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娟 《四川心理科学》2014,(20):186-186
健美操剧目创编是一门能够很好培养大学生多种能力的课程,健美操剧目的创编是通过设定主题情景以及道具的应用及音乐动作的展示来通过肢体语言演绎一个故事情节。只要学生掌握了健美操剧目创编方法及原则,在创编申赋予健美操新的生命力,培养学生健美搡自编自导自演的能力,使其更加丰富具有感染力。也对于终身从事健美操教学、健美操训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音乐艺术是感受与表达的艺术,注重发展学生感受音乐和表达情感是现代音乐教育以人为本的特征之一。即兴创作与演奏调动了学生眼、耳、手的感知、支配、协调、合作能力,让学生体验到表达的快乐和创造的喜悦。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不能创造天才,但我们可以创造培养天才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音乐欣赏课一直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具体到课堂教学来说,音乐欣赏课更加体现着音乐教育的深层。而新课改之后,音乐欣赏课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小学音乐教育里面的音乐欣赏课,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这说明,如果学生缺乏岿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对美的音乐学生也不尽能感受,音乐本身也就会黯然失色。由此可见,音乐欣赏对学生们的重要,那么在音乐课堂中,欣赏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驱力。它可以鼓舞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体验,它是学生在音乐上持续发展、终生热爱音乐的根本保证。《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充分阐述了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的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5.
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是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满足的活动。音乐欣赏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活动。美国音乐学家默塞尔说:音乐欣赏在一定意义上是音乐活动的基本形式,是作曲家和演奏家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音乐欣赏教学在音乐学习领域中的作用尤为重要。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好习惯,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基础。传统的欣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及能力培养,越来越不受师生欢迎。教学中尝试新的教学策略,辅之以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在欣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享受参与音乐带来的快乐,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实施,音乐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引起了音乐教育者的重视.农村中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来自于当地的社会文化生活.农村高中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既可以让学生通过音乐这个窗口来了解当地的社会文化生活,又可以增加他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带着兴趣去感悟音乐的美和领悟音乐给人的精神享受,同时还可以增强对自己家乡音乐的热爱和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7.
朱桃 《四川心理科学》2014,(11):149-149
一、教材分析 健美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健美操运动对人体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控制体重、减肥、改善体形体态、提高协调和韵律感具有良好的效果。本节课我选用健美操基本动作组合作为教学内容,由四个最基本的动作元素加上手臂动作组成,能使学生在本次课上初步了解健美操基本步伐,体会健美操运动练习的快乐及该项运动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热情,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高师公共音乐教学中存在着学生音乐基础差和教学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为了在有限的条件下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可以采取:迈出教室,让学生在自然之中感悟音乐的真谛,从而迸发出积极的学习热情和对音乐的感知意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实施情景式音乐教学,让学生在抽象的音乐和具象的画面中找到共鸣点,从而对音乐的欣赏产生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音乐艺术的运动特性,又满足学生活泼喜动的特征,也充分体现了愉快教学。本文旨在阐明节奏游戏的种类及其在音乐教学中作为重要教学手段的作用。通过节奏游戏让具有一定音乐审美能力的学生快速地走进音乐、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在生活当中也可以巧用节奏等音乐元素,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职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学习领域就是音乐欣赏。中职学生通过进行音乐欣赏可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进而提高学生感受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非常有利。本文从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成效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新时期中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1.
音乐是体验的艺术,音乐创作、表现和鉴赏都离不开人的亲自参与和体验.因此,音乐教学基本上是不能单单通过讲授的方式进行的,它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音乐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是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以开发并从中受益.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2.
歌唱是歌唱者发自心灵的呼唤,是其自我情感的表达。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我们要想通过歌唱学习来唤起孩子们心中美好的情感,使其体验音乐作品中的丰富内涵,首先就必须使孩子们真正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正树立其音乐形象,使其与音乐元素相结合,赋予音乐元素以生命的活力;其次教师必须注重情感教学,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得到美的享受,用情感架起学生与音乐之间的桥梁。为此,可以多采用欣赏法、范唱法,让美的旋律反复出现,不断在孩子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还要注意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以及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除此之外,还要将音乐的节奏与歌曲的意境相结合,将音乐的旋律与歌曲的情感相结合,将音乐力度与歌曲的表现相结合,这样才能将我们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搞好。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音乐教育是以"美"为核心,随时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喜爱音乐是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前提,对音乐感兴趣是终身学习音乐的原动力,只有保持学习的愉悦心情,学习才能够持之以恒。音乐教学要增强对学生信心和意志的磨练,用美妙的音乐激励他们去追求、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4.
李红 《四川心理科学》2014,(11):151-151
合唱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音乐感受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都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合唱训练能发展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音准感,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和鉴赏水平,理解和掌握各种音乐表现手段;通过合唱训练,培养学生掌握必需的、科学的、高位置的发声方法以及各种歌唱技能技巧;通过合唱,加强对学生集体观、群体意识的教育等等,尤其可培养学生的和声感觉。演唱合唱歌曲不但要做到节奏整齐,音调准确,还要做到声音协调统一,各声部均衡和谐,感受“轻、柔、美、高”的合唱表现力和艺术的感染力。我在实际工作当中从以下四个阶段来进行合唱教学,和大家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15.
从《音乐欣赏》到《音乐鉴赏》,从“传统的讲授为主”到“生本教育”,从教材内容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都在不断变化与发展着。在近几年的教学工作中,笔者越来越感到音乐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呢?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积极感受音乐世界的美好,每天都以积极、欣喜的态度发现生活中的美丽,努力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质,激活学生身体中的音乐元素。  相似文献   

16.
小学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使音乐课变成学生喜欢的课程。  相似文献   

17.
<正>作为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习得音乐技能,同时要培育学生的音乐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要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一、奠定音乐审美教育基础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首先要引导学生的审美感知。感知是学生音乐审美的门户。作为教师,要丰富学生的音乐感知,不仅引导学生展开深度的音乐聆听,同时还要充分激活学生的音乐律动,让学生捕获到音乐作品的内在美的意蕴。  相似文献   

18.
电视音乐选秀从早期的"青年歌手大赛"到21世纪初期的"快乐男声"、"超级女声",再到当下甚为火爆的"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已走过了多年的历程。期间经历了从爆红到萎缩再到转型几个阶段,其受众面甚广,尤其是青少年对其情有独钟。大学生作为电视音乐选秀节目最庞大的受众群体,应树立积极向上的音乐审美价值观,对于选秀节目学会甄别,从中感受其正能量的层面,而不是不管什么节目都一股脑地去跟风去追随,也不能盲目地去把一些选秀明星作为偶像来崇拜,这必然需要大学生在平时的积累中树立理性、积极向上的音乐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不仅能激发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而且在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不认真上课,在音乐课堂心不在焉,试想,这样的音乐课堂何来有效?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引下,追寻快乐教学,追寻实效课堂,试着让学生在有效的课堂上感受学习之乐,体验音乐之美。在此,笔者结合音乐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中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音乐课足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通过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力,引导学生在鉴赏中感受美,利用社会文化效应潜移默化地进行音乐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