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剧的流行体现出其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样态在传播与消费方面的一些共同属性和特点。基于大众文化的视域下,对韩剧的传播与消费的语境、影响与反思进行研究。其多重语境包括:工业化的现代社会语境下科技发展催生影视艺术、全球化的市场经济语境促使文化产业的形成、大众化的文化消费语境使得跨文化传播与消费成为可能。与此同时,韩剧必然产生带动影视旅游热、其他商品消费的多重收益、提升韩国的国家形象和文化感召力等影响。作为反思,主要借鉴其鲜明的影像表述模式、影视资源建设开发的经验、克服消费主义的弊端等。针对当下大众审美现实的一种具体观照和理性反思予以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
潘娣 《美与时代》2007,(4):114-115
本文以中国女性电影和女性导演为切入点,审视近年来女性电影创作中的女性表达,运用女性主义观点对女性电影重新定位,从女性视点、观影方式、叙事风格和主题四个层面探析女性电影的审美规律.  相似文献   

3.
就全球而言,在广告艺术领域,近二十多年来,以女性为主打目标群体的品牌纷纷选用男性代言人,纵观广告的发展,以身体、形象、着装、广告语等物质形式塑造出来的男性消费符号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中国的大众文化从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沿着大众文化发展的脉络,以中国广告艺术中出现的男性代言为例,可以分析探讨"男色消费"中男性符号发生的变化背后的原因、社会机制和逻辑话语。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大众文化与消费文化的兴起,针对"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探讨炙手可热。这其中,电影服饰审美涉及了艺术与生活的两个维度,恰恰成为了其范畴中最为典型的代表。它不仅隶属于电影美术,具有电影艺术的特征,而且通过观众的审美再创造,日常生活审美化,完美诠释了审美与生活之间的秘密构建。  相似文献   

5.
在当下,大众文化的兴起,电视作为其中重要的传播媒介满足不同人群的精神文化追求。近年来一大批以“青春”主题的电影电视剧纷纷以各自不同的讲述方式来反映各个时代青年群体的奋斗成长历程。赵宝刚作为中国大陆著名的导演,执导了多部备受热议的电视剧,一方面,他的作品能够在消费时代成功召唤大批受众,另一方面,又能够获得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内的认可。本文主要从叙事学和文化研究的角度入手解读《北京青年》,分析大陆主流电视剧的审美叙事建构背后隐藏的话语。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性别角色观的差异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运用问卷调查法,结合人格特质词分类法,对140名大学本科新生的性别角色观进行了研究。发现:(1)男女大学生都把勇敢和善良分别放在男女性别角色正价特质的第一位;虚伪和自私分别放在男女性别角色负价特质的第一位。(2)男女大学生在善良是男女性别角色共有正价特质,负责、真诚、稳重和善良是男性角色正价特质,温柔与真诚是女性角色正价特质的重要性认识等方面有显著性的性别差异。在男生认为的男性角色的主要正价特质中女生只认为勇敢、坚强、真诚、稳重、负责是男性角色的主要正价特质。男生更认为温柔是女性角色的正价特质,女生更认为真诚是女性角色的正价特质。(3)男女生都认为势利、自私、虚伪、刻薄、饶舌是女性角色的主要负价特质,但男生把势利是放在女性角色负价特质的第一位,女生把自私放在女性角色负价特质的第一位;男女生都认为势利、自负、自私、粗鲁是男性角色的主要负价特质,但女生比男生更认为自负与懦弱是男性角色的主要负价特质,男生认为势利比自负更是男性角色的主要负价特质。  相似文献   

7.
主旋律电影一直以来以弘扬党、国家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为主要诉求。然而大多数主旋律电影在创作过程中,基本只注重借助电影进行政治意识输出的功能层面,而忽略了其作为影视作品的艺术性。在当前大众文化全面繁荣的语境下,如何使主旋律电影在市场化转型中更好发展,借助于大众文化,彰显其作为影视作品的艺术价值,应该成为研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公共图书馆在大众文化传播中处于大众文化资源的储存中心、大众文化资源的重要传播媒体和大众文化读物的重要阅读推广机构的地位,可发挥提供丰富的大众文化资源,提供公共阅读场所,提高市民文化鉴赏水平和提供多元化信息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在理性思维笼罩和技术落后的时代,人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陷入被动性和压制性的困境。随着技术文明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被解放出来,但也带来了工具理性超越审美理性的问题,以感观体验为主要形式的电影和广告则成为了当下大众文化消费的主体。面对技术文明的扩张和商业文明被迷信的现状,需要在技术支撑下寻求理性反思,坚守大众文化的发展底线,在"诗意化"和"技术化"中寻求人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研究主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揭示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题.本文指出.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流派,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形式.基于对三种不同形式的大众文化,即工人阶级文化、亚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分析,本文指出,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主题是大众文化与政治的关系,并且这一研究主题是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邹广文  常晋芳 《学海》2001,(5):68-73
大众文化的兴起是改革开放尤其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的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与之相应 ,对大众文化的感性描述、理性分析和价值评价成为目前国内文化讨论的热点之一。我们曾初步分析过大众文化现象的一些感性特征 ;关于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价值定位 ,我们也已有过简要论述。① 本文中 ,我们将在感性描述的基础上和价值定位的指引下 ,深入、全面地梳理和概括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②从本质上说 ,当代大众文化是一种在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民文化 ,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产生的 ,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  相似文献   

