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聖餐的意義     
孙锡培 《天风》2001,(4):42-44
一、纪念主 圣餐的第一个意义,就是哥林多前书第1 1章2 4节所说的"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纪念我". 纪念主的什么呢?就是纪念主为我们死,纪念主的救赎.主知道我们的软弱,虽然我们所得着的恩典是这么大,我们所得的救赎是这么奇妙,但我们如果不是常常纪念主,不是常常把主的救赎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就很容易被世界的罪恶所感染,就容易忘记主的奇恩妙爱,因为我们是很容易"把起初的爱心离弃了"的(启2:4).  相似文献   

2.
纪念造物主     
王仓 《天风》2002,(12):17
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创1∶1)。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害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一、纪念创造主,我们的主是这个世界的主旧约圣经的创世纪中的创造的叙述,以及诗篇104篇创造诗,是对创造的历史加以神学思考的,但我特别喜欢另一处与创造有关的经文,即箴言第八章所诵唱的藉智慧创造天地。它们共同丰富了创造神学的圣经依据,再加上新约的有关叙述,我们可以较为完整地得到创造神学的观念,创造和救赎都是来自神的启示(来11∶3),共同构成圣经神学的支柱。上帝在历史中的计划,是以创造为出发点。上帝造天地,是为人而造,虽然上帝对创造拥有主权;上帝并且继续地创造  相似文献   

3.
黄广尧 《天风》1995,(4):8-9
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 “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神。”(伯19:—26) 约伯在他肉体及心灵极度痛苦的时刻,他想到救赎主是永活的主。他的血肉之体受到很大的痛苦,但他相信有一天当他肉体消灭之后,他必在肉体之外得见神。约伯是《旧约》  相似文献   

4.
《天风》2020,(4)
正我曾遇到一件事,在一个教会,一位姊妹问我:"教会的传道人在团契上说,'受难周要到了,大家都要保持严肃的态度,想念耶稣基督的救赎,在这个时期里,不能有任何娱乐活动,甚至脸上也不可有笑容'。听了传道的话,我感到很为难,我是一名服务员,每天要接待八方来客,不苟言笑是对客人的不尊重啊。我该怎么办?"受难周是普世教会最重要的节期,是纪念耶稣受难的日子。基督徒需要在此期间敬虔度日,减少娱乐嬉戏,默想主的救赎的  相似文献   

5.
圣诞节我们纪念耶稣降生成人,住在我们中间,为人典范的奥迹。复活节我们纪念耶稣受苦受难,死后埋葬,第三天从死中复活获得新生命的逾越奥迹。而他战胜死亡所用的武器就是十字架,他用十字圣架救赎了普世,使所有的人在耶稣内都是新的受造物(格后5:17)。藉着他洒在十字架上的血,天主缔造了天上与地下的和平,天主愿一切与他重新和好(哥1:20)。为此十字架是构建和谐世界的工具,促进人与神、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融。  相似文献   

6.
逾越意为“越过”、“走过去”,是指主基督经过他的圣死与复活,救赎了普世人类的伟大奥迹。逾越节是圣教会纪念主的苦难圣死、庆祝他的光荣复活的逾越奥迹的神圣节日。逾越节三日是圣周星期五(主受难)、圣周星期六(主的埋葬)及复活主日。三日庆典从“主的晚餐弥撒”开始,通过“纪念主的苦难”,到“复活前夕守夜礼”时达到高峰,以复活主日第二晚祷作结束。 在逾越节三日庆典中,圣教会  相似文献   

7.
读者信箱     
艾洁 《天风》1995,(12):49-49
编辑部同工:主内平安! 最近我们看到1996年的《天风》收订已经开始,知道订价一年要24元。明年怎么会涨到这么高呢?我门想,《天风》作为教会的刊物,是为了牧养主的群羊,订价是不该上涨这么快的,我们一年比一年订不起了。  相似文献   

8.
追思各各他     
熊永荣 《天风》2004,(4):47-47
今来追思各各他,昔日救主上十架。天昏地暗幔子裂,推倒罪墙开新花。耶稣顺从上帝旨,救赎大功放光华。欲用恩言纪念主,掏腑肺言难表达。追思各各他@熊永荣!河南  相似文献   

9.
一切赞颂全归众世界的主、至仁至慈的主、执掌公正报应日的主,求你引领我们敬畏者以正道,求你赐福穆圣及其家眷和圣门弟子。感赞清高的真主恩赐我们正信,感谢仁慈的真主没有因为我们的过失而立即惩罚我们,并赐予我们这么好的政府、这么好的时代、这么好的社会、这么好的环境,我作为一名虔诚的穆斯林在履行真主的命令,认真学习过程中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和心得,在此想与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10.
读经一:(依60:1-6)万民沐浴在祢的光明中读经二:(厄3:2-3;5-6)光明使者福音:(玛2:1-12)我们来朝拜他光明与人的生命有密切的关系,哪里没有光明,那里就没有生命。光明来自天主,也常是天主显现的记号,圣咏中更说:“上主就是光明。”(咏36:10)主显节,是纪念庆祝天主将自己的救恩启示普及于人类的日子。在第四世纪时,东方在一月六日庆祝基督的显示及受洗。不久后,十二月二十五日作为西方教会庆祝耶稣诞生的瞻礼传到了东方,而一月六日的主显节也就开始在西方教会中举行了。天主是人类的天主,天下所有人成为他施予和救赎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们常会听到教会中有人这样说:“信主的人死后进天国,不信主的人死后下地狱”。这是因为许多基督徒认为信主的人一旦去世了,他们真的就是蒙恩得救了,认为他们的灵魂已经进了天国享福去了。事实上,这与基督教“末世论”教义中有关天国的教导是相悖的。试想,如果基督徒死亡之后就进入了上帝的国,那么,今天世界上就不会存在有一个活的基督徒了,因为所有的基督徒都会因此去追求死亡。如果上帝在基督徒一死后就实现了他的终极救赎,将死去的基督徒接到他的国里,岂不是与圣经启示给我们的关于上帝的救赎发生了矛盾  相似文献   

