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黄金阶段,是个体发育、发展的最宝贵、最富有特色的时期。我国著名医学专家吴阶平教授这样说:“这个时期,生理上心理上都出现了很大变化,而且变化非常快,幅度非常大。往往说这个时期是一个暴风骤雨时期,但是他们心理还不成熟,还有许多问题弄不清,是幼稚的,情绪上还不成熟,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帮助。”因此,在注重身体健康的同时,培养青少年的健康心理对其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是人生中情绪体验格外丰富、十分敏感而又易变化的时期.情绪活动在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他们必须学会对自己所遇到的事物和情境表现出适当的情绪,让它激发起自己的力量,恰当地应付所面临的问题,取得学习上和工作中的成就.同时,还必须学会避免不当情绪的困扰,不使它妨碍自己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转折期,也是冒险行为多发的时期。以往有关青少年冒险行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心理学视角与社会关系学视角,双系统竞争理论从生物学视角对青少年高冒险行为作出解释。该理论认为青少年高冒险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大脑中的社会情绪系统与认知控制系统相互竞争作用的结果。社会情绪系统对奖赏寻求起作用,而认知控制系统对执行功能起作用。较早发展的社会情绪系统与较晚才成熟的认知控制系统间的竞争是青少年冒险行为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情绪对学习不良青少年选择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俞国良  董妍 《心理学报》2007,39(4):679-687
以学习不良青少年为被试,采用成绩反馈法诱发情绪,考察了情绪对学习不良青少年选择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的影响,结果表明:(1)情绪会影响学习不良青少年的选择性注意,具有积极低唤醒情绪的学习不良青少年,他们的选择性注意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消极情绪下的被试;(2)学习不良青少年的情绪会影响到他们的持续性注意能力,消极高唤醒的情绪能够增加虚报率,而积极高唤醒的情绪能够提高判断标准,降低虚报率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中阶段作为人生发展的一个特定时期,初中生自我概念的发展有其的自身的特点,同时自我概念又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维度之一。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外在的巨变、内脏机能的发育成熟和性的成熟,在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到他们情绪、学业和社会等方面的自我概念。关注初中生的发展变化,使其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进行恰当的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神经成像技术的青少年大脑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脑成熟是一个动态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的发育主要集中于个体发展的第二个10年: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是行为、认知和脑迅速发展的时期。青少年普遍表现出来的注意、冲动控制、计划、决策等认知能力的提高都是基于神经系统的成熟发展起来的。运用神经成像等技术的研究指出, 大脑在青少年时期的发展经历着突触精简以及髓鞘化的过程; 白质、灰质在青少年时期的成熟有不同的发展轨迹。青少年大脑皮层的成熟顺序与认知功能的发展相联系, 人脑的高级认知功能在青少年时期发展完成。在这一过程中, 脑的发展会受到情绪、环境以及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往研究指出青少年阶段是情绪障碍的高发时期, 各种情绪问题深刻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通过文献分析得出青春期压力所采取的应对方式(即个体对压力事件做出反应的稳定方式)可能是决定青少年情绪障碍易感程度的核心因素; 而认知训练可降低该易感性, 从而提高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为了验证上述观点, 综合采用行为调查与生理测量, EEG/ERP与fMRI手段, 拟开展如下4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青春期发育阶段影响个体负性情绪易感性的大脑机制; 2)认知应对方式与青春期发育阶段的交互作用对负性情绪易感性的影响及大脑机制; 3)认知训练(包括注意训练、解释训练与接受训练)对健康青少年负面情绪易感性的调节作用及大脑可塑性机制; 4)认知训练对青少年抑郁/焦虑症患者情绪应对方式与临床症状的影响及大脑可塑性机制。通过上述系列研究, 揭示青少年更高情绪障碍易感性的认知神经机制, 找出并培养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情绪应对方法, 从而为情绪障碍的临床治疗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
修订青少年自我意识测验(TOSCA-A)使之成为一个适合测量中国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的工具。首先,书面访谈调查可引起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的事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收集到的事件进行评估、编码、量化,并收集反应项目。其次,对476名学生进行施测,来修订、调整测验项目,初步形成《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测验》修订版,包括24个情节,共85个反应选项,并进行信度、效度分析。间隔一年,再次取样验证该测验的信度和效度。研究表明,《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测验》修订版结构合理,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是研究中国青少年自我意识情绪的一个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9.
