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持距离     
哲人说过,时间有了距离,才有了历史;空间有了距离,才有了天地;人与人之间有了距离,才有了神秘。历史是一部大书,天做封面,地做封底,距离是一支生花妙笔,无数催人泪下的故事世代演绎。没有了故事,历史只是一张白纸;没有了距离,一切都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2.
“人生有苦难,有重担,人性有邪恶,有欺凌,但是到后来这些都对我有益处,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说这番话的,就是世界电磁学的奠基人、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者法拉第。  相似文献   

3.
种子     
“人生有苦难,有重担,人性有邪恶,有欺凌,但是到后来这些都对我有益处,苦难是化了妆的祝福。”说这番话的,就是世界电磁学的奠基人、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者法拉第。  相似文献   

4.
参天古木需要大地支撑,万吨巨轮需要大海支撑,你我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亲情的支撑。得到别人支撑是一种幸运,不忘别人支撑是一种品格,创造幸福支撑别人是一种境界。朗朗晴天有丽日支撑,暗暗黑夜有华灯支撑,苦苦长路有脚印支撑,寒天隆冬有红梅支撑……有了支撑,世间一切都变得美好,有了相互支撑,世间一切都显得吉祥。  相似文献   

5.
参天古木需要大地支撑,万吨巨轮需要大海支撑,你我的健康成长需要父母亲情的支撑。得到别人支撑是一种幸运,不忘别人支撑是一种品格,创造幸福支撑别人是一种境界。朗朗晴天有丽日支撑,暗暗黑夜有华灯支撑,苦苦长路有脚印支撑,寒天隆冬有红梅支撑……有了支撑,世间一切都变得美好,有了相互支撑,世间一切都显得吉祥。  相似文献   

6.
打开窗子     
窗子,不仅房子有,汽车、飞机有,其实万物都有。  相似文献   

7.
一个人     
一个人,三个字,很有意味。它和两个人不同,两个人,就有了依靠,有了温暖,有了温度。三个人,就有了热闹,到一群人,就彻底热闹了。一个人,是寂寞的,是风景的,是丰子恺的那幅名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空灵的,只剩下一钩新月和冷掉的茶,而人,已经孤独于月下寂影里。  相似文献   

8.
笑的境界     
齐白石老先生有一座右铭:“人誉之,一笑;人骂之,一笑。” 人生于天地之间,有人称赞,就一定会有人诋毁。这就像天气一样,有晴就有阴,有阳光普照,就难免阴雨绵绵。这道理也许人人都懂,但真正像齐白石先生那样微微一笑,的确很不容易。  相似文献   

9.
选择一盏灯     
有一幅漫画,是美国一所大学的广告。画面上有四盏灯,从上到下排列着,每盏灯的后面有一段话: 第一盏灯最亮——我有一个想法,去做!  相似文献   

10.
佚名 《天风》2009,(3):31-31
信仰有热诚,追求灵命成长,过圣洁生活。能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保护弱小,有爱心,有同情心。不奉行大男人主义,但也不屑当个唯唯诺诺、娘娘腔小男人。  相似文献   

11.
岁月忽已晚     
照镜时,忽然惊叫:我有白头发了——如临大敌,急急地拔下来,还拔错了,弹有虚发,居然拔了几根才对了。 后来,后来,英雄气短了,因为,白花花一片,至少有几十根,还拔吗?  相似文献   

12.
在福建省晋江市有一座紫帽山,山上绿意盎然,紫云环绕。自明清以来,山上留下了很多文人雅士的墨迹。山上石刻众多,尤为有趣的是山上众多的“心”字有几分深意。有一个“心”字,中间没有点,寓意:虚心、空心,在物欲横流的世界中应保有一颗谦虚的心,少一点索取;有一个“心”字,中间一点故意点的很高,寓意“提心”,提着心办事总要受牵挂,  相似文献   

13.
智慧语丝     
叶雨 《思维与智慧》2014,(11):33-33
做一张桌子,需要木头;要有木头,需要大树;要有大树,需要种子;要有种子,需要果实;要有果实,需要花朵。做一张桌子,需要一朵花。——意大利童话诗《需要什么》把一件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很多人都在做;而把一件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冯小刚  相似文献   

14.
晓晓 《思维与智慧》2013,(12):58-58
生在多灾多难的家庭,又恰逢时势的动荡,还没真正步入社会,孩子看待世界的眼光就戴上了有色眼镜。心上像有一层厚重的铠甲,审慎面对一切,不喜交往,也无不遥遥有距。所好无外乎古书典籍,受父亲的影响,偶有泼墨挥毫,却屡屡初始即弃,难有完成和中意之作。  相似文献   

15.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相似文献   

16.
人有智愚之分,智愚又有藏在心里和露在脸上之分。有的人看着聪明,实际上也聪明,像孔明先生,长身玉立,气宇轩昂,有经天纬地之才,这叫“大智若智”。有的人看着像个傻子,实际上还就是个傻子,  相似文献   

17.
智慧语丝     
《思维与智慧》2011,(6):33-33
一样的眼睛有不一样的看法,一样的耳朵有不一样的听法,一样的嘴巴有不一样的说法,一样的心有不一样的想法。是不是因为这样,一样的人生才有不一样的哀愁。  相似文献   

18.
古来禅宗门庭设施不拘形式,有小参,有晚参,有入室,有上堂,就连挂钟、上梁、生寿、荐亡等都要举行说法仪式,以彰显禅法第一义谛。如此种种都是为了引导禅宗学人确立正知正见,悠游于禅法大海;戡辩其所知所见所证正确与否。就象升堂说法的偈语一样:法眼龙象众,当观第一义,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  相似文献   

19.
心窗     
房屋有窗,心灵也有窗。 房屋的窗子明亮,透明度极高,给你的是一个亮堂堂的世界,任何坎坷都看得清楚,任何脏烂东西都格外显眼,任何陷阱都难以隐藏;窗上有灰,看窗外的任何东西都是灰蒙蒙的,模模糊糊的,隐隐约约的.似是而非的。  相似文献   

20.
《周易》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用生命的观点观察世界,用生命的体验关注人类,理解万物。祈望在人和人之间,人和物之间建立符合自然本性,顺从生命本质的关系。《序卦》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依《易传》,儒家伦理系天地大化生命流行的产物。因而,它应当积存和总括天地生养万物与人类的基本法则,成为一种生命伦理。一、万物皆有生的权利《周易》认为人和万物的理、性、命均来自于天赋,来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