12.
当我擘开这饼的时候,心中像塞进铅块似地沉重。这饼呀!是主的身体。我仔细端详,这饼上铭刻着十字架的救赎。当我端起这杯的时候,两眼泪如雨下,这杯中盛的是主的宝血。透过泪珠,我看清了,杯中映出的是主的爱河。吃圣餐的感悟@程殿元!江苏  相似文献   

13.
倪光道 《天风》2008,(21):8-9
我的外公是新中国成立前的传道人,父母也是基督徒,本人是1967年"文革"期间开始信主、1973年受洗的。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日子里,我想得最多的,就是1978年前后的教会生活。回想起来,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4.
正清早我起来翻开圣经,读着读着,感恩的泪就流出来。我确信我从前是愚妄的,他是我灵魂的救赎主,他引导我走光明的路,使我有美好的改变。我当以感谢为祭献给他,我要欢呼述说他的奇妙作为!愿一切的荣耀颂赞归于他。在疾患之中蒙主拣选在我38岁那年,也就是2002年10月,我被确诊患了鼻咽癌。医生吩咐我立即住院。我听走廊里有人悄悄议论说,"经过放疗、化  相似文献   

15.
郑淑聪 《天风》2003,(4):10-11
主耶稣曾在钉十字架的前夕,与信徒同吃逾越节的筵席。逾越节的筵席是纪念神对以色列民救赎的大爱,在此,主以命以血向新约信众立了新约,所以主的兄弟犹大称它爱筵。在这筵席上,主耶稣的心,极其伤痛,因为在这样一个严肃神圣的爱筵上,竟出现一个叛徒加略人犹大。正如船行在大海中,遇着了礁石一样地危险可怕。  相似文献   

16.
悔改     
去年欢庆圣诞节演出的节目,其中有一弟兄根据真人真事说了段山东快书。随后有一个姊妹上台忏悔地唱:“我跪在主的面前,低下头来仔细思念,当我正在犯罪作恶面向地狱,主啊你来把我救赎。……”使在  相似文献   

17.
一生的呼召     
主呼召我们跟从他的目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要跟从主?有人说,为的是病得医治;有人说,为的是福气多多;有人说,为的是今生有平安,来世得永生……这个老话题促使我们"出新意于法度之中",不停地思考.中国近代基督徒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生为一大事来,应当做一大事去,你年富力强,有国当报,有民当爱,岂可轻死?"(见《金陵神学志》第2 7期、34期)我们基督徒应记得当今时代主在我们身上所寄托的嘱咐与使命.我们是耶稣的门徒,也就是"蒙召的人",是"道的追随者".  相似文献   

18.
你愿意吗?     
轻轻地抚摸着十字架上的苦像,一遍又一遍……仿佛听到主的呼喊……我的双手已被铁钉打住,你愿意借给我你的双手吗?使我继续去劳作,去抚摸无数病人,去降福人类,去祝圣生命之粮。主啊!我愿意,我的双手就是你的手,既为你所用,我决意奉献给你,决意来服侍你,在最小的兄弟身上服务你,照你的意思来行善,相似你十字架上的双手。我的双脚被铁钉钉紧,你愿意借给我你的双脚吗?使我再周游巴肋基坦,宣布救赎的喜讯;再走近外邦人,寻找迷失的羊羔;再登上小舟,向人宣讲、平息风浪;再走向会堂,打开爱的宝藏。主啊!我愿意,我的脚就是…  相似文献   

19.
濯足礼随想     
圣周四,纪念主的晚餐,拉开了整个礼仪年的核心与高峰──三日庆典的序幕。在神圣而隆重的礼仪中,最触动我心的是濯足 礼──基督从席间走下来,为门徒们洗 脚。(若13:1—4) 一时不明白圣史记载这件事有何 意图,因为这与基督为了人类置生命于 不顾相比,的确微不足道。可细琢磨之, 方觉出其中意蕴。“为门徒洗脚”、“祝福小孩”等等,这些“小事”构成了耶稣整个救赎行动,换言之,基督就是在日常生活的琐事中,肩负着拯救人类的伟大使命。 一天二十四小时,这是天主给予我们的,每时每刻都是一个救恩的表达,一次逾越。捡一张…  相似文献   

20.
每年的圣诞节中,当人们在隆重庆祝耶稣降生,纪念救主圣诞的同时,一定会想到耶稣的母亲马利亚和他的养父约瑟。马利亚“万代称她有福”,然而义人约瑟同样也是神特别重用的器皿,在神永远的计划里,在主奇妙而伟大的救赎事工中,像马利亚一样,他同样是一个不可或缺、举足轻重的人物。那么他是怎样一个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