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4 毫秒
1.
采用间隔1年的追踪设计,使用结构方程建模对1068名青少年早期个体的同伴拒绝、同伴侵害与抑郁间的关系进行交叉滞后分析。结果发现,(1)在不同时间点上,同伴拒绝、同伴侵害和青少年抑郁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先前的抑郁水平对随后个体遭受的身体侵害和关系侵害均有显著预测作用,而先前的同伴侵害不能显著预测随后青少年的抑郁水平。抑郁对同伴拒绝、以及同伴拒绝对抑郁的预测作用均不显著。(3)同伴拒绝、同伴侵害与抑郁间的关系具有跨性别的一致性。这表明,青少年早期同伴侵害和抑郁间存在单向预测关系,抑郁导致同伴侵害。  相似文献   

2.
纪林芹  魏星  陈亮  张文新 《心理学报》2012,44(11):1479-1489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1806名小学儿童(平均年龄11.27±0.36岁)为被试,考察同伴拒绝、侵害两种同伴关系不利与儿童攻击行为间的关系、以及儿童的自我概念与同伴信念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同伴拒绝、侵害与儿童的身体攻击、关系攻击显著正相关,与儿童的自我概念、同伴信念显著负相关,自我概念、同伴信念与两类攻击显著相关.(2)同伴拒绝、关系侵害对身体攻击和关系攻击具有正向预测作用;身体侵害仅对身体攻击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对关系攻击无显著影响.(3)儿童的身体自我概念、社交自我概念及同伴信念在同伴拒绝、同伴侵害与攻击的联系中具有中介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同伴拒绝对儿童的身体攻击、关系攻击主要表现为直接效应,不同类型的侵害经历与儿童攻击间的联系存在类型特定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同伴提名、同伴侵害问卷、不良同伴问卷和饮酒行为问卷调查广东地区4所普通初级中学1386名7年级学生,考察了同伴排斥与青少年早期饮酒行为的关系,以及同伴侵害和结交不良同伴在其中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同伴排斥、同伴侵害和结交不良同伴均与青少年早期的饮酒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同伴侵害和结交不良同伴在同伴排斥影响青少年早期饮酒行为过程中的链式中介效应显著,即同伴排斥通过增加同伴侵害,从而提高结交不良同伴的风险,进而增加青少年早期的饮酒行为;(3)在控制同伴侵害和结交不良同伴后,同伴排斥对青少年早期的饮酒行为仍存在显著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童年中晚期同伴侵害对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影响的纵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纪林芹  陈亮  徐夫真  赵守盈  张文新 《心理学报》2011,43(10):1151-1162
采用间隔两年的纵向设计, 通过对1767名儿童的同伴侵害以及孤独、抑郁、攻击、行为不良、同伴接纳、同伴拒绝等心理社会适应指标进行调查, 综合运用变量定向的方法和个体定向的方法考察了童年中晚期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发展的结果模式, 以及同伴侵害对儿童心理社会适应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 (1)身体侵害、关系侵害与心理社会适应各指标存在显著的即时与纵向相关关系。(2)儿童心理社会适应结果表现为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同伴拒绝、正常发展4种模式。(3)判别分析显示, 9岁的同伴侵害(主要为身体侵害)能预测同伴拒绝、外化问题适应结果模式, 11岁的同伴侵害(主要为关系侵害)能预测内化问题、同伴拒绝适应结果模式。这些结果表明同伴侵害与儿童心理社会适应间的联系具有异质性, 并且先前和当前的侵害经历以及不同类型的侵害与心理社会适应间的联系因适应领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Appraisals are a key, but understudied part of the coping process.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mediating role of threat appraisals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relational and physical victimization by peers and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was investigated in a sample of 155 Italian adolescents (52% female; M age = 12.2 years) using a cross‐sectional desig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revealed that appraisals of threat (negative self‐evaluation, negative evaluation by others, loss of relationship) mediated associations between peer victimization and internalizing problems. Moreover, peer victimization affected externalizing behaviors, but this link was not mediated by threat appraisal. 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s with youth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班级戏剧和同伴提名对初中一年级766名学生进行了3年的追踪研究,采用交叉滞后设计,考察同伴排斥、同伴侵害和不爱社交之间的相互预测关系。结果表明:(1)不爱社交、同伴排斥和同伴侵害都表现出较高程度的稳定性;(2)早期同伴排斥可以预测随后的同伴侵害,早期同伴侵害也可以预测随后的同伴排斥,但这两种作用模式都受到性别的调节;(3)从总体上来说,早期同伴侵害影响个体随后的不爱社交倾向,但这种关系模式受到性别的调节。对女生来说,初一的同伴侵害影响初二的不爱社交;对男生来说,早期同伴侵害对随后的不爱社交没有显著的预测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同伴侵害不仅对同伴排斥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可能导致女生对社会交往变得越来越冷漠,对人际关系产生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7.
