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SP)又被称为社交焦虑障碍(social anxiety disorder),通常在青春期起病,且能够长期蔓延的慢性心理障碍[2]。患者表现为在社交活动中存在持久而明显的恐惧、焦虑情绪或出现逃避行为,并造成社交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交恐怖症一般伴随着高焦虑症状,因此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应注意区别和分别治疗。  相似文献   

2.
求助者因与异性交往时控制不住紧张、害怕而回避与异性的来往,患上异性社交恐怖症。通过综合运用认知疗法、激励法、系统脱敏法等治疗方法与技术,树立了交往的信心,摆脱了异性社交恐怖症的困扰。  相似文献   

3.
有一位20多岁的女大学生,几年来她一直处于苦恼之中。从高中时开始,她就对自己的狐臭感到不安。在图书馆学习时,只要邻座的人一起身离开座位,她就认为是自己的狐臭使人感到不快。在公共汽车上,邻座的人起身离座,她也以为是对自己的狐臭感到讨厌。她越来越不敢与人交往,甚至见到人就紧张。从心理学上分析,这位女大学生患的是对人恐怖症,又称为社交恐怖症。这种心理异常表现为平时虽想与人来往,但又害怕被人拒绝、抛弃,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一列社交恐怖症的咨询记录及分析报告,结合求助者相关资料及SCL-90,SAS、SDS的测验结果,分别做出了诊断和鉴别诊断。通过运用系统脱敏疗法,对来访者做了有效的干预和治疗,根据SCL-90、SDS、SAS的后测结果及求助者社会功能和学习生活的恢复情况均可证明本次咨询为有效咨询。  相似文献   

5.
李某,男,20岁,1.66米,高中学历。2004年12月因犯盗窃罪被判刑5年。不敢直视同犯、管教民警的眼睛,怕别人看穿自己内心的罪恶,而不敢与人交往;看书时发现自己注意到脚时,脚就在发抖,伴头痛;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达2年3个月,症状为社交恐怖症。运用钟友彬的认识领悟疗法、行为疗法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网络时代引发了现代人社交方式的改变, 特别是年轻人更加偏爱网络社交方式。已有研究发现较之面对面的现实社交, 非面对面的网络社交有较小的社交压力, 存在较低的社交焦虑水平。研究者分别从自我表露、评价恐惧、成就动机和行为抑制系统四个方面对这个现象进行了解释。但总体来看, 这些解释还缺乏更加统合的理论架构和客观的实验研究结果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基于符号互动论而提出的自我呈现概念及其理论,以往常被用于解释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人际互动行为。近些年。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人际互动行为发生的重要场域。由于社交网络自身的独特之处,人们在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与现实面对面、传统计算机媒介交流中的自我呈现有诸多不同。社交网络中的自我呈现更受到目标观众、动机、人格特征、性别和文化等方面的显著影响。西方的“富者更富理论”和“社会补偿理论”,在解释社交网络中自我呈现现象本质时各执一词,而国内的“补充我/补偿我理论”或许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理论问题。未来的SNS自我呈现研究应在扩展被试群体范围、SNS网站种类和影响因素变量几方面继续前行。  相似文献   

8.
一、社交恐怖症的诊断小张是某军校大专一年级学员,19岁。他自述自己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见人总是畏畏缩缩,害怕与别人眼光对视和面对面交谈,不得已与同学讲话时,会不由自主的脸红以至于无法继续谈话,尤其是面对队干部和教员时更是如此。进行活动(如打羽毛球)时一旦有人在场,就会极度紧张,变得笨手笨脚,甚至于手脚发抖以至于无法完成活动,最近连给长辈或领导倒茶、斟酒时也感到莫名其妙的紧张、脸红、手脚麻木、甚至发抖。他十分担心这种状况会一直延续下去而影响了自己的前途,为此非常痛苦,怀疑自己是否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要求进行心理咨询。经了解,小张的父母性格较为内向,平素在家里  相似文献   

9.
社交恐怖症的消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交往活动中,许多性格内向的人常感到惶恐不安,致使社交活动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如何消除这种社交恐怖现象?本文提出了10种具体、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系统脱敏疗法是一种典型的治疗焦虑症和恐怖症的心理治疗方法,其过程是采用让人的肌肉放松的方法来逐步与紧张对抗,最终以松弛压倒焦虑恐怖,所以又称为交互抑制。 心理学家Wolpe对系统脱敏疗法的研究最早  相似文献   