张敏  卢家楣 《心理科学》2011,34(3):593-597
影响青少年情绪弹性的个体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年龄等背景变量和其他心理变量。研究对830名中学生的情绪弹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性别与年龄变量对青少年情绪弹性不产生实质性影响,说明青少年情绪弹性具有相对稳定的心理特性;心理弹性、人格特质、情绪调节能力及自我效能与青少年情绪弹性存在显著相关,并对后者产生显著的预测效应;负性情绪认知调节能力和神经质是影响青少年情绪弹性的两个主要心理变量,神经质还以负性情绪认知调节能力为中介变量对青少年情绪弹性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成人期社会情绪问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成人期个体而言, 社会情绪问题是其日常问题中最为经常、最为重要的形式。解决此类结构不良问题, 需要个体对问题情境产生他们自己的解释, 而不依赖他人强加的结构, 反映了成人期认知发展中出现了有别于儿童、青少年时期形式运算的新质思维。对其解决能力的高低是衡量成人期个体认知适应性发展的良好指标。该文从成人期社会情绪问题研究的缘起、理论观点及其表征水平的发展图景等方面回顾了此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主要考察中学生心理理解能力上的个体差异.采用集体施测纸笔作答调查问卷.通过他们在具有代表性的同伴交往事件问题上的回答,了解他们对自身和他人被同伴接纳或拒绝事件的归因和解释.内地的447名中学生和香港的600名中学生参加了调查.结果表明,内地青少年比香港青少年更可能用客观原因解释社会交往事件.在对社会交往事件主观原因解释上两地中学生存在发展上的差异.对两地青少年而言,对自身负性事件的再次交往意愿显著低于自身正性事件,而香港青少年在自身负性事件上更低.总体上内地青少年的再次交往意愿高于香港青少年.对于内地青少年而言,在他人正性和自身正性事件中对情绪的评定没有差异,而对他人负性事件和自身负性事件的情绪评定有显著差异;但对于香港青少年来说,无论是他人正性自身正性事件还是他人负性自身负性事件,情绪评定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该文通过对615名青少年进行《重复梦调查问卷》、梦的态度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等三份问卷的调查,结果发现:1)青少年重复梦的发生频率较高,86.4%的青少年做过重复梦;2)青少年重复主题的梦是最普遍的,占总数的32.4%;3)重复梦的发生频率个体差异较大,难以发现固定规律;4)重复梦里的情绪多为负性的情绪,占58.4%,其中恐惧是重复梦中体验最多的情绪,占38.0%;5)青少年重复梦发生频率最高的两大主题就是被追赶和坠落;6)是否做过重复梦与梦的态度显著相关,现在还在做重复梦的群体对梦的态度最积极;7)有没有重复梦与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指数不存在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学习不良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学业情绪特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俞国良  董妍 《心理科学》2006,29(4):811-814,818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1034名青少年(学习不良青少年506名),比较了学习不良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的学业情绪的特点。结果表明:(1)学习不良青少年的积极学业情绪显著低于一般青少年;学习不良青少年的消极学业情绪显著高于一般青少年。(2)学习不良青少年与一般青少年在学业情绪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初一、初二和高二、高三年级。(3)总体来说,男生的积极学业情绪多于女生,女生的消极学业情绪多于男生。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亲子冲突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孔海燕 《心理科学》2004,27(3):696-700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最关键而富有特色的时期,是个体由不成熟的童年向成熟人生过渡的时期。过渡性往往和不稳定性联系在一起,因此,青少年时期容易产生亲子冲突,被有的学者称之为“亲子关系危机期”、“疾风暴雨”期。且目前我国青少年亲子冲突愈演愈烈,针对此现象,本文从亲手冲突的特点、影响因素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对我国目前正开展的此领域研究提供一些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的编制及应用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董妍  俞国良 《心理学报》2007,39(5):852-860
通过文献分析,结合访谈和半开放式问卷,将学业情绪确定为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消极高唤醒、消极低唤醒四个维度。以1731名初一到高三学生为被试,通过三次取样测试,编制了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通过对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结构效度和校标效度的检验,表明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具有较好的理论构想、良好的信效度指标。应用本问卷对3588名青少年的调查表明,青少年的学业情绪存在显著的年级和性别差异,初中生的积极学业情绪多于高中生,消极学业情绪少于高中生。男生的积极学业情绪多于女生,女生的消极学业情绪多于男生。研究表明青少年学业情绪问卷是研究青少年学业问题的一个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6.
根据情绪弹性的理论构建,编制出二维结构的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问卷经探索性因素分析,抽取出积极情绪能力和情绪恢复能力两个维度,表明情绪弹性的理论构建是合理的;通过问卷的信、效度检验,表明该问卷可以作为测评青少年情绪弹性的有效工具。运用本问卷对青少年的调查表明,青少年的情绪弹性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男生明显高于女生,高中生明显高于初中生。  相似文献   

17.
处于"暴风骤雨期"的青少年在情绪体验及情绪调节上发展迅速。文化价值以及社会规范是个体情绪调节及策略使用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往关于青少年情绪调节发展的结论大多源于西方文化背景,以西方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然而,中国文化中关于情绪调节的价值和要求均与典型西方文化存在差异。近年来,研究者对中国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特点进行了系统的探索,发现中国青少年情绪调节的发展以减弱调节策略的运用为主导,并形成了非享乐主义的调节模式。  相似文献   

18.
关于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的诊断和矫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邵志芳 《心理科学》1999,22(2):167-168
1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的由来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环境不断丰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当今的青少年显得比较轻松活泼、思想开放,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较强、容易接受各种不同的文化,他们的竞争意识显著增强,情...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意在探讨青少年抑郁情绪遗传率的性别和年龄差异及遗传和环境对抑郁情绪跨时间连续性的影响。508对同卵双生子, 176对同性别异卵双生子参加了两轮追踪研究, 时间间隔约为一年半(1.37±0.44)。第一轮测量双生子的年龄范围为10~18岁, 平均年龄为13.69±2.04岁, 男生比例为46.2%。采用儿童抑郁量表(CDI)对青少年的抑郁情绪进行多报告者评定。结果发现, 青少年抑郁情绪的遗传解释率不存在性别差异, 处于青春早期青少年的遗传解释率高于青春中期的青少年。遗传是影响青春早期青少年抑郁情绪持续发生的主导因素, 而环境是影响青春中期青少年抑郁情绪持续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从生命历程的角度看, 学校过渡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发展转折点, 对个体的发展轨迹具有重要影响。先前研究多基于缺陷的视角, 将学校过渡视为充满挑战和风险的危机时期, 并发现青少年在这一时期伴随着各种消极的发展结果。但从青少年积极发展的视角来看, 学校过渡可能是青少年获得适应性的、健康发展的重要机遇, 也是发展可塑性表现最为充分的时期。如果青少年的内部和外部资源能够很好的融合, 他们就有可能获得积极的学校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