12.
在多业态消费时代,影院已不再是简单的观看电影的地方,而是已经转变为人们休闲、娱乐、文化、交际、约会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传统影院必须有新的改变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这一发展。现代影院空间提升了大众文化的消费品位,尤其是空间功能的多元化及自身性质的模糊化,使其成为商业购物中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观影是影院空间众多功能中的一个重要体现,面对现代影院空间的业态多元化、功能复合化的发展趋势,如何做到合理适用、高效便捷、舒适优雅、健康科学,是每位设计师面对的重要课题,十分值得人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政教合一的伊朗,女性作为明显的弱势群体,她们的生存和话语表达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和限制。而在莫森创立的马克马巴夫电影之家中,以玛兹耶·梅什基尼、萨米拉·马克马巴夫以及汉娜·马克发巴夫为代表的三位女性却能打破自身困境,立足伊朗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以深刻的主题表达和鲜明的艺术创作手法对伊朗女性的生存困境进行了细腻而深入的挖掘,为伊朗甚至是亚洲电影带来了众多自然朴实而又格外动人心弦的作品,同时也为世界认识和探究伊朗电影打开了一扇明朗真实的窗口。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道德追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众文化以其娱乐性、流行性和大众参与性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文化形式。大众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消闲和娱乐,但也不能远离道德,放弃“教化”的责任。应该给大众文化注入人文精神,使其承担起提升大众审美情趣和道德理性的“教化”义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方面,大众文化应以主流文化为价值导向,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另一方面,主流文化也应借助大众文化媒体或形式,寻求在现代文化背景下传播的更广泛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香港导演彭浩翔现已成为华语电影的新宠,两性关系是其电影中一以贯之的主题,而这一关系往往伴随着背叛、分裂、战争等不和谐的元素,两性也总是以对垒的姿态出现。彭浩翔在处理电影中男女关系时总是站在男性的立场上。在他的电影中总是把女性放在一个强势的位置上,而那些"偷食"越轨的男性则占据着一个被怜悯的位置,栖居在女性的强权压制下苦苦挣扎。彭浩翔对于两性共融的生存之道始终是抱着大男人、小女人的男权主义观点,男性的一切行为都是合理和可以原谅的,而女人似乎只有用相对柔弱的姿态出现才能真正得到男人的爱。  相似文献   

16.
高校美学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大众文化全面兴起的背景下,高校美学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众文化的本质是娱乐和消费,而大学生是其主要的、更是受影响较深的一个群体。如何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是当下高校美育的重要课题。对当前我国高校美学教育的发展现状、大众文化对高校美学教育产生的双重影响进行研究,有助于落实高校美学教育。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商品化、世俗化、生活化和符号化的表象之下,蕴涵着资本逻辑悖论、物化逻辑悖论、快感逻辑悖论和消费逻辑悖论的深层本质。面对我国大众文化的种种逻辑悖论和价值失范,必须加强对大众文化的政治价值、科学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生态价值的全方位引领。其引领的具体路径:一是高位吸引,提升文化品位;二是底线阻击,阻塞下滑通道;三是化人诉求,彰显教化功能;四是"情感"疏导,开辟认同新径;五是"立体"渗透,确保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8.
视觉设计是通过视觉符号形式来规划和处理信息、表达相关主题的设计活动。视觉符号必须通过媒介传播将相关信息传递给受众。大众传媒形态的变革和传媒转型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视觉传播的领域,也改变了视觉传播的形式,从而促进了视觉图像的制作和生产,导致视觉化符号在文化生产、文化消费中具有相当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许琦 《美与时代》2005,(2):89-90
电影艺术中艺术性和商业性两种特质是并行存在的.艺术电影、作者电影如何逃脱曲高和寡的境地,好莱坞电影怎样摆脱模式的单一化,得到品位逐渐提升的大众的认可,电影工作者从来没有停止对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了北京、杭州、西安和广州四个地区2000多名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及其变迁,以及性别、地区及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男性的主要特质是阳刚、负责、稳重、成熟和高大;(2)女性的主要特质是温柔、善良、优雅、细心和漂亮。(3)大学生的性别角色观仍趋向于传统,男生和女生对男性、女性主要特质的看法基本一致,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是性别对于男女性的一些次要特质存在一定影响。(4)地区和教育程度因素对大学生性别角色观中男女性的一些主要特质和次要特质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