刘俊升  赵燕 《心理科学》2013,36(3):632-637
摘要:采用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对733名小学3年级儿童进行为期两年的追踪研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考察受欺负与两类问题行为的相互预测关系。结果发现:(1)受欺负与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受欺负在两年之间呈现较高的稳定性;而外化问题行为和内化问题行为则表现出较低程度的稳定性。 (3)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三年级时的受欺负可以显著预测五年级时的外化问题行为,而三年级时的外化问题行为不能显著预测五年级时的受欺负;三年级时的内化问题行为可以显著预测五年级时的受欺负,而三年级时的受欺负不能显著预测五年级时的内化问题行为。在受欺负与问题行为的相互预测关系中,内化问题行为更有可能成为受欺负的触发因素,而外化问题行为则更有可能是对受欺负的回应。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探讨了校园排斥和初中生内外化问题的关系,结合资源保存理论,进一步考察同伴关系(条件性资源)与核心自我评价(人格特质资源)对该效应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青少年校园现实受排斥量表、同伴关系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焦虑抑郁量表和外化行为倾向量表,对辽宁省2所中学54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校园排斥对于初中生的内化及外化问题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同伴关系、核心自我评价在校园排斥与内化问题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校园排斥与外化问题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校园排斥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内外化问题:一是同伴关系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核心自我评价的单独中介作用;三是同伴关系—核心自我评价的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纵向设计,以北京市426名四、五年级流动儿童为被试,进行连续4次的追踪测查,考察流动儿童同伴侵害的特点及其与内化问题的动态相互作用关系。结果发现:(1)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同伴侵害与内化问题水平比公立学校流动儿童高;流动儿童的流动性越大,同伴侵害和内化问题越多。(2)控制了性别、年级、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ES)和流动性后,从T1到T2,同伴侵害与孤独感为相互作用关系,且同伴侵害可以显著预测抑郁,但对社交焦虑的预测作用不显著,而从T2到T4,同伴侵害和3种内化问题的相互作用模式完全一致,即T2时的社交焦虑、抑郁和孤独感显著预测T3的同伴侵害,进而显著预测T4的社交焦虑、抑郁和孤独感。(3)抑郁、孤独感与同伴侵害的循环作用在两类流动儿童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在社交焦虑和同伴侵害的模型中,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同伴侵害对社交焦虑的作用比公立学校流动儿童更大。可见,同伴侵害和内化问题呈循环作用关系,未来预防/干预研究可以聚焦于减少流动儿童的同伴侵害或内化问题的角度打破二者的恶性循环,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构建良性循环,促进他们的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探讨了校园排斥和初中生内外化问题的关系,结合资源保存理论,进一步考察同伴关系(条件性资源)与核心自我评价(人格特质资源)对该效应的链式中介作用。采用青少年校园现实受排斥量表、同伴关系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焦虑抑郁量表和外化行为倾向量表,对辽宁省2所中学540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校园排斥对于初中生的内化及外化问题均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同伴关系、核心自我评价在校园排斥与内化问题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在校园排斥与外化问题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而言,校园排斥通过三条路径影响内外化问题:一是同伴关系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核心自我评价的单独中介作用;三是同伴关系—核心自我评价的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追踪设计,对贵州省487名留守青少年进行间隔6个月的两次追踪调查,考察同伴侵害对男女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自尊、教师支持和朋友支持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同伴侵害不仅能显著负向预测半年后留守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还能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2)朋友支持可以显著缓解同伴侵害对男女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消极影响:当朋友支持较低时,同伴侵害对男女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消极作用显著,当朋友支持较高时则不存在显著影响;(3)教师支持可以显著缓解同伴侵害对留守女生主观幸福感的直接作用:相对于高教师支持的女生,同伴侵害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低教师支持的女生中更强;教师支持还可以调节留守女生同伴侵害与自尊之间的关系:相对于低教师支持的女生,同伴侵害对自尊的影响在高教师支持的女生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采用追踪设计,对贵州省487名留守青少年进行间隔6个月的两次追踪调查,考察同伴侵害对男女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自尊、教师支持和朋友支持在其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同伴侵害不仅能显著负向预测半年后留守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还能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2)朋友支持可以显著缓解同伴侵害对男女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消极影响:当朋友支持较低时,同伴侵害对男女留守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消极作用显著,当朋友支持较高时则不存在显著影响;(3)教师支持可以显著缓解同伴侵害对留守女生主观幸福感的直接作用:相对于高教师支持的女生,同伴侵害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低教师支持的女生中更强;教师支持还可以调节留守女生同伴侵害与自尊之间的关系:相对于低教师支持的女生,同伴侵害对自尊的影响在高教师支持的女生中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同伴侵害是青少年抑郁的重要风险因素,然而其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究。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834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了社会退缩在同伴侵害与青少年抑郁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师生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社会退缩显著中介同伴侵害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2)师生关系显著调节中介路径“同伴侵害→社会退缩→青少年抑郁”,具体而言,相较于高水平师生关系的青少年群体而言,同伴侵害通过社会退缩影响抑郁的中介效应在低水平师生关系的青少年群体中更高。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同伴侵害是青少年抑郁的重要风险因素,然而其中介机制和调节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究。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对834名青少年进行调查,考察了社会退缩在同伴侵害与青少年抑郁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以及师生关系在这一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社会退缩显著中介同伴侵害与青少年抑郁的关系;(2)师生关系显著调节中介路径“同伴侵害→社会退缩→青少年抑郁”,具体而言,相较于高水平师生关系的青少年群体而言,同伴侵害通过社会退缩影响抑郁的中介效应在低水平师生关系的青少年群体中更高。  相似文献   

15.