11.
张亚利  李森  俞国良 《心理学报》2021,53(3):273-290
社交媒体使用与错失焦虑均是当下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 诸多研究探讨了两者间的内在联系, 但研究结果却存在很大差异。为明确两者之间的整体关系, 以及产生分歧的原因, 对检索后获得的65项研究(70个独立样本)使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社交媒体使用与错失焦虑存在显著正相关(r = 0.38, 95% CI [0.34, 0.41]); 二者的相关强度受社交媒体使用测量指标和社交媒体类型的调节, 但不受性别、年龄、错失焦虑测量工具和个体主义指数的调节。结果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大众传播的社会认知理论和数字恰到好处假说的争论, 表明社交媒体使用程度越高的人往往也会伴随着较高水平的错失焦虑。防止社交媒体过度使用, 尤其是引导大众合理使用以图像为中心并且开放度较高的社交媒体有助于错失焦虑的缓解。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是社交 1.社交是思想的互动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心理学家雅诺乌什克揭示了人们在思想沟通中的逻辑关系,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沟通公式是K(沟通者)——C(表述)——P(接受者)。这个公式表明,在人际间的思想沟通过程中,存在着沟通者、表述、接受者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我是我!     
在社交中,大家对我的印象极好,而且泛有一定的钦佩之感,这是我多年干宣传工作而博得的。不过,我早有种见解,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讲究人性美,人性美就是通常所言及的道德、品格、理智和慈善,它们所产生的母体,顾名思义,在于信仰!所以,我本想写一部讲究信仰的作品,以期对社会有所推动。有一次,随老同学来到天主教堂,体验一下神修生活,真想不到进去就不愿拔腿,为宗  相似文献   

14.
化身是虚拟世界中的一种重要的自我呈现方式,化身特点会在有意无意间影响用户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即普罗透斯效应(Proteus effect)。本研究通过3个实验,采纳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虚拟情境模拟",对普罗透斯效应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不仅系统考察了虚拟社交情境中化身的效应,而且着重考察了社交情境这一情境因素与羞怯这一人格因素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最终表明:(1)普罗透斯效应受到情境因素(社交情境)和个体变量(羞怯水平)的影响。(2)社交情境调节了化身的效应,进入社交情境中化身主效应显著,而在维持社交情境中主效应不显著。(3)在维持社交情境中,普罗透斯效应受羞怯水平的调节。低羞怯个体的社交表现水平比高羞怯个体更易受化身影响。(4)高低羞怯个体之间的差异产生于认知层面。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互联网社交服务使用偏好的关系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雷雳  柳铭心 《心理学报》2005,37(6):797-802
“互联网社交”快速兴起,网络社交已经成为一种人际交往方式,相当多的互联网用户在使用互联网社交服务,青少年也是这种服务的热心使用者。澄清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社交服务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现象,有益于教育者有重点地引导青少年的网上社交行为,对互联网社交服务的使用能够趋其利,避其害。该研究使用问卷法调查了339名青少年的外向性、神经质、社会支持和社交焦虑与互联网社交服务的使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青少年在互联网社交服务使用偏好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2)外向性、神经质对互联网社交服务的使用偏好有直接而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外向性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地预测互联网社交服务的使用偏好;(4)外向性对社交焦虑有负向预测作用,并通过社交焦虑预测互联网社交服务的使用偏好;(5)神经质通过社交焦虑间接地预测互联网社交服务的使用偏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个体与亲友、陌生人交往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本文主要通过对现代化社交媒体中点赞这一虚拟性社会行为,来映射个体如何来重构其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网络,并进一步理解其主观能动性行动背后所引发的寒暄性社交与违背主体意愿的道德绑架现象。  相似文献   

17.
低眉寻清欢     
正王维说:"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这句话,唯有中年后方能读懂。人越年长,便会对身边的人与事越来越淡然。朋友有新有旧,手里能把握的感情归根到底是几个人的事,诸如父母、子女、姊妹和爱人。好奇盲目的社交年龄过完之后,越来越对华而不实的社交关系缺少耐性和妥协之心,也越来越坚信,每个人内心的痛苦、辛涩,始终只能自己临渊而立地面对。人越老,越需要一颗老而弥坚的内心。清人吴景旭在文中说:"后生好风花,老大即厌之。"我虽  相似文献   

18.
系统脱敏法对矫治恐怖症的行为障碍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对伴随恐怖症同时存在的生理、生化方面的病态反应的治疗未见报告。实验中采用噪音逐步递增的方法使大鼠慢慢适应,分别测量治疗过程中大鼠惊恐、焦虑性行为、生理行为、生化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系统脱敏法不仅有效地矫治大鼠的变态行为,对生物学方面具有明显的疗效,而且可以提高动物的应激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9.
拒绝上学指学生不是由于家庭贫困或生病,而是由于某种心理、情绪、身体或社会的原因而不去学校的现象。欧美最早进行研究,日本进行了五十多年的研究。该文介绍日本此现象的称呼从“学校恐怖症”、“拒绝上学”到“不去上学”的演变;日本学者从家庭、学校、社会方面对此现象进行的归因;拒绝上学的行为机制,如分离焦虑、情绪障碍、家庭关系不良;还介绍了日本教育部使用的小泉英二的分类。最后提示该现象在我国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在社交中,希望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受人尊重被人悦纳,这是人们的普遍心理,也是人的一种多层次追求。以下方面,也许能让你如愿以偿。尊重别人有个哲人说过,一个尊重别人的人,才是值得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