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漱溟的佛教思想述评程恭让梁漱溟先生(1893—1988年)是现代新儒学复兴的根源性人物之一,但是他的思想却不单纯是儒家思想。梁先生在倡导“孔子的生活”之前,曾一度准备出家为僧。即使在“归宗儒家”之后,他心灵深处也从未放弃对佛教的信念。梁氏在佛、儒之...  相似文献   

2.
比較全面地揭發出梁漱溟先生的復古主義及其鄉村建設運動的反動实質;同時也比較深刻地从梁漱溟先生主要著作中分析出極其反動的唯心主義的文化观;並指出:梁先生的反動的文化思想,不僅是沒落封建階級的代表,同時也是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内部支柱。  相似文献   

3.
《佛教文化》2011,(3):127-127
梁漱溟先生是人们公认的儒学大师.很少有人知道他与佛教的关系。据我所知,梁老在公开场合宣布自己是佛教徒,是在1987年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之际。当时,梁先生第一个出席,第一个发言。他说:“我是一个佛教徒,从来没有向人说过,怕人家笑话。一个人有今生,有前生,有来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是一个禅宗的和尚。”发言后即交出一篇论...  相似文献   

4.
梁漱溟是現代中國唯心論代表人物之一,他自“五四”以來就一直从事於他那一套荒謬、反動的理論宣傳和反革命的实踐,在知識份子与部分人民羣众中間散佈了極其惡劣的影响苎А⑸缁峥蒲Ы缭谧罱运姆磩永碚撨M行了集中的、深入的批判,这是对梁漱溟思想鬥爭規模最大的一次,其目的在於徹底揭穿他的反動理論的本質和肅清其毒素。截至目前止,北京的“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工人日報”、“学習”、“哲学研究”、“新建設”和天津的“大公報”等全國性報刊、以及一些省市各大学報刊都登載了批判梁漱溟思想的文章。中國科学院已開了三次批判討論会,参加这幾次討論会的有哲学家、歷史学家、經济学家以及梁漱溟本人。在許多批判中分析了近代中國、特別是“五  相似文献   

5.
批判各种資產階級的唯心主义思想的繼續發展,是我國学術界的重要課題,也是理论工作的進步标志。本季度我們学術界在批判工作上的繼續深入又有了一些新的成績。在批判实用主义思想方面有:北京大学“人文学报”本年第一期發表的“批判胡適实用主义唯心史观”,“新建设”第三期發表的批判杜威关于“教育即生活”的反动学說,中山大学学报本年第一期發表的“批判杜威的人性論”,东北人民大学学报本年第一期發表的“批判胡適文学史‘著作’中的形式主义和庸俗進化論”,光明日报五月十五日發表的“批判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个性諭”,中山大学学报發表的“批判胡適的‘戴东原的哲学”,以及本刊本期發表的“揭露并批判胡適标榜‘反理学’的歷史淵源和反动本質”,与“对詹姆士实用主义的初步批判”等文。在批判梁漱溟唯心主义思想方面有:北大人文学报發表的“批判梁漱溟所謂“周孔教化”,中山大学学报發表的“批判梁漱溟的主观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梁漱溟的‘鄉村建設运动’如何为國民党反动統治服务”,光明日报三月七日發表的“批判梁漱溟唯心主义歷史观”以及本刊本期發表的“批判梁漱溟的直觉主义”等文。  相似文献   

6.
许多研究梁漱演先生思想的人都觉得他的思想有很多不确定之处。各种思想交替地出现在他的每本著作中,以至于连他的思想归属都成了问题。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地阅读梁先生的著作,就可以发现,他的思想不能够简单地用诸如“自由主义者”、“新儒家”或“新佛家”的概念来定义。在文化的不同层次上,梁先生呈现一种多元取向。他为中国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过程中的社会描绘出一幅多元文化的蓝图。作为“现代新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梁漱漠是信奉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事实上梁氏在其一生的活动和著作中,也确实为儒学的复兴奔走呼…  相似文献   

7.
论海德格尔对传统形而上学人学的批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传统形而上学人学的批判,是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的一个突出特征。从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的产生和整个发展过程来看,他对传统形而上学人学的批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他对“人是理性动物”观点的批判,二是他对“人不是理性动物”观点的批判。本文将阐述和分析这种批判的具体内容,指出这种批判的合理性及问题所在,以便客观地确定这种批判的历史地位。一、对“人是理性动物”观点的批判在海德格尔看来,把人规定为理性动物,是传统形而上学人学的核心思想。因此,对“人是理性动物”观点的批判,是他对传统形而上学人学进行批判的一个基本方…  相似文献   

