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分析”的分析把“分析”和“综合”看作是两种特点相反的思想方式,这是一种影响深远的传统观点。由于这种看法几乎被认为是一种不言而喻的规定,人们似乎觉得它是一个无需重新考虑的断言。然而,这种看法暗中牵涉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尤其是在现代哲学背景中出现的问题,因此,我们不得不在更为精细的层次上给予反思。  相似文献   

2.
一近来论述道义逻辑(规范概念的逻辑)的许多著作都依据于这样的看法:道义逻辑是模态逻辑的一个分支,而且基本的规范概念“义务的”、“许可的”和“禁止的”可被认为类似于“真理(alethie)”模态概念“必然的”、“可能的”和“不可能的”。在本文中,我把这种看法称为道义逻辑的标准模态观点。这种观点似乎至少要回溯到中世纪后期哲学。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社会变迁問題的一般提法对二十世紀己所發生的社会变迁的內容和意义的看法,在这次大会上反映出兩种对立的观点:一种是馬克思主义观点,另一种是非馬克思主义現点,或者像大会上常常講的“西方观点”。苏联学者和人民民主国家的学者提出的馬克思主义观点的本質在于,现代社会变革的极本的和最一股的規律是从許多世纪形成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方以智的自然观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主要可以分为三种观点:多数同志认为它是唯物主义的,持这一观点的同志,又稍有差异,或以为它是“火一元论”的唯物主义,或以为它是“气一元沦”的唯物主义,或以为它是“火——气一元论”的唯物主义,第二种观点是认为它是客观唯心论,第三种观点是以为早期是唯物主义,后期转向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们收到部分来稿,对上层建筑的涵义提出不同看法,现将几种不同意见的主要论点摘登如下: (一)上层建筑“只包括统治阶级的各种观点及适合这些观点的各种制度”杨华贤同志在来稿中认为,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中,给上层建筑所下的定义是正确的。斯大林“把上层建筑的内容分为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和哲学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对"单纯理性界限内的宗教"这一说法进行了辨析,认为康德把宗教看作由两个部分的内容构成——理性的内容和经验性的内容;前者是宗教的道德内核,后者是用于承载或表现这个道德内核的宗教性外衣。康德强调真宗教必须是此二者的结合;对于人来说,道德与宗教都不可或缺:离开道德的内核,只把宗教的外衣当作宗教的全部内容,会走向宗教妄想;而离开宗教的表现、以为道德能够提供实践理性的终极目的的全部条件,这是道德狂热。康德对这两种思想倾向及实践都进行了批判。基于对康德宗教思想的这种认识,本文重新审视了把康德看作取消宗教的独立地位、将其化约为道德的看法,认为此种看法不符合康德对于道德与宗教关系的观点,因而是错误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北京市哲学会美学组,于9月18日上午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关于形象思维的讨论会。在会上发言的有李泽厚、孟伟哉、郭拓、王方名、张帆、郑涌等同志。讨论会充分发扬了学术民主,贯彻了“百家争鸣”的方针。发言的同志畅所欲言,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志还针锋相对地对其他同志的看法提出了不同意见。现把讨论中涉及的主要问题及其观点、论据作简要的归纳和介绍。  相似文献   

8.
作者在这篇論語言符号意义的性质的文章中,对于苏联和国外語言学家在这个問題上所提出的观点,发表了自己的反駁意见。作者与之商榷的主要对象是沃尔科夫和哈巴罗夫的文章,同时对国外語言学者,如索修尔、现代結构主义者丹麦的塞林森、波兰学者薩瓦托夫斯基的观点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把这种在評价語言符号意义的性质上的分歧归結为:“一些人把意义看成是符号的对象相关性,亦即归根到底看成符号;另一些人則把意义看成客观现实的反映。”而作者是持后一种观点的。在文章后半部,作者闡述了对語言符号与語言系統的相互关系的看法。在这方面,作者对別什科夫斯基、布达高夫、茲魏金采夫等人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作者认为“詞是符号和意义的統一,这一統一反映着客观现实”,“上下文根本不能‘完完全全地决定’符号的意义,而符号基本上不是从上下文而是从现实中获得自己的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内一些报刊陆续地发表了一些有关清代考据学的文章,对有关清代考据学的性质、观点与材料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清代考据学等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这里把对这几个问题的不同看法,摘要简介如下:吴则虞在《论考据》一文(见《文汇报》1962年3月18日)中认为,从性质上说,“考据就是调查研究,是任何工作不可缺少的步骤,是科学研究工作的必经历程。”考据“本是搜集材料,鉴定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的部分同志认为物质与意识是对立的统一(同一),把它作为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广为宣传。另一些同志虽不赞同这种看法,由于种种原因,也没有公开提出异议或予以坚持,使得这种观点似乎成了“定论”,甚至最近又被某些哲学家写入供哲学系用的哲学教科书中。这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了。其实,上述观点与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是根本不相符合的,它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  相似文献   