同伴关系在儿童社会自我概念形成中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燕  张雷  刘红云 《心理科学》2005,28(5):1152-1155
运用提名和问卷法.对706名香港小学3、4年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攻击行为、受欺负行为、同伴接受性及社会自我概念进行了测量。结果发现.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对其同伴接受性有明显的正向预测效果.攻击和受欺负行为对儿童的同伴关系则会产生明显的负面作用.儿童的这些社会性行为通过同伴关系这一中介变量.间接地作用于儿童的社会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16.
We examined the relation of overt and relational victimization to depressive symptoms, fear of negative evaluation (FNE), social avoidance, and loneliness in a sample of Hispanic and African-American children. The Social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 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 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Revised, and Asher Loneliness Scale were administered to 190 children in the fifth and sixth grades of an urban elementary school. Consistent with prior work, overt victimization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FNE, social avoidance, and loneliness for both boys and girls. Relational victimization was found to be uniquely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ve symptoms, FNE, and social avoidance of general situations for girls only. Prosocial behaviors from peers moderated the effects of relational victimization on loneliness, but no other social-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variables. Implications of our findings for the role of peer victimizat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s in the peer relationships of Hispanic and African-American childre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留守初中生同伴侵害与攻击性的关系机制,通过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模型,考察歧视知觉、孤独感和心理韧性在二者关系中的多重中介效应。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19名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留守初中生同伴侵害的发生率为96.3%,具有普遍性;(2)留守初中生同伴侵害、歧视知觉、孤独感、心理韧性与攻击性之间均呈显著相关;(3)留守初中生的歧视知觉、孤独感和心理韧性在其同伴侵害与攻击性的关系中具有链式多重中介作用;(4)同伴侵害与攻击性关系模型具有一定稳定性,同时在是否留守及单亲与双亲外出留守初中生群体中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同伴侵害与攻击性的关系机制,可为探索留守初中生不良同伴关系的教育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With a sample of 414 tenth‐grade students (53% girls) from the Northeastern United States, the unique mediating roles that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best friendship quality play in linking relational victimization and psychosocial maladjustment were examined. For both boys and girls, relational victimization was found to predict higher levels of internalizing behaviors directly and through partial mediation by greater conflict and weaker feelings of help within adolescents' best friendships. Increased conflict also partially mediat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relational victimization and higher levels of externalizing behaviors. Together, the results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significance of broader peer group functioning on both dyadic relationships and individual functioning.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留守初中生同伴侵害与攻击性的关系机制,通过构建链式多重中介模型,考察歧视知觉、孤独感和心理韧性在二者关系中的多重中介效应。采用问卷调查法对519名留守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留守初中生同伴侵害的发生率为96.3%,具有普遍性;(2)留守初中生同伴侵害、歧视知觉、孤独感、心理韧性与攻击性之间均呈显著相关;(3)留守初中生的歧视知觉、孤独感和心理韧性在其同伴侵害与攻击性的关系中具有链式多重中介作用;(4)同伴侵害与攻击性关系模型具有一定稳定性,同时在是否留守及单亲与双亲外出留守初中生群体中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揭示了同伴侵害与攻击性的关系机制,可为探索留守初中生不良同伴关系的教育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选取1589名青少年(平均年龄15.22±0.36岁)为被试,考察身体攻击、关系攻击在抑制控制与同伴拒绝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抑制控制与身体攻击、关系攻击、同伴拒绝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身体攻击、关系攻击与同伴拒绝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身体、关系攻击在抑制控制与同伴拒绝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相比关系攻击,身体攻击的中介效应更强。该结果表明抑制控制对于同伴拒绝的作用既存在直接效应,又可通过身体攻击、关系攻击的中介效应实现,身体攻击、关系攻击的中介效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