8.
冯波 《周易研究》2022,(5):16-27
晚期梁漱溟尝试通过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解决他早期文化观中关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问题。由此梁漱溟实际上建构了一种“儒家马克思主义”,即儒家思想框架下的对于马克思主义的阐释。首先,儒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同属于文化第二路向,因此有两相结合、会通的可能性;其次,只有通过与经历了现代化的第二路向文化即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前现代的儒家思想才能真正实现现代化;最后,儒家“仁”的思想可以作为批判西方现代化问题的道德规范性标准,儒家的伦理本位思想被他用来阐释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尽管“文化早熟”的论断、对“仁”的超历史理解有一定的理论缺陷,但晚期梁漱溟的“儒家马克思主义”在丰富今人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解,以及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我認为張横渠是唯物論者,仍是从事研究所得到的結論。伹也不仅是我一个人的意見,很多的人是这样主張的。同时朝也不是非坚持这个结諭不可。假如朋友們提出了坚强的新論据,足以証明張载是唯心論者,我也是准备接受的。但是陈玉森同志所提出的論証还不足以推翻張横渠是唯物論者的結論。陈同志也承認“横渠是認为宇宙是气所構成的”。但又說:“問题不在这里,而在于他認为气中有性。”这就不正确了。問題正在这里!唯物論与唯心諭的界綫就在于唯物論認为物質是第一性的,而唯心論認为精神是第一性的。  相似文献   

10.
“人民日報”連續發表的三批材料,已經揭露和証实了胡風及其集团是披着“進步作家”的外衣、暗藏在革命陣營内的反革命兩面派,是中國人民和中國革命極兇惡的敌人?L整個文藝理論活動是完全服服於他們的这种反動政治陰謀的;同時还更是他們“争取人”、“联絡人”、拐騙青年、欺騙羣衆的一种毒辣陰险的手段。現在的問题已不是什麽批判胡風唯心主義思想,而是粉碎胡風反革命集团、肅清一切反革命分子了。但在揭露和粉碎胡風反革命集团組織的同時,繼續从理論上堅决地、徹底地批判和肅清胡風反革命集团長期散佈的資産階級主義唯心主義的反動思想底影响,仍然是一件重要的任務虼?本期我們發表了張磊同志“批判胡風反動的資産階級唯心主主的認識論”一文。此文完稿日期較早,後由作者作了修訂。  相似文献   

11.
一朱谦之先生在“哲学研究”1957年第4期发表了“十八世纪中国哲学对欧洲哲学的影响”一文,里面充满了反马克思主义观点,史实的错误和逻辑的矛盾也是层出不穷,是一篇用资产阶级血脉贯串起来的学术论文。在批判之前,必须打破这篇文章给予我们的束缚,这就是:以马列主义词句做标签;以烦琐、冷僻的史料、许多外国人的名字和外国人的书籍、以及对问题主次大小不分、唯物唯心、进步落后一样看待等手段来困扰着我们。其实这些都是骗局。朱先生说,对待新思想有三种办法,一是置之不理;二是说他不能通行;三是说这种思想古已有之。看来,朱先生的思想,不是新思想,而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內,作为买办阶级反动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流派,朱光潜先生的美学曾經广泛地流行,并且有着很大的影响。过去,在革命的文学的發展历史,代表着無产阶級的思想,偉大的鲁迅先生就曾对于朱光潜的反动美学思想进行过尖銳的批判(見“且介亭杂文”二集);一些进步的作家,也都从不同的方面在不同的問題上写过一些批判的文章(見1937年“中流”杂志)。但是,过去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当时的批判畢竟还是不徹底的,还沒有可能从根本上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談了两个問題:一个是关于思維机器問題,一个关于所謂“交感心理学(传心术)”的問題。关于第一个問題,作者对目前反对創造思維机器的可能性的五个論据进行了反駁。作者认为,虽然我們目前所知道的心理都是在生物的、神經动力机制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决不意味着通过別的途径創造就不可能。控制論的最重要的成就就在于,它动搖了神人同形說和蛋白质与生命之間联系的唯一性的观念。作者还认为,意識和思維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技术上仍是可以复制的。作者坚决认为,在原則上不能否认能够創造名符其实的思維机器。作者向人們声称:如果人需要控制性装置具有主观性,能意識其存在,那么也能把这类装置創造出来;如果沒有需要就不必模拟。他还說,創造活动并不是人的“私有物”、“垄断权”,机器也是能够創造的。关于第二个問題,作者认为,交感心理学是神經活动生理学的一个正在形成的部門,它研究在相隔一定距离的条件下对人发生思想影响的可能性和基础。长期以来,人們都认为所謂“交感心理”、“传心现象”是一种神秘論,根本不存在。作者却认定它有实在性,反对流行的“偏见”,并要求进一步研究。作者还說,这意味着人們在交往方式上将发生一个巨大的变革。在作者看来,思想先于言語。在“传心感化”中传递的并不是概念,而是“意象”。“意象”的意义不需要言語,不依賴言語的发展。因此作者认为,人的思想沒有詞、沒有言語,在相隔一定距离之下是可以传递的。  相似文献   

