻击最甚的是晏子对陈氏的态度。韩非说:“今有田常之为乱有渐见矣,而君不诛,晏子不使其君禁侵陵之臣,而使其主行惠,使简公受其祸。”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相似文献   

7.
张继 《管子学刊》2003,(3):55-59
晏子是中庸思想的实践者,其著名的“和同”论是其对中庸思想的理论概括。晏子的中庸思想源于春秋时期天道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是科学进步和人们认识提高的结果,是一定方法论和思想的有机统一。晏子中庸思想主要表现在其为人处世和政治生涯中,也是其政治成功的理论基础。但其思想有其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晏子人才思想述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我国春秋时期,尊尚贤人曾成为时代的风尚,成为一个国家开明政治的标志。由此形成一股贤人政治的思潮。对于这股思潮的代表人物,人们注意比较多的是孔子和墨子,而往往忽略早于孔子约一百年的管子以及和孔子同时代的晏子。事实上,在管子和晏子那里,都已经有比较完整的人才思想,甚至在许多方面孔子有所不及。他们的人才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广泛而深刻的。本文仅就晏子的人才思想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9.
晏子伦理思想略论黄宝先晏子是姜齐末年著名的政治家,他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思想体现了一种伦理精神。他的伦理思想对儒家学派的早期思想家们产生过重大影响,其中的许多观点成了儒家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之一。本文试就其伦理思想中的礼、义、忠、孝等的基本观点作一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
晏子是姜齐后期的一位名相,也是齐国史上唯一可以同管仲齐名的政治家。本文试就晏子的治国方略作以探讨,以为今天的国家建设与治理之借鉴。一、选贤举贤的政治方略晏子十分重视为政问题,认为国家的治理最根本的就在于政治方略,而政治方略中又是以选贤举贤为根本。在晏子看来,国事、民事、天下事,非贤者无以治理,但贤能之士又需要举之、官之。他说“举贤以临国,官能以敕民,则其道也。举贤官能,则民与君矣。”(《晏子春秋·问  相似文献   

11.
早在晏子以前的政治家管仲就十分重视发挥外交活动的作用,《管子·中匡篇》载:“管仲会国用,三分之二在宾坐,其一在国。”就是说管仲把国家财政中的三分之二的款项用来搞外交活动,并且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管仲这一重视外交活动的思想被晏子继承和发扬下来。当然,晏子重视外交活动的目的同管仲不完全一样,管仲进行外交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加扩大齐国的势力和影响,而晏子则不同,由于“晏平仲之在  相似文献   

12.
于孔宝  刘玉山 《管子学刊》2013,(3):24-26,39
《晏子春秋》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它是稷下先生依据齐国历史档案和民间流传的晏子轶事而编辑成书的,反映了晏子的思想和事功,是晏子研究的重要资料;晏子的思想或日晏子之学是独成一家、自成体系的,其忠谏匡君、爱民恤民是其政治实践和思想的核心内容与精华;晏子对孔子政治主张所认同的是其思想的内核,而要反对和摒弃的是儒者的礼乐形式或外壳。  相似文献   

13.
晏子是春秋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晏子的思想和事迹在中国古代有着重要的影响。易学是中国历代学者解读《周易》而形成的一门学术,易学在中国古代属于显学,在中国古代学术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由于晏子在中国古代有着重要的影响,古代一些易学家就会引用晏子的思想和事迹来解读《周易》的文本。晏子在古代易学领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古代易学领域对晏子事君之道的称许;古代易学著作对晏子和同观的发展;古代易学领域对晏子的节俭观念的评价。深入研究晏子对古代易学的影响,对于理解晏子其人、其事、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影响有着积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试论晏子的民本思想黄宝先晏子是我国先秦姜齐末期的一代名相,他曾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代君侯之相,政绩颇厚。《史记·管晏列传》载"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后百余年有晏子"。把晏子当成管仲的思想及事业的继承者和发展者,认为他"以节俭力行重于齐。...  相似文献   

15.
晏婴是古代有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主张省刑薄敛,提高节俭,并能身体力行。他提出“和”“同”的思想,主张用“和”“同”来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以及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闯的关系。他反对朝居严,要求上不聋、下不瘖,并特别强调统治者应能适当地听取来自下层的意见以便增强决策的准确性。晏子的这些思想和主张成了他的社会教育思想的基础。事实上,正是基于此,晏子的社会教育思想才得以形成,并深深地打上政治的烙印。本文试就晏子社会教育思想中的教育目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等做点探讨。  相似文献   

16.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末期齐国莱地夷维人,是与管仲齐名的贤相,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参政长达五十多年。这个在历史上以节俭力行、爱国忧民、机智善辩著称的杰出政治家,实际上也是一个思想深邃、见解独到的美学家。他对美的精辟见解,曾地中国早期美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晏子名婴,历史名相,事灵、庄、景三公皆顺,尤以节俭名于世。治国以民为本,尚礼治。他认为,国家的兴衰,与礼治的行与废有着密切的关系。《晏子春秋·内篇谏上》载:晏子曰:“礼亡而政从之,政亡而国从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载:晏子曰:“礼之可以为国者久矣,与天地并。...  相似文献   

18.
对《晏子春秋》中大量的对问材料的梳理分析,可以发现晏子对君臣之道的看法,既反映了前代和当代思想家们对他的世界观的影响,又影响了后世大批学者的观点。晏子生当周室衰微的春秋末期,他的君臣观既受周代礼法的影响,又有个人独特的创见,表现了晏子顺应时代而又超越时代的入世思想。  相似文献   

19.
晏子是齐国与管子齐名的贤相,专门有《晏子春秋》一书记载了他治理齐国的政绩和各方面的思想主张。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说此书“世多有之”,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葬出土的竹简中也有《晏子春秋》,说明这部书在当时颇为流行。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名臣贤相为数不少,但能够象晏子这样有后学记载其言论事迹自成一书,并且广为流传的却为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