11.
《文汇报》今年5月7日发表古詩卓的《农民战争的指导思想問题》一文,认为起义农民是以和封建制度相反的“平均”、“平等”思想作为行动指导的,不同意孙祚民的《在中国农民战争研究中运用历史主义和阶級观点》一文为蔡美彪的文章(載《历史研究》1961年第4期)中的一些观点所作的辯护,并批評这种辯护不是实事求是的。第一,作者不同意孙祚民把蔡美彪的“农民向往发家致富,成为官吏”的說法辯解为由于农民“蒙受統治者的欺骗”,因而“基本上是正确”的看法。作者首先指出,孙祚民曾认为不应把发家致富,成为地主、官吏是农民的阶級本性这一結論加給蔡美彪,其实,孙祚民本人在他的一篇文章(《关于‘农民政权’問题》)中正是有类似蔡美彪的上述看法和这样結論的。作者說,孙祚民在上文  相似文献   

12.
1991年5月上旬,安徽省伦理学会、安庆市委宣传部、《江淮论坛》杂志社联合召开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省内外从事伦理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者及道德宣传教育的实际工作者共30余人。会议着重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三观”的科学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有些与会者认为,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总的看法,包括人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人生观是关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观点。价值观是人生观的核心内容。“三观”中,世界观是基础,它给人生观提供一般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个方面,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持此观点者还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来实现的。人的有意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中国哲学正处于困境之中,如何把中国哲学引出困境,走向繁荣,是每一个哲学工作者都很关心的问题。一些哲学家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现把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中国哲学发展的方向 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方向,有以下几种观点:  相似文献   

14.
一 关于心理的阶级性问题,是心理学界长期爭论未决的问题。在最近心理学问题的讨论中,不少看法都直接与这个问题有关。有人认为研究人的心理不能离开人的阶级性,有人认为心理的阶级性问题不是心理学研究的问题。 最近曹日昌同志在“关于心理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中,对此问题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看法。我认为明确这个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今年二月号的《经济研究》发表了汪敬虞、张国辉的《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方法论》一文。作者从方法论角度,批评了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讨论我国历史上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中反映出来的某些观点。作者认为,这种观点集中表现在下面几个问题上:第一,关于行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问题。有一种看法:把行会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原始形态绝对地对立起来。认为有行会的存在,就不可能出现资本主义关系(例如说,在有“行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国理论界对国家的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有些同志认为,国家的建立是依据一定的社会意识,即一定阶级的政治观点建立起来的,因此,国家这种力量(政治暴力)是以社会意识为转移的;国家和社会意识、政治观点的关系不属于存在和思维的关系;国家是主观的,甚至可以说是意识形态的附属物,等等。我们认为这些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7.
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种具体形态。它以自身特有的方式实现着思维对世界的认识。目前,在形象思维的讨论中,有的观点认为,形象思维是可以脱离语言,运用形象进行思考的思维;还有的观点认为,形象思维是与逻辑思维相对立的非逻辑思维。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对于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问题,至少在国内有两种带有普遍性的观点。一种是较为偏激的观点,认为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是对立的,逻辑思维妨碍创造性思维;另一种是较为温和的观点,认为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不相干,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思维类型。在谈到这两种思维的关系时,人们往往褒创造性思维而贬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关系问题,有待深入系统的研究,作为初步探讨,本文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金岳霖前期哲学体系纵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金岳霖前期哲学体系的总体认识上,有三种比较普遍的观点,一是认为金岳霖哲学是一个单纯的知识论体系;二是虽看到金岳霖哲学有本体论和知识论两部分,但把它们作为相互独立的内容处理;三是认为金岳霖的哲学体系属于道家。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依据。金岳霖的三部主要著作中,《逻辑》是属于知识论的,《论道》涉及到了对因果、归纳的必然性的说明,《知识论》直接就是知识论了。但是,金岳霖哲学也论述了“能”的问题。照金岳霖所说,“能”的出入、“无极而太极”,都不是知识论。第一种观点未能触及金岳霖哲学的深层,第二种观点未能…  相似文献   

20.
应当把社会主义看作是历史比它更为久远的一场民主运动的组成部分.而从另一方面说,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赋予这场运动以充分的含义.在资本主义社会,民主的理念无论就其范围还是就其内容而言,都受到极大限制,从而减少了它对既存政权和特权的威胁.相反,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要大大地扩展民主的范围.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是十九世纪缺乏热情的民主预言家.在他为1835年出版的《论美国的民主》一书写的序言中,托克维尔说,他使之与他认为匕在美国发现的“身分平等”相等同的民主,在欧洲也在迅速发展起来.他这样写道:“一场伟大的民主革命正在我们中间进行.谁都看到了它,但看法却不相同.一些人认为,它是一种新现象,出于偶然,尚有望遏止;而一些人断定,这是一场不可抗拒的革命,因为他们觉得这是历史上已知的最经常的、最古老的和最持久的现象.”而且,在1848年他为该书第十二版写的序言中,他也曾这样问题道:“认为已经推翻封建制度和打倒国王的民主会在资产者和有钱人面前退却,岂非痴心妄想?”在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之中,统治阶级自十九世纪以来一直竭力纂改和歪曲托克维尔的预言,而且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社会主义就是为实现民主而斗争的同义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