14.
“元神不灭论”是李洪志歪理邪说的深层“理论”基石。戳穿“元神不灭论”,李洪志就会原形毕露,他度人上天成神的臆说就会不攻自破,“法轮功”神坛也就轰然坍塌了。“元神不灭论”是形神关系问题的一个说法,与之对立的是神灭论。在中国历史上,思想家们围绕着形神谁决定谁,神灭与神不灭,以及与此紧密相联系的鬼神迷信与反鬼神迷信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历代无神论者前赴后继地坚持战斗,给神不灭说以沉重的打击。如汉代王充高扬“生无不死”和“死不为鬼”的思想,有力地批判了迷信观念。南朝范缜撰写《神灭论》,提出“形质神用”的命题…  相似文献   

15.
梁漱溟先生的乡村建设理论,涉及中国乡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但从梁先生肯定"教化"、"礼俗"、"自力"传统,强调乡村"新礼俗"建设来看,梁先生思考中国乡村建设,实是他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具体思考。梁先生曾说:"乡村运动是一个社会运动","亦可名为文化运动"。梁先生将"乡村运动"理解为"社会运动"与"文化运动",是因为梁先生将中国自近代以来的贫穷落后,理解为文化落后,并将中国近代文化落后的原因归于中西文化的矛盾。在梁先生看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崩溃,只不过是中国文化落后的一个缩影。因此,中国乡村建设的终极目标实为振兴中国文化。同时,梁先生认为,中国这个国家,"集家而成乡,集乡而成国。"要振兴中国文化,只有"从乡村作工夫",通过在乡村建设中恢复"教化"、"礼俗"、"自力"的文化传统,"伸张、发挥、开启""理性",重视"自力",发挥中国人的"主体力量",重构乡村的"社会构造",恢复乡村的社会秩序,才能够在整体上达成"重建中国新社会构造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要改造自然,必須首先改造思想。人民群众为了改造自然,爭取做自然界的主人翁,因而要求我們去解决思想問題,去解决先进思想和保守思想的斗爭的問題。思想問題的解决,又反过来可以推动生产力的跃进。刘少奇同志告訴我們:“社会生产力的發展要求社会主义革命,要求人們精神解放;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們精神的解放,又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跃进;这种生产力的跃进,又繼續刺激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改进和人們思想的前进。人們在不断地改造自然界的斗爭中,不断地改造社会和改造人們自己。”在人同自然作斗爭中,就表現为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辯证过程。  相似文献   

17.
正季羡林先生生前曾说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他最佩服的学者有两个:一个是马寅初,一个是梁漱溟。季先生褒贬人物极其慎重,他不廉价地赞誉任何人。他这样说是诚恳的、发自内心的,当然也是根据大量事实作出的中肯评价。我本人也十分仰慕马寅初和梁漱溟,其中我认为马寅初先生的骨气更令人敬佩。马寅初(1882~1982年)经济学家,浙江嵊县人。1906年毕业于天津北洋大学,同年赴美国耶鲁大学深造,后转入哥伦比  相似文献   

18.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山西阳曲县(今太原市北郊区)西村人,是我国明末清初的爱国名士,具有早期启蒙思想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在书法、绘画、文学、文字学、音韵学,考据学以及医学等方面都有所建树。已故著名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朱谦之先生说傅山“是一个思想极其自由解放的人”,“他的反奴性思想是当时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最突出的表  相似文献   

19.
自从我們展开了对胡適的批判以后,关于胡適在政治行动,政治思想,哲学思想,文藝,歷史等方面的反动本質,差不多都予以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了。胡適,这个帝国主义走狗買办官僚,在这些方面的重大欺騙,已沒有人相信了。可是我們对他在学術各方面的反动陣地,还不能说已經达到徹底肃清的地步,胡適还有一部分议論在少数人中發生影响。比如胡適标榜反对宋明理学,提倡宣傳顏習齋戴东原的哲学这一主張,从表面看來,似乎是反封建的,可能有些同志認为这是他在五四时期作为資產階級右翼的一个主要論点,胡適,正是要假借宣傳反对理学,达到他混淆思想的目的。为了肃清買办階級思想的毒素,捍衛我們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設,我們必須把胡適在这方面的反动本質予以進一步的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20.
一在“哲学研究”一九五五年第一期里,張岱年先生發表了“張横渠的哲学”一文,認为張氏是一个唯物論者。他最后着重指出:“張橫渠的唯物论,就在于他認为一切存在都是气,無形的太虛也是气。他的唯物論更在于,認为所谓神与性乃是气所固有,而理是气的聚散的規律。”張先生并且在同一文里和在“哲学研究”一九五五年第三期“答邓冰夷同志与呂世骧同志”中再三坚持“气是中国古典唯物諭中的一个基本观念,……否認气的物質性,事实上就是否認中国哲学的唯物论传統,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我读了張先生的文章和邓呂兩先生所提出的意見后發生一种感想,我想:張横